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1绪论_第1页
社会医学1绪论_第2页
社会医学1绪论_第3页
社会医学1绪论_第4页
社会医学1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医学 绪 论,社会医学课程,第一课 绪论 第二课 医学模式 第三课 社会因素与健康 第四课 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 第五课生命质量评价 第六课卫生服务研究 第七课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策略 第八课社区卫生服务 第九课社会病防治,社会医学 (Social Medicine),定义: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和个体及群体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订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生物医学生物属性,生物因素 社会学行为,社会关系 社会医学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社会医学的性质 1、社会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医学 社会科学 应用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医学问题。 2、学科的发展方向: 不断分化:科学研究的需要 高度综合(交叉):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 3、关于交叉学科的特点: 着眼于社会生产实践。,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2、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 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4、制订卫生政策和措施 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2、健康与疾病的认识变化 消极的健康观 (“lack of disease ”) 积极的健康观 (“WHO”) 高水平康强观 ( High level wellness),1) 健康:,“lack of disease” If you show no signs or symptoms of illness, you are healthy. Health is seen as a state of being. 卫生服务,以疾病为中心 少数人占用大量卫生费用 疾病保健而不是卫生保健,WHO: 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of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医学教育和卫生服务的变化:, 健康定义指向健康本身 包括三个方面 扩大了医学服务的内容,身体健康 (physical fitness) 躯体的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 Muscular strength Flexibility Muscular endurance Body composition Cardiorespiratory endurance,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Normal intelligence A happy mood Good interpersonal skills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The quality of a strong will Integrity and health of personality,社会适应 (social well-being) 社会参与时的完好状态 The ability of each person in the community are brought into full play within the system; be compatible with its status to play the role as a healthy person; Each persons behavior in line with social norms.,高水平康强 ( High level wellness) 健康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努力发挥个人最大潜能的过程; 健康的综合性,包含生理、情绪、精神、智力、社会 、职业、环境七个方面; 核心是自我的责任性(self-responsibility)。,Ongoing growth in all dimensions of wellness Strong sense of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for wellness Sense of humor and positive outlook on life Quest for cultural support for wellness living Mindset for achieving personal excellence Ability to cope and find balance during lifes challenges Continual quest for meaning and purpose in life lifestyle habits that contribute to optimal health,Not sick (neutral point of no discernable illness),Measures and signs of health and well-being,High-level wellness,Health-robbing lifestyle practices Feelings of stress and inability to cope Lack of direction, purpose, meaning in life Low self-esteem Negative attitude Blame/worry/feeling powerless and a victim of environment and circumstances Unrealistic expectations regarding medical care system,Measures and signs of illness,Premature death,2)疾病认识的变化 1、三角模式 2、网状模式 3、轮状模式,1、三角模式 约翰.高登(John Gorden)提出宿主、环境病原代表三角中的每一个角,平衡破坏,导致疾病。,病原,环境,宿主,免疫接种,抗生素,消杀灭,2、疾病的网状模式:早期三角模式强调病原的重要性三角模式被广泛运用。而对于慢性病,1970年麦克.马洪(MacMahon )等人提出了网状模式,多种原因的因果网,缺乏运动 肥胖 压力 抽烟 糖尿病 高血压 高血脂 冠状动脉硬化,摄入过量饱和脂肪酸及 胆固醇,3、轮状模式 强调宿主与环境间错综复杂互动关系 莫思诺(Mausner)提出 以遗传基因为宿主轮轴,轮轴外围则为生物性、社会性和物理性环境因素,每一部分的致病力,依疾病的种类不同,而占不同的比例。,生物环境,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图-1 莫思诺 轮状模式,宿主,遗传轴心,寻找病因的指南清单,3、社会病因的认识,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社会关系,4、社会因素在疾病防制中的作用,部门协作,政策环境的改变 ,生物学因素或疾病只是影响人群健康的一个因素,政府对人民健康担负起责任,吸烟,肺癌,神经质,夫妻争吵,居住拥挤,住房问题,贫穷,烟草作为税收来源,便宜的价格,公共场所没有禁烟的标志,放有烟灰缸,影视广告效应.,传染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ncer accident death,5、疾病构成的变化,两次卫生革命的区别 第一次卫生革命 第二次卫生革命 疾病 急、慢性传染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医学观 生物医学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行为 环境 社会,措施,消杀灭 预防接种 抗生素,我国目前处在卫生革命的交叉阶段,第三次卫生革命 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树立健康新观念,大卫生观念,加强社会卫 生措施,大力防治“文明病”、“社会病”,推行自我保健,家庭保健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社会医学的内容 Contents of social medicine :,Social health status, mainly population health status; Influence factors ; especially social factors Social health strategies and measures;,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 是人群健康状况;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一) 社会卫生状况 Social Health Status 1、社会经济状况:GNP、GDP、人均GNP、人均GDP 2、社会生活条件:衣、食、住、行 摄入热量/日/人、住房面积/人 3、居民健康状况:平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 4、 人口状况:年龄、性别指标等 5、卫生行为:吸烟、吸毒、酗酒、性乱等 6、卫生服务状况: 卫生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数(医师、护士)/千人(万人) 卫生经费:GNP%、GDP%、人均卫生费用 卫生设施:病床数/千人(万人),健康、健康测量,What is health? What is the main health problem? How to measure ?,健康维度和多种评价方法,负向健康的测量Negative 死亡mortality 疾病morbidity 正向健康的测量Positive 以寿命表为基础的测量 LEFD,PYLL 综合指标 PQLI,ASHA,DALY,DALE,QALY 多维健康的测量 客观健康测量:IMR,MMR 次客观健康测量:症状功能评价 主观健康测量:生活质量评价(QOL),(二)影响健康的社会因素,广义社会因素 人口: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 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狭义社会因素 人口的社会属性:阶层、家庭、情感 物质文明:国民收入水平、GDP 精神文明:政治、法律、文化、风俗、伦理、生活方式 社会环境:人际关系 社会学范畴 规范、文化、伦理、宗教、风俗、生活方式 人际关系和人的社会化 社会阶层、婚姻家庭、社会互动、社会支持、社会资本,例一:社会经济地位,英国体力劳动者的健康,I professional II managerial III skilled manual & non- manual IV partly skilled V unskilled,例二:应激stress,2005年9月5日美联社以新奥尔良警察不堪沉重压力,两人自杀数十人请辞为题撰写了一篇报道,说明“卡特里娜”飓风重创给美国新奥尔良市警察造成的沉重压力。截至9月5日,已有两名警察用自己的手枪开枪自杀身亡,数十人交出了自己的警徽提出辞职。 2005年6月,亚太精神科学高峰会报告,中国目前已经有抑郁症患者2600万人,中国的自杀者中有40%源于抑郁症。这些患者中九成未获治疗。,例三:宗教与健康,迪尔凯姆:自杀论 自杀人数与宗教社会一体化程度成反比 证据:信奉天主教者比信奉新教的人更不容易自杀 结论:社会凝聚力是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社会支持,社会资本) 现代社会:社会凝聚力来自哪里?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共享观念,(三)社会卫生措施Social Health Measurement 1、制定卫生政策 2、人群干预措施 群体与个体的关系 3、社会处方,一、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健康 WHO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1947年) 人的自然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医学研究的重点 是人群的健康,美国学者曾经提出三维健康的八种模式(表1-1),并对某州居民进行调查(表1-2),结果发现: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完全健康的人在全人群当中所占的比例不到50%, 传统医学所界定的躯体不健康的人占36.5%, 处于明显健康和不健康之间的人占38.4%。,传统医学的目的是“治愈疾病、防止死亡”。由于一些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无法彻底治愈,一些死亡(如肿瘤)无法避免,人们提出了四个新的医学目的: (1)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 (2)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 (3)对疾病的照料和治疗,对不治之症的照料; (4)避免早死,追求安祥死亡。,对健康的重新定义引发了人们对医学目的的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 对象 任务 行为 救死扶伤,医生病人,治疗疾病,个体,部门群体,减少疾病,公共,健康长寿,社会整体,促进健康,社会,预防疾病,现代医学的目的代表着医学的核心价值,正确理解其原则和内涵,有助于做出正确的选择。,现代医学的目的,治病救人、 延长生命、 解除疼痛和疾苦,提高生命质量,对卫生服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个扩大”: (1)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 将医疗服务工作纳入到预防的轨道,使卫生工作由医疗型向预防保健型过渡。将预防保健的思想贯穿在生命的全过程和疾病的全过程当中,重视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在疾病未发生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 二级预防,在疾病发生初期,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三级预防,在患病后做好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工作,防止残疾。,(2)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 医师除诊治疾病外,还应该通过社会医学诊断,发现居民的健康问题,找出危害居民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指导和健康促进。,“四个扩大”:,“四个扩大”:,(3)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 根据居民不断增长的卫生服务需要,适应疾病谱的转变,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深入社区开展以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向居民提供适宜、方便、快捷的全科性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四个扩大”:,(4)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只注意人们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很少注意人们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卫生服务的整体性,所以在进行躯体照顾的同时,也要对普通人群和病人进行心理服务。,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 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 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险性 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起主导作用 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主要特点,1. 创新性:源于医学思维与实践的创新,具有创新性和革命性; 2. 预见性:是对医学本质的看法,对卫生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预见性; 3. 实践性:源于医疗卫生实践,指导卫生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4. 政策性:是对医学发展规律的认识 卫生政策是为实现卫生战略目标所制订的行动纲领 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内涵与卫生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健康的社会性 人的社会属性健康的社会性 人的社会属性包括: 人类共生中的相互依存性 人际关系中的社会交往性 人在伦理关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性 生产关系中的劳动和合作性,(一)健康是社会发展的资源 健康是劳动者发展个人技能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资源。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物质因素生产力中的基础因素 人的因素生产力中的主体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二)健康是社会发展的体现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享受的需要 对劳动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需求 提高物质生活水平 提高生存与生活质量,健康的社会性,(三)健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人民的最大利益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享受其他权力的基础 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应该包括人民的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应该包括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 “十六大”:国民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健康素质,健康的社会性,疾病 目前没有一个公认的完整的定义 希波克拉底:疾病就是体内四种体液的比例失常 黄帝内经:疾病的本质在于人体的阴阳失调 意大利学者莫干尼:是器官形态学的改变 法国学者毕夏:人体各种组织的形态学改变 德国的魏尔啸:“疾病的本质在于特定细胞的损伤” “一切疾病都是局部的” “谁再提出全身性疾病问题,那是他把时代搞错了”。,疾病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疾病就是基因的病变; 疾病就是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以上观点共同之处:以细胞病理和基因病理为基础而提出的,疾病的社会性 疾病本身是生物学现象,但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社会因素疾病 生物因素 疾病,行为与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卫生服务,各种社会因素,疾病,死亡,疾病的社会性,Unemployment,poverty,malnutrition,disease,vicious circle,图例:贫困造成的恶性循环,疾病的社会性,(一)病因的社会性 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降低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生活: 全球40的疾病负担是由10种危险因素所导致,其中绝大多数与社会因素有关。如果能够战胜这些威胁,人们可以健康地多生活5至10年。,疾病的社会性,(二)疾病结果的社会性 疾病 劳动力健康受损 降低人群的劳动生产能力 减少物质、精神财富的生产 早死减少劳动力的工作时间 治疗疾病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 造成患者本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造成社会的经济负担,疾病的社会性,疾病的社会性,疾病的社会性,疾病的社会性,SARS对中国旅游的影响,疾病的社会性,严重疾病的流行 破坏社会安定 健康问题 影响超出生物医学的范畴,疾病的社会性,经济发展 健康水平提高 发病率、患病率、伤残率下降; 因病休工、休学、卧床天数减少; 期望寿命延长 健康投资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三)疾病防治策略的社会性 “大卫生观” : 疾病防治工作 全社会每个人的职责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卫生服务: 建设一个由自我保健、家庭保健、社会保健、国家保健和国际保健的从个人到全球的保健体系。 “封闭式”“开放式” 微观宏观 个体服务群体服务,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 卫生工作的方针:动员全社会参与 社区参与(CIH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health development)对健康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转变观念,即健康是人基本权益,维护居民健康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是社区、家庭及居民个人义务。,38,(三)疾病防治策略的社会性 “高危险性” 疾病防治工作要有所侧重,有限的卫生资源投入: 用于高危人群(易受疾病侵扰的人群,如孕产妇、老年人等) 对高危环境(易产生疾病的自然、社会和心理环境,如离婚、失业等) 减少高危反应(指机体对各种刺激缺乏适应所产生的反应),疾病的防治,社会诊断 社会处方 技术突破 社会突破,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 2、卫生管理学(Health Management) 3、社区医学(Community Medicine) 4、医学社会学(Medical Sociology) 5、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 6、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 社会医学起源于预防医学,使预防医学注入了生命活力 传统预防医学 传染病(第一次卫 (生物预防) 生革命) 传统预防医学 慢 (第二 现代预防医学 性 次卫生 社会医学 (整体预防) 病 革命),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卫生管理学(Health Management) 社会卫生状况 发现问题 社会因素与疾病和健康 分析原因 社会医学 社会卫生措施 制订政策 运作、实施 解决问题 卫生管理学 两者是姊妹学科或一个学科:社会医学与卫生事 业管理(学位点) 国外: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社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社区医学(Community Medicine) 联系与相同点: (1)群体观 (2)内容的一致性:社区是小社会 区别: 社区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