江苏省宿迁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9课列子一则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x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9课列子一则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x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第9课列子一则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列子一则课题:列子一则二次备课【教学目标】领会伯牙弹琴遇知音故事给我们的启示学习本文层次清晰,简洁生动的叙述技巧【教学重难点】弹琴遇知音故事给我们的启示简洁生动的叙述技巧【复习引入】1、导语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有人劝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搏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现在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妻子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寇得以安然无恙。 【自主 合作 探究】一)展示预习成果1、作者简介列子,名 ,相传 郑国人,思想家和语言文学家。伯牙善鼓琴选自 。2、做“导学案”“基础达标”14题(做完后,学生展示,先答答案,然后说原因,要规范完整)(二)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2、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朗读课文。 (三)借助注释和词典翻译课文。(四)合作探究1.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2.这篇古文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1.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2.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做导学案自主检测题2、读伯牙绝弦的有关文字,思考问题: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节选)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这是伯牙在子期墓碑前的一首短歌)1. 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居然从此绝弦,如果你就是伯牙,你见着这绝弦,再对子期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2. 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五、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