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docx_第1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docx_第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docx_第3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docx_第4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普通班).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远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普通班历史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B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C 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D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2.下图为欧洲众多宣传马歇尔计划海报中的一幅。其中,参加国的国旗以风车叶片表示,而美国国旗则位于风车负责控制方向处,宣传标题则为“无论在任何恶劣天气下,我们会共同向前走”。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 )A 属于美国谋求经济霸权的开端B 推动了美苏冷战格局最终形成C 有助于促进西欧的一体化进程D 标志着世界经济体系化的确立3.1991年,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解体B 俄罗斯加强与欧盟的关系C 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D 阿拉木图宣言签署4.当代美国政治家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其主要含义是()A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B 多极化趋势下美国难以独霸世界C 美国已完全失去了超级大国地位D 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5.漫画中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手拿猎枪,回头搜寻着猎物。树上的牌子写着“猎鸽季节开始”,躲在树后的是“(日本宪法)第9条”和平鸽。日本宪法第9条规定日本放弃战争、不保持战争力量、不承认交战权。日本宪法因而被称为“和平宪法”。但安倍再次当选日本首相之后已开始针对第9条的修宪造势。漫画揭示的问题实质是()A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B 日本国内政治局势混乱C 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发展威胁世界和平D 日本试图以武力称霸世界6.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阿拉伯之春(中东乱局)、伦敦之夏(社会骚乱)、华盛顿之秋(“占领华尔街”)、平壤之冬(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 )A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B 国际恐怖主义泛滥C 乱象丛生,危机重重D “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7.法里德扎卡里亚的后美国时代认为:“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这里的“群雄竞起”( )A 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B 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C 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D 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8.1992年邓小平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上述谈话的国际背景是()A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 美苏“冷战”逐步升级C 多极化格局形成D 第三世界迅速崛起9.对下图漫图关于当前国际关系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冷战结束后开始出现多极化趋B 动荡紧张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主流C 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趋严重D 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等矛盾及大国插手使世界局势动荡10.某班同学曾在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A 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B 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C 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D 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11.德国教授施奈德说苏联解体是由于美国“插手”;美国前国务卿贝克认为苏联演变是“遏制起了作用”;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则明确说,苏联发生的事情是“我们的价值观念的道义力量的胜利”。这些材料旨在说明苏联解体 ( )A 是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B 是美国直接进行干预的结果C 其根源是与美国的争霸D 是美国对苏联进行封锁包围的结果12.下图是某学生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直观展示,据此理解其反映的主题是()A 世界多极化局面已经形成B 美苏“冷战”完全抑制了多极化的发展C 不结盟运动支持欧共体、日本崛起D “冷战”时期已出现政治多极化趋势13.1961年6月,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的筹备会议召开,确定了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条件:奉行不结盟的独立政策;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等等。可见,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A 可化解两大阵营间的矛盾B 必将形成新的国际军事集团C 有助于国际政治的民主化D 直接推动了两极格局的瓦解14.1961年6月召开的不结盟首脑会议预备会议,就参加不结盟首脑会议制定了严格标准,如 “与会国缔结两国间的军事同盟或加入地区性防卫条约时,不得按照大国间对抗为背景的意图签订”。据此可以得出,不结盟运动( )A 以反对冷战为目的B 反对与大国交往C 始终专注于政治斗争D 反对参与美苏对峙15.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 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A 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B 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C 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D 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16.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持在19世纪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能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并于1950年5月停止了战争赔偿计划。美国对日政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为了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推行民主改革B “冷战”的加剧和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C 加紧孤立、封锁和威胁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D 扶植日本以稳定资本主义制度17.观察下图,其变化对当时国际政治格局的主要影响是( )A 美国霸主地位的确立B 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C 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D 日本已成为政治大国18.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 )A 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主义的欧洲B 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C 重新确立欧洲的国际中心地位D 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19.1949年下半年发生了两件事,其分别为苏联首次爆炸原子弹成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前者使美国和其盟国感到,它们正面临着苏联空前的军事威胁,甚至是核威胁;后者则使杜鲁门政府认为它所担心的共产主义浪潮的扩张已成为事实。这两大事件直接导致( )A 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 “冷战”加剧和美国极力排斥新中国C 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正式形成D 美苏两国因惧怕核战争而妥协对话20.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58 年开始评估中苏关系的发展趋势,认为中苏的同盟是不可能破裂的。原因有三,一是中苏意识形态一致,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政治目标一样,都要走向共产主义;三是敌人一样,都是美国人。该报告( )A 以“冷战思维”看待国际关系B 忽视了中苏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C 正确预见了中苏关系发展的走向D 明确指出了“两分世界”的概念21.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A 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B 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C 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D 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22.对于朝鲜战争,苏联报纸说“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同一天的美国报纸则说“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了广阔的前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从双方对朝鲜战争的不同表述中可以看出,当时国际关系的显著特点是( )A 美苏媒体的对立B 缓和与动荡并存C 两大阵营的尖锐对立和激烈斗争D “热战”是主要的对抗形式23.“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这是某年英国泰晤士报刊登的来自香港记者的报道。这份报道( )A 评论的是新中国参加亚非会议B 证明英国没有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C 反映出英国对中国收回香港主权的无奈D 有助于研究新中国成立时西方国家的态度24.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A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 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C 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D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5.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相见,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其准确含义是()A 中美两国的矛盾开始消失B 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始提高C 中国的国际环境得到改善D 中美关系由敌对开始走向正常化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50分) 26.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世界局势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材料二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1971年5月)(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而采取的行动,并简述其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请就中美两国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双边关系谈谈你的看法。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0年)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越过三八线。几个小时之内,北朝鲜人迫使南朝鲜边防人员丢弃广阔的前线地带向后撤退。美国似乎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讶,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二十世纪大博览材料二1950年6月25日,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发动了内战。葛罗米柯、波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材料三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李承晚集团自认为有美国的支持,就能轻而易举占领北朝鲜。但是,北朝鲜军民在劳动党和金日成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起反抗,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解放了汉城和南朝鲜40以上地区,李承晚集团处于瓦解之中。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结合上述材料回答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说明它们相同的历史要素。(2)结合材料说明在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问题上,材料二、三的观点与材料一的观点的不同之处,及这种不同反映出的当时国际关系突出特点。(3)假如历史兴趣小组利用上述材料研究该历史事件,从史料收集角度看,说明存在的不足之处。答案1.D 2.C 3.C 4.B 5.C6.A 7.C 8.A 9.D 10.C11.A 12.D 13.C 14.D 15.C16.B 17.B 18. B 19. B 20.A21.C 22.C 23.D 24.D 25.D26.(1)特征:对抗。原因:意识形态的矛盾;国家利益的冲突。(2)行动:1971年基辛格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并发表联合公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