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_第1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_第2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_第3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_第4页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五六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15.动手做做看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中受到启发。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学重点抓住描写伊琳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图片、实验器材教学过程教学案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人类都有两件宝知道是什么吗?学生自由发言:双手和大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动手做做看板书课题。2图片演示:(出示两张图片:1小女孩撅着嘴巴生气的样子2小女孩面带微笑的样子。问题:这个小女孩怎么了?她就是伊琳娜,她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呢?学完课文动手做做看你就明白了。)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生用自己喜爱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工具书等方式读准字音。2检查初学情况:a出示生字卡片,读出你已认识的字,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b出示词语卡片:认读词语。3师生总结识字方法:(1)换偏旁识字:慢漫mn篇骗pin(2)偏旁归类识字:哎i哄hn喝h(3)联系学生生活识字:朗读课文的“朗ln”(4)编字迷识字:士兵的心志zh(5)比较识字:题提t4读课文:指名读(检查生掌握情况)小组练习读师生评议。5写字指导:(1)学写“哄、喝、提、题”4个字,仔细观察:你觉得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2)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游戏,如:范写“哄、喝”两个字时说:要想把口字旁写得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3)学生临写:同桌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附:板书设计:13动手做做看哄喝题提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开火车检查生字,新词。2指名读课文二、再读课文、发现问题1引导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懂的问题。2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如:a伊琳娜为什么开始很生气,后来又笑了?b朗志万为什么要“哄骗”小朋友们?朗志万真的是“哄骗”吗?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让学生带着自己发现的问题,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试着解决问题。2把没有解决的问题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纠正。四、全班交流,归纳学法,指导朗读1解决“伊琳娜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1)学生找出相关段落(2)指导朗读:注意段落中反问的语气2解决“郎志万为什么要哄骗小朋友?朗志万真的是在“哄骗”小朋友吗?(1)理解“哄骗”。区别生活中的“恶意哄骗”与“善意哄骗”(2)指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读句子,体会“光”在句中的意思,反复读句子,注意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3)师生评议朗读情况五、实践活动:加深理解1按课文中的描写和伊琳娜共同做实验验证猜疑。2学生谈谈自己实验后的感受六、积累语言、拓展延伸1伊琳娜听懂了朗志万的话,她可能会说些什么?请你自由想像。伊琳娜可能说的话并写下来。2读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请选择。(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的话。()(3)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4)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3你在生活中听到或发现过老师,家长说或做的不对的地方吗?你是怎样做的?有何感受”如小马过河的故事实验作业:从课外书中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板书设计:13动手做做看妈妈:不能光想动手做做看朗志万:科学家有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伊琳娜:找放进笑16.邮票齿孔的故事学生分析:学生默读课文后,一定会有所感悟,而每个人感悟到的又不尽相同,要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教材分析: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学习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二、识字写字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把它挑出来,摆到一边,并读给别的小朋友听。2.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3.借助汉字特点识字。(1)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2)借助汉字表音的特点识“究”“政”。4.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1)“我说你找”。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另一个同学在文中找出来。(2)“我指你认”。一个同学指生字,另一个同学快速读出来,再说出课文中的词语或用字组词。(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课的生字。三、写字指导。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字(刀、仍、便)是新认的字。“刀”字放手让学生临写,“仍、便”二字与“使”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单立人的写法学生已经多次接触,应该比较熟悉,因此放手让学生书写。但三个带单立人的字的右半边应该细致地指导一下。“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便、使”右边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别的基础上指导写美观。指导的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英”字第七笔撇上边要出头。“式”字的第四笔是提,不是横,斜钩要写美观。第二课时一、导入:二、整体感悟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主选择读书方式。2.合作学习,读给小伙伴听,相互检查、订正。3.抓重点语句悟读、品读。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你喜欢谁呢?为什么?在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1)用礼貌的语气读一读他们的对话。(2)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怎样读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们在用心思考呢?此时教师可示范读,也可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读。(3)“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看插图你能想象出当时阿切尔的动作神情吗?学一学他的样子,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4)“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5)“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从“仍然”一词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语气读第四自然段中的后两句。三、积累运用1.课文中表示数量的词语有哪些,找出来读一读,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如,一大张邮票一枚别针一台机器一家小酒馆一位先生)还可以说“一枚”、“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填填”。2.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记到小本子上,或者用这个词依照书上的句子说一句话。可引导积累以下词语?求助、举动、吸引、整齐、研究、立即、仍然。四、实践活动1.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响应学生伙伴的提议,去收集一些邮票。2.故事会。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17.画风教材分析: 画风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5课,课文主要讲了宋涛、陈丹、赵小艺一起画画儿时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谁能画风”。是小艺首先动脑筋想出了办法,最后还是三人合作,用不同景物的变化描绘出了风的样子。我们喜欢宋涛,因为他敢想,善于提出问题;我们也喜欢陈丹,她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善于向别人学习;我们更喜欢赵小艺,你瞧她,“眨眨眼睛,想了想”,她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我们的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中,去体会课文中三个孩子的思想;去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想出别的、更多的画风的办法。所以,我在教学中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这节课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这节课主要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教学目标: 1、会认7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并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汇。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善于动脑的能力。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引出课题。 1、录音放出刮风的声音,让学生说说听到什么声音?(生齐说)(板书:风)它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发言) 2、直奔主题:我们今天学的课文就跟它有关,题目就叫画风(板书:画) 3、(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后,你会提出哪些问题呢?(学生自由提问题)老师对问题进行梳理。并归纳出两大问题。课件出示: 1、谁在画风? 2、他们是怎样动脑筋把风画出来的? 指名读问题 教师小结:同学们读的好,我们要想弄明白这两个问题,就必须认真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圈一圈,再互相请教。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学习生字。 (1)(出示课件)三个小朋友及它们的名字,并认读生字。 (2)指名认读生字,分组读生字。 (3)把名字分解,再读生字并组词(师点击生字,生开火车形式读) 4、再读课文,解决第一个问题,谁在画风?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赵小艺陈 丹 宋 涛三、图文并茂,探究学习 1、那三位小朋友是怎样动脑筋把风画出来的呢? 2、利用课件学习三幅画课件显示三幅画,学生欣赏,并结合问题进行思考。 (1)你喜欢谁的画? (2)他的画上都画了什么? (3)从哪儿可以看出有风? 3、小组讨论交流(以上思考题连起来说一说) 4、指名汇报(任意说出一幅) 课件演示:(风吹旗飘、风车转、雨丝斜、小树弯)明白风与它们的联系。 教师板书: 红旗飘 画风 风车转 小树弯 雨丝斜四、朗读感悟 深入理解 1、逐句指导朗读重点句子与段落。 课件显示: (1)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指导朗读,教师重点指导重音“弯弯的”有感情齐读。 (2)宋涛说:“谁能画风?” 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 指四名学生分角色表演,边读边做动作,演感受。 师生一起分角色来读。 2、全文分角色朗读,自己找小伙伴,四个人一小组练读。 3、教师小结过渡。五、驰骋想象 鼓励创新。(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1、师放录音,引导学生想象 2、学生实际操作,动笔画风。 3、展示作品。六、全课总结,课下延伸 课件显示: 1、风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又给人类带来哪些坏处? 2、怎样让风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附板书设计如下: 15 画 风 赵小艺 红旗飘 风车转 陈 丹 小树弯 宋 涛 雨丝斜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陈丹,宋涛、赵小艺三人图片1。请小老师领读他们的名字。2、出示图片2,有什么变化?(没有拼音)现在你能再叫叫他们吗?(男生读、女生读)二朗读感悟1 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讲了谁在干什么?(学生汇报)2、画着画着宋涛提了一个问题,请同学来读一读。(读出疑问的语气)3、是啊,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呀?请孩子们默读四到八自然段,用横线勾出赵小艺,宋涛,陈丹是怎么画风的?4、全班交流,相机出示课件并板书(1)随学生回答出示有关句子:a、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b、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c、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d、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2)句子中的“她”“他”分别指谁,你能把名字代进去读一读吗?(3)闭上眼睛想像一下他们的画。想看看他们的画吗?出示图画。(4)你能给这幅图配上书上的句子吗?请学生给学生所画的景物配上文中的话,同时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你们能用“风来了,风把_吹_了,风藏在_里。”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2)指名一小组展示朗读成果。(3)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课文。三、发散思维,拓展说话。1、你喜欢文中的3个小朋友吗?为什么?2、宋涛、陈丹、赵小艺会画风,你能画风吗?你想怎么画?3、除风以外,声音、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能画出它们吗?(全班交流)四、板书设计 赵小艺 飘动的旗子 呼呼转的风车 陈 丹 弯弯的小树 宋 涛 斜斜的雨丝18一次有趣的观察教案教学目的:1、认识“蔓、缠、竟”这些生字。会用“终于”说话。 2、研读课文,感受作者的心里变化,感情朗读课文。 3、知道“百闻不如一见”,懂得要多留心细观察,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教学准备:生字卡、课件等。教学过程:一、 看图引入1、 展示课文插图,仔细观察,看图说话。你看明白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指名说话2、揭题:画中的小朋友正在进行一次“有趣的观察”,他究竟在观察什么?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呢?咱们到课文里看个究竟。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再读课文,给文章自然段标上序号。A、结合课文插图,读了课文,你又明白了什么?B、想一想,说一说。“我”听大人说, 。起先,我 。于是,我就 。最后我终于相信 。这真是一次 的观察。3、再看插图,读读词语。扁豆蔓儿 终于缠上去 观察竹竿 究竟特意 偷偷地墙根 决定(1)指名认读词语。理解词的意思。(2)结合插图和课文内容,用这些词各说一句话。三、细读课文,深入品味。1、轻声读全文。思考:在大人的谈话中,我听说了一个有趣的话题:扁豆的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针对这一有趣的话题,我起先怎么想的?最后又是怎么认为的?用“”划出有关“我”前后想法和态度的句子。2、交流讨论,深入发现。在交流反馈中出示句子:A、我常听大人说,扁豆的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这是真的吗?我不相信,决定自己观察观察。B、我终于相信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这是我自己观察到的!(1)指名读两句句子。“我”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一样?起先我不相信是为什么?最后我终于相信又是为什么?(2)再自由读这两句句子,留心标点“?”、“!”,从标点中,你又读懂了什么?(3)想想,你准备怎样“读”好这两句话?指名挑战读,评价。3、那么,是什么改变了我的态度?让我有这么一个非常肯定的结论呢?自由读2、3自然段(1)小结:认真仔细的观察,亲眼看见的现象改变了我的态度。(2)用“ ”划出“我”观察态度认真、仔细的句子。A、交流反馈,理解品味“特意”、“看个究竟”、“紧盯”、“又”这些词的意思和用词准确。B、在两次观察中,让“我”终于相信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是哪一次?为什么?C、比较句子。我看着它。我紧盯着它。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我”的“紧盯”?D、课件展示扁豆蔓儿的有趣现象从右边绕着爬。4、有感情地朗读2、3自然段。此时,你想对课文中的“我”说些什么?四、回顾总结,思考升华。1、出示图片。看看“我”的神态,用一个合适的词形容一下。想象:小主人公开心地对我们说什么呢?2、课文中的“我”在一次有趣的观察中收获了什么?你们在一次有趣的观察里又收获了什么?板书设计 我不相信 仔细观察一次有趣的观察 扁豆蔓儿向右绕爬 特意 紧盯 相信事实 终于相信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调换顺序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2、能自主根据形声字特点进行识字。积累运用词语。3、能自己读懂小故事。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5、自主学习,乐于展示。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口语交际、积累词语2、难点:进义词词义的区分,口语交际。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我的发现。1、出示词语。2、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3、全班交流4、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二、日积月累(一)是“读读认认”;1、投影出示字词。2、组内交流说发现。(形声字;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识记新字。)3、游戏识字。4、自由练习读词语,扩词练习。(二)是“我会填”;(“我会填”是选择近义词填空的练习。)1、说说每组的两个词是什么关系。(近义词)2、结合生活分别用这两个词造句。3、说说差别。4、填空。(三)是“我会读”。1、学生默读明意,自主识字。2、朗读感悟:鲁班善于思考,动手创造。3、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想法。4、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或家长听。第二课时一、口语交际1、生将课前布置制作的小制作拿出。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爱的小制作。 3、小组交流、汇报制作过程。别人讲的时候,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作解答。4、小组推荐做得好、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5、评一评谁的小制作做得好,谁介绍得好。6、将学生的小制作办成一个展览。二、展示台1、导语: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你碰到美的东西你会怎样?(生交流。)2、展示:与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图片与材料。(内容不限)3、全班交流自己的搜集途径。4、总结:每个人交流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每个人交流一个思想你便得到许许多多的思想,原同学们,时时处处不忘留心美的事物,不忘将美与他人分享。5、为此专题办个展览。作业布置:搜集李白与杜甫的相关资料。第五单元17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庐”等9个生字,会写“吴”等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2、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的实物投影。2.课件。(瀑布映衬青山、飞流直下的情景)3.生字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望庐山瀑布)一、情境导入,理解诗题1.(投影展示插图)老师以优美的导语,把学生带进诗的意境。同时随机讲解“香炉”“庐山”等词语。2.理解诗题,认读生字“庐”“瀑”。(注意“瀑”的读音)3.齐读诗题。二、吟诵感悟,想象画面1.自由吟读,用笔圈出生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自己读完以后再读给同桌同学听。2.结合插图思考:诗人站在哪里?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物?3.伙伴之间交流,老师随机点拨。4.组织交流或提出不懂的问题,老师进行指导,结合课件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紫烟”“遥看”“飞流直下”等词语。5.老师小结:诗人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看着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产生了一种想象这飞流直下的瀑布,真好像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一样!(学生齐读后两行诗句)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三、图文对照,熟读成诵1.让学生看图读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2.练习背诵,可同桌之间互相背。四、巩固生字出示“庐”“瀑”“炉”“疑”,用卡片检查学生认记情况,用组词的方式理解字义。五、学写生字1.出示下列要求会写的字:炉、银、烟、流。2.启发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记忆字形,老师点拨。3.重点指导“流”字。(提示:“流”右边的上半部分与“云”的区别,右下部分三笔之间的间距要匀称)4.学生先观察范字,再书写,老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学习绝句)一、复习导入1.小组比赛背诵望庐山瀑布。2.填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3.揭示诗题“绝句”,简要说说诗人杜甫。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借助生字表的拼音读准字音,再读正确、读通这首诗。2.同桌互读。3.指名朗读,齐读,注音纠正读错的字音。(如“行”不读xng;“泊”不读p)二、图文对照,理解诗意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思考:画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树,黄鹂,天上飞的白鹭,山上的积雪,江面上的船)老师在学生回答后板书:黄鹂白鹭雪船2.看图思考: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些景物的?(结合理解“窗含”“门泊”两个词语的意思)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根据学生的提问师生一起答疑)4.看图读课文,想象诗人欣赏大自然美景时的心情。(让学生带着感情再读课文)三、活动激趣,记诵诗句1.找对应的词语,老师读一个词语,要求学生找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如两个一行黄鹂白鹭翠柳青天窗门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2.师说生读。(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相对应的诗句)3.读词连诗。(老师出示诗中任意一个词语,学生背出相对应的诗句)4.情境背诗。(让学生扮演诗人,指点画面上的景物吟诗)5.集体背诵。四、识字、写字,完成课后练习1.出示要求认识的字“鹭”“含”“岭”“泊”“吴”,引导学生交流记字方法,练习组词语。2.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吴”“含”“窗”“岭”“鸣”“绝”“泊”“柳”。3.启发学生说说自己记忆方法,识记字形。4.重点指导“窗”与“柳”的笔顺。5.老师范写。(注意把字写美观,提示容易写错和不容易写好的字)6.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书写,老师巡视。7.完成课后“我会填”的第2道填空题。五、课外延伸回家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试着背一背。板书设计 :望 庐 山 瀑 布李 白望 庐 山 瀑 布挂图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遥 看 瀑 布 挂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河 落 九 天 。20、雷雨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及积累语言、表达语言的能力。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内容。2、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准备: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激趣,激情导入1、出示谜面: 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 千根线,万根线,不粗不细,顶天立地。2、学生猜后,分先后板书课题:雷雨。3、课件展示: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雨吗?说说你们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么今天课件中又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出示课件展示雷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谈观看的体会。4、引发想像:教师播放雨前和雨时的两段音像资料(风声、雷声、雨声),启发学生闭目想像。听着这两段录音,你们都想像到了什么?相机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像把两段录音和插图进行正确搭配。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方法的交流,促进学生丰富识字经验。如:用动作记住:“压”垂;用换偏旁记住“虹”等。3、利用生字卡片进行同桌互检。也可设计识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认读。如:开火车读、摘果子等。或引导学生找出这个字在文中的那句话,结合文中的句子朗读进行巩固。4、小组读课,互相正音,评价。5、全班合作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三、充分朗读,概述课文1、下面请大家听录音,看看下雷雨时是怎样的一番情景。2、下面我们请一个小朋友来朗读课文,看看他和我们刚才听到的谁读得更好!同时请同学们为自然段编序号。3、接着,我们再请大家想想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前的景色?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中的景色?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后的景色?教师随即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4、分组赛读雷雨前、中、后各自的景色。四、写字指导1、出示“我会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生归类分析字行,说发现。)如:“虹、蜘、蛛、蝉”都是虫字旁,书写时要注意“扁口”上宽下窄;“压、逃、越”都是半包围构;“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等。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重点笔画。3、 学生临写,同桌交流评价。对照总结之后,再进行书写,写得好的全班展示。第二课时一、对话平台,回顾1、读写上节课学习的字词。利用生字卡片或课件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2、分段读文,回忆课文内容。二、创设情境,运用实践。1、下面请大家想想: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课文里写了哪些景物及自然现象?请读读课文,用“”画出来。2、交流读书感悟的情况;教师相机点拨。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互相提问题。 如:描写雷雨前的部分“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什么?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描写“雷雨中”的部分,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等等。3、请个别同学回答,并板书。4、创设说话情境:出示投影片(雷雨图) 引读:哗,雨,雨,往窗外望去,都看清了。 质疑:同学在平时的生活中遇见过这样的雷雨吗?能用几句话向大家简单地说说当时的情景吗?下面我们请大家试试看。然后教师归纳:夏天,天气又闷又热,天空中黑沉沉的,忽然电闪雷鸣,刮起了大风,树儿被刮得东倒西歪,哗哗 哗 ,倾盆大雨庞然下起来了。不一会儿,雨停了,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空气清新,舒服极了。 出示句子:雨越下越大。房子,树枝看不清了。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让学生领会:“渐渐”在此处就是由大到小的变化,它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过程,可出示练习添加“渐渐”这个词,既可添在前,也可添在中间,看谁想得快,添得准。出示投影片:我长高了。四周安静下来。运动员们加快了速度。我懂得了爱是伟大的、无私的。3、雨停了,大地间又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呢?出示投影片(雷雨后图): 引读:雨_了,太阳_了。一条_挂在_。蝉_了。蜘蛛_。池塘里的_,青蛙_。 出示投影片,_的雨终于停了。_的太阳公公又出现在_。一条_的彩虹_挂在_的天空。蝉_叫着,好像在感谢这场雷雨似的。_的蜘蛛又坐在_网上。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_地叫起来了,为这雨后的美丽景色增添了无限生趣,人们呼吸着这_的空气,听着这_的声音,心里_极了。三、感情诵读,设计练习1、根据板书,齐背课文。2、你们认为课文学到这里,还应该做哪些练习?可让学生运用朗读、背诵,绘画,唱歌,跳舞等不同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师:我们可以通过唱歌或者画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说“唱歌”吧。当然我们还可以得用课余时间去研究雷雨形成的科学原理及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等等。(可查阅资料,询问老师解决)。板书设计:雷 雨雷雨前:乌云 叶子 蝉 大风 树枝 蜘蛛 闪电 雷声雷雨中:下雨 雨大 雨小 树 房子雷雨后:太阳 彩虹 蝉 蜘蛛 池塘 青蛙21、最大的“书”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化石和岩石的相关资料、生字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教师手拿书)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书)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学生说)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板书;最大的书。(故意漏写双引号)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2、学生汇报思考结果师: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3、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读字音。(2)交流识字体会,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说一说。(3)巩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5、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自然段。三、理解词语。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2、师生释疑。对词语的理解作如下设计:刨根问底:把课文中川川说的话用课件出示出来,一方面指导学生读好问 句,另一方面从问句中体会川川是个爱问的孩于,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 从而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宝藏: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来理解词语意思。地质勘探队员:指导学生说说他们是千什么的。四、指导书写。1、教师范写“底”,讲解写字要领:底:第三笔是竖撇,第五笔是“竖提”,上下都有点。2、学生描黑,临写。3、还有哪些字有“竖撇”?学生练写“册”、“厚”、“质”,教师针对 写字情况进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质疑课题。1、复习生字2、质疑课题师:培根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想从这本最大的书获得哪些知 识呢? 学生质疑,归纳:1)、“书”中有什么内容?2)、这本“书”有什么作用?3)、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自己读书、多思考等)二、细读课文,激发探究意识, (一)、朗读课文,理解内容1、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 说你们从中了解到哪些知识。2、学生在班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随机进行讲解: (1)、岩石“书”:A、(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指名学生读。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指导读第一句话:“岩石就是书啊”应读出叔叔自豪、高兴的语气。B、“书”中的字:(课件出示第六段内容)说说“书”中有哪些字(如雨痕、波痕、矿物等)指导读:你认为叔叔回答川川的问题时是什么态度,并读一读。C、“书”中的画(出示第八自然段内容j “书”中有什么画?(树叶、贝壳、小鱼)。(课件出示“我知道”之一)学生读一读。看始祖鸟的化石。指名读。着重读好感叹句的语气(可引导学生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后为什么加叹号?叔叔从岩石上发现小鱼会是什么心情?)小结:这神秘的化石犹如一份份珍贵的资料,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变化沧桑。 D、化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说自己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我知道”之二)教师补充: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发现了鱼类的化石,便可知这一片曾是大 海。指名学生读。(2)岩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内容)说说,A、岩石的作用。B、叔叔还能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法。指名学生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补充:南极洲发现有露出地表上千米的煤层,说明南极洲曾是森林茂盛之地。3、听了叔叔的介绍,川川会是什么心情、怎么说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凄出高兴的语气。4、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三、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小结:最大的书不仅满足了川川的好奇心,而且从中找到自己的梦想。相信同学们在这本书中获得了自己所需的营养,使自己终身受益。四、积累运用词语开花。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学生自主填好后,可以开展组词游戏。如:宝石-石头化石-石英高山-山岭大山-山川大地-地球土地-地图五、实践活动1、交流自已找的有关岩石的资料。2、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看看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板书设计:19最大的“书”字雨痕波痕矿石岩石画找宝画树叶贝壳小鱼22、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目标1.会认“针”等4个生字,会写“忠”等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在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2、了解文中介绍的在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课前准备1.指南针。2.课件:天然的指南针。(树影、北极星、树叶稠稀、积雪)3.生字词卡片。4.了解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故事导入。(故事主要内容是去野外游玩,不小心与同学们走散,迷了路)2.设疑:这时该怎么办?(请学生想各种可能)3.揭示课题,老师板书。二、初读课文,随机识字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检查自学,随机识字。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特殊的分节方式,再指名分节读,在读中正音。本课的四个生字都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里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用笔做上记号。4.出示指南针,简单介绍它的作用。5.讨论交流:课文中讲的“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三、细读课文,自主学习1.在25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进行研究。(四人小组学习)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问一问。2.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忠实”“向导”“稠”“稀”“分辨”等字词。并用课件演示文中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了解为什么能辨别方向的原因。3.指导朗读。四、总结课文,指导书写1.齐读课文。2.巩固生字。(做从生字卡片中找字的游戏)a.我有一颗中国心。(忠)b.左右结构的字。(稠、针)c.找找上下结构的字。(忠、盏)d.口头填空:一()灯。3.指导书写。a.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如第一行的三个字是上下结构,三个字都是上窄下宽;第二、三行的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都是左窄右宽)b.让学生说说写这些字应该注意什么。c.重点指导“盏”“稀”“碰”“懂”。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指导背诵1.组与组之间进行朗读比赛,老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再次随机进行朗读指导。2.指名说说书中介绍的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指出这些方法所应用的特殊环境。(有些白天适用,有些黑夜适用)3.老师用引读法,引导学生背诵课文。二、表演课文,深化主题1.师生配合表演。迷路的小孩(哭):怎么都是树呀?怎么没有路了?我回不了家了。太阳:孩子,别哭别哭,我来帮助你。现在是中午,你看我照着大树,大树的影子指的就是北方。北极星:别哭别哭,到了晚上,如果天晴,你只要找到我,就知道北方在哪里了。大树:我也能来帮助你,你看我的树叶,一面阳光充足,枝叶茂盛,一面很少见到阳光,树叶稀少。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就是北方。积雪:如果是冬天,你只要看看我就行了,南方太阳光强,我就化得快,而北方太阳光弱,我自然化得慢了。迷路的小孩(擦干眼泪):哦!明白了,谢谢你们,再见!2.小组合作表演。3.选择小组汇报表演。三、用多种方式读、背课文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1.学生展示背诵课文。分组、集体齐背全文。2.说说你在课外找到的辨别方向的方法,进行交流。3.仿照25节的写法,说说你找到的辨别方向的方法。4.总结:大自然不光有很多的天然指南针,它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五、完成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写写”。先口头扩词,再写一个词语。2.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板书设计: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总结中午:太阳(南)树影(北)黑夜:北极星(北)阴雨天:树叶稠(南)树叶稀(北)细细观察,多多思考总结23.看浪花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2?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通过朗读课文,观察插图,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想象能力。二、教材说明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歌,全诗共分五节。第一节讲三个孩子坐在海滩看浪花。第二、三、四节分别讲三个孩子看着浪花展开各自的想象:让海水变淡水;去海底打猎;到海底去采矿。第五节讲孩子们沉浸在想象当中,说说笑笑忘了回家。诗歌语言清新、活泼,琅琅上口。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本文在描写浪花时用了许多比喻句,把浪花比作问号、稻穗、马鬃等,没有见过大海的学生在想象或理解上有一定困难,可通过挂图或影像资料给予帮助。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大海、浪花的挂图或投影片,有条件的可准备教学课件或影像资料。(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束、庄、捕”这三个字容易读错,要注意纠正读音。“号”是多音字,在本课读ho,不读ho。“稼”的本音是四声,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