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浩同志在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1页
陈文浩同志在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2页
陈文浩同志在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3页
陈文浩同志在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4页
陈文浩同志在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文浩同志在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布日期:2008-09-22浏览次数: 356字号: 大 中 小 陈文浩 2004年8月10日同志们:前不久,市委召开了四届四次全会,市政府召开了四届二次全会,今天,市委、市政府再次召开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这两个会议精神,进一步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加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促进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一、去年以来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简要回顾去年以来,我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全面优化”的要求,狠抓优化经济环境各项工作落实,优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优化网络逐步健全。去年自市优化办率先成立优化经济环境“110”投诉处理中心以来,各区县(市)也相应组建了经济环境“110”投诉机构,全市上下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快速反应网络。经济环境“110”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全天候处置,对损害经济环境突发事件,做到了反应快捷,打击有力,惩治及时。据统计,市县两级优化部门“110”投诉中心已接待来访群众9274人次,受理电话投诉和咨询1298个,完成省、市领导直接交办事项183件,协调经济环境矛盾230多个,较好的处理了一批经济环境突发事件。2、优化制度逐步完善。市委,市政府在“双辞”,黄牌警告等制度的基础上,今年又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公开承诺等十项制度。市县两级优化部门狠抓了这些制度的落实与配套工作,一方面将这些制度分解细化,落实到单位,抓好督导检查;一方面,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建立了“属地党政一把手负责制”、“物质买售和附属工程招投标制”、“企业周边环境责任奖惩制”等制度。3、信息渠道得以拓展。在“110”投诉网络的基础上,今年市优化办推出了优化经济环境监督员制度,从一些企业、协会和群众团体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聘请了33名优化经济环境监督员,赋予其相应的职责职权。上半年,这批监督员反映了40多个有价值的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和建议,已被各级领导和优化部门采纳。4、优化意识得到增强。去年年底的优化经济环境公开测评,产生了较好的震动效应,既“震动”了城管、工商、电力部门,也“震动”了其他相关执法部门,由此带动了全面整治、全面优化的好形势,一些部门因为测评,引起了对优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与警觉,开始从“要我优化”到“我要优化”的转变。如全市政法系统开展了全警大轮训,逐人大倒查等“七大”主题活动;市城管支队测评之后评出了压力,评出了动力,今年在全员中开展了以重塑执法形象为主题内容的“城管形象年”活动;市电业局全行业以 “双优”为“龙头”,舞活了各项优化工作;市交通局从优化交通通行、运输市场、交通服务“三个环境”入手,执法形象明显提升。一些没有参加测评的单位或测评分值排在较前的单位,也不放松警觉,自觉整顿执法队伍,提升执法形象。5、行政提速正在起步。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市重点抓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的后续监管工作,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全市又清理精简了一批审批事项,组织开展了对中介机构的清理整顿,进一步规范了政务审批程序,政务中心的示范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行政效能监察与建设已经开始起步,也逐步提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行政提速已不再是一句口号。6、一批案件得到查处。去年以来,市县两级优化部门在纪委、监察、公安、检察、法院及组织、人事等部门的大力配合与支持下,分别按照各自的职责,对一批严重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件进行了查处和处理,全市共立案检查经济环境案件740起,先后对903人进行了责任追究,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给予行政警告以上处分194人,辞退或引咎辞职49人,实行治安处罚和刑事处罚709人。有力的发挥了教育与震慑作用。从总体上看,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全市经济发展的秩序逐步规范。但是,我们也要正视当前“软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较多,经济发展环境优化远跟不上经济建设的速度与要求,经济环境问题仍是影响和困扰我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根据各方面反映的情况,当前突出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优化工作认识还有偏差。各级领导已把优化工作当着大事,企业、群众也把优化工作当着喜事,但有的单位却把优化工作当作份外事,甚至不少的执法部门与执法人员把优化工作当作“麻烦事”或“坏事”。现实工作中,监督与反监督、优化与反优化的矛盾还较为突出。如市政府工作报告推出的“企业联系点”制度,其本意是要求执法部门到企业检查,先到优化部门备案,以避免重复检查和多头检查,并不是阻止依法行政。而某些执法单位根本不当回事,认为这是“剥夺”他们的执法权。中联集团常德灌溪工业园是市委、市政府引进的一家很有影响的大型企业,市政府领导挂牌的第二天,就有部门敢闯园内“检查”。据市优化办摸底,被挂牌联系的20几家企业,几乎家家都存在着不到优化部门办理备案手续被一些部门检查、处罚的情况。如风采超市今年上半年就接待检查次数达17次之多,月均近3次,某一职能部门的检查就达8次。 二是行政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比较突出。据优化办“110”投诉中心反映的情况看,很多执法部门执法不规范,甚至存在严重的违法执法,重复执法、重处重罚、以收代罚、频繁检查、利用年检之机强行收取会费和部门权力有偿向中介服务转化等现象比较普遍。等会,建斌同志将要通报受到查处的这方面几起典型案件,很能说明这方面的问题的严重性。三是优化经济环境制度还很不落实。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了十项优化经济环境制度,这些制度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责任很不落实,制度的作用,没有很好的显现出来。如首查免罚制,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同虚设。有一家外地企业,刚来常德办理工商登记不到一个月,还没正式营业,一家执法部门看到他展示的产品后,就认定他有非法销售行为,开口要罚1万元。经市优化办协调后,仍还是罚了几千元,罚得这家企业不敢在常德经营这种例子很多。四是优化工作的手段很弱。优化工作量大,矛盾多,协调任务重,但优化工作的手段很不强,工作起来难度很大,调查取证难是常有的事,一些部门和单位不积极配合也很常见,对优化办要求落实的工作,缺少有力的制约措施,处理违规人员时,遇到说情的多,等等。二、近期一段时间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将要开展的工作近期全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最近分别召开的两个全会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把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和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当作我市加快增长方式转变的新压力和引导产业升级的新动力的指导思想以及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三个坚定不移”来开展工作,切实搞好服务,创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 当前应当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工作:1、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和加强对改革后的后续监管工作。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进一步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凡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关于设定行政许可事项条件、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符、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取消;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在单位政务栏内公示,并进一步完善审批程序规定,规范操作、公开透明、强化监督、简化程序,缩短行政审批时限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完善“一站式”、“一个窗口”的服务方式。凡是具有直接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经常性办证收费职能的市县两级直属部门和单位都应在政务中心设立窗口,要依托政务中心,积极探索对行政许可手续实行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新路子,并完善办事制度,提高服务水平,政务中心都要对外公开办事依据、办事程序、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违规处罚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人的自由裁量权,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实行主办部门负责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的同一行政审批事项,必须明确一个主办部门,申办人或申办企业只需到主办部门递交相应的申请材料。主办部门要按照“一家受理、转告相关、联动审批、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的要求,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审核、统一回复。统一发证,避免交叉审批和重复审批。2、清理和规范收费事项,减轻企业负担。严格禁止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集资行为,切实保护生产经营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压缩收费项目,凡是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规定企业应缴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予以取消。今后所有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没有经省财政厅、省物价局审核批准的,一律视为乱收费所有依法保留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指定执收部门负责统一征收。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严格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票款分离方式。坚决禁止任何部门和单位违法到企业收费。政府组成部门和直属工作机构要依法实行无偿政务服务,严禁收费与行政经费挂钩。积极推行“一家收费”,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所有依法保留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应向社会公开,增强透明度。未向社会公开的收费项目,企业有权拒绝缴纳,并可向行政监察部门、优化部门和物价部门举报。3、清理年检事项,改革年检制度,进一步方便企业。对面向企业年检、年度复核和年度审验的事项进行全面清理,除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外,其他年检事项,一律予以取消。企业办理年检时,可由法定代表人委托他人办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湘办发20043号文件精神,对遵纪守法连续3年以上无违法违规行为,未受到行政机关处罚、经营状况良好、信誉较高的内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予以免检,批准免检期限为2年。严禁在年检时搭车收费,搭车征订报刊等行为,简化年检手续,积极试行网上年检。4、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严格规范行政和司法执法行为。各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要正确处理好“处罚”与“保护”的关系,将执法为民,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作为司法和执法工作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坚决克服徇私枉法、执法不公和不按程序执法的行为。对企业的执法检查,必须按属地管理的原则或法律法规授权管理的原则和程序进行。司法机关和政府执法部门都要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防止部门利益驱动引起的乱收乱罚、徇私枉法行为。要正确理解立法宗旨,在不违背法律公正的原则下,尽量推行人性化执法,对执法相对人的首次轻微违法行为的处罚,以教育和限期整改为主,对确需从严处罚的,应出示处罚依据,说明处罚理由,文明执法,避免造成不应有的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后果。坚决查处徇私枉法行为,严格执行错案追究制度,确保司法公平、公正,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5、继续整顿治理重点工程建设环境。严肃查处各种强揽工程、强行阻工、敲诈勒索,强买强卖、偷盗哄抢等干扰破坏行为,打击地痞地霸,协调好周边关系,维护好施工环境,为各类建设工程保驾护航。规范对省,市重点工程建设的执法执纪行为,对不按规定报经主管部门同意,强行到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施工单位检查、罚款、扣车、封账、抓人的,必须严肃查处。6、严格控制和规范对企业的检查评比。对企业的例行检查,必须经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执法机关负责人签批检查通知书,将检查的内容、时间和人员提前通知企业,并严格控制参加检查的人数和次数到优化部门挂牌联系单位检查,还应到市优化办办理“备案”手续企业有权拒绝未经县级以上执法机关负责人签批的任何检查,有权拒绝挂牌联系单位未办“备案”手续的检查;行政执法部门之间要搞好协调和配合,尽量实行行政执法机关联合检查,切实做到同城不搞同项目多级重复检查。对企业的临时性检查,必须经县级以上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必要的检查活动,要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可能地为企业排除各种负面影响。加强对检查人员的纪律约束。严禁到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严禁越位或越权执法,严禁收受企业红包、礼金、有价证券和接受企业宴请、高消费娱乐及健康活动,严禁在企业报销应由本人支付的费用或借用企业钱物,严禁以税(费)抵付应由单位或个人支付的费用,严禁利用职权安排亲戚朋友到企业工作。违者,一律给予辞退。三、全面做好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几项要求1、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优化工作意识。当前,在一部分地方和一些单位的领导中,优化工作的认识还不高,还存在着许多模糊认识,我认为,当前,尤其要解决三个方面的认识问题。一是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重要理念。环境是一个地方综合竞争力的体现,从根本上来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公平竞争经济,也是一种法治经济,这就要求有良好的环境。实践证明,有了好的环境,没有资金可以引进资金,没有人才可以吸引人才,没有项目可以引进项目。有了好的环境,就能形成“洼地效应”,集聚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重要生产要素。环境一是种资源,优化经济环境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抓住环境优化不放松,就能抓住机遇,实现常德经济快速发展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重要理念,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优化投资环境,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优化执法环境和优化市场环境。要通过大力优化经济环境,为创业者提供产业空间,拓展政策空间,构建服务空间,创造公平公正、秩序优良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让常德这方热土成为企业的福地,投资者的乐园。二是正确认识优化经济环境与部门执法的辨证关系。为了优化我市的经济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对于规范部门执法提出了要求,有些制度带有某些地方“特点”,但都没有违背国家的政策法规。有的执法部门对此不是十分理解,认为这些规定束缚了手脚,阻碍了他们正常执法,故而表现出对优化工作消极对抗,不热心、不支持,常常出现“内部保护”,对一些违法违纪行为袒护,该查的不查,该处理的不处理,责任追究不到位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统一对优化工作思想认识,要深刻认识到优化经济环境工作是当前的“强市之策”,是事关大局的大事。当前,我市正掀起扩大招商引资新的高潮,而招商引资成功与否,经济环境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环境优劣直接影响外商投资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的政策再好、条件再优惠、环境不行,招商引资工作最终还是一句空话。我们一方面是要通过部门正当执法,惩治假冒伪劣,打击不法经营行为,建立公平竞争、合法经营的市场秩序。另一方面要通过查处惩治违规执法行为,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保护企业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部门执法的积极作用,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对于优化经济环境工作,我们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执法部门都要用科学地、发展地眼光来看,树立正确执法观,转变观念,摆正位置,自觉配合优化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工作各项政策和规定,为经济环境优化做出自己的贡献。三是要着力形成人人参与环境优化的人文格局。环境建设,人人有责,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在环境问题上,政府部门是主导,领导干部是责任人,机关工作人员就是基础,是具体形象的代表。因此,各级领导和普通机关工作人员都必须时刻牢记宗旨,确立公仆意识和群众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增强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发展大局服务的自觉性,坚持深入实际,倾听投资创业者的呼声,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多思利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善于办事,热情办事。2、采取有力措施,扎扎实实把我市优化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前要从以下几项措施入手,抓好工作:一是进一步强化优化机构建设。近期,市委、市政府已经决定,对市优化经济环境领导体制作适度调整,在市纪委监察局内成立行政效能监察室,加挂市优化经济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市优化办)牌子,专门负责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也就是说,优化工作的领导体制作了些调整,改由政府办牵头为市纪委牵头。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一变化,这不是削弱优化工作,而实则是市委、市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也就是由过去的临时机构抓优化转变成专门机构来抓优化,而且是由执法执纪监督部门来专抓优化。这实际上是提高了优化的地位,增强了优化的手段,通过纪检监察机关开展行政效能监察,达到为政府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机遇,把优化工作做得更好,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进一步强化优化工作措施。最近,市委、市政府以两办名义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意见的通知(常办通字20041 31号),对优化部门、纪委监察局行政效能监察室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措施进行了明确,我们一定要按这个文件要求,把有关精神落实好,充分保障合署后的市优化办、纪委行政效能监察室更好的履行职责,发挥更大的作用。各区县(市)管理区,也要按市里的模式,作相应调整。调整后的优化办,各区县(市)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应继续予以倾斜,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保证必要的办公经费。当前,尤其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抓好制度建设要逐步建立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行政效能监察相适应的制度体系。近期内,市里将出台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考核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度、首查免罚制、联系点制、黄牌警告制、过错追究制等制度,要求各级各地要切实抓好这些制度的落实,并在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第二、要畅通投诉渠道在市优化经济环境“110”投诉中心的基础上,为方便群众投诉行政效能的问题,市县两级都要设立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可与优化经济环境“110”投诉中心合署办公,共同履行优化经济环境和行政效能问题的投诉与处理,仍然要保持快速出击,重拳打击的特点,实行24小时全天候受理损害经济环境问题的投诉。第三、要做好基础工作。各地都要根据自身实际迅速建立新体制运行下的有关工作规则和内部工作制度,要完善内部工作程序,严格按规范办事,依法行政,依法优化第四、各方面都要高度重视。全市各级各单位都要高度重视与加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与行政效能监察和行政效能建设工作,要将其列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要通过开展行政效能建设、行政效能评议与评估等项活动,更好地促进行政机关提高行政效能,增强行政效益,更好地促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三是进一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优化工作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优化办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企业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格局和工作机制。为便于组织领导,市里已对市优化环境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作了适度调整。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君文任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曹儒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文浩,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孙维忠,市政协副主席万承贞任市优化经济环境领导小组副组长;市直行政执法单位均为市优化经济环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政府党组成员、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敖建斌兼任优化办主任;市委副秘书长梁洪峰,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智慧,市监察局副局长熊连初以及市纪委监察局行政效能监察室主任兼任市优化办副主任由熊连初同志主持市优化办日常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司法机关要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一项基本职能,党政一把手对本地区、本单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负总责,同时,要把履行这一职责作为考核、任免、奖惩干部的重要内容。同志们,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长期优化的思想准备,只要我们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劲往一起使,我相信我市的经济发展环境将会越来越好,常德的经济建设健康协调持续发展就会有保证,常德的经济腾飞和崛起将为时不远。优化环境树形象 争创发展新优势(2010年7月1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落实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任务。发展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优化发展环境优化什么,怎么优化,这绝不是开个会议、发个文件、领导讲个话,发展环境就优化了。优化发展环境,必须作为全区的一项重要任务,操真心、负全责,全力以赴抓好落实。目前,从国际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看,国与国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从全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从郑州市的发展情况来看,各县(市)区发展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上半年,金水区财政收入完成15.7亿元,我区财政收入完成7.2亿元,中原区完成6.7亿元,管城区财政收入完成7.4亿元,已经超过了中原区和我们,金水区作为第一方阵已经远远把第二方阵甩在了后面。沿海地区为什么发展那么快?关键就是这些地方的发展环境好。郑州市几个县(市)区的发展环境虽然差不多,但是竞争却非常激烈。优化发展环境,是党和政府、各职能部门、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广大党员干部共同的、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到底怎样优化发展环境?我个人认为这个环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务环境。这是我们优化的重点。所谓政务环境就是指行政服务环境,其主体是各级领导干部、机关干部。能否提供廉政高效的行政服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通俗地说,能否廉洁高效服务,这关系到我区的财政收入能不能快速增长。如果所有项目不落地,企业和企业家一肚子苦水,这能发展吗?尤其对我区来讲,现在我们没有任何外力可借,又加上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如果不打造良好的政务环境,结果必然败下阵来。希望全区所有领导干部、党员干部、机关干部都要记住这一点,必须把政务环境搞上去。二是政策环境。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政策及其他政策是必要条件。区级政府层面,我们的调控能力非常有限,但对郑州市各县(市)区来说,政策环境大体都是一样的。越是这样的情况,我们越是要百倍努力。三是法制环境。从法律和法规制定的角度看,我国只有全国人大有立法权,省级人大有制定地方法规的权力,各地的法制环境都一样,其差别就在于执法权、执法理念、执法水平是否做到了立法为公、执法为民?这就关系到发展环境。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科室化、科室权力私人化、私人权利利益化”。这种情况在我区个别部门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些同志执法或处理问题的时候,不是站在全区发展的角度考虑,而是站在了部门的角度、个人的角度,这是要不得的。四是人文环境。一个地方的创业文化、道德水准、老百姓的文明素养,是影响地方发展环境的重要因素。人文环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它可以改变,也可以通过政府引导教育提升,但提升也是有难度的。我之所以主张在全区开展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因为想提升全区的人文环境,改善人文环境。五是生态环境。这个问题,现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客观讲,我们的生态环境不好,城市极度缺水,污染也比较严重,这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六是交通等其他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现在资本流动的特点,就是哪里能赚钱就往哪里流动。沿海地区发展比较快,一个很大原因也是因为资金、人才等资本要素的集中。那么,如何优化环境?我们必须要明确目标。优化环境的目标就是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让企业家创业有环境,让企业家创业干事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让企业家社会有地位、人格受尊重。现在一些地方企业办事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破解,有些企业家很无奈,流汗流血又流泪。比如,由于地方政府在城乡建设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等方面的严重滞后,导致企业频繁面临搬迁等。下面,根据区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强调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要在思想上形成优化发展环境的共识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思想解放程度、市场发展水平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集中体现,不仅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利益,而且决定着一个区域的发展前景和后劲。全区上下必须站在推动经济社会大提速、大跨越、大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优化发展环境是“发展所需”。战争年代,我们的任务是夺取政权;和平时期,我们的任务是加快发展。当前二七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提升发展档次和产业层次。年初,区委确定了“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部署,不管是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建设商圈、培育产业集群,还是破解土地短缺、资金不足等发展瓶颈,都要依靠项目、人才、技术的支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竞争已不单是资源的竞争,更多的是软环境的竞争。要想让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形成聚集效应,关键要有一个吸引力强、适宜投资者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尤其是一些大项目、名项目、好项目,不再是简单地盯着土地出让金返还、税收减免等短期利益,而更加看重发展的软环境。所以,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环境建设,以优越的软环境赢得生产要素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才能把握资金、项目、人才和技术等要素的流向,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和跨越崛起。(二)优化发展环境是“形势所迫”。客观地讲,为了二七的发展,绝大多数同志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出了力、流了汗,也取得了瞩目的成效。去年的干部作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区上下全心全意谋发展的氛围逐渐浓厚,各单位服务意识有所增强,办事效率也有提升,奉献二七的热情也激发出来了,也制订了相对成熟的制度体系。但不容忽视的是,我们正面临着内外的双重压力。1、发展空间不足。身为老城区,在城区面积上本应占有一定优势,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建成区面积仅占全市的8.9%,就在这仅有的34.7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铁路系统还占去近1/3,并且这1/3的区域都是寸土寸金的黄金发展地段。更加不容乐观的是,在第二次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我区未来10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仅有8平方公里,在全市各县(市)区中最少。这对于项目用地尤为紧缺、发展严重受限的二七而言,无疑是一个致命的瓶颈。2、规划滞后。在建成区,本身基础设施老化严重、发展布局较为混乱,加之郑州市城市框架总体向东、向北扩展,对中心城区规划、建设投入不足,致使城区承载力每况愈下,商贸服务业的升级空间受限,新兴产业发展难以得到合理摆布。在非建成区,南三环以南区域虽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但目前尚未被列入郑州市城区范围,致使该区域的开发建设无法享受城区规划建设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而重点推进的运河新区、龙栖湖休闲产业集聚区,尽管已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但因为上级支持还处于争取的层面,而区级投入力度有限,要想对全区发展形成强有力的带动,还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3、环境竞争更加激烈。影响一个区域发展的因素,包含人文、法制、政策、政务等多种环境,但在地方层面尤其是区级层面,政策调控能力有限,对法制环境的影响也只限于扮演“落实”的角色,只能在如何提供高效、廉洁的服务上做文章。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全国各地都在服务、人文环境上下狠功夫,且不说与南方发达城市相比,就是与北方一些城市相比,我们的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仍然是任重道远。上周,张杰锋副书记、曲连文部长我们一同去沈阳参加恒隆广场的开业仪式,顺便考察了沈河区,给人的直观印象是硬环境比我们好得多,往深处追究,人家经济任务比我们砸的死,招商力度、拆迁力度比我们大,思想解放程度比我们高,在跟进一些大项目时,都是“点对点”的服务,并且在招引大商名商的时候,吃亏让利的思想统一、力度很大,在引进恒隆广场项目中,区里让利2.5个亿。由此导致的发展成效、发展主动性也大不一样。从我们看到的以及众多发达地区的实践来看,良好的发展环境,至少能产生三大效应:一是“洼地效应”,能使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汇聚,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二是“连锁效应”,能使环境的受益者成为宣传者,收到“一花引来满园春”的效果;三是“亲和效应”,使人们安居乐业,客商安心生产,各行各业良性互动,形成强大的民心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而这些恰恰是我们树品牌、树形象、招大商、招名商以及选商引资所缺少的条件。(三)优化发展环境是“职责所在”。企业的责任是创造财富、提供税收、推动就业;政府的职责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管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还是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实质上都是在围绕“环境”开展工作。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环境并不宽松,想干成点事情不容易,并且是在帮助我们创造财富、带动就业、促进发展。作为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不抓发展环境,就是失职,抓不好发展环境就是不称职。从这个角度讲,优化发展环境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检验各单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每个领导干部、每个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综合素质和全区整体工作水平的重要体现。我们经常提转变政府职能,怎么转变?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为企业、为群众解决问题、实实在在地办一些事情。在建党89周年大会上,我提出“发展在我手中提速、项目在我手中快办、问题在我手中解决、为民在我手中体现、工作不在我手中耽误”。大家扪心自问一下,项目经过自己单位、业务科室之后,到底是快了还是慢了?昨天,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整体上反映很好,但也存在“办事不知道找谁、服务不够精细”等问题,也有可能是有些企业家表述的比较含蓄,或者是不敢直言。这里,我希望同志们经常听听企业家们的创业辛酸,多看看他们面对困难时万般无奈的身影。我们端着纳税人的碗,当我们伤纳税人心的时候,我不问大家党性何在,只问良心在哪里。二、要在行动上形成优化发展环境的共为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从宽度上讲,涉及到各个领域、方方面面;从深度上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各单位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中心,突出重点、共识共为,力度再加大、范围再延伸、措施再细化,在全区上下形成“一切为发展服务、一切为发展让路、一切为发展助力”的良好局面。(一)抓重点,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一抓重点问题。1、思想观念陈旧。部分同志死抠上级的条文,不敢有丝毫突破,甚至对政策断章取义,只想着怎么解释“为什么不行”,就是不动脑筋想想“怎么才能行”。2、摆不正位置。个别干部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岗位上到底该做什么,把当官当作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追求,甚至权力不大官瘾大、官不大架子大,或者长期处在一个位置上,就产生厌倦、敷衍情绪。3、官本位思想相当严重。少数同志信守“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封建教条和“凡事经手三分肥”的“潜规则”,不同程度的存在吃拿卡要现象。4、过分局限于“职责范围内的事”。只要稍微超过自己的岗位职责,就一推了之,既不主动协调办理,又不告知当事人该去找谁。5、存在“不告不理”的衙门习气,工作缺乏主动性。仅满足于打击强装强卸、强买强卖等行为,不主动帮助企业研究如何用好、用足上级政策,争取上级支持,等等。各部门、所有工作人员要认真清查梳理在发展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号入座、举一反三,不回避、不掩饰、不护短,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要列出清单,逐项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向社会公布,让群众监督。二抓重点部门。这主要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区直各职能委局,特别是直接跟企业、群众打交道,有审批权限、有执法权力的部门,要着力克服“重引进、轻服务,重框框、轻创新,重形式、轻成效,重表象、轻研究”的工作方法,多想怎么办、少说不能办,能快办就快办。第二个层面,是督查部门,要敢于动真碰硬,不怕得罪人。去年以来,三大一促办公室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最近一个时期有所放松,一定程度上存在“老好人”思想,一定要克服这种倾向。三抓重点领域。1、思想领域,要破除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着力推进思想解放和工作创新。我们要提升档次,要当企业的谋士和卫士,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2、党风政风建设领域,要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促进作风转变和效能提升。3、审批领域,要规范行政审批、简化办事程序,着力提供便捷服务。4、市场领域,要整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强装强卸、强包强揽等问题,着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5、治安领域,要强化社会治安综合管理、狠抓平安二七建设,着力提高平安指数、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四抓重点环节。主要是不屈不挠地帮助企业、项目协调办理规划、土地等手续。(二)抓落实,塑造务实诚信的政治环境。一要落实好上级政策。认真落实好郑州市2010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意见、郑州市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责任追究办法、郑州市效能告诫暂行办法等文件,以及中央、省、市扶持企业发展的意见和措施,主动帮助企业用活、用足上级政策,并积极做好对上沟通、协调工作,在重点工程建设、重大项目招商等方面积极争取,寻求上级更多的支持。二要落实好区级制度。严格按照二七区2010年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二七区优化发展环境八项重点工作及二七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30条等文件要求,细化量化本单位服务企业和项目的方法和手段,真正使各项制度措施转化为对企业和项目实实在的服务和实惠,转化成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果。我们制定的一系列优化环境的制度,一定要落实、落实,再落实。三要落实好各项承诺。与企业签署的合同、开发协议等合同文本要全面、按时履行;对企业承诺的减税让利等优惠措施要不折不扣的兑现;限时办结、定期上门服务等服务信条要严格执行。区纪委、效能中心、“三大一促”办公室要定期检查。(三)抓督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在昨天的企业家座谈会上,我给效能中心安排了几项具体的任务。比如:我们要制定编印二七区企业投资经营指南,把涉及到办理各种手续的相关内容一定要一条一条的列出来,同时要用一答一问的形式来编印成册,发给企业。同时,我们还要搞行政审批流程手册,一定要让企业知道怎么办。此外,区纪委、监察局、督查室、效能中心、三大一促办公室及各位监督员,要坚持原则,敢于负责、敢于较真、敢于碰硬,对企业和投资者投诉的问题要实行专项督办、一查到底。一要抓“源头”,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二要抓“龙头”,充分发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牵头作用。三要抓“拳头”,加大对破坏发展环境违纪违法案件以及个人的查处力度,重拳出击、绝不姑息迁就,严格规范各类行政行为。四要抓“苗头”,加强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动态调研,通过受理投诉、明察暗访、聘请社会监督员等形式,及时发现问题、搞好预测,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四)抓典型,为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舆论环境。一方面,要选树正面典型。要善于发现优化发展环境的先进典型,及时宣传拆迁、项目推进、招商引资等工作中的典型事迹、先进人物,并落实好奖励政策,充分发挥榜样的引导、示范、带动作用,教育引导辖区群众亲商、爱商,自觉做二七良好发展环境的塑造者、维护者、宣传者。另一方面,要抓反面典型。要在政府网站、魅力二七、督查通报、机关大屏幕上曝光,将各种影响和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公诸于众。督查部门要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要采取组织手段予以处理。同时,要加强社会面的监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商户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努力形成浓厚的舆论监督氛围。(五)抓根本,建立优化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一是政企沟通常态化。要定期召开座谈会、走访企业,综合运用电子信箱、企业服务卡、企业服务网、短信平台等载体,尽快建立健全政府与企业交流沟通体系,及时了解企业经营、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第一时间帮助协调解决。二是服务企业机制化。怎么服务企业、重点服务什么、由谁来服务、谁来督导检查、服务不好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效能中心、工信局、各乡镇办以及土地、规划等部门要重点研究,区里要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各乡镇办要专门设立企业服务科、社区要设立企业服务员,努力形成一套责任明确、内容全面的企业服务体系。三是保证服务成效最大化。我理解,有三个标准:一是时间最快;二是成本最低;三是解决问题、办成事。各单位要围绕这三个标准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三、要在推进中形成优化发展环境的合力全区各乡镇办、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强化“二七发展、我的责任”这一思想,要强化“为企业服务是我的职责”的意识,我们服务一定要首先考虑企业。这里面有几点:第一、思想要解放。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从心灵深处做好此项工作。我们有很多工作都是面上做得很热闹,实质上没有什么作用,可以说是“上边热热闹闹,中间冷冷清清,下面无动于衷”。我们机关干部一定要带着感情做事,把企业的事情当成自家的事来办,要“快办、净办”。如果企业发展不好,我们的财政收入上不来,我们的工资从何而来?第二、责任要明确。各乡镇办、各部门的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及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真正做到级级有责任、逐级抓落实。今后,所辖范围内一旦发生破坏发展环境的案件,不仅要严肃查处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单位和所在乡镇办主要领导的责任。各单位务必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找准位置,主动配合,相互支持,齐心协力推进优化环境工作,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环境优化工作领导格局。第三、标准要精细。各单位要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的要求,在工作手段和方法上狠下功夫,把服务标准、服务内容具体化、精细化,逐步养成“效率与效果并重,没有效率的效果等于零”的思维习惯,做到重过程、重效果,更注重效率,把时间、成本、质量有机地加以运筹。第四、纪律要从严。对那些群众意见集中、反映强烈的部门和单位,要实行重点督查、重点督办。要建立健全优化发展环境投诉举报机制,及时查处群众举报的问题,做到有报必查、有查必果、查必到人、查必严处。对典型案件及处理结果,要实行全程跟踪、全程报道、及时曝光。属于领导不得力、工作不落实影响环境建设的,要坚决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属于个人不作为或乱作为的,坚决实行待岗、离岗,直至撤职或清除出机关,决不能因为少数人而损害二七形象、影响二七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贵在坚持、贵在深入,贵在长效。全区上下要进一步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全力支持和参与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不断提升二七的对外形象和区域竞争力,共同为实现二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县委书记宋智富在全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8-06-27 14:50文章来源:溆浦县商务局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政策在全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宋智富 2008年6月27日 同志们: 这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议十分重要。刚才,丽萍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我表示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就当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科技是生产力,环境也是生产力。营造一个宽松透明、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有利于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县。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1、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加快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至关重要。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环境就是生产力,抓环境就是抓生产力,就是抓发展。环境好了,客商就愿意来考察、来投资、来生根开花结果。如果环境不优,甚至搞“开门招商、关门打狗”,那么即使有再好的资源、再优惠的政策,客商也不敢来投资兴业。近年来,我县始终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放在重要位置,大胆探索,创新机制,狠抓落实,经济发展环境有所改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周边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与群众和外商及企业的要求相比,我县发展环境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县经济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优化环境工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2、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某种意义上是追求和谐共存共荣。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目标,要求我们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讲诚信、讲和谐。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优化环境意识,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当前,有的部门把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乱收费、吃拿卡要,损害了企业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有的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淡薄,乱作为和不作为现象严重,导致矛盾问题层出不穷,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我们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高认识,转变职能,严格依法行政,提升服务水平,以一流的服务创造一流的发展环境,营造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 3、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干部作风好坏与经济发展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干部作风好,经济发展环境就好,干部作风出现问题,经济发展环境就会受到影响。近年来,我县通过深入开展“讲正气、树新风、创和谐”、“一学三带头”、“千名干部下基层送温暖”等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但目前我县干部队伍作风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少数部门仍然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吃拿卡要以及“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直接影响了干部形象,损害了经济发展环境。因此,我们一定要大力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和“解放思想、改进作风”活动,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努力把良好的作风转化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坚持整体推进的同时,必须把握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 第一,要在破除体制障碍上下功夫。体制问题,根由是思想问题;破除体制障碍,首先必须冲破思想束缚。实践证明,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力度和发展的速度。从我县的发展来看,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经济发展速度的差距,但归根到底还是思想观念的差距。当前,我县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就必须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冲破不合时宜的观念束缚,改变因循守旧的精神状态,破除小富即安和封闭保守的思想,牢固树立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就敢试敢闯的观念,真正以思想的解放加速创造力的释放,以观念的更新带动工作的创新,努力营造良好的思想社会环境。 第二,要在提高行政效能上下功夫。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诸要素中,行政效能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关键要素。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必须把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放在首要位置。一是要转变工作作风。广大干部要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活动为契机,把作风建设成果体现在提高工作效能上,以过硬的作风创造优质高效的服务。二是要完善制度。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和客商。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提高行政行为透明度。要完善工作考核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克服乱作为或不作为,努力营造为民、利民、便民和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氛围。三是要加大查处力度。县优化办要加大明察暗访力度,严肃查处“四乱”行为,坚决查处推诿扯皮、吃拿卡要、效率低下等行为。要抓大案、抓典型,严肃查处一批典型案件,谁要断了溆浦的财路,我们就要坚决断他的官路,做到查处一批,震慑一片。 第三,要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上下功夫。服务政府是现代行政的发展方向。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施政理念,切实做到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企之策、常兴服务之举,始终把搞好服务放在工作的首位。要按照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总体要求,不断深化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提高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