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初步设计审查报告(460m自锚式悬索桥).doc_第1页
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初步设计审查报告(460m自锚式悬索桥).doc_第2页
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初步设计审查报告(460m自锚式悬索桥).doc_第3页
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初步设计审查报告(460m自锚式悬索桥).doc_第4页
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初步设计审查报告(460m自锚式悬索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初步设计审 查 报 告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初步设计审查专家组二九年八月目 录前言第一篇 审查意见第一部分 项目概况1第二部分 核准批复执行情况7第三部分 路线9第四部分 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10第五部分 桥梁涵洞12第六部分 隧道14第七部分 交叉工程16第八部分 地质勘察25第九部分 沿线设施27第十部分 交通机电工程30第十一部分 房建34第十二部分 绿化37第十三部分 概算38第二篇 反馈意见第十四部分 反馈意见45第三篇 修改设计复核情况第十五部分 修改设计复核情况50前 言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项目的建设单位为河南省桃花峪黄河大桥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根据交通运输部部颁规范、规程及河南省地方标准高速公路设计技术要求,结合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豫发改办2009827号“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核准的批复”文件,按照国家交通运输部新颁布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要求,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初步设计文件。2009年8月4日至2009年8月7日,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组织专家组对设计文件进行了审查。2009年8月7日,专家组在听取设计单位和设计咨询单位的汇报、现场考察后,对提交的初步设计文件进行了认真审查,形成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初步设计审查报告。随后,2009年9月2日,设计单位对专家组提出的审查意见进行了回复;2009年9月12日,专家组针对设计单位的回复提出了反馈意见。最后,2009年9月16日,专家组对设计单位修改后的设计文件进行了审核。第一部分 项目概况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位于郑州市西北,郑州与焦作跨黄河交界处,北接线连接河南省干线公路焦(焦作)郑(郑州)高速公路,南接线连接国道主干线连(连云港)霍(霍尔果斯)高速公路,是继京广铁路黄河大桥、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刘江黄河大桥(京珠高速黄河大桥)、新郑黄河大桥(公铁两用黄河大桥)之后又一跨越黄河天堑、沟通黄河两岸的重要通道。该项目的建设将形成郑州市跨行政区的北部环线,对提高郑州、焦作地区黄河两岸的交通总体承运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促进黄河两岸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构想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1.1 路线走向及建设规模路线起点桩号设定为K20+520,位于武陟县小岩村与圪垱店乡冯村之间,与S86(焦新高速)的交叉处S86桩号为NK23+319.890,设置枢纽互通式立交1处,实现本项目与S86的交通转换。路线向南,经秦伊村西侧跨越县道X023,继续前行至K24+037.739处与省道S104交叉,设双喇叭互通立交1处;路线经范庄西侧,到达御坝东侧跨越黄河北大堤,设黄河特大桥跨越黄河天堑,路线于桃花峪冲沟处进入邙山岭,穿邙山岭后于K40+600附近进入平原区;路线继续南行,于K44+501.485处与省道S314相交,设双喇叭互通式立交1处;路线于K47+397.357处与国道主干线G30(连霍高速)相交,到达本项目的终点。终点处改造现有枢纽型互通立交,实现G30及G3001(郑州绕城高速)与本项目交通的转换。路线设计全长为28.128km。1.2 沿线地形、地貌项目沿线地势分为两个典型的地貌单元,以黄河为界,黄河南岸为黄河三级阶地地形起伏不平,沟壑纵横;北岸为广阔坦荡的黄河河漫滩及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平坦。黄河在本区为地上悬河,水位高出北大堤外地面约35m左右,从邙山脚下至北岸大堤之间的河漫滩宽约6公里。1.3 工程地质大桥北部揭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纪沉积的砂层,埋深20米30米为稍密中密的粉细砂,工程性质稍差,之下为密实状的细中砂和硬塑坚硬粘性土,工程性质良好。南部揭露地层主要为上更新统黄土状亚粘土和中更新统硬塑坚硬状粘土、亚粘土,工程性质良好。线路沿线特殊性岩土主要为湿陷性黄土和软塑土。湿陷性黄土分布于南桥头附近及南接线(黄土台塬区地质单元),湿陷类型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为级(轻微);软塑土在北接线及大桥区表层,为第四纪全新世新近沉积的亚粘土(低液限粘土)、亚砂土(低液限粉土),呈软塑状,中等压缩性。1.4 水文地质黄河以北滩地地下水类型为孔隙型潜水,埋深约24米;黄河南岸未发现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为孔隙型潜水,属中性水;黄河河水属弱碱性水。两者对混凝土均无腐蚀性。1.5 桥梁水文1.5.1 河道基本情况大桥处在黄河中游和下游的结合部,即桃花峪附近,稍偏向中游一侧。该河段河道平均比降为2.030/000左右,因堤距较宽,水面辽阔,河槽宽浅,水流分散,串沟众多,形成乱流,主流摆动剧烈。河槽不稳定,属于游荡型河道。本河段河床冲淤变形规律复杂,因而主河槽宽度需要按照试验中测出的1500米考虑。1.5.2 河道冲淤河道冲淤的一般规律是大水冲,小水淤,总的趋势是淤积升高。经计算,桥位处的2050年设防水位较2000年设计洪水位将抬升3.0米,推算至设计水平年2059年则抬升3.9米。1.5.3 河道冲刷根据模型试验的结果,主河槽内桥墩处最大冲刷水深为21.20米,滩地内桥墩处最大冲刷水深为7.95米。1.5.4 设计流量洪峰流量及相应于2000年水平设计洪水位表(85高程) 频率项目1000年一遇300年一遇100年一遇10年一遇洪峰流量(m3/s)22600196001570010400设计洪水位(m)99.52499.20498.76498.124 注: 85高程=大沽高程-1.216米1.5.5 流速主槽平均流速一般在2.483.72米/秒之间。1.5.6 水位考虑本河段河道未来冲淤关系,可最终确定不同时期的设计洪水位,见下表。设计洪水位表(85高程) 频率项目1000年一遇300年一遇100年一遇10年一遇2000年(m)99.52499.20498.76498.1242050年(m)102.524102.204101.764101.1242059年(m)103.424103.104102.664102.0241.5.7 凌汛半个世纪以来,桥位河段共有14年封河,其中最上封河部位在孤柏嘴,冰盖厚度一般1020厘米。小浪底水库的运用可明显减轻桥位河段冰情,桥位河段在大多年份不封河。按照黄河河务部门规定,拟建桥应采取桥梁方式跨越黄河,主河槽桥跨跨径不小于80米,北岸滩地考虑沁河的影响,桥孔跨度不小于50米。1.5.8 航运桥位河段的通航等级为IV(3)级航道,考虑双线通航,通航净宽为45米,通航净高为8米,最高通航设计水位为1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位,最高通航水位为102.024米。1.5.9 堤防工程本河段堤防标准为I级,顶宽设计标准为12米,设计超高3.0米,临、背河边坡均为1:3,淤背区设计宽度100米,边坡1:3,高度与设计洪水位平。按照黄河河务部门要求,大桥与黄河大堤的交叉部分不能影响防洪及交通,并满足堤防建设的要求。桥梁跨越北大堤时,主堤(辅堤除外)及大堤坡脚范围5米内不得打桩。1.6 地震烈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桥梁抗震设防烈度:度,水平向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 0.15g。1.7 主要工程技术标准本项目采用设计速度为100 km/h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黄河特大桥两端接线均采用33.5m宽整体式路基,中央分离带宽3.50m,行车道宽233.75m,硬路肩3.00m,土路肩0.75m。本项目全段的桥梁结构物除特大桥外均采用与路基同宽,黄河特大桥引桥、副桥和跨大堤桥全宽为33米,主线路面结构为:4cm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12cm密级配沥青碎石(ATB-25)+1.0cm沥青同步碎石+218 cm5%水泥稳定碎石+18cm4%水泥稳定砂砾石。匝道路面结构同主线路面结构。收费站路面结构为:28cm 钢筋混凝土+18cm 5%水泥稳定碎石+18cm 4%水泥稳定碎石。隧道路面结构为: 4cm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 6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26cm厚C40水泥混凝土面板+C15片石混凝土(仰拱填充)。设计车辆荷载等级:黄河特大桥采用公路级1.3,接线桥涵采用公路级。黄河特大桥桥面净宽:30m。设计洪水频率:黄河特大桥1/300,大中小桥和涵洞1/100。其他有关标准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和河南省高速公路设计技术要求规定执行。1.7 项目主要工程量武西高速公路桃花峪黄河大桥工程位于郑州市和焦作市内,介于国家干线公路连霍高速公路与河南省干线公路焦郑高速公路之间。设计起点桩号K20+520;设计终点桩号K48+770.001;全长28.128公里。全线设互通式立交4处,分离式立交4处,特大桥1座、大桥3座、中桥2座,隧道1座,天桥7座、涵洞12道、通道11道,停车区1处,管养所1处。46第二部分 核准批复执行情况2.1 建设方案2.1.1 桥位核准批复:该项目位于嘉应观黄河大桥上游约3.9公里处,桃花峪险工河段尾部。执行情况:初步设计拟定桥位与批复意见一致。2.1.2 主桥核准批复:主桥桥型采用双塔自锚式拱吊组合方案,桥跨布置为160+410+160米,桥面以上塔高80米。执行情况:初步设计推荐主桥桥型方案与批复意见一致,根据现场测量结果,从结构受力及经济角度考虑,主桥主跨跨径调整为406米。结合结构受力计算,将桥面以上塔高调整为104.65米;为提高结构整体刚度,同时平衡主缆引起的上拔力,两端各设置了20米跨径的锚跨,桥跨布置为20+160+406+160+20米。2.1.3 副桥核准批复:副桥桥型采用变截面连续刚构形式,跨径布置采用80+135+80和80+2135+80两种形式。 执行情况:综合考虑结构受力、景观、施工难度等因素,初步设计对5098070米和80514580米两种跨径组合进行比选,考虑前一种跨径组合桥梁长度短,造价低,且大桥整体桥跨布置比较协调,从主桥至副桥再至引桥,桥跨从大逐渐变小,景观效果相对较好,因此将其作为推荐方案。2.1.4 引桥核准批复:引桥桥型采用跨径50米的等截面连续箱梁。执行情况:北大堤内引桥根据黄河河务部门要求,跨径采用50米。主桥南侧引桥和北大堤外引桥根据经济和景观要求分别采用50米和30米跨径。2.2 主要技术标准核准批复:该项目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33.5米,桥面净宽31米。路面面层采用沥青混凝土结构。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级。执行情况:初步设计根据“河南省高速公路设计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级1.3,其它技术标准与批复意见一致。第三部分 路线3.1 初步设计在平纵面线形上采用了较高的技术指标,根据工可审查意见对路线起点和嘉应观等处线位进行了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黄河特大桥的平面线形设计为S型曲线,并不一定会对减少视觉疲劳起到作用,从减短大桥长度,方便大桥施工,以及景观等方面考虑,该段建议改为直线。3.2 建议对K20+700K21+600、K22+750K23+500等段纵坡进行调整。这些段落中,有部分路基高度过低(最低0.61m),地势平坦,纵横向排水困难,路基抵御洪水侵袭的能力较差,且易造成路面结构的水损害。对于排水不畅的地段,建议正常路段的路基高度以不低于2m,有上跨天桥段的路基高度以不低于1.5m为宜。3.3 K25+334、K45+766均设1-64m通道,两处路基高度分别为1.6m和2.0m左右,通道下挖较多,且纵横向无法排水,建议两处均改为设置天桥。3.4 请对K21+802、K22+604、K28+350、K43+718、K45+401.2等处设置涵洞的位置和必要性进行核查。如果为灌溉需要,可采用另行打井的方案进行解决。3.5 K37+817涵洞兼通道下挖超过11m,建议改为天桥,排水问题通过纵向解决。3.6 K38+690处通道平纵面图中桩号不一致(纵断面图中为K38+649),请核查。建议其位置移至K38+710处,并改为正交。第四部分 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4.1 低填浅挖路段的地基处理采用碎石垫层是必要的,但其下设置40cm厚石灰土作用不大,建议取消。设置垫层的原则不明确,如K38+495K38+500段,仅处理5m长。建议对黄河大桥以北路段,填方高度如小于2m,均应设置碎石垫层,而对黄河大桥以南路段,由于地下水位较低,且排水较为顺畅,则可不再设置碎石垫层。4.2 路床处理从保证施工质量和节省投资方面考虑,其厚度建议由40cm调整为218cm。4.3 项目沿线存在一定数量的液化土地基,但由于项目区特殊的地质构造,发生大震级地震的概率极低,因此对液化土的处理可不予考虑。4.4 为减缓桥头跳车现象,同意对桥头填方较高的台后地基采用桩基处理,但桩基型式建议采用质量相对容易控制,建造价适中的CFG桩,以保证处理效果。坡脚处的13排桩建议取消,台前锥坡下的地基可不再处理。对部分填土高度较低的涵洞台后,建议不再设桩处理,而改为换填50cm厚的碎石垫层。如K28+350涵洞,台后填土高度仅1.5m,采用桩基处理没有必要。4.5 路基填方全线360万m3(总说明书为233万m3),约20万m3/Km,数量偏大,请核查。4.6 同意填方路基防护型式,但由于路面排水采用集中排水,建议将拱型骨架防护高度的控制值由5m提高至6m。4.7 挖方段的路基稳定主要靠选取合适的边坡坡率来实现,本设计所选坡率比较安全,因此挖方段建议不再采用圬工防护形式。4.8 同意推荐的路面结构型式:4cmSMA-13+6cm改性AC-20C+12cmATB-25+218cm水泥稳定碎石+18cm水泥稳定碎石。但土路肩水泥砼预制块建议取消,代之以植草种花,美化路容。4.9 边沟长度从20m至1139m,均采用同一断面型式不妥。应通过水文水力计算,根据排水量的需要,设置不同尺寸的边沟。4.10 边沟是否采用圬工防护,取决于其抗冲刷的需要。对于无抗冲刷要求段落的边沟,建议改为土质植草型边沟(植草亦可抗冲刷)。4.11 对于地势平坦,长路段无天然河流、沟渠出水口的路段,可采用土质加大边沟,使其具有蒸发、渗透等功能,请增加该项设计内容。4.12 型边沟下的防渗土工布应取消。边沟、截水沟、平台截水沟、急流槽下的砂砾垫层作用不大,建议取消。第五部分 桥梁涵洞5.1 黄河特大桥5.1.1 设计单位提供的初步设计文件基本符合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编制要求,设计文件内容全面、资料翔实。5.1.2 初步设计对主桥进行了自锚式拱吊组合体系、自锚式悬吊拱体系、自锚式悬索桥、独塔斜拉桥、双塔斜拉桥等6个桥型方案的同深度比较。设计深度满足初步设计要求。5.1.3 主桥桥跨布置综合考虑了控导工程、常水面宽度等控制因素,边、中跨布置合理。5.1.4 设计荷载采用部颁现行规范荷载标准,并满足河南省高速公路设计技术要求的相应规定。5.1.5 初步设计提出主桥采用自锚式拱吊组合体系作为推荐方案。该体系将具有较大跨越能力的悬索结构和具有较大刚度的拱结构组合在一起,结构新颖,技术挑战性大。但是,由于该方案国内外目前尚无先例,经过设计深入研究后发现,方案存在的结构复杂、体系转换及荷载再分配不明确、施工难度大、施工工期长、投资额度大、养护工作量大等问题不易解决。从保证结构施工及运营阶段安全,节约工程造价考虑,不建议推荐该方案。5.1.6 初步设计比较方案四为双塔自锚式悬索桥,主跨406m目前在世界上同类桥梁中是最大跨度,可以和周边的环境相匹配成为一个地标性桥梁结构物。该方案从对梁式体系到悬索体系的转换相对成熟、受力明确、施工工期和施工安全都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同时后期养护和管理成本较低,造价相对较低,该桥型在国内外已经有成功的先例。根据桥位条件,尚属合理桥型,因此建议将其作为推荐方案。5.1.7 初步设计提出副桥采用50+980+70840米连续刚构方案,该方案技术成熟,从主桥、副桥到引桥,跨径过渡协调,造价较低,同意作为推荐方案。建议下一阶段对副桥的边跨设计和腹板形式进行深入研究。5.1.8 初步设计提出跨大堤桥采用75+135+75=285米波形钢腹板连续梁桥方案,该方案桥跨布置合理,国外已有较多成功先例,技术先进,能较好的解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常见的腹板开裂和跨中下挠问题,同意作为推荐方案。5.1.9 初步设计提出引桥采用50米和30米连续梁桥方案,结构整体性好,施工方便,同意作为推荐方案,下阶段应结合施工方案做进一步优化。南引桥跨径应根据风景区和国家地质公园要求合理确定。5.1.10 建议下阶段结合南岸地形条件,尽量降低主桥建筑高度,优化路线纵断面线形。5.2 接线桥涵5.2.1 全线共有3座大桥,分别是张山大桥、樊河北沟大桥和枯河大桥,设计均采用跨径30米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推荐方案结构技术经济合理。5.2.2 K40+253樊河北沟大桥。鉴于桥位处横向地形变化较大,东半幅第一孔整孔填土高度都很小,建议改为路基形式,西半幅最后一孔也存在同样问题,建议也改为路基。做成错孔布置的桥梁更为经济合理。第六部分 隧道6.1 总体评价桃花峪隧道位于邙岭黄土区,为三车道连拱隧道。审查认为:进出口选择适宜,其横断面设计、复合式衬砌设计、防排水设计及施工方案设计等主要方面符合规范要求,图表较齐全,基本符合部颁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达到初步设计深度。6.2 存在主要欠缺及建议6.2.1 该黄土隧道围岩工程性质较差,同意均按级围岩支护,其初期支护采用工22b形钢架是妥当的,隧道衬砌断面图中每延米工程数量表中列出该形钢数量,但隧道工程数量表中仅有HPB235和HRB335钢筋数量,请复核。6.2.2 同意采用工22b形钢架支护间距参数,但在设计图中宜补充连接筋规格、间距及其布置形式。6.2.3 同意采用施工工艺简单、质量宜控制和防排水系统运行可靠的复合式中墙连拱隧道结构形式,但基于该黄土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其连拱双洞的中壁部分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对此,建议宜采取地层改良加固或加强支护措施,以防止围岩松弛或下沉。6.2.4 基于该隧道黄土含水量低,土质均匀,锚孔施工中不存在缩孔和塌孔现象,则其径向锚杆不必采用中空锚杆,建议采用全长粘结锚杆即可。6.2.5 该隧道处于黄土特殊地质地段,其浅层土体具有湿陷性,抗冲刷性能差。对此,建议端、翼墙地基应采用换填石灰土并夯实处理,强化防渗设计,洞口边、仰坡应强化防止坡面水冲刷设计。6.2.6 设计图中尽可能补充与施工有关的主要内容。审查认为多数图件标注的内容欠缺,请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补充。第七部分 交叉工程7.1 牛庄互通式立交(推荐方案)7.1.1 C匝道起点至CK1+000段没有任何约束纵坡的因素,最大纵坡设置为1.3%,太缓,如将该段最大纵坡调整至3%,桥长可以减短250米以上,节约投资995万(按概算指标估算)。7.1.2 E匝道跨越主线时控制标高不大于104.4米,实际拉坡为108,富余3.6米,且本来跨过主线就可以下坡,但设计仍在上坡,一直爬高至110.1,富余量达5.7米之多,太不合理。若进行适当优化,桥可以在EK1+300处结束(填土高度不超过6米),桥长可减少430米,可减少投资1960万元。7.1.3 CK0+948.589匝道桥该桥共有33孔,分为7联,其中(25+45+25)一联95米跨越焦郑高速公路,其余均为20米跨,桥梁全长702.52米,桥宽10米。(1)本桥除联接墩外,均为单柱式桥墩,横向抗倾覆能力较差,尤其是跨越焦郑高速公路孔径45米,仍采用单柱,不合适。建议均改为双柱式墩身,这样不但横向抗倾覆没有问题,下部混凝土(立柱+承台部分)反而减少。(2)基桩直径偏大,桩长太长,应核减。(3)柱径种类太多(1.6、1.8、2.0),不但施工麻烦,也很不美观。建议改为双柱后均采用1.21.3米足以满足受力和刚度要求。(4)上部全部采用现浇箱梁,以主孔分界,一边有10孔、另一边有20孔,若要满足规范连续配束,则要一孔一孔地张拉,这样施工周期较长,能否满足总体施工工期安排,请设计单位仔细考虑。建议半径大于550米范围内桥梁均改为预制空心板(或其他预制结构),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工期。(5)桥型图中的“平曲线示意”应给出平曲线要素,否则示意没有意义。(6)箱梁一般构造图尺寸不全,应补充。(7)缺少上部箱梁预应力钢束布置图,应补充。(8)设计荷载应为“公路级”而不是“公路级”。(9)“档块”错误,应为“挡块”。7.1.4 DK0+554.777该桥共有13孔,分为3联,桥梁全长263.7米,桥宽10米。(1)本桥接E匝道桥,除跨越孟姜女河外,没有其他地方需要修桥,应该在路基范围内与E匝道相接,这样,该匝道桥可以减为320米。可以节省投资800万元。(2)本桥为3联,中间一联为200米,除联接墩外,其余均为独柱墩,横向稳定不好,建议全部改为双柱式,这样不但横向抗倾覆没有问题,下部混凝土(立柱+承台部分)反而减少。(3)柱径种类太多(1.6、1.8、2.0),不但施工麻烦,也很不美观。建议改为双柱后均采用1.21.3米足以满足受力和刚度要求。(4)基桩直径偏大,对于跨径20米、桥宽10米的桥,桩长达5565米,桩长太长,应核减。(5)桥型图中的“平曲线示意”应给出平曲线要素,否则示意没有意义。(6)箱梁一般构造图尺寸不全,应补充。(7)缺少上部箱梁预应力钢束布置图,应补充。7.1.5 EK1+053.628匝道桥该桥共有64孔,分为13联,其中其中(25+45+25)一联95米跨越焦郑高速公路、(24+44+24)一联92米跨越C匝道,其余基本为20米跨,桥梁全长1357.76米,标准桥宽10米。(1)该桥除变宽部分和联接墩外,均为单柱墩,联长100120米,特别是跨径44、45米跨仍采用单柱式,横向稳定不好。建议除个别受限制的桥墩(如24号墩)外,其余均改为双柱式。(2)柱径种类太多(1.6、1.8、2.0),不但施工麻烦,也很不美观。建议改为双柱后均采用1.21.3米足以满足受力和刚度要求。(3)基桩直径偏大,对于跨径20米、桥宽10米的桥,桩长达5862米,桩长太长,应核减。(4)上部全部采用现浇箱梁,以主孔分界,一边有10孔、另一边有20孔,若要满足规范连续配束,则要一孔一孔地张拉,这样施工周期较长,能否满足总体施工工期安排,请设计单位仔细考虑。(5)桥型图中的“平曲线示意”应给出平曲线要素,否则示意没有意义。(6)箱梁一般构造图尺寸不全,应补充。(7)缺少上部箱梁预应力钢束布置图,应补充。7.1.6 通道(1)主线K20+622通道附近没有村庄的制约因素,应改为天桥,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主线、C匝道、E匝道、G匝道的填土高度。(2)与主线K20+622相对应的CK0+450、GK0+210处也应该有通道,设计漏。应补充。7.2 牛庄互通式立交(比较方案)7.2.1 匝道桥问题同推荐方案。7.2.2 主线桥如错孔布置或斜桥斜做,可以减小主跨跨径,其他跨越匝道的桥孔布置也较顺畅。7.2.3 EK匝道桥最小半径只有60米,且没有限制条件,建议下部结构全部改为双柱式。7.2.4 与推荐方案相对应的主线K20+622、及C匝道、G匝道处也应该设置通道,设计漏,请补充。7.3 嘉应观互通式立交(推荐方案)7.3.1 F、G匝道及EK0+000EK0+200均为二期工程,但是工程数量仍包括F、G匝道,EK0+200EK0+323数量漏,E匝道与被交道的加辅转角数量漏。7.3.2 E匝道与被交道的加辅转角设计漏。7.3.3 K24+113主线桥该桥为830米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梁全长248米,桥宽33米。(1)本桥为主线跨越被交道,除跨S104一孔外,一边设置1孔桥,另一边却设置了6孔桥,从平面图和纵断面图上均没有看出设置6孔的必要性。(2)从桥型图的立面上看,只有立柱高度大于(或等于)7米时,方设置桩顶系梁,但桥墩一般构造图附注5为“每个桥墩处均设置系梁”,两者不一致,请核查。(3)墩身(立柱)钢筋计算梁偏少,请核查。(4)缺少上部箱梁预应力钢束布置图,应补充。(5)设计荷载应为“公路级”而不是“公路级”。7.3.4 EK0+069.674匝道桥该桥为匝道跨越主线桥梁,桥跨布置为220+230+220米,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桥梁全长147.2米,桥梁宽度15米。(1)本桥主跨30米,没有必要做成变高度连续箱梁,为方便施工,建议改为等高度箱梁。(2)桥型图上的系梁高度(120)与桥墩一般构造图上的高度(150)不一致,请核查改正。(3)墩身(立柱)数量计算有误,应为153m3,而不是51.1m3,钢筋数量偏小,请核查。(4)桥型图中的“平曲线示意”应给出平曲线要素,否则示意没有意义。(5)设计荷载应为“公路级”而不是“公路级”。(6)箱梁一般构造图尺寸不全,应补充。(7)缺少上部箱梁预应力钢束布置图,应补充。7.3.5 其他(1)从平面图上看,虚线应该是二期工程(即一期工程为单喇叭,二期工程改为双喇叭),一期工程时,立交设计只能从立交出来到被交道和从被交道上立交右转,没有考虑两个方向左转问题。7.4 嘉应观互通式立交(比较方案)7.4.1 主线桥设置3孔已满足要求。7.4.2 墩身(立柱)钢筋偏少。7.4.3 其他同推荐方案。7.5 广武互通式立交(推荐方案)7.5.1 K44+513主线桥本桥为430米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梁全长128米,桥宽216米。(1)墩身(立柱)钢筋数量偏小,请核查。(2)桥型图中的“平曲线示意”应给出平曲线要素,否则示意没有意义。(3)设计荷载应为“公路级”而不是“公路级”。7.5.2 EK0+884.649匝道桥本桥为530米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梁全长188米,桥宽15米。(1)墩身(立柱)钢筋数量偏小,请核查。(2)桥型图中的“平曲线示意”应给出平曲线要素,否则示意没有意义。7.5.3 光武互通的其他有关问题同嘉应观互通。7.6 广武互通式立交(比较方案)7.6.1 K44+501.485主线桥(1)接C匝道桥的联接墩位置设置不合理。(2)墩身(立柱)钢筋偏少。(3)桥型图中的“平曲线示意”应给出平曲线要素,否则示意没有意义。(4)设计荷载应为“公路级”而不是“公路级”。(5)缺少上部箱梁预应力钢束布置图,应补充。(6) 桥台一般构造图名应显示是0号台还是8号台,请核定。(7)“档块”错,应为“挡块”。7.7 军扬互通式立交(推荐方案)7.7.1 军扬立交西北匝道桥方向是立交内转弯交通量次小方向,预测末年平均10秒一辆车,如改为内环匝道,不但长达900多米的匝道桥可以省去,还不用废弃原有西南匝道,可以节约占地100亩,节约投资4000万元(按概算指标计)。7.7.2 K47+409.083桥(1)该桥为连霍高速公路主线桥,施工时无需将原路基全部挖除后在施工下部和基础,因此,建议:在原路上直接钻桩,取消立柱,待所有桥梁施工完毕后,在挖除桥下土,这样就没有必要对原路基进行特殊防护。(2)桥位处相对于原地面还是下挖不少,应做好排水。(3)该桥相对于原地面填土高度并不高(约34.5米),没有必要采用长10米的搭板。(4)桥墩盖梁宽度不满足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的相关要求。(5)桥墩盖梁的钢筋数量太多。(6)按照规范的写法,预应力钢绞线应为s15.2而不是j15.2。7.7.3 K47+312.875桥(1)根据立交布置,设计采用的这种桥墩改造方式可行。(2)基础埋深不宜太多,位于设计路线以下即可。(3)下部采用拱式结构,有水平推力,建议在承台上设置拉杆,可以有效改善结构受力状况。(4)基础(基桩)数量偏大,建议进一步优化。7.7.4 EK1+119.346匝道桥该桥除跨越连霍高速公路一联采用钢箱梁外,其余均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全长1219.4米,桥宽10.5米。(1)桥宽设计原则应与其他桥梁一致,混凝土护栏内侧与路基上波形钢护栏一致。(2)从平面上E匝道在G匝道最高处跨越,欠合理,就现在纵面看,还富余1米,应进一步调整。(3)对于跨径20米、桥宽10.5米的桥,桥墩采用1.8米基桩、桩长达到50米左右,太长,应核查基础计算结果,合理确定桩长。(4)27号墩一般构造图的桩长标注错误。(5)箱梁一般构造图尺寸不全,应补充。(6)缺少上部箱梁预应力钢束布置图,应补充。7.7.5 FK0+538.795匝道桥本桥为220米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1)本桥为跨越军扬村南的一条地方路,该路向东已伸入立交范围内,且被主线切断,属于断头路,因此该处立交没有必要保留,FK0+411.5通道也应该取消。7.7.6 GK1+052.602匝道桥(1)本桥小桩号端如适当调整纵坡,可以缩短100米以上的桥长,大桩号侧4144孔可以改为路基。(2)对于跨径20米、桥宽10.5米的桥,桥墩采用1.8米基桩、桩长达到4050米左右,太长,应核查基础计算结果,合理确定桩长。(3)箱梁一般构造图尺寸不全,应补充。(4)缺少上部箱梁预应力钢束布置图,应补充。7.8 军扬互通式立交(比较方案)7.8.1 基本问题同推荐方案。7.9 分离式立交7.9.1 分离式立交桥桥墩盖梁宽度不满足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的相关要求。7.9.2 分离式立交桥桥墩立柱钢筋数量偏大(达到150kg/m3)。7.10 通道7.10.1 所有通道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箱涵,造价较高,南接线地质条件较好,可以采用盖板涵。7.11天桥7.11.1 采用特殊结构的天桥,初步设计应完成结构计算,附上预应力钢筋(束)布置图。第八部分 地质勘察8.1 总体评价初步设计阶段初步工程地质勘察运用工程地质调查、井探、静力触探、地质钻探和室内试验等方法进行综合工程地质勘察,基本查明了项目区路基和构造物工程场地土层结构及其工程性质,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取值基本适当,岩土工程评价及其工程设计建议基本合理,勘查文件编制基本符合部颁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可作为初步设计地质依据。8.2 存在主要问题及工程设计方案建议8.2.1 勘察工作量偏少。深挖路基段缺地质钻孔;有多座桥梁工点引用相同钻孔资料,且距离偏大;路基和涵洞、通道构造物静力触探孔偏少。应在详勘阶段补充。8.2.2 依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建议提高密实粉砂、细砂和中砂钻孔桩侧摩阻力标准值和邙岭黄土区非湿陷性粉土和粉质粘土的摩阻力标准值,请复核。8.2.3 依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邙岭区黄土属区河南黄土,建议详勘阶段补充探井取样,进一步查明其湿陷性及湿陷等级。8.2.4 黄河特大桥北连接线处于黄河冲积平原,其地下水位高,有饱和砂土和粉土可能液化层,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液化判定应按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有关规定。8.2.5 依路线工程地质纵断面图,位于邙岭的SZK17钻孔资料表明第四系中更新统层面标高80米,桃花峪隧道洞身标高160米为第四系上更新统,这与该隧道工程地质剖面图洞身确定为第四系中更新统不一致,应在详勘阶段进一步补充勘察复核,以便确定隧道围岩分级。基于工程安全考虑,建议初步设计阶段隧道围岩分级按级做支护设计为妥。8.2.6 黄河冲积平原区浅层土体夹有软弱土,详勘阶段应补充必要勘察工作量,查明其分布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提出分段说明。8.2.7 基于黄河冲积平原区浅层土体夹有软弱土并有液化土层,则同意采用沉管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其处理原则是构造物台后高填路堤过渡段及涵洞、通道浅基础地基,对一般路堤可采用具有竖向排水固结功能的碎石垫层处理。8.2.8 邙岭区黄土挖方路基边沟、排水沟及截水沟应强化防渗设计;涵洞、通道浅基础设计及涵底和进出口应强化防渗措施。8.2.9 个别桥梁工点土工试验资料与工程地质剖面图和地质柱状图层位划分不一致,建议复核。8.2.10 温县孟州黄河断裂自桃花峪黄河特大桥北部通过,应说明该断裂活动性,并按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4.1.9条评价断层错位对桥梁工程影响。第九部分 沿线设施9.1 我省高速公路网命名编号方案,该路为武陟至西峡高速公路中的一段,简称武西高速,编号为S88,向北与之相交的为原焦高速S86,而非晋新高速G5512,请修改。9.2 根据省厅规定,请在下一步施工图设计中,应补充全路段交通标志设置长卷图。9.3 本路段为六车道高速公路,车道划分按规定应为 ,全段限速标志中,货车限高速为90,而非80。9.4 全段应在两个互通之间设置一处信息板,内容为本路段和与之相交高速公路的编号和名称。9.5 本段预告郑州的距离应为该标志处距该路段上第一个进入郑州城区互通立交的距离,即应为距郑州城区豫龙站的距离,在服务区预告中应为郑州西服务区而非郑西服务区。9.6 对于张山大桥、樊河北大桥、枯河大桥等的桥名牌应取消。9.7 本段共有两处枢纽立交和两处服务型互通立交,分别与连霍高速、原焦高速、S104和S314相交,路网复杂,请设计单位对该区域的路网和全省路网进行认真研究,结合交通部和我省关于交通标志的设置指南进行合理设置,枢纽互通立交每个方向的出口预告标志均应设置为门架,服务区互通1公里处的出口预告标志应设置为门架,具体建议如下:9.7.1 牛庄枢纽互通由南向北方向,出口预告标志直行方向建议为“修武 云台山”、右转方向为“S86 原阳 武陟”; G4 焦作由北向南方向,出口预告标志直行方向建议为“郑州 G30”、右转方向为S86 原阳 武陟”; G4 焦作由东向西方向,出口预告标志直行方向建议为“武陟焦作”、右转方向为S88 修武 郑州 ”; 云台山 G30由西向东方向,出口预告标志直行方向建议为“原阳 G4”、右转方向为S88 修武 郑州 ”。 云台山 G309.7.2 嘉应观互通在被交道S104上,高速公路入口预告标志内容应为“S88焦作 云台山 郑州 G30”;高速主线的出口预告标志内容为“嘉应观 S104”。9.7.3 广武互通在被交道S314上,高速公路入口预告标志内容应为“S88焦作 云台山 郑州 G30”;高速主线的出口预告标志内容为“S314广武 古荥” 同时应在路侧设置桃花峪景区或黄河游览区的旅游标志。9.7.4 军杨互通 该互通的交通标志设置应在连霍高速、西南绕城高速标志牌设置的基础上进行完善,而不是重新设置,在从南向北、从东向西、从西向东三个方向只需在原来基础上增加焦作、云台山等内容即可;从北向南方向为新设置,建议出口预告标志直行方向建议为“G3001 郑州绕城高速 ”、右转方向为“G30 开封 洛阳”。9.8 根据省厅要求,请完善可变信息情报板设计图,原则上枢纽互通各个方向距离出口1公里附近应设置一处可变信息情报板,显示字数不低于12字,每个字的规格不小于11米;服务型互通两个方向距离出口1公里附近也应分别设置1处可变信息情报板,显示字数不低于8字,每个字的规格不小于11米。9.9 嘉应观互通和广武互通交通量不大,为节约投资,建议按单喇叭进行设计。第十部分 交通机电工程10.1 总体10.1.1 为保证机电系统的互联互通,设计依据除满足国家现行技术要求外,还应符合河南省相关技术要求。如:高速公路联网系统路段分中心软硬件联网要求河南省高速公路联网监控数据交换暂行技术要求等。10.1.2 考虑全省交通机电系统总体规划、项目建设规模、投资主体等因素,建议取消监控分中心,改为监控管理所,并相应调整监控、通信分中心规模,增加联网路由通信光缆及接入分中心设备扩容等工程量。10.1.3 根据交公路发2005495号关于进一步完善公路紧急报警设施设置的意见,结合本项目隧道规模,建议取消紧急电话系统,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专用服务电话的宣传和管理,例如增加救援电话的标志牌和宣传材料。同时应与省中心已建立的特服呼叫系统相结合。10.1.4 根据设计规范和运营管理要求,一级负荷除通信系统、收费系统、监控系统设备,机房电源外,建议增加收费岛和收费车道设备、收费亭照明、管理楼中的部分重要房间,如值班室、财务室、收银室为一级负荷。10.1.5 本项目沿线收费站区、互通立交区、特大桥实施集中电力监控,节省建设运营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建议隧道电力监控系统纳入集中管理。10.1.6 为确保全省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共享,建议图像(收费系统、监控系统)传输采用H.264压缩编码格式或非压缩格式。传输路数收费站向分中心传输由2-3路改为4路,分中心向省中心传输6路(含特大桥、隧道)。10.1.7 建议完善设计文件,要求文字部分、工程量、图纸之间在工程数量、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等应一致。如:监控外场设施;隧道供电是箱变和配电房;投影屏是100 还是67;收费车道数、变压器容量等。10.1.8 收费站、分中心监控室工作站、计算机彩显设计有17和19,建议采用19;收费员显示终端设计为15,建议采用17。10.2 监控系统10.2.1 考虑与省监控中心联网,应考虑监控系统与省中心挂接需设置的设备及设备接口。10.2.2 建议将停车区监控系统纳入监控管理所统一管理。10.2.3 彩色摄像机建议采用一体化枪式摄像机。从性价比考虑建议1/2CCD摄象机改为1/3CCD摄象机。10.2.4 大桥摄像机安装于照明灯杆,应充分考虑风摆,作好灯杆设计,避免晃动。10.2.5 统一文件设备数量、规格型号。如:监控外场设施;投影屏是100还是67。10.2.6 增加数据传输中间件工程量。10.2.7 预算编制设备造价较高,如CMS 420000元/台,枪式摄像机30000元/台(均不含运输及安调费),建议按实际情况调整。10.3 通信系统10.3.1 建议根据全省联网上传需求配置考虑业务接口:通信上传:2*2M 省中心,2*2M毗邻分中心收费上传:2*10/100Mb/s监控上传:2*10/100Mb/s办公上传预留:1*10/100Mb/s10.3.2 建议通信系统传输主干网降为接入网,联网路由(1)经连霍郑州主干就近接入郑州分中心ADM, 联网路由(2)经郑焦晋主干就近接入焦作分中心ADM,完成上传省中心路由。并考虑路由延伸联网通信光缆,增加接入分中心配扩容设备等工程量。10.3.3 建议取消该分中心程控计费终端设置,若需与市话联网,依据当地市话计费。10.3.4 本路段属连接线,但应注意通信管道与毗邻路段打通管道路由。增加停车区、收费站、枢纽立交管道下路路由设计。10.4 收费系统10.4.1 我省收费车道防作弊系统将采用全车牌录入和车牌识别,建议在收费键盘和车牌识别技术参数中应考虑。10.4.2 为提高各收费站信息传输可靠性,建议增加备用通信路由(公网)工程量。10.4.3 目前我省费显已取消7段数码管,应采用全省统一的技术要求。10.4.4 为提高收费员安全,收费岛高出路面建议由0.2米改为0.3米。10.4.5 增加IC卡、卡盒工程量;补充监视器技术指标要求。10.5 供电照明系统 10.5.1 10KV供电电源应进一步明确各用电点供电方式。建议互通立交区用电电源采用就近“T”接,收费站区、隧道用电电源架设专线。10.5.2 本项目采用电力集中控制,建议取消各配电室的值班室。10.5.3 互通区和收费广场照明电缆界面划分不利于项目实施,建议统一由供电系统完成。10.5.4 建议广场照明采用2火/基,光源250W,分路控制,夜间减半,达到节能。10.6 隧道系统10.6.1 建议取消隧道监控室,由隧道变电所或路段管理所(广武)管理。10.6.2 明确隧道供电方式,箱变还是配电室,采用箱变时要考虑发电机、EPS设施的安装和管理。10.6.3 隧道照明方案计算表中区段的划分建议重新划分,增加中间段。引线段照明光源建议采用250W。10.6.4 取消紧急电话系统。隧道电力监控系统纳入集中管理。第十一部分 房建11.1 建设规模和选址11.1.1 本路段房建工程初步设计主要设计有匝道收费站2处,停车区1处,管理监控分中心和路政养护管理所各1处(与广武匝道收费站合建)。鉴于本项目相邻路段已有建成运营的管理监控分中心,本项目设有桃花峪黄河特大桥和桃花峪隧道,建议取消管理监控分中心,设管理监控通信所,与广武收费站、路政养护所合建,在满足管理监控需要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建设规模,减少用地,节省投资和后期运营维护费用。依据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河南省地方标准高速公路设计技术要求,建议广武收费站、监控通信、路政养护管理所的用地面积由36亩调整到28亩以内,总建筑面积由5761调整到4100左右。其它站区的用地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