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_第1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_第2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_第3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_第4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根据省委关于搞好若干重大问题调研活动的安排,我厅及时召开了会议,传达省委精神,部署调研任务。在宋军继副厅长的带领下,我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救灾救济处、民间组织管理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深入聊城、菏泽 2 市、 2 县、 5 个乡镇、 9 个村,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进村入户等形式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民政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农村经济协会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的必然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建“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近年来,我省认真抓好了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环节,建立健全了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农村民主制度建设体系,全面推进村民自治,为全省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民主选举制度不断规范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 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后,省人大常委会在全国2 / 15 率先讨论通过并颁布实施了山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对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有关事宜作出明确的规定。从 98 年底至今,全省已经顺利组织完成了三届村委会直选工作。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共选举产生新一届村委会成员万人,新当选的村委会成员平均年龄 43 岁,村干部的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万人,占 %,有一技之长的占 %。二是民主决策制度得到了不断深化和发展。为更好地实施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保证农民群众的决策权,我省出台了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 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对村民会议有关事项作出明确规定。 05 年3 月,为进一步界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设立、职权、议事程序等内容,进一步规范村民公决的内容、公决程序等,省民政厅制定出台了山东省村民会议议事规则,使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公决制度更加规范和完善。目前,全省有 98%的村建立起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基本实现和保证了村级民主决策制度的落实。三是以村民自治章程为核心的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得到了加强和规范。全省从 92年总结推广了章丘市“依法建制、以制治村”的经验,此后被群众称之为“小宪法 ”的村民自治章程迅速建立和实施,为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总结推广了龙口市东江镇的“两书制”契约式管理模式,使干部的承诺和群众的约定对接,进一步加强了农村民3 / 15 主政治制度建设 ,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目前,全省有 98%的村建立健全了村民自治章程, 90%的村建立了村民档案管理制度, 90%的村开展了文明户评比活动,使民主管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四是民主监督制度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文件下发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 视,先后在昌乐县、章丘市召开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现场会,提出了村务公开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到目前为止,全省 140个县已经全部建立起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82639 个村委会中,有 81069 个村建立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占村总数的 %,建立民主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各 81046 个,设立村务公开栏 10 万余个,群众对村务公开的满意率达到 85%以上。五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配套和完善。目前,全省已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制度体系。省级有山东省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 、山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山东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山东省村民会议议事规则等一系列法规性文件,山东省村务公开条例也已递交省人大审议;市一级有实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规定;县一级有实行村务公开的规定、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实施方案、关于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等;乡镇一级有实行4 / 15 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规定、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办法等;村一级有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星级文明户评比等具体制度,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配套的村民自治法规制度体系 ,为保证村民自治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和明确的行为规范。六是村民自治工作进一步创新。针对村民自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党委、政府特别是民政部门深入调研,努力探索和掌握村民自治工作的基本规律,保证了村民自治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目标发展。如沂水县沂水镇借鉴企业质量管理认证的做法,导入量管理体系新理念,建立以“目标引导、程序控制、监督评判、组织保证”为主要内容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四大体系”,深化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实现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系统 化。聊城市针对部分村庄小、人口少、负担重的村或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村,按照群众自愿、优势互补和就近便利的原则实行联村自治,既实现了先富带动后富,又精简了干部职数,减轻了农民负担 构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目前,我省基本构建起了以农村特困救济、农村五保、自然灾害应5 / 15 急救援和灾民生活救济、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援助等为主要内容 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辅助、部门协作、规范管理、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较好地保障农村特殊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一是救灾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灾民生活得到妥善安排。以山东省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出台为标志,省、市、县三级预案形成配套,规范了应急组织、部门职责、响应程序、应急内容和措施。在荒情救济上,根据灾情层层制定救济方案,全面落实灾民救济卡,一户一卡,粮款结合,确保灾民基本生活不出问题。在灾民倒房恢复重建上,实行项目管理,做到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验收等“六统一”。备 灾工作取得实效,省级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已投入使用,目前建起市级救灾仓库 9 个,县级 33 个。二是农村低保、常年特困户救济制度不断健全完善。从我省实际出发,实行农村低保和农村特困户救济两种制度并行,年救济农村特困人口万人,年支出救济资金亿元。其中有 15 个市实行了农村低保制度,保障人数万人,保障标准在 600 800 元;聊城、菏泽两市实行定期定量救济,救济人数万人,救济标准在每人每月 5 10 元钱的同时,保证每人每天一斤粮。三是农村五保供养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为解决税费改革后五保工作面临的困难,省政府于 初对五保供养体 制进行改革,将五保对象由过去的集体供养改为以财政为主供养,供6 / 15 养经费由省、市、县、乡四级财政分担。这一政策实施以来,供养人数和供养水平均有恢复性增长。四是各类专项救助取得一定成效。其中城市医疗救助正在按中央要求开展试点工作,全省共安排试点单位 43 个。农村医疗救助主要由县一级建立医疗救助基金,帮助困难家庭加入合作医疗,同时对大病困难家庭进行救助。目前,已有 83 个县着手建立了制度,市、县两级安排预算 5700 万元,覆盖农村困难群众万人。住房救助方面,开展了全省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情况摸底调查,制定了住房救助三年规划。今 年开始启动,各级已安排住房救助资金亿元。教育救助方面,我厅和教育厅联合下发文件,在教育部门实行“两免一补”的同时,通过动用社会捐助资金和落实救助优惠政策,对困难家庭子女上学进行救助。去年全省救助大中小学生万人次,投入资金 4620 万元,优惠政策折款 8270 多万元 ,基本做到了韩寓群省长提出的不让一个困难孩子失学的要求。五是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各地通过部门联户、党员干部联户、企业联户、先富户联户等办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全省建立经常性捐赠网点 900 多个,形成了经常性捐赠网络。省慈善总会通过开展“慈心一 日捐”活动,募集捐助款亿元,其中各类基金亿元,有计划地开展了夕阳扶老、朝阳助学、情暖万家等十大慈善救助项目,受助困难群众达 30 余万人,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7 / 15 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协会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农村经济协会充分发挥协调、指导、管理、服务作用,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的竞争能力,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迅速增加,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一是 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复查登记和加强自身建设,优化了组织结构,规范了发展行为,农村经济协会整体素质有了质的飞跃。如莱西市根据“延伸协会触角、扩大吸纳会员、点上主抓规范、面上推广普及、综合规划发展、凝聚增收合力”的思路,自 村经济协会100%地达到了规范化要求,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理顺了内部管理体制,实行了民主管理。二是规模逐渐壮大。由几十个人组成的协会逐步发展为较大规模的有几百甚至几千人参加的协会,实力明显增强。据统计,全省已登记和备案农村经济协会 6396 个,加入农村 经济协会的农民已达 494 万人,农村经济协会的注册资金 7039 万元,固定资产达亿元,协会自身年收入达亿元。三是辐射能力不断扩大。农村经济协会的活力不断提高,组织区域化发展特征明显,有的活动区域已覆盖全县,甚至辐射到周边地区。如莒县西瓜协会由最初的村办协会发展为全县性协会,并辐射周边区县,已拥8 / 15 有会员万多人,带动 30 多万亩西瓜生产,年产量达亿斤。四是组织体系基本完善。农村经济协会连接技术、生产、流通、服务等单位的自身内部体系更加完善,与产品、产业对应的农村经济协会组织体系已经建立,省、市、县、乡各级层次不同、活动 区域有别的农村经济协会立体网络初步形成。五是服务功能日趋健全。农村经济协会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不断提高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水平,完善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农村经济协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创造出许多在全国推广的典型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是认识不到位。有的地方没有认识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经济协会建设是解决农村“三农”问题、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缺乏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导致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农村经济协会的培育发展工作不平衡。 二是资金筹措难。税费改革之后,部分村村干部的补贴难于保证、从事公益事业的经费难于筹集,致使村级干部工作积极性降低,甚至有些地方出现“选谁谁不干”的现象。全省万五保对象,年需供养资金亿元,今年各级预算安9 / 15 排仅亿元,缺口亿元。省政府提出五保供养资金由省、市、县、乡四级财政 共同负担,但从 的资金安排来看,在各级投入的亿元中,主要由县乡两级承担,省级五保供养经费难以落实。目前农村经济协会的活动资金主要 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当前和近一个时期我省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工作目标是:规范和完善农村特困户救济制度,逐步扩大救济面,明年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低保标准东、中、西部分别达到 800 元、 700元、 600 元;推进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改革,落实四级联保责任,今年实现应保尽保,确保五保对象生活不低于当地一般居民生 活水平。加强乡镇敬老院建设,今年集中供养率达到40%以上, 集中供养率达到 60%以上,力争到 底基本实现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全面推进医疗救助制度建设,确保在今年底全面建立起来,明年加以逐步完善;不断规范教育救助制度,在落实“两免一补”的同时,各级建立救助基金,对各类贫困学生进行程序化、规范化的临时救助;建立健全住房救助制度,争取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将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一遍;以提高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救灾应急救援机制和灾民生活救济制度建设,实现救灾工作规范化;落实司法援助制度,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救助中的特殊 作用。为实现上述目标,建议:一要加大财政社会救助资金投入,分级10 / 15 落实政府责任。首先各级必须按照中央倾斜农村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以满足贫困群体的救助要求。据测算,初步建立起以现有救助为内容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全省每年总需投入 15 亿元,而目前仅投入亿元,缺口为亿元,建议各级提高农村救助投入比例,使全省农村救助资金投入总量至少达到全省财政支出总量的 %。其次要健全筹资机制,均衡负担。在我省投入的农村救助资金亿元中, 80%来自县乡,省级投入仅占 %,是全国省级投入最少的之一。在华东地区其它省份 ,省级投入均超过了 20%。我省省级资金投入过少,表现在农村救助的各个方面:如救灾资金,省财政每年预算仅 1000 万元,和山东人口大省、多灾省份极不相称;如农村低保资金,这项工作我省已开展工作 8 年,省里从没有拿过钱,至今也没有列入省级预算,这在全国也是仅有的;如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省财政今年仅安排 300 万元。最突出的是省级承担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不落实问题,目前,在全国 30 个省市区 (除上海外 )中,有 26 个省市区或由省财政专项预算,或从转移支付中切块,省级五保供养资金都解决得很好,只有山东、山西、河北、甘肃四省把省级五 保供养经费笼统列入转移支付中,落实最差。据民政部门统计,全省 51 个财政困难县,从转移支付中落实的五保供养经费仅为 1950 万元 (实际缺口为亿元 ),而安徽、湖南、湖北省省级从转移支付中切块分别为亿、亿、亿元。11 / 15 在农村全面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经费由省、市、县、乡四级财政承担,全面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都是省政府提出的要求,但省里缺乏必要投入,基层对此意见很大,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反映强烈。因此,解决投入不足问题,关键是重点解决省级资金投入过少,对欠发达地区支持不到位的问题,省级年投入农村救助资金应至少达到 亿元,其中 4000 万元用于救灾,亿元用于弥补 51 个财政困难县五保供养资金的缺口, 3000 万元用于农村低保,其余用于农村医疗救助。以此来减轻县乡压力,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适当照顾中等发达的县。再次要讲求资金使用效益。当前省级资金使用的重点应当是解决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 (如吃穿、医疗、教育等 ),但 省财政首次预算的 3000 万元农村社会救助资金,却有 80%用在敬老院建设上,做法很难理解。二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提高救助效益。各级建立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分管领导任召集人,教育、民政、司法、 财政、劳动、建设、卫生等部门为成员单位,明确部门责任,分工抓落实。建立例会制度,细化工作目标和任务,形成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由于各项社会救助工作都要在基层落实,为保证救助工作的规范有序和救助效益,建议以乡镇、街道民政机构为基础,吸收有关部门参加,搭建“一口上下”的社会救助平台,统筹整个社会救助工作,做到所12 / 15 有救助项目“一个口子向上申请”,所有救助款物“一个口子向下发放”,所有救助信息“一个口子汇总反馈”。通过建立 “一口上下”的组织机构,保证各项救助工作更好地落实到基层。三要加大 社会救助工作监管力度。组织制定山东省社会救助条例,对社会救助的范围、标准、资金筹集、运行程序、部门责任、管理监督、领导体制等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加大救助资金监管力度,实行阳光操作,使救助工作公正、公开、透明,提高社会诚信度,做到评审程序化、公示制度化、发放规范化、管理动态化、档案标准化、监督多样化。特别是救助资金的使用,要定期审计并向社会公布,防止截留挪用。四要把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纳入“十一五”规划。目前正值“十一五”规划制定时期。各级应明确救助体系建设工作目标任务,作为政府工作重要内容,加大督导力度,确 保工作落实和逐步推进,确保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使之真正成为有效保障困难群众生活权益,化解由于贫困而引发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安全网”。 进一步加强农村经济协会建设。下一步,农村经济协会工作目标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第八届十一次全委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协会发展和管理工作,坚持加强监督管理和培育发展并举的方针,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协会的整体素质,引导农村经济协会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13 / 15 发挥积极作用。为实现以上目标,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发展农 村经济协会作为民政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大事来抓。发展农村经济协会工作是民间组织登记管理工作中面对最基层、服务对象最多、最具探索性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有助于提升民政工作的地位,发挥民政工作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建设新农村的大局。因此,促进农村经济协会发展,推动其发展壮大,引导其在农村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今后民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继续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二是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农村经济协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民政部门发挥综合协调作用,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 持,把农村经济协会发展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扶持力度,给农村经济协会以帮助和支持。要与有关业务主管单位密切配合,落实各自的管理职责,进一步增强合力。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经济协会的机制和渠道,金融部门对农村经济协会的信贷优先考虑,民政部门在注册登记中减化程序、降低门槛,少收或不收登记费。三是深化管理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协会的能力建设。要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控制总量,提高质量,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制定农村经济协会组织发展规划。要通过培养典型、交流经验、表 彰先进、加强宣传、负责人培训等方法,改进协会工作方式,提高整体14 / 15 工作水平。要督促协会遵纪守法,帮助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理事会、监事会等内部组织管理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