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场对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关于市场对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关于市场对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市场对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人口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到1999年底,我国60岁(含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进入老年型人口国家行列。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我们国家与先期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相比,经济相对不发达,人口老龄化具有速度快,基数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给社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在不久的将来,首都北京将跻身于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是深刻的,也是多方面的,例如,老年人口增加,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使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负担日益加重,政府支付的退休金和各项保障费用加大,支付年限延长,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政府在财政上需要作相应的投入,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进程,大批年轻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城乡的养老和照料更加突出,尤其是高龄老人增加,患病率,残废率上升,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对医疗和服务的需求日益突出,如上这些都归结为老年人问题,其实质是老年人的正当需求能不能得到满足以及如何满足的问题,换言之,是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而对老年人的需求及其满足状况直接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关联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一个带根本性意义的大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有相应的老年服务和管理人才,以下是对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的总结。通过调研,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社会福利社会化发展的强劲势头,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在我们调查的中南和华南地区,即湖南、湖北、河南、广东、广西、海南、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省,这12个省市区的国有福利院,社会办敬老院、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总数为20576个。详见下表:表:中南、华南地区国有福利院、社会办敬老院、军队离退休干部修养所分布情况 地区国有福利院数(个)社会办敬老院数(个)军队离退休干部修养所(个)合计湖南751662861823湖北1142649832846河南642188852337广东701895442009广西4342110474海南31767186上海2233326381浙江551861391955江苏6930481013218福建6073029819江西922033122137安徽592296362391合计7261929255820576注:根据中国民政统计年鉴(1997年)第212、214、218页资料整理而成。另外,中南、华南地区人口老化速度较快,我国目前至少已有五个省市步入老龄化地区,而中南、华南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60%以上,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水平,这就为解决老龄问题提供了前提。社会对老年人服务专业人才的需要也就更加迫切,各项相加,中南、华南两地区老年人服务专业人才需求量估计至少在25000人左右。眼下正值西部大开发之际,国家各项政策向西部倾斜,西部的飞速发展指日可待,政府的各项政策,催生了一大批社会福利机构和福利服务设施,这些机构设施将在今后几年内逐步完善,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将在几年内骤然上升,就在现阶段,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很迫切。1、城乡各种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共需要骨干人才4万3千多人通过调查,发现市场需要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是既懂社会工作知识技巧,又懂老年人身心康复护理技能的高职专门人才。需求单位主要集中在城乡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目前,我国城乡各种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稳步发展。早在1996年底,全国收养性福利事业单位为4.3万个,共设有床位100.8万张,其中,社会办的敬老院,光荣院有4.1万个,床位84.4万张(引自1997年中国民政统计年鉴第172-173页),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福利事业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种社会福利院、敬老院与日俱增,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保守地估计,如果在全国4.3万多个福利院、敬老院中按每院平均培养输送1个骨干人才计,则这类人员近期也需培养补充4万3千多人,如再加上服务人员,则需求会更多。2、全国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共有1316个,如以平均一个休养所需要一个人才计,则需要专业人才1300多人。随着社会的进步,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社会化保障已成为发展趋势,为了减少国家的负担,这些单位会逐步由社会来承担,如以平均一个休养所需要一个人才计,则需要专业人才1300多人。3、各种民办公助、个人自费兴办的老年公寓、老人村、托老所、老人乐园等,亦需要相当数量的专门人才长期以来,城乡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只收养无固定经济收入、无子女和配偶、日常生活无人照料的“三无”孤老。虽然近些年有些社会福利院已开始接受少数退休孤老、单身孤老,但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为数愈来愈多的有家庭有子女并非孤老的退休老人,因各种原因,迫切要求进老年公寓。80年代,上海市为老干部、老知识分子、老工商业者和归侨兴办了第一座提供良好供养条件的,民办公助,有一定规模的老人村晚晴村。这之后,上海市由在职职工和退休老人自费集资筹办的“老人乐园”应运而生。这种新型的养老事业呈现增长趋势。它们亦为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渠道。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支持,各种大大小小的民办公助、个人自费兴办的老年公寓、老人村、托老所、老人乐园等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数目难以详细统计,这些老年服务机构亦需要相当数量的专门人才。4、老年人服务专业高职人才,亦可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这可以作为就业渠道的一种重要补充。在我们调查的陕西、青海、宁夏、甘肃、河南、湖南、江西、浙江、广东等九省区中发现,要求入住社会福利机构的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5%,要求提供托老所、活动站服务的老年人为10%,要求在家庭养老并提供社区福利服务的老年人为75%。与此相对照的是九省区现有的老年人福利服务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机构床位数只占老年人总数的0.4% 0.7%,仅能满足不足10%的老年人的机构养老需求,供需差距很大;社区福利服务尽管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覆盖面小、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水平低,也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而在西北经济欠发达的一些较偏僻地区,也只有11%的老年人要求进人机构和社区托老所养老,有83%的老年人要求居家为主,以社区服务为配合,政府也在服务方式的多样化上下大功夫,为老年人提供分层次的养老服务,即“对于高收人者和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提供设施齐全的机构养老服务;对于中等收人者和半自理者,提供社区内托老服务;对于低收人者和健康者,组织专业人才进行上门服务。”因此,从上述调查的数据来看,全国也需要相当数量的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进行上门服务。以上四项相加,人才需求量当在5万以上。通过调查,我们认为,综合我国国情、人民群众的福利服务需求和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积极性日益增加,社会福利社会化正在走向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