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D700数码单反超级手册.doc_第1页
NikonD700数码单反超级手册.doc_第2页
NikonD700数码单反超级手册.doc_第3页
NikonD700数码单反超级手册.doc_第4页
NikonD700数码单反超级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ikon D700数码单反超级手册性能与特点Nikon D700绝不是D300的“升级版”,也不是D3的“后继机种”,它的确是一部把顶级机皇D3的内涵尽情移植到D300那个轻巧而专业的机身上的混合体。D700既有D3 FX全画幅CMOS的优点,又有D300灵活轻巧的好处,更重要的是它的价位也介乎两者之间,让心仪全画幅的Nikon迷可以用较便宜的价钱就尽享D3才有的FX全画幅的优点。D700主要特点1210万像素36mm23.9mm FX格式CMOS采用与Nikon D3相同的EXPEED影像处理系统Multi-Cam 3500FX自动对焦模组,15个十字型AF传感器总共51点自动对焦系统,配备3D追踪系统配备Nikon影像控制系统Picture Control SystemISO 2006400,可扩展到ISO10025600配备两个实时对焦Live View系统92万点高分辨率3英寸TFT LCD屏,视角高达17095%覆盖率取景器采用与D3及D300相同的场景识别系统提升AF、AE及AWB能力0.13s超高速开机,快门时滞短至0.45s5fps高速连拍,加上MB-D10手柄可达8fps可连续拍摄多达100张1210万像素高分辨率JPEG照片配备Active D-Lighting系统扩大动态范围配备4重超声波系统,清洁CMOS低通滤镜坚固镁合金防尘防水滴机身,301/8000s耐用快门可操作15万次电池寿命约1000张Nikon D700 的如意算盘Nikon D700完全是一部让Nikon用户感到意外的新相机,没有人想过推出了大约只有半年多一点的D300那么快便有“后继机种”,当Nikon宣布推出外形和D300一模一样的D700时,大家心中不禁问:Nikon的葫芦在卖什么药呢?D700的定位如何呢?它是要取代D300的一部新相机吗?结果,当大家知道D700是一部FX格式的数码单反相机时,用户均感到喜出望外!我们撰写这本Nikon D700数码单反超级手册前,也是怀着一种兴奋和期待的心情,当我们从Nikon取得试用的D700机身时,我们小心审视了D700的外形及内在功能,我们不得不赞叹Nikon策划这一部D700的聪明。首先,D700并非D300的后继机种,也非D3的改良版;它完全是一部混合D3及D300优点于一身的“新相机”。用过Nikon D3的摄影师都知道,D3的1200万像素的CMOS的分辨率虽然和D300的一样,但由于D3采用了135全画幅的FX格式,较大的CMOS影像品质当然比DX格式的好(否则两者的价钱就不会相差这么多了)。从噪点来说,按照我们过去的测试所知,D3大约比D300的画质高两级ISO,换言之,无论Nikon D3以任何ISO拍摄,D3的影像的噪点一定比D300的少;倒过来说,由于D3是彻头彻尾的一部战斗型专业级相机,它是预备给专业记者用的“武器”,重达1240g,足足1.25kg!对于那些只想要一部可以悠闲地享受拍摄乐趣,既轻便、又高性能、高画质的摄影家来说,D3的重量实在是一种负担。另一方面,虽然沿用D200机身的D300也是镁合金模铸的防尘防水滴机身,但它的设计没有预备要和D3一样“襟捱”,用料自然没有D3那种超专业的重金属规格,因此D300相比D3而言就是一部轻巧得多的专业性能相机,重量只有825g,比D3足足轻了1/3!况且,由于D3的电池箱及棱镜比较大,使D3整体上比D300大足一个码以上,高达157mm的机身,放在一般相机袋也不算方便,高度只有114mm的D300比D3“矮”近1/3,携带方便得多。因此,对于那些希望拥有D3的高质量影像但又不想要庞然大物机身的摄影师来说,Nikon D3就一个字:“恨”!如何解决这个矛盾?Nikon就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在几乎无需要作出新的技术开发下,索性就把D3的“馅”直接移植到轻巧的D300的机身上,一来无需太大的开发成本,二来可以为Nikon FX系统即时增加一部肯定可以赢取市场的新机。D300及D3在推出时均大获好评,Nikon的数码单反相机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了,无论D3还是D300均已在各自的目标市场中占尽优势,如今把两者的优点共融一炉,相信绝对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占介乎D3及D300之间的一个中高级135全画幅DSLR的市场。我们从低角度拍摄,也可以看到D700的LCD屏显示的影像,这是因为D700提供170的可视角度,让我们清晰取景。Nikon把糅合D300及D3两机精华的新型号定为D700,采用了与D3完全相同的1210万像素的FX全画幅感光元件,提供完全相同的8.45 Micron像素间距及12 Channel的数码信息传输,加上Nikon D700采用和D3及D300相同的EXPEED影像处理系统,所以可以肯定,D700可以提供和D3完全相同画质,无论在哪一级ISO,D700的影像肯定比机身相同的D300更佳,可以满足更高阶用户的需要。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特别同场实测对比了D3、D300及D700的画质,详见本书有关部分。FX与DX CMOS比较FX CMOS感光元件是Nikon的最新出品,其面积达36.0mm23.9mm,特色是提供低噪点、高感光度和高速连拍的锐利影像,由于此感光元件的面积和胶片相当,使相机可以搭配传统的Nikon 135镜头,这枚FX感光元件最先使用在D3身上,随后用到D700中,简单地说,D700是秉承了D3的核心。DX感光元件是Nikon另外一件成功的产品,最早使用在Nikon D1身上,其面积是23.6mm15.8mm,使用传统135镜头时,焦距需要乘以1.5。随后Nikon推出DX镜头,让用户配合DX相机使用。DX感光元件也能够提供高速影像处理,使用在D300上面,可以达到8fps的连拍速度。现在使用FX和DX感光元件的相机形成了两大系统,技术不断成熟,让Nikon相机系列更为完善,用户有更多的选择。D700的优势明显说到D700的拍摄性能,其实Nikon早在D3及D300上已共用很多当时的新功能及新设计,例如D700和D300、D3一样厉害,使用了51点AF、3D追踪对焦、双重Live View功用,同样的92万像素、3英寸大型LCD屏,相同的场景识别系统,同样有可以扩大影像动态范围的ActiveD-Lighting,以及有让摄影师自选影像参数的Nikon Picture Control系统。更重要的是D700也像D300、D3那样,拍摄高质量的14 bit RAW影像,由于D700顺理成章承继了这些顶级的Nikon DSLR功能,因此D700的画质绝对可以满足时下专业摄影师最严格的要求。由于D700采用了D3的全画幅CMOS,D700也不能100%照搬D300的机身,因为片幅大了,CMOS的尺寸由D300的23.6mm15.8mm改成和D3相同的36mm23.9mm,取景器必须用较大的棱镜,所以D700的机顶就略比D300的高,D700的机身比D300高出9mm,而且厚3mm,还重了170g。加大了的五棱镜及FX格式的CMOS会有一定的重量,但D700相对于D3而言,仍算相当轻巧的。Nikon D3、D700、D300机身比较和D3、D300相比,Nikon D700机身明显接近D300,为了配合全画幅的影像传感器,机身略比D300高一点。D700采用的是镁合金模铸的防尘防水滴机身,轻而坚固,并加入防水滴防尘的胶环,使得D700可以全天候运作。Nikon让D700沿用D300的机身设计,显得非常聪明,既确保D700有轻巧且坚固的机身,又减少了开发成本,可以说,D700结合了D3和D300的优点。 100%放大,12bit vs 14bit : 我们比较D200的12 bit影像和D700的14 bit影像,很容易就发现D700的影像质量好得多,亮部的质感是D200所不能比拟的,如果用户需要高质量,我们极力建议使用14 bit影像。 D700采用14位元A/D转换和多阶段的16位元影像处理,能大大提升影像质量,但相机就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因此Nikon D700使用12通道的并行输出,让相机快速完成信息传送。而先进的EXPEED影像处理器,就担当重要的核心工序,快速处理大量数据,让D700在短时间内完成拍摄。D700可以加装MB-D10手柄和EN-EL3e电池,提升连拍速度,由5fps变为8fps。本来D700的5fps连拍已经足以应付大部分的拍摄需要,但如果要拍摄极高速的景物,8fps的连拍能力就很有必要,摄影师只要为D700加装MB-D10就能满足需要。沿用 D300 的CMOS自动除尘虽然D3比D700高级,但D700还有一项功能比D3有优势,就是D700内置的CMOS自动除尘功能。D700虽然用了D3的FX格式CMOS,但也不是直接把D3的CMOS结构照搬,而是为D700重新设计了一个FX格式的自动除尘系统,换言之,D700是Nikon第一部有CMOS除尘系统的FX格式DSLR,从这方面看,较便宜的D700比没有自动防尘功能的顶级D3更有优势!和D300的除尘功能一样,D700利用超声波震动感光元件前方的FX格式的低通滤镜,可以将尘埃清除,确保CMOS一尘不染。这个超声波除尘系统除了可以在每次开机时除掉灰尘之外,还可以设定在开机、关机或开关机都进行清洁,如果用户发现拍摄的照片已经有尘埃,可以在菜单中选择即时开动除尘系统,清洁相机,使照片保持清晰。我们试用D700时发现,这个除尘系统和用于D300的DX格式的CMOS的同样有效,使用后也不再有明显的尘埃。和D300的CMOS防尘设计一样,D700在感光元件和低通滤镜上都喷上了防静电的喷雾,使灰尘难以附在上面,即使有灰尘进入了机身之内,也不容易沾染到感光元件上面。而低通滤镜和感光元件之间经过密封处理,灰尘也不会存在于两者之间,所以尘埃都不会附着在感光元件上面,使灰尘对照片的影响减到最低。 D700是Nikon第一部具备自动除尘功能的FX相机,其除尘设计是利用超声波将低通滤镜上面的尘埃震落。由于低通波滤镜和CMOS紧密接合,中间没有空隙,没有尘埃可以进入,于是D700只要将低通滤镜的尘埃除掉,就可以确保感光元件清洁。D700 配用MB-D10提供8fps连拍 ! MB-D10和D700完全适配。因为MB-D10是全天候设计,细缝位置都加上了防水滴防尘的胶边,配合D700使用时,完全能够应付恶劣的拍摄环境。但针没有两头利,世事是绝对公平的,D700用了D3的CMOS后,耗电量就一定比D300大,因此,D700的连拍速度“只有”5fps,不及D300的6fps那样惊人,5fps够用吗?D700的定位是要求影像质量,所以D700实在无须做到像D3那样高的9fps连拍速度,因此D700的5fps肯定够用有余,如果真的觉得D700只有5fps有点遗憾,那么为D700加装原本为D300而设计的MB-D10即可,因为D700配了MB-D10,并使用EN-EL3e电池,就可以把连拍速度提高到8fps,和D300配合MB-D10的一样,而且8fps仅比Nikon D3的9fps慢少许,但已足够和Nikon历史上最高速的胶片相机F5看齐了。此外,由于D700沿用D300的快门结构,因此,D700的快门寿命和D300一样,约15万次,比D3的30万次少一半。加装MB-D10之后,D700的连拍能力会大幅提升,从5fps提高到8fps。当我们拍摄移动非常快速的景物时,5fps未必能够应付,所以如果摄影师有必要,大可预先为D700配上MB-D10手柄。而MB-D10的电池槽设计也相当贴身,除了可以使用EN-EL3e电池之外,还可以使用AA电池,所以MBD10不但能提升连拍速度,还提供额外电力。据Nikon官方报告,D700的电力可以支持1000张照片拍摄,如果加装了MB-D10,拍摄时间将更长,支持拍摄2900张照片,让摄影师可以拍摄更长时间。什么是EXPEED“EXPEED”是Nikon数码影像处理的一个新的概念, 是Nikon所有数码相机处理影像的新标准。Nikon自1999年推出Nikon D1以来,吸收了大量有关从胶片转为数码的经验,无论是对数码影像还是对数码时代的摄影师的要求,均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要造出满意的DSLR并非难事。但除数码技术之外,要开发令摄影师满意的DSLR不可漠视摄影师对影像的传统要求,Nikon自1948年进军相机行业,到了数码时代,转化为“EXPEED”的基本概念,使数码影像也可以和传统影像一样让专业摄影师有信心。和其他品牌不同型号均采用同一影像处理引擎不一样,“EXPEED”不是一件提供固定功能的实物,而是一组原创的“独门秘方”,Nikon会根据不同的DSLR及COOLPIX相机的需要而作最合适的调整,把“EXPEED”的影像概念合适地注入各部新开发的相机中。因此,“EXPEED”就是一组Nikon处理数码影像的大原则、大方向, Nikon的DSLR及COOLPIX均有“EXPEED”的DNA,但不会一模一样。以D700为例,它利用了“EXPEED”的概念创造出的数码影像处理能力,包括了配备A/D转换器的FX格式CMOS影像传感器,提供极高速的影像处理能力,而且更为精确,同时能处理51个AF点作准确的对焦,加上Nikon原创的场景识别系统使追踪对焦更为快捷,还会提高自动曝光及自动白平衡的准确度。EXPEED是Nikon的独家科技,这个多功能的影像处理器,配合D700的12通道并行输出,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数据。即使D700拍摄1210万像素的影像,并且进行14位元A/D转换和多阶段的16位元影像处理,仍能保持高速运作,这完全是依赖EXPEED影像处理器。这个EXPEED是单一的引擎,可以减少电量消耗,比多引擎的相机更为优胜。场景识别系统-源自D3及D300的功能D700的1005分区RGB彩色矩阵测光传感器,使相机可以辨认不同的场景,甚至可以说,D700是知道摄影师在拍摄什么,于是能够更准确对准主体,并提供绝佳曝光。Nikon D700的场景识别系统(Scence Recognition System)是Nikon设计的第三代DSLR的王牌功能之一,其原理是利用相机内的1005分区的RGB彩色矩阵测光系统的数据,以新设计的CPU运算“看懂”画面的影像分布。这个场景识别系统可以说是Nikon于1996年为F5发明的1005分区的RGB彩色矩阵测光的一个突破性改变。本来Nikon的1005像素RGB传感器一直只是一个测光系统,但在Nikon开发D3及D300时有了新的灵感,他们为1005像素的光敏元件加入了能够辨别场景的能力,可以“看”到取景器对准的场面。简单来说, Nikon在原本的1005像素RGB传感器中加入了新的衍射格栅,从而强化了1005像素RGB传感器对影像的识别能力,获得的画面信息也因此大大提升,不单可以用于测光,而且还可以用于自动白平衡,并对自动对焦能力有所帮助。利用这个系统,D700可以“找出” 取景器所见画面中的主体所在,并分析场景的色光结构,当主体在画面中移动时,AF系统便可以找出它在51点中的哪个位置,即时以它所在的位置对焦,所以,Nikon能够创造出3D追踪对焦的惊人功能。由于这个系统能够“看懂”画面的场景分布,对画面的色彩了如指掌,洞悉场面改变所导致的色彩分布变化,减少相机测光及自动白平衡被误导的机会。其他测光系统无论多先进,也只是评估场景的亮度来决定如何曝光,D700则除了评估场景的亮度,还看其色彩的分布,这一种创新的概念将会影响未来所有DSLR的发展。由于这个系统可以把主体由场景中识别出来,因此相机可以对背景的色彩变化和主体的色彩变化进行比对,找出光源是否真的有变化,从而准确计算出白平衡。过去不少数码相机的自动白平衡系统会被大幅度变化的背景色彩误导,有了场景识别系统,D700的自动白平衡便更加准确。改善高光影像D700的场景识别系统能够测量画面中的高光部分,把信息提供给彩色矩阵测光系统及i-TTL均衡补充闪光系统,让D700掌握高光的情况及所在位置,以便作出更准确的曝光控制。Nikon在设计D700时,还因为有了来自场景识别系统的高光测量信息,因此重新强化了3D彩色矩阵测光的程序,令曝光达到最佳的效果。过去一些DSLR为了避免影像的高光曝光过度,只把曝光量降低,以免高光层次尽失,但影像就会变成曝光不足,要作后期处理,Nikon新的高光分析可以在拍摄JPEG格式时做到最理想的曝光,让摄影师可以直接把拍摄到的JPEG文件不经处理便直接打印,不需要做任何制作。 D700通过1005分区RGB彩色矩阵测光传感器识别景物,从而得到理想测光,同时对白平衡和自动对焦都有帮助。 D700影像品质大检阅如果你够专业就会爱上14bitD700和D3、D300一样,可以输出极高质量的14bit影像,如果你是专业摄影师,或者对影像质量要求极高,那你一定喜欢14bit影像!D700是以14bit计算将CMOS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码数据,再储存为RAW文件,这样使每个色彩通道的色阶由12bit的4096级变成14bit的16384级,换言之,整张照片的色彩层次更为丰富。由于14bit影像的威力,照片细腻的高光及流畅的渐变部分都不容易失去细节,如果与12bit的照片进行比较,就很容易发现其中的区别。我们在同一光源下拍摄同一主体,分别用D200和D700拍摄,很容易就看到其中的区别。D700的照片明显非常细腻,在渐变的高光部分非常流畅,充满立体感。而D200没有14bit影像,独立来看好像没有太大分别,但当D200和D700的照片放在一起比较,马上看出D200没有D700的细腻,景物的质感和D700相去甚远。这种情况在反差高、变化流畅的部分更容易发现,这种高光摄影的环境绝对是每天都会遇到的情况,如果使用14bit拍摄,自然放心得多。D700的14bit比D300更正用过D300的用户,应该知道D300的14bit影像是有限制的,由于14bit的文件比12bit大,所以D300的连拍会受到影响,本来6fps的连拍性能会减少到2.5fps,因此很多用户要拍摄动态照片时,绝对不会选择14bit。但D700已经没有这个问题,我们发现,无论用14bit还是12bit,D700的连拍都保持5fps,这种改良实在值得称赞,因为D700的用户可以毫无顾虑地使用14bit拍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非常鼓励用户长期将D700设定在14bit状态下,让自己随时都能拍摄最高质量的文件。 14bit的照片和12bit照片有很大不同,在细腻的高光部分及流畅的渐变部分,14bit比12bit表现更出色,不会出现色彩的断层,层次更丰富。不同压缩的RAW让你选择保持最高质量的影像D700的RAW文件可以进行压缩,包括未压缩、无损压缩和压缩NEF,这和D300、D3基本相同。千万不要以为D700对RAW文件的压缩会影响影像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