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卓尼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生物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1.生物膜上常有某些物质或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有利于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B. 核膜上有许多核孔,有利于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C.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膜上附着核糖体,有利于对多肽链的加工D. 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有利于H的氧化【答案】C【解析】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促进ATP水解释放能量,有利于主动吸收营养物质,A正确;核膜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界膜,有许多小孔,由特定的物质构成核孔复合体。它能够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B正确;高尔基体膜上没有核糖体,C错误;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内膜中有许多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关的酶,促进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D正确,所以选C。2.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胎儿体内无细胞的凋亡现象B. 植物胚柄的退化属于细胞凋亡现象C. 衰老细胞中线粒体数目减少,核体积增大D. 人体细胞存在衰老和凋亡是不可避免的【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详解】细胞分化、细胞衰老与凋亡发生在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胎儿体内也有细胞的凋亡现象,A错误;植物胚柄的退化属于细胞凋亡现象,B正确;衰老细胞中线粒体数目减少,呼吸变慢,细胞核体积增大,C正确;个体发育过程中,衰老和凋亡过程都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故人体细胞存在衰老和凋亡是不可避免的,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衰老和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掌握细胞凋亡的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 如果DNA双链不能解开,细胞中的DNA复制和RNA转录都会发生障碍B. 复制时DNA的一条链上有2个C变成了G,连续复制4次后,突变基因占50%C. 真核细胞核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间期D. DNA聚合酶在细胞核内合成的【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DNA复制和RNA转录,都需要经历DNA解开螺旋阶段,如果DNA双链不能解开,细胞中的DNA复制和RNA转录都会发生障碍,A正确;DNA复制时,以“有2个C变成了G”的这条链为模板合成的子代DNA的结构均不同于亲代DNA,而以正常链为模板合成的子代DNA的结构均与亲代DNA相同,所以连续复制4次后,突变基因占50%,B正确;真核细胞,其核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间期,C正确;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中合成的,D错误。4.下图是以某种作物中的和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三个新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用和培育成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分别称为杂交和测交B. 用培育出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C. 用培育出只能利用秋水仙素来处理D. 用培育出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题中所涉及的育种方式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变异。注意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详解】用和培育成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分别称为杂交和自交,A错误;用经过培育出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B正确;用经过培育出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的幼苗或萌发的种子,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也可以用低温处理幼苗或萌发的种子,使其染色体加倍,C错误;用培育出只进行了有丝分裂,没有进行减数分裂,而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故该过程没有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B。【点睛】农业生产上培养优良品种的育种方法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本题考查几种育种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5.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a和b)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纤维表面(如图),给该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变化。下列对两电极电位高低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兴奋从a点传导到b点的方式是局部电流记录仪指针第一次偏转时,a点的电位高于b点记录仪指针第二次偏转时,b点的电位低于a点 b点兴奋时Na+外流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和形成的机制,借以考查对相关知识要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详解】兴奋从a点传导到b点的方式是局部电流,正确;记录仪指针第一次偏转时,a点兴奋为负电位,a点的电位低于b点,错误;记录仪指针第二次偏转时,b点兴奋为负电位,b点的电位低于a点,正确;b点兴奋时Na+内流,错误选A。【点睛】兴奋传导的机制: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6.兴趣小组将酵母菌分装在500ml培养瓶后,置于不同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80h到100h内中酵母菌增长率基本不变B. 140h内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倍数(Nt/Nt-1)基本不变C. 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压线的个体左上两边记在方格内D. 和出现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培养瓶中葡萄糖的量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对于酵母菌计数时,可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可按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进行计数,也可以选相邻两边及夹角对边线上的菌体进行计数。增长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其计算公式为:(本次总数-上次总数)/上次总数100=增长率。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增长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本次总数-上次总数)/时间=增长速率。“J”型曲线的增长率是不变的,而增长速率是要改变的。“S”型曲线的增长率是逐渐下降的,增长速率是先上升,后下降。【详解】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的增长率下降,故在80h到100h内,中酵母菌增长率逐渐减小,A错误;由图可知。为“J”型增长,增长倍数(Nt/Nt-1)基本不变,B正确;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的方法是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对于压线的个体可将左上两边的记在方格内,C正确;和酵母菌的最大种群数量不同,即环境容纳量不同,可能是培养瓶中葡萄糖的量不同,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J型曲线、S型曲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二、非选择题7.为了提高绿色植物的生态效益,研究者做了相关实验,并绘出如下三幅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的 _上分布着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其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光照条件下,图1中的上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的物质有_;空气中CO2浓度变化时首先会影响图1的 _中化学反应的速率。(2)图2中的曲线表示在CO2充足的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温度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可知,在光照强度为4 klx之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为_,由此实验结果可推测出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范围是_ 之间。(3)图3表示该植物夜间在O2浓度分别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假定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在O2浓度为d时细胞的呼吸方式是_;当O2浓度为a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的_倍 。【答案】 (1). 类囊体薄膜 (2). 胡萝卜素 (3). ATP、H和O2 (4). 叶绿体基质 (5). 光照强度和温度 (6). 1030 (7). 有氧呼吸 (8). 5【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1表示叶绿体,是叶绿体外膜,是叶绿体的基粒,是叶绿体内膜,是叶绿体基质。图2表示不同温度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曲线。图3表示该植物夜间在O2浓度分别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据此分析作答。【详解】(1)图1表示叶绿体,是类囊体薄膜,其上分布着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其中溶解度最大的是胡萝卜素;光照条件下,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可以发生光反应,其产物是ATP、H、O2,空气中CO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因此CO2浓度变化时首先会影响图1的叶绿体基质中化学反应的速率。(2)据图分析可知,在光照强度为4klx之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为自变量光照强度和温度,据图分析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在1030之间均达到光饱和点,所以其最适温度范围是在1030之间。(3)据图3分析,d点时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说明此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当O2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为3,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为8-3=5,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136=0.5,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152=2.5,所以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倍数为2.50.5=5。【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8.某蝇的种群中,部分个体翅上有红色的斑点,斑点分为圆形和星形两种,圆形(A)对星形(a)完全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翅上有斑点(B)对无斑点(b)完全显性,由仅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请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上述两种性状的基因_ (填“遵循”、“不遵循”或“不确定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选择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与一只该种群中的圆形斑雌蝇杂交,若子代中出现_(填表现型)的个体,则该圆形斑雌蝇为杂合体。(3)研究人员发现,在该蝇的一个无斑纯合群体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圆形斑雄蝇,已知出现该圆形斑雄蝇的原因是其中一个亲本产生配子时,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所导致,则该基因突变是由基因_突变成了基因_。该圆形斑雄蝇的突变基因来自_(填“母本”、“父本”、“母本或父本”),判断的依据是_。【答案】 (1). 遵循 (2). 星形斑或无斑 (3). Xb (4). XB (5). 母本 (6). 子代雄蝇的X染色体只来自母本【解析】【分析】本题既有根据亲代基因型推理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也有根据表现型推理基因型。首先是弄清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考查了理解把握遗传规律和利用遗传规律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详解】(1)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圆形斑雌蝇的基因型是A XBX ,与aaXbY的雄蝇杂交,若该圆形斑雌蝇为杂合体AaXBXB 、 AaXBXb、 AAXBXb,则子代会出现星形斑(aaXBX 、aaXBY)或无斑(XbXb、XbY)个体。(3)无斑纯合群体(XbXb、XbY)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圆形斑雄蝇A XBY,又已知出现该圆形斑雄蝇的原因是其中一个亲本产生配子时,一个基因发生突变所导致,所以该基 因突变是由基因Xb突变成了基因XB。由于子代雄蝇的X染色体只来自母本,所以该圆形斑雄蝇的突变基因来自母本。【点睛】已知表现型推理基因型时,可以先写出基因型通式,再根据子代基因的来源确定基因型。9.回答下列与人体稳态调节有关的问题:(1)下丘脑中存在体温调节中枢,据图1可知能作用于下丘脑的信息分子有_。(2)受寒冷刺激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对Na的通透性增强,膜电位将变为_。此时膜外Na浓度_膜内 Na浓度。(3)人体长时间处在严寒的环境中,会表现出面色苍白、躯干部及四肢的骨骼肌剧烈颤抖等症状。面色苍白的原因是_;骨骼肌颤抖的意义是_。箭毒可与乙酰胆碱的受体发生强有力的结合,引起肌肉松弛,原因是_。(4)接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的感受器位于_。抗利尿激素可作用于肾小管,激活肾小管细胞内一系列反应。正常成年人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cd时段,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_,导致血浆渗透压_。【答案】 (1). 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 (2). 外负内正 (3). 大于(或者高于) (4).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5). 迅速大量增加产热 (6). 乙酰胆碱无法结合受体,无法打开离子通道引起肌肉细胞膜电位变化 (7). 下丘脑 (8). 增加(大) (9). 降低【解析】【分析】考点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综合考查把握知识要点,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利用知识分析和解释问题的能力。【详解】(1)据图可知,大脑皮层可通过神经调节下丘脑,甲状腺激素也可以反馈调节下丘脑,所以作用于下丘脑的信息分子有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2)神经元对Na的通透性增强,造成钠离子内流,膜电位将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细胞膜内外Na的分布特点是膜外高于膜内。(3)面部毛细血管血流量正常时,面色红润,面色苍白的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骨骼肌颤抖,肌细胞的细胞呼吸增强,通过新陈代谢产热增多,有利于维持体温。肌肉松弛是肌肉失去了神经的控制作用,原因在于箭毒可与乙酰胆碱的受体结合,神经递质就失去了受体结合的机会,突触后膜不能产生电位变化,因此不能兴奋。(4)cd段抗利尿激素增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大,促进对水的重吸收,血浆浓度降低,渗透压下降。【点睛】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激素和神经递质起动员作用,共同调节内环境的稳态;神经纤维静息状态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时钠离子内流造成膜电位变成外负内正,随后钾离子外流,又恢复为外正内负。10.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据图分析回答:(1)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填序号),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_(填序号)。(2)图2中B表示_。若鼠摄入能量为2.2109kJ,A中能量为1.6109kJ,B中能量为1.2109kJ,狼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3)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法。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_。(4)在草原生态系统向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_(填“大于”“等于”“小于”)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逐渐增强。【答案】 (1). (2). (3).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4). 15% (5). 标志重捕 (6). (负)反馈调节 (7). 大于 (8). 抵抗力【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甲是无机环境、乙是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为光合作用,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为生产者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部分。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同化量=呼吸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摄入的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图2中A表示鼠同化的能量,B表示鼠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表示鼠的粪便和鼠的遗体残骸中能量流向分解者。【详解】(1)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2)由分析内容可知,图2中B表示鼠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由分析可知,鼠的同化量为A中能量,即1.6109kJ,狼同化能量为2.4108kJ,该生态系统中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狼的同化量与鼠的同化量的比值,即2.41081.6109=15%。(3)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一般采取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故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4)在草原生态系统向森林生态系统演替的过程中,植被的分层更明显,对光的利用率更高,群落的有机物逐渐增多,故生产者固定的CO2量大于生物群落呼吸排出的CO2量,由于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增多,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故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11.某地为解决果农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