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惠州市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doc_第1页
年惠州市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doc_第2页
年惠州市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doc_第3页
年惠州市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doc_第4页
年惠州市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2008年惠州市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 查 报 告二九年九月目 录一、惠州市教育发展情况概述 1二、2007、2008年落实基础教育责任的措施和成效 2(一)牢固确立和始终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3(二)全面落实教育投入的“两提高”、“三增长” 4(三)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 6一是提高准入门槛二是加强进修培训三是落实教师待遇四是加强教师管理(四)实施城乡教育联动发展计划,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8一是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C、D级危房改造二是全面实施“惠州市城乡教育联动发展计划”三是全力推进“创强”和规范化学校建设(五)全面加强教育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10 一是义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二是努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三是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健康发展四是高中阶段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五是确保校园平安和谐稳定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15四、自评结果 162007、2008年惠州市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通知(粤办发20079号)精神,对照珠三角以外地区地级市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指标体系(试行)的要求,我市对2007、2008年基础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报告如下:一、惠州市教育发展情况概述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广州、东莞、深圳和香港。现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和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常住人口390万人。近年来,惠州相继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等称号,2008年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到2008年底,全市有中小学校1154所,在校生721789人;中等职业学校33所,在校生56028人(不含技工);特殊学校2所,在校生398人;幼儿园300所,在园幼儿87378人。全市基础教育阶段教职工总数为51246人,其中专任教师42155人。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7%,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7.9%,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3.6%;全市职业学校现有教职工2696人,其中专任教师1844人。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工作,党政主要领导认真履行基础教育工作职责,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促惠州和谐发展”为宗旨,以“教育事业进入全省先进行列”为目标,围绕“安全、服务、质量”三大主题,不断深化和完善“四工程一体系”(优质服务工程、质量兴教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文明校园工程和学校安全体系),全市基础教育呈现出又好又快、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特别是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优质服务等方面受到省和教育部多次表扬肯定,动员全社会力量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经验在全省推广,城乡教育联动发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走向全国。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南方日报、南方网、广东省教育厅门户网、广东教育和粤办信息、粤府信息等重要媒体和信息渠道多次予以报道。2007年5月市教育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08年市教育局荣获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光荣称号。二、2007、2008年落实基础教育责任的措施和成效(一)牢固确立和始终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惠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工作,明确基础教育在全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发展基础教育是推动惠州科学发展、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的基础工程和最大的民心工程,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教育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和始终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坚持做到“六个优先”:优先规划教育发展、优先解决教育问题、优先安排教育投入、优先保障学校用地、优先引进教育人才、优先落实教师待遇。坚持把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纳入惠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修订)(惠府2008148号)、市第九次党代会报告和各次全会报告都对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和专门部署。市委、市政府制订和颁布惠州市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意见(惠市委发200828号)和惠州市2009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我市近几年优先发展教育的奋斗目标,即:2009年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11年实现广东省教育强市的目标,力促我市的教育发展水平跻身于全省前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情倾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千方百计为教育排忧解难。坚持落实市党政领导分工联系市直学校、县(区)党政领导分工联系县(区)中小学校的制度,将基础教育发展的目标要求纳入县(区)党政领导责任考核体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年主持召开多次专门会议,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扎扎实实为教育办大事、好事和实事,以实际的行动和举措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如:2007年在省政府拨款6700多万元的基础上,市级财政主动配套863.53万元,各县(区)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3159.69万元,保证了全面完成农村学校C、D级危房改造工程;市政府对教师的培训专项经费由原来的每年150万增加至2008年起每年300万元,并如数列入财政预算;市政府斥资3.2亿元建设华罗庚中学;从2008年起市政府每年拨出专项补助资金1600万元分别给惠东县、龙门县和博罗县山区教师提高津贴等等。(二)全面落实教育投入的“两提高”、“三增长”。 我市建立和完善了基础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把教育发展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在市财政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坚持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实现了教育经费的“两提高”和“三个增长”。近三年来,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2006年为1.37,2007年为1.56,2008年为1.77);市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预决算中逐年提高(2006年为19.16,2007年为 19.61,2008年为21.49)。全市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2006年为1.87,2007年为0.39,2008年8.78);在校学生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增长(2006-2008年分别为:普通小学: 1477.26元、2164.97元、2364.93元,普通初中:1655.42元、2363.32元、2540.79元,普通高中: 3029.09元、3124.22元、3898.97元,中等职业学校1890.63元、2611.97元、3340.44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2006-2008年分别为:普通小学: 249.12元、383.52元、479.9元,普通初中:456.85元、543.32元、609.58元,普通高中: 636.27元、850.99元、1038.1元,中等职业学校542.97元、546.50元、623.63元)。依法征收和使用教育费附加,并全部用于教育发展。2007、2008年全市教育基建投入分别为2.9亿元、4.71亿元。市本级财政承担的免费义务教育资金、公用经费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以及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全部落实到位。全市未发现贪污、截留、克扣、挪用、挤占、抵顶各种教育资金现象。在不断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同时,注重募集民间资金支持教育发展,充分发挥民间捐资的效益。发动社会热心人士和企业捐资5000多万元,在惠城区建成了惠港中学、中建麦绍棠学校、富民小学、惠台学校等4所公办学校,新增学位1.6万个。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到2008年两年间,社会捐资(包括慈善捐赠)用于学校危房改造、教师奖励、医疗救助金、助学金等总数达到6000多万元。(三)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师资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提高准入门槛、加强进修培训、落实教师待遇、加大管理力度、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有效推进了全市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一是提高准入门槛。根据省编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市、县(区)人事编制部门每年及时下达教师编制计划,努力配足配齐教师,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新进教师全部采取公开招考的办法,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并要求新招高中教师必须是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以上水平,2007、2008年新进教师中硕士分别为23人、63人,博士研究生1人。认真做好“代转公”工作,到2009年,全市符合“代转公”条件的代课教师将通过考核转为公办教师。二是加强进修培训。增加教师培训投入,扩大培训覆盖面,出台惠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三年(20072009年)工作方案,全面启动教育管理干部、拔尖教师、教师(农村教师)新课改技能全员培训三大培训体系。2007年、2008年全市新教师培训985、986人;新课程培训 3485、986人;骨干教师培训2050 、1572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共1213人;班主任培训共743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近30000人(全部获得C证以上,其中:办领A 证51人,B 证569人)。全市现有省特级教师 22人,“名校长”培养对象35人,“名教师”培养对象1085人,“名班主任”培养对象93人。选派71名中小学校长到北师大、华东师大,32名中职学校校长到香港进行高级培训,加强教育管理交流合作。 三是落实教师待遇。在确保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的基础上,市政府于2008年制订和实施惠州市解决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推动教师待遇“两个基本持平”(即同城教师与公务员收入基本持平,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收入基本持平)。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市财政每年拨出专项补助资金1600万元,用于提高惠东县、龙门县和博罗县三县山区教师津贴。2008年市政府拨款900万元,用于提高市直属学校教师待遇,人平增加800多元,实现了市直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与公务员基本持平。每年市、县(区)两级财政用于增加教师补贴的资金近28亿元。我市落实教师待遇“两个基本持平”的做法得到省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予以全面报道。此外,我市全面落实教师住房公积金、社保、医疗保险等制度;建立了困难教师医疗救助机制,两年共筹措救助基金近300万元,发放医疗救助款12692万元,救助困难教师137人。教师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市委、市政府都召开庆祝大会或座谈会,表彰奖励先进,领导深入学校慰问教师等,营造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促进了我市广大教师安教乐教。四是加强教师管理。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市基础教育学校实行校长和教师聘任制,建立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教师聘用新机制,明确了校长的任职资格,完成了教师、校长和学校中层干部的聘任工作,各县(区)与所有中小学校长签订了任期目标责任书,实行聘任期满考核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发挥榜样作用。2007、2008年教师节共表彰奖励惠州市“首席教师”、“惠州市乡村明星教师”、“惠州市明星校长”和“惠州市十佳校长”共258名,树立起惠州教育的名师标杆,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人事制度改革和激励机制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四)实施城乡教育联动发展计划,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C、D级危房改造。2007-2008年在省政府拨款6700万元的基础上,市级财政主动配套863.53万元,各县(区)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3159.69万元,同时发动社会各界捐资6200多万元,维修C级危房332栋,面积144306平方米,拆除D级危房540栋,面积142870平方米,新建校舍234栋,面积110957平方米,提前完成了省下达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C、D级危房改造任务。二是全面实施“惠州市城乡教育联动发展计划”。通过教育理念渗透、师资力量互派、教研成果及信息资源共享、教学设备捐赠、劳动技能代培等“六支援”活动和联动管理、联动教研、联动考核等“三联动”措施,实行城乡学校结对子交流,推动了农村学校联动发展。整个活动涉及城乡教师与管理者1.5万人,城市学生20.46万人,农村学生10.04万人。这一计划得到了省委办公厅、省教育厅、省农办的高度关注,先后以简报等形式在不同的范围内推广,中国教育报也进行了全面报道。2007年全市城市学校向农村学校共派出了496名支教教师,送示范课3089人次,开展讲座582人次,指导农村学校开展课题研究400个。2008年起草了惠州市关于深化城乡教育联动,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推动城乡教育全面进步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指导并推进龙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试点工作,试点进展顺利,做法和经验已经走向全省。2009年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惠州市关于深化城乡教育联动,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会,97所城市(优质)学校与107所农村(薄弱)学校签约结对,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是全力推进“创强”和规范化学校建设。市委、市政府将创建省教育强镇、教育强县(区)工作列入县(区)委书记和县(区)长责任考核体系,对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县(区)和教育强镇的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的奖励。据统计,两年来,全市“创强”工作共计投入资金8.82亿元(含土地和实物折款)。到2008年底,全市共成功创建省教育强镇21个,惠阳区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区督导验收,成为我市首个省教育强区。今年又有19个镇申报省教育强镇,已有3个通过验收。稳妥推进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撤并一批规模小、条件差、效益低的“麻雀学校”。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全市小学四年级起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三年级起开设了英语课;开展“校校有网站,人人有主页”活动,全市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基本都建立了网站,全市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100%实现了上网,全市农村完全小学已有68%实现了上网。加强学校“三化”(美化、绿化、校园文化)建设,全市10所学校荣获2007年“金宝杯”校园文化建设范例奖,9所学校被评为“书香校园”,61 所学校被评为省、市“绿色学校”(其中:省级23所,市级38所)。根据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全市已验收认定规范化学校310所。(五)全面加强教育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一是义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根据广东省城镇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制定落实惠州市城镇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全市实施免费义务教育。2007年春季33.4万名、秋季学期32.8万名学生享受农村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春秋学期,全市共有68.4万、34.4 万学生分别享受农村和城镇免费义务教育。从2007年开始,制订和实施惠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水平评估方案,全面启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水平评估工作。2007至2008年,全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水平评估的学校291所,有效推动了学校设备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了学校教学管理,促进了新课程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二是努力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根据新形势的要求,成立惠州市德育指导委员会、德育校长协会和惠州市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协会,通过加强机构建设、抓养成教育等,不断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实效。我市创立的“四体系两网络一评估”德育工作经验受到全国德育现场会领导和代表的充分肯定。2008年市教育局获中央文明委授予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光荣称号。近两年,全市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在德育工作中,注重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成立了惠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并接受家长和学生的心理咨询;培训教师,全市中小学基本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C证”以上教师全员培训,提高了广大教师平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完善市、县(区)、学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评估活动,全市已有70所学校通过评估并被命名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其中:省级4所,市级66所);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专题心理辅导;对“问题生”进行重点跟踪,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工作经验曾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进行报道。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的精神,认真抓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艺术工作。全市中小学按要求开足体育、艺术课。每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和艺术作品展览,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市中小学文艺汇演,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不断增强学生体质。三是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健康发展。2008年市政府将市直属3所幼儿园教职工工资全部纳入市财政统发,解决了公办幼儿园教师的后顾之忧,稳定了教师队伍,提高了保教质量,为推动全市幼教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各县(区)不断加强幼儿园的管理,使全市学前教育得到健康发展。市政府投入2500万元,新建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的市特殊学校于2007年顺利投入使用。2007、2008年,我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初中毛入学率分别为100.61%、100.4%,年巩固率分别为96.52%、95.25%;适龄“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为97.4%、97.5%;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分别为78.2%、80.2%。四是高中阶段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创新高中阶段办学模式,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推行“公办民助”、“民办公助”、“股份制”、“企业捐赠”和“集团化办学”等灵活的办学模式,促进惠州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高中阶段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07、2008年全市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分别为22612人、25650人和20545人、22209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4.89%和90.6%。全市高中阶段在校生为126138人,其中:普通高中70110 人,中职(不含技工学校)56028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0.5%。2009年将达到85%以上,实现“普高”目标。全市有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8所,省一级学校7所;国家级重点职(技)校8所,省级重点职(技)校2所。普通高中优质学位占83.13% ,中职省重以上优质学位占66.57%。全面实施“9+6高中教学联盟”、“面上高中教学联盟”、“市直学校金拳联盟”和核心备课组等全市高中“一盘棋”措施,普通高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成绩连年攀升。2007年我市高考取得有史以来最好成绩。惠州市一中考生黄容生摘取了全省总分第一名的桂冠,全市总分645分(相当于2006年实行标准分的800分)以上考生人数达到27人,与2006年相比增长一倍多;重点本科上线人数达到1140人,比2006年增长6.7%;上本科线以上考生人数达到5302人,增幅为16.2%。2008年我市高考成绩大幅攀升,本科上线突破6000人大关,上线总人数突破15000人大关。市一中黄俊亮以149分夺得全省高考数学状元;全市上重点线1157人,比2007年有所增长;本科上线人数6204人,在2007年增长16.2%的基础上,2008年又增长17%,大大高于全省平均增幅;专科以上上线人数15350人,在2007年增长10.3%的基础上,2008年又增长22.1%,平均增幅超过全省4倍多。2009年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强劲上升态势,惠州一中晏宏标同学摘取六个学科内的地理类考生全省总分状元;全市36位同学获得文、理科基础单科满分;呈现出以惠州一中为龙头、各示范高中为骨干,奋力向上,齐创佳绩的喜人局面。更为可喜的是,在全省本科招生人数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我市本科上线人数2007、2008、2009连续三年从五千、六千上升到七千多人。在中职教育方面,11个省重点建设专业点顺利通过复查和重新认定。商业学校和卫生学校再度闯进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竞争力“10强”。全面实施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和教学工作评估,各项技能竞赛和教科研活动全面展开,大大丰富了中职教育的内涵,全面提升了中职教育水平。我市职业教育“职教扶贫万家培星计划”,贫困家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