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稿约函.doc_第1页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稿约函.doc_第2页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稿约函.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稿约函孙中山先生创办中山大学,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训,立灌输及研究高深学理与技术并因应国情力图推广其应用为旨,勉励学者诸君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肩责之道,勉术学问,琢磨道德,爱惜光阴,发奋读书,研究为人类服务之各种学问,非学问无以建设。中山大学法律评论学术集刊为中山大学法学院创刊自1999年,秉承学术乃天下公器,谨遵孙逸仙先生之激励,倡导学术自觉,追求学术品质,提倡关怀世界、著立经典,立志为学问,力求为法学学术及法治进步贡献点滴。本刊设主题研讨、论文、评论、争鸣、阅读经典等固定栏目及笔谈、论坛、判例等机动栏目,实行匿名投稿制、初审编辑与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和一票否决制,对来稿不限体裁和篇幅,不考虑作者身份和背景,特别看重思想原创、关注现实、观点独到、论证严密、问题意识强烈,重视学术水准和学术规范,一切从学术出发。本刊竭诚欢迎持续赐稿。为贯彻学术标准及学术质量至上,公正对待每一篇来稿,为作者和读者奉献经严格审查的高质量文稿,本刊倡导匿名投稿制。所有来稿请一律隐去作者信息,确保不出现姓名、单位、学历、职称、职务、地址、基金项目和注释中的“拙著”、“拙文”等任何表明作者身份与背景的信息,且请勿以投稿程序以外的任何方式影响审稿。来稿请以文稿标题为主题的电子邮件,发送至抄送,并附有内容提要、关键词和英文标题。编辑部将对每一篇来稿组织匿名评审程序以后,按照您投稿的电子邮箱回复审稿意见及是否用稿的通知,并在通知决定用稿时方才请您补充刊发文稿所必要的作者信息与通讯方式。我们坚信,这是我们刊物对任何一篇来稿、对广大作者和读者最为真诚的负责和崇敬,恳请每一位投稿作者鼎力支持,敬请广大作者和读者对所刊发的文稿进行关注。 本刊发表的著述观点均属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刊立场,作者应保证对其来稿享有著作权且尚未发表,译者应保证译本获得授权许可且未侵犯原作者或出版者权利。除来稿声明保留外,视为同意本刊拥有以非专有方式向第三人授予所发表作品电子出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数字化汇编、复制权,以及向各种文摘类刊物推荐转载的权利。欢迎对所刊文章的转载、摘登、翻译和结集出版,但应尊重原作者著作权利,且注明系转自本刊及原作者、译校者署名并进行通知。附:中山大学法律评论注释体例一、一般规定1全文采用脚注,注释序号以阿拉伯数字上标;标题及作者简介信息注以星号上标。2引用文献的必备要素及一般格式为“国籍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标题(版本与卷册),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起止页码。”3所引文献若为撰著,不必说明责任方式,否则,应注明“编”、“主编”、“编著”、“整理”、“编译”、“译”、“校注”、“校订”等责任方式。4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应以“参见”引领;非引自原始资料者,应先注明原始作品相关信息,再以“转引自”引领注明转引文献详细信息;凡有“参见”、“转引自”、“摘自”等引领词者,作者与书名之间不用“:”隔开。5引证信札、访谈、演讲、电影、电视、广播、录音、馆藏资料、未刊稿等文献资料,应尽可能明确详尽,注明其形成、存在或出品的时间、地点、机构等能显示其独立存在的特征。6外文文献遵循该语种通常注释习惯。二、注释范例1著 作季卫东:法治构图,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年,第56页。参见季卫东法治构图,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年,第56页。2论 文王利明:惩罚性赔偿,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116页。3集 刊贺卫方、苏彦新、徐忠明、任强:法治及其西方资源,载谢进杰主编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9卷第1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56页。4文 集陈光中:中国刑事诉讼法的特点,载陈光中陈光中法学文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第258页。5教 材江平主编:民法学(第二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96页。6译 作美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第156页。7报 纸徐忠明:学术训练与大学时光2011届新生开学典礼致辞,载中山大学法学院院报2011年9月25日,第8版。8古 籍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第43卷,第123页。9学位论文 吴洪淇:证据法的运行环境与内部结构,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26页。10会议论文黄瑶:military intervention under the doctrine of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R2P),发表于“亚洲国际法学会第三届双年会”,北京,2011年8月27-28日。11学术报告陈弘毅: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台湾地区的法治和民主:比较与反思,发表于中山大学法学院“方圆大视野”系列高端公益论坛第十九期,广州,2013年1月8日。12研究报告丁利:理性、进化与均衡:博弈论解概念及其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工作报告,北京,2002年9月,第23页。13网络文献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在中山大学隆重召开,登载于“国际经济法网”,网址:/html/yanjiuhuizhichuang/20111120/17079.html,访问时间:2011年12月21日。14外文文献D. James Greiner, Cassandra Wolos Pattanayak and Jonathan Hennessy, The Limits of Unbundled Legal Assistance: A Randomized Study in a Massachusetts District Court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126 Harvard Law Review 901 (2013).Larissa van den Herik and Nico Schrijver (eds.), Counter-Terror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