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历史文化名人.ppt_第1页
江右历史文化名人.ppt_第2页
江右历史文化名人.ppt_第3页
江右历史文化名人.ppt_第4页
江右历史文化名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 江西历史文化名人,江西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历代名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领域各领风骚。收集、挖掘、整理、研究历代江西名人及其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当代人的人文素养,提升地方形象,而且对弘扬和继承江西先辈的优秀思想文化遗产、促进江西旅游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更好的热爱江西,建设江西也是十分有益的。,唐宋八大家,江西有其三: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宋代还有诗人黄庭坚、杨万里、晏殊、晏几道、文天祥、姜夔,哲学家朱熹、陆九渊; 明代有永乐大典主编解缙、戏曲家汤显祖、科学家宋应星。 近现代有工程师詹天佑、革命家方志敏、物理学家吴有训、数学家王梓坤以及众多院士和解放军将领。,江西状元谱,江西宰辅表(90人)部分,看路识名人,南昌有十大“乡贤路”: 孺子路(徐稚字)、渊明路(陶渊明)、安石路(王安石,易名八一大道) 、永叔路(欧阳修字)、子固路(曾巩字)、象山路(陆九渊别称)、叠山路(谢枋得号)、阳明路(王守仁)、船山路(王夫之)、榕门路(陈宏谋号) 其中王阳明、王船山、陈宏谋虽属外省籍,由于他们在江西的政声受后人景仰,亦被南昌人视为“老表”。 后来增添的人名路有:灌婴路、中山路等。,孺子路,1954年以东汉隐士徐稚字命名,1966年改名反帝路,1973年改名赣州路,1984年,复名孺子路。 从八一大道开始,自东向西经顺内正街、羊子巷、华佗庙、封荆山、南海行宫、江南会馆、狮子口,越象山南路,经陈家桥、水关桥等街道拆通建成,至沿江路止。,“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名字号:字孺子 生卒年:97168 出生地:豫章南昌(今南昌市高新区北沥徐村)。徐稚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南昌名人,也是南昌以人名为路名中,唯一正宗地道的南昌本地人。(汉时南昌辖地甚广,包括今属宜春的丰城在内,所以关于徐稚故里,也曾有过争执风波。至今仍是“一个徐稚,各自表述”) “南州高士”和“布衣学者”,徐稚一生,未曾出仕。一介草民而能名留青史,并流传至今,这多少跟一个有趣的典故有关。典故出自后汉书 徐稚传: “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 但在同一本后汉书的陈蕃传,却又是这样写的: “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璆字孟玉,临济人,有美名。” 陈蕃是汉末重臣,他本人有个更有名的典故:“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后人在此之上追加一语:“一屋不扫,安能(何以)扫天下?”成了更加有名的新典故。,世说新语也记载了陈蕃和徐稚的故事,并且放在了全书的第一条,但缺失了“下榻”的内容: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德行第一) 徐稚虽是一介平民,死后却多有文人以诗文吊祭,曾巩知洪州(治所在南昌)期间,曾特地作祭汉徐孺子文: “年月日,具官曾某,谨以少牢清酌,致祭于汉聘君徐孺子之灵。维君见几遁世,降德在人。此邦所仰,千载弥新。是用访旧作室,设象依神,尚昭潜美,开警聋嚚。敢偕宾属,躬荐蘩苹。”(曾巩全集 补遗 诗三十九首),不过,真正让徐孺名传后世的,既不是后汉书,也不是世说新语,也不是曾巩,是王勃。 滕王阁赋序中那句经典名句,把一位王朝末年的精明老农的身影,从历史的睡梦中,唤醒了: “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渊明路,以东晋著名文学家、诗人陶渊明(365372)而命名此路北起建德观街,南与象山南路衔接,分为南北两路。南路原是一条通达高桥的热闹小街商店栉比,昔日的江西大舞台、四达旅社均在这条路上。 该路南段曾一度改名为“国货路”,抗战胜利后恢复“渊明路”。 八十年代为服装市场,俗称“小香港”。,永叔路,永叔路东起八一大道,西至船山路,初建于1928年,为纪念欧阳修而命名。“文革”期间曾先后更名为向阳路、会昌路。1984年复名为永叔路,现在此路大楼矗立,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名字号: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藏 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酒一壶;棋一局;琴一张;翁一人)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生卒年:10071072年 出生地:四川绵阳 籍贯:庐陵人(江西吉安永丰) 家庭出身:官宦 学历:进士(1030年) 社会关系:父亲:欧阳观 母亲:郑氏 头衔:唐宋八大家、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勤奋好学,过目不忘。 性格直率,敢说敢当。 责任心强,升黜坦然。 提携后生,令人敬仰。 千古文章,影响久长。 惜时如金,作文“三上”。,子固路,子固路位于市区之西,南北向,南起中山路,北至南昌叠山路。1936年,为纪念曾巩,而定名为“子固路”。“文革”期间曾改名为“星火路”,1984年复名为“子固路”。 该路现有贺龙指挥部、省京剧团和话剧团等单位。,名字号:字子固,自号南丰先生,谥号文定 生卒年: 10191083 出生地:江西南丰 家庭出身:官宦 学历:进士 社会关系:祖父:曾致尧(进士,他之后77年,曾家进士及第17人)父亲:曾易占(进士) 母亲:吴氏 兄:曾晔 弟(全是进士):曾牟、曾宰、曾布、曾肇 还有九个妹妹,广学坚守,勤奋踏实。 人生坎坷,孝顺忠实。 性情耿介,务真求实。 清正廉洁,远离腐蚀。 写诗作文,自然朴实。,安石路,今“八一大道”的前身,为“安石路”,建于1928年,北起叠山路口,南至永叔路,为纪念王安石而命名。 1950年拓宽,1956年又作了大规模的改造扩建,扩自老福山起至青山路,两端均有街心花园,改称为“八一大道”。,名字号: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生卒年:10211086 籍贯:江西临川(出生在清江,当时的临江军府治所在地) 家庭出身:官宦 学历:进士(第四名) 社会关系:父:王益(22岁中进士,作过州县小官) 头衔:唐宋八大家、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能言善辩,博闻强记。 自傲执拗,个性偏激。 不拘小节,面垢不洗。 学以致用,基层干起。 锐意改革,力排众议。 散文诗歌,议论高奇。 笔力劲健,简洁省力 终老一生,众口不一。,象山路全线是南昌城区的一条重要南北干道,始建于1936年,为纪念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江西临川人陆九渊(自号象山翁)而命名 。1950年扩建。“文革”期间更名为瑞金路,1984年恢复今名。,名字号:字子静,号存斋,别号象山翁,谥号“文安”。 生卒年:11391193 年 出生地:南宋江西金溪 家庭出身:商人(开药店) 学历:同进士出身 性格:内向 社会关系:父亲:陆贺,生有六子,陆九渊排行老六,四兄陆九韶,五兄陆九龄,都以学闻名于世,号称“三陆子之学” 爱好:思考 头衔:哲学家,教育家,心学创始人。,性格内向,少年老成。 精读默坐,学思相成。 喜思好问,心学乃成。 授徒讲学,弘道心诚。 清正廉明,躬行勤政。 身体虚弱,心智天成。,叠山路,叠山路东起八一大道,西至沿江北路,是一条东西向的干道。1936年始建,为纪念南宋末年爱国民族英雄谢叠山而命名。 1952年扩建。 1966年,改名反修路;1973年,改名九江路; 1984年,复名叠山路。,名字号:字君直,号叠山,私谥“文节”。 生卒年:12261289 出身地:江西弋阳 学历:进士(1256年,与文天祥、陆秀夫同科) 家庭出身:官宦 家庭关系:父亲谢应琇作过小官。,1259年,举家财招义兵抗击蒙古兵,被任命为礼兵部架阁。 1264年,在建康主持乡试,以时政为题,“发策十问”,指斥贾似道,被贬谪居兴国军(湖北阳新),著书讲学,自号“叠山”。 1267年,被赦归乡里,在自家书房里挂上了“叠山”二字的匾额。,1268年,居家讲学、著述、操琴、练书法等,关心民瘼,在乡里深孚众望。 1269年,学道家“辟谷养气”,以养生健生;忧国忧民,节衣缩食,从此不穿丝棉,只穿麻布衣。 1271年,与友人到铅山辛弃疾祠堂集会,并在其墓前祭拜,并撰祭辛稼轩先生墓记。当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1275年,任命为江东提刑,招集军队抗元。,1276年,战事不利,且拒绝执行降元诏令,弃官流亡福建建阳,被元军追捕。 1277年,其妻李氏、二子、二弟、三侄、一女、二婢等同时在贵溪山中被捕。 1278年,除二子外,其余全死于狱中。文天祥被捕。 1281年,隐居武夷山区。 1284年,遇大赦,出山设卜肆于建阳,后被请去做家教。 1286年,母亡,回弋阳,拒元朝之聘。 1288年,离开家乡隐居建阳。元朝强令解大都,离开建阳即开始断断续续绝食。 1289年,到达大都,终因长期绝食而死。,自幼聪颖,其貌不扬。 胸怀大志,为人豪爽。 嫉恶如仇,个性坚强。 不畏强权,毁家纾难。 著述丰富,伟丽文章。 民族英雄,不逊文山。,阳明路,阳明路始建于公元1928年,1936年拓宽,为纪念明朝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命名。1966年并入八一大道,1986年分出,复名阳明路。 2005年开建阳明东路。现东起洪都大道,西至八一大桥。,名字号:字伯安,号阳明子。 生卒年:1472-1529 出身地:浙江余姚 学历:进士 家庭出身:官宦 社会关系:父王华(状元),船山路,起自象山南路,向西北弯曲延伸至中山路止,原属环城路之一段,始建1928年,以纪念明清时代的思想家王夫之,因学者称他为船山先生,故以船山为路名。“文革”时曾易名为“兴国路”。1984年复名。,名字号:字而农,号一壶道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 生卒年:16191692 出生地:湖南衡阳 家庭出身:中小地主 学历:举人 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清三大思想家。,榕门路,榕门路始建于1928年,南起中山路,北与阳明路衔接。 以清乾隆年间东阁大学士陈宏谋的别名榕门而命名的。 滕王阁正门位于榕门路中段,1966年“文革”中改名为“宁冈”,1984年又改回“榕门路”。,陈宏谋,雍正元年(1723年)考中乡试第一名,接着又考中会试第108名、殿试三甲第8名,从此步入仕途,历任翰林院检讨,江苏按察使、江苏江宁(今南京)布政司等职; 后又历任甘肃、江西、陕西、湖北、河南、福建、湖南、江苏等省巡抚和陕甘、两广、两江、湖广等地总督。 乾隆二十八年(1763),他奉调进京,历任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等职。,瞻馆忆先贤,文天祥纪念馆 文天祥纪念馆是江西省最大的一所历史名人专题纪念馆,坐落在文天祥的故乡吉安县城东。 分为游览观光区和文天祥生平展览区两部分,采取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布局,由南而北、渐次升高构成仿古建筑群。主体建筑为正气堂,坐北朝南,红墙黄瓦,气势恢宏。周围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碧水荡漾,步移景换,从山门开始经临安桥、99级台阶进入文天祥生平展览区。 文天祥生平展览区由正气堂、西厢、西庑、诗屏、东庑、东厢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四合院,分五个展厅、六个部分。,王安石纪念馆,王安石纪念馆坐落在抚州市赣东大道的南端,是为了纪念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而建。 江西省十大历史名人纪念馆之一。 王安石纪念馆筹建于1985年初,1986年11月11日于“江西省纪念王安石逝世900周年学术讨论会”召开之际揭幕开馆。,纪念馆占地20亩,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是一座仿宋园林式的建筑。馆内门楼、隐壁、水榭、碑廊、亭台、荷池、曲桥与主楼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辟有问月轩、蹄躅园、辛夷园、荆公亭、怀文堂等园林景观。,主楼为两层陈列厅,介绍王安石生平史迹。 一楼陈列“故里情深”“治善州邑”“荆公新学”“熙宁变法”。 二楼陈列“文学造旨”“人文品格”“终老金陵”“千秋评说”共八个部分。 整个展厅通过照片、国画、雕塑、实物展示了王安石一生,同时展示了王安石手书的愣严经旨要的复印件及其不同时代不同版本的王安石著作,以及后人对其的评论、著述、论文。,八大山人纪念馆,位于南昌南郊十五华里处的梅湖定山桥畔青云谱。 青云谱前身是一座道院,相传早在2500余年前,周灵王之子即在此开基炼丹。西汉为“梅仙祠”;东晋始有道教净明派,建“太极观”。唐为“太乙观”,宋为“天宁观”,至清初定为“青云谱”。 遗址现存大门、二门石建筑,大门石额刻有“青云谱”三个大字,二门前后额分别刻“净明真境”、“众玄少之门”字样。道院以“关帝殿”、“吕祖殿”、“许祖殿”一气贯通的三个院落为主体,衔连左右“三官殿”、“斗姥阁”、“圆峤”,更有两庑内室“黍居”、“鹤巢”簇拥着。 1959年成立了国内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八大山人纪念馆。,汤显祖纪念馆,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自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 汤显祖少年颖异,弱冠有文名,隆庆四年(1570)乡试中举,万历五年(1577)赴京会试,因不附权势,忤逆首辅张居正而屡试落第,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 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主事。 万历十九年(1591),为揭露时弊上论辅臣科臣疏,遭贬。第二年任浙江遂昌知县,任职五年,政声远播,但终因朝政败坏,素志难伸,于1598年弃官还乡。 辞官后,汤显祖移情词曲,著有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这三部剧作和南京任上完成的紫钗记被合称“临川四梦”。,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1992年兴建了汤显祖纪念馆,1995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全馆占地面积180亩,由四梦村、娱乐村、度假村组成。 四梦村内有清远楼、三生桥、四梦广场、瑶台、壁照、半亭、毓霭池、破茧山房、毛泽东手碑、黄梁饭店等20多处景点。,南丰曾巩纪念馆,曾巩纪念馆为江西省十大历史名人纪念馆之一。 位于南丰县城南门盱江河畔曾巩读书岩旁,占地45000平方米。 主要建筑物有:曾文定公祠、读书岩亭、思贤堂、文物库房、秋雨阁、文物展览厅、仰风厅、墨池、唐宋八大文学家铜雕像、曾巩大型雕像及曾氏家族名人雕像群等。 内设曾巩生平陈列、曾氏家谱掇英陈列、傩文化展览、文物展览等展厅。,馆内陈列 曾巩生平陈列着重展示曾巩刻苦功读、积极进取的求学历程和勤政为民,治绩卓著的仕途生涯,以及曾巩彪炳史册的文学成就。 家谱掇英陈列主要介绍曾氏名门望族载诸史册的重要人物及其业绩。 南丰傩文化展览系统展示南丰千年乡傩的悠久历史,神秘傩仪,古朴傩舞和新时期傩舞的发展成就。,宋应星纪念馆,宋应星(15871664?),字长庚,明朝奉新北乡(今宋埠镇)人,天工开物一书的著作者。 该书详细记载了十七世纪中国农业、工业、手工业生产领域中的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被誉为“中国古代科技百科全书”,在中外科技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和历史地位。 为了纪念宋应星这一伟大科学家,弘扬历史文化,实施科普教育, 1983年,奉新县筹建宋应星纪念馆。 1987年开馆,开馆十六年来,接待中外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达二十余万人次。,黄庭坚纪念馆,为纪念宋代“江西诗派”创始人、书法“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而建立的纪念馆。 位于江西省修水县县城南山崖。前身为江西省修水县历史文物陈列室。 1984年筹建纪念馆,1985年11月开馆,由已故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馆名。,黄庭坚(1045-1105年),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老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黄庭坚早年受知于苏轼,与张来、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 因其“瑰玮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