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支撑.doc_第1页
北京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支撑.doc_第2页
北京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支撑.doc_第3页
北京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支撑.doc_第4页
北京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支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支撑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研究中期报告( 送 审 稿 )北 京 市 国 土 资 源 局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二五年十一月十七日目 录一、北京市国土资源领域发展总体状况1(一)北京市国土资源领域总体状况1(二)北京市国土资源领域重点机构分析11二、国土资源领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十一五”发展思路11(一)制约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及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问题分析11(二)制约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及管理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20(三)重点企事业单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2(四)国土资源领域“十一五”期间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24(五)国土资源领域“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的基本目标和重点任务31三、北京市国土资源“十五”科技工作基本情况34(一)“十五”期间主要科研活动和取得的成果34(二)“十五”期间科技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34四、国土资源领域“十一五”发展的科技需求34(一)国土资源领域涉及的主要技术方向及发展水平分析34(二)解决国土资源领域主要问题的科技需求34(三)国土资源领域服务于奥运会举办的科技需求34(四)“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领域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的关键技术需求34(五)国土资源领域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再创新的科技需求34(六)推进国土资源领域发展能力提升的其他科技工作需求34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领域科技工作的建议34(一)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大力推进国土资源科技进步34(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体系34(三)加大对科技工作的投入,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34(四)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扶持创新基地建设34(五)加强科技规章制度建设,切实改进科技管理工作34(六)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推进国土资源科学技术普及工作34北京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支撑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研究中期报告一、北京市国土资源领域发展总体状况(一)北京市国土资源领域总体状况1范围界定国土资源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范围内一切自然资源的总称,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是指国土资源管理机构设置和管理职能权限划分所形成的体系和制度。北京市的国土资源主要是土地、水、矿产等资源。根据国务院的“三定方案”,以及国务院关于做好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412号)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组建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等有关事宜的通知(京政办发200437号),2004年6月北京市成立了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是负责本市土地与矿产资源行政管理的市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研究制订本市土地与矿产资源的发展战略、地质勘查与地质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以及各种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制度等的制定及组织实施和监督等。2角色定位国土资源是北京市经济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保障。随着北京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的进一步明确,国土资源管理参与本市经济宏观调控的力度明显加大,国土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土地资源方面:土地资源是实现北京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根据200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北京市土地总面积16410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1107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3197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在北京市的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行业以及采矿、水力发电、地热利用、航运等发挥了场所、生产原料、运力、生产工具等作用。土地资源为北京市城市建设拓展了空间并筹集了大量资金。随着北京市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土地承载功能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拓展了空间,据城市规划人口和用地的统计标准计算,2003年全市城镇建设用地约1150平方公里 ,大大拓展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同时,土地的资产功能也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筹措了大量的资金。据统计,北京市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用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提高,自1991年到2003年按照当年价格测算上涨了6倍左右,达到2179万元/平方公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中的建设用地、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和生态用地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北京市将长期面临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有限等土地资源短缺的压力。矿产资源方面:北京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以煤、铁、金、建筑石材等为主,各类矿山(不含地热)年产量3608万吨,工业总产值22亿元。一批以北京矿务局的西山煤炭基地、首钢公司的密云铁矿等为基础的矿业企业,对北京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起着有力的支撑作用,目前年产矿石总量6700多万吨,总量自给率达60%以上。北京市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城市,地下水是北京市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地下水占全市供水总量的三分之二,为北京市区、郊区、卫星城镇和大型矿山、企事业单位提供水源地150余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进京后,地下水将占全市供水总量的二分之一。北京市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目前主要用于采暖、洗浴、种植、医疗等。近年来大量具有观赏、科普、保存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和地质遗迹,正作为旅游观光的优良场所被开发利用。北京市矿业及其相关后续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但与首都的性质和地位相比,北京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还存在一些诸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定措施、编制规划,对其进行规范治理。3建设与管理状况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成立后,将原北京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承担的土地、地质矿产等方面的行政管理职责,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的组织编制土地供应计划的管理职责划入,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进行了职责的转变。并同时对其内部组织机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组建了研究室、地籍处等职能处室,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北京市土地利用事务中心等直属单位,相继成立了石景山、大兴等19个国土资源分局。各单位根据国务院的“三定方案”及国土资源部和北京市政府下发的相关文件精神进行了职责的调整。按照土地参与经济宏观调控的要求,在确保土地供应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一手抓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一手抓国土资源基础管理工作,注重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中,结合本市实际情况,部署开展了全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的活动,编制了2004年度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开展了地面沉降监测站的建设等工作。(1)土地供应方面。一是土地供应达到了保障首都经济发展建设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保证了国家级重点工程(如首都机场东扩项目等)的用地需求,市级重点工程的用地需求,本市现代制造业、电子、高科技产业类项目的用地需求,各区县经济发展建设的用地需求以及本市房地产业均衡发展的用地需求。二是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于2004年4月29日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和国土资源部154号函的精神,北京市在开发区的清理整顿、清理追缴征地补偿款、强化土地执法等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基本完成了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的阶段性任务,基本达到了国家整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阶段性的验收标准。三是开展土地资源调查,着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落实中央提出的运用土地政策参与经济社会宏观调控的重要决策,摸清了我市土地现状和使用情况、基本农田、全市国有大型企业土地占用使用情况的底数。四是为巩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的成果,开展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方面的工作。出台了加强征地补偿款管理的法规,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实行了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制度,加强了土地整理开发和“占补平衡”的工作,研究制定了各类开发区用地的处理政策界限,开展了建设用地供应制度改革的调研和法规政策的论证工作。(2)矿产资源管理方面。一是部署开展了北京市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的活动,积极配合市有关部门对全市的治理砂石盗采的整治和关闭粘土砖窑场工作,同时,加大了对无证开采、偷挖盗采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二是完成了延续地热远程监控系统的试验研究并扩大远程监控的试验范围;完成了奥运公园地区地热资源详查评价项目。三是完成了国土资源部要求的北京市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部分大中型矿区的建库工作,并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的阶段性验收。四是编制完成了北京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经市政府通过下发执行,编制了2004年度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完成了全市地面沉降监测站(一期)的建设,并开始监测工作;建成并审批通过了平谷区黄松峪、房山区圣莲山等北京市第一批市级地质公园,将更好地保护地质遗迹资源,为山区旅游增加新的亮点,为山区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在矿产和地质管理中,结合北京市的特点,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为北京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要求,突出地质环境保护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保护,积极探索本市矿产资源管理的新思路,提供了充实可靠的依据。(3)国土资源信息化方面。一是建立完成了窗口办文系统、局内部信息网络系统、电子政务安全平台、办公自动化OA系统,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办公效率明显提高。二是城镇地籍、土地有偿使用、土地利用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等主要业务的管理信息系统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土资源宏观决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基础空间数据库、业务管理数据库、成果地质图文资料数据库、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等一批基础数据库的建立,进一步夯实了国土资源监管和服务的数据基础,初步实现了国土资源数据的共享和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四是围绕土地市场建设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建立土地交易信息触摸查询和土地以及开发项目申报管理等系统。五是各区县信息化工作得到稳步推进。石景山区国土资源分局经过两年多的工作,建设完成“石景山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信息系统”,该项目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城市数字化示范应用工程研究示范项目和国务院信息办重点推荐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示范项目。4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北京市努力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地位的关键期。“十一五”时期北京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面临着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时,土地、水、能源、矿产资源资源和环境状况对北京市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建设“宜居城市”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2008年举办奥运会也对北京市国土资源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国家区域开发的战略部署、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区县功能定位的要求,北京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发展高端产业,调整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布局要求的产业。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将逐步退出,资源开采型产业、落后工业与装备将被控制并逐步淘汰。尤其是首钢搬迁后,需要统筹规划其所在地的产业调整用地,从而推动区域在调整中实现新的发展。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要从本部门职能出发,在土地资源的调控、矿产资源的规划开采等方面发挥作用。(2)快速推进城市化,建设节约型社会随着北京市未来经济发展重心向城市发展新区的转移,中心城区的调整优化步伐将加快,对城市环境尤其是市城乡结合部的治理力度也将加大,“城中村”的综合整治也将加快进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对国土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北京市宜居城市建设的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也在加快,按照循环经济的3R原则,要求在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国土资源重要资源领域,加大节约力度,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开发利用再生水,严格控制超采、禁止滥采地下水;严格土地管理制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基本农田,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完善土地市场,建立集约用地机制,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积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完善能源管理政策,建立能源多元化供应体系,注重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新能源、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搞好能源储备和应急体系建设。(3)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北京市提出“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口号,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城市地质环境建设、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善等方面,对北京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优化中心城区功能、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对土地供应计划指标进行了调整,为奥运场馆的建设提供了保障,同时,北京市地勘局对奥运会场馆周边地区的地质进行了调查,以保证奥运场馆周围地质环境的安全。随着奥运会的举行,以及后奥运经济的影响,北京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面临新的任务。(4)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结构不合理目前,北京市土地资源消耗较快,全市有可利用土地161万公顷,已利用土地达143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8万公顷,仅占可利用土地的11.1,随着城市发展对土地需求的逐年增长,北京市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城市发展占地的需求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仍然很大。随着北京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北京土地资源结构中的“红、黄、绿”矛盾面临进一步加剧的可能,即建设用地、农业生产用地(尤其是耕地、基本农田)和生态用地之间的矛盾可能加大。土地生态环境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粗放型、外延性的土地利用方式,仍存在一定惯性作用;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机制和法制建设有待加强。(5)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严峻,急需建立区外供应渠道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特别是奥运场馆建设对建筑非金属矿产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日益尖锐。随着北京市对建筑用砂和砖瓦用粘土的全面禁止开采,以及对其他非金属矿产实行限制性开采,建筑用砂及砖瓦用粘土等对环境影响大的矿产资源将全部靠外地供给。金属矿产品如铜、铝、钼、金等部分或全部不能保证需求,这些矿产品部分或全部要从外地调入来满足本市的需求。能源消费结构的重大调整,不仅扩大了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进口量,对建立稳定的区外供应渠道和储备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北京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增长的水资源需求和有限的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且水资源紧缺的现象将长期存在,尽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将极大缓解北京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但加强水资源保护与节约的任务仍将十分繁重 。(6)局部地区地质灾害日趋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安全近年来,北京山区的崩塌、滑塌、泥石流、采矿塌陷以及平原区的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日趋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和道路、建筑物及其他各类工程设施,已成为影响北京市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北京市地质灾害调查不系统、欠全面,地灾防治工作科技含量不高,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不够。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还不完善,应急反应能力差,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有效支撑能力不高;工程建设设防重视不够、减灾基础设施标准低。这些问题都急需解决。(二)北京市国土资源领域重点机构分析承担国土资源领域主要建设及管理等职能的事业单位主要是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相关职能处室、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直属单位、各分局,以及北京市土地学会、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等相关部门,各机构发展及技术能力状况见表1。(调研结束后继续补充完善)二、国土资源领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十一五”发展思路(一)制约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及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问题分析1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尖锐,保护耕地压力增大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退耕,还需要占用耕地。耕地污染和退化严重,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人增地减趋势难以逆转。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农村宅基地使用普遍超标,闲置、浪费土地、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特别是优质良田问题比较严重。表1 北京市国土资源领域重点机构分析表单位名称成立时间人员主要职能技术能力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信息科技处2004负责本市土地与矿产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管理;研究制订本系统信息化建设和科学技术工作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国土资源信息的统计、分析、发布工作;组织协调本系统科研开发、新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评审、学术交流等工作。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征地处2004负责拟订本市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征用集体土地、临时使用土地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土地征用安置补偿的监督管理,调处土地征用安置补偿争议;依法负责权限内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批准、权限内征用集体土地批准、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临时用地等方面的行政许可工作。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地籍处2004负责拟订本市地籍和土地权属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土地调查(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条件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土地动态监测的管理,拟订地籍管理技术规范;负责土地权属登记、确认、变更、抵押、终止等管理,依法调处重大土地权属纠纷。初步建立了城镇地籍调查管理信息系统。北京市国土资源局耕地保护处2004负责拟订本市耕地保护、集体建设用地利用、农用地使用及未利用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措施,编制土地复垦整理的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拟订耕地开发复垦费标准,并组织实施;负责农地用途管制、基本农田保护和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的管理,组织落实占用耕地建设项目的占补平衡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组织指导土地整理储备和建立宜耕土地后备资源库、补充耕地储备库等工作。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市场处2004负责本市土地市场管理,拟订土地一级开发和收购储备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措施,编制土地一级开发和收购储备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编制土地供应计划,拟订土地供应政策,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依法负责建设用地预审等方面的行政许可工作。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处2004负责拟订本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租赁、作价出资或者入股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基准地价的定期修订、动态监测,拟订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负责企业土地资产处置的管理;指导土地评估行业的管理;依法负责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房地产审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外资企业用地审核,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用地批准,开发未确定土地使用权国有荒山、荒地、荒滩权限内的批准等方面的行政许可工作。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地热处2004负责拟订本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地热资源勘查、开采及地热井开凿的监督管理;负责地热资源有关费用征收、使用的管理;负责地热资源勘查计划的编制和勘查报告的审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处2004负责拟订本市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遗址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措施,编制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遗址保护工作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地质环境的动态监测;依法负责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资质审查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单位资质审批等方面的行政许可工作;负责地下水的勘查、评价、规划、监测、统计、分析和储量评审、认定的管理;组织编制、发布地质环境公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开发处2004负责拟订本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措施,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依法负责开采矿产资源许可、采矿权转让批准、采矿权评估结果确认、开办独立选(洗)矿场批准等方面的行政许可工作;依法负责矿产资源有关费用征收和使用的管理。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勘查储量处2004负责制订提出本市矿产资源发展战略,拟订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和地质勘查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对地质勘查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和供需形势分析;负责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负责地质科技成果登记、推广的管理及地质勘查行业技术监督工作,负责地质资料的管理;负责矿产工业指标的管理;依法负责勘查矿产资源许可、探矿权转让批准、地质勘查单位资质认定等方面的行政许可工作。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200150主要承担土地整理、土地储备、土地一级开发和土地交易市场等方面的工作。现有人员约50名,其中具备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人员占90%以上。“十五”期间中心开展的科研活动约16项,其中4项获得市局奖励,科技投入总计约663.52万元。北京市土地利用事务中心为政府统一征地提供服务保障。受市国土资源局委托,负责按规定催缴土地有偿使用费用,承办本市征地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划拨、出让、转让、出租、抵押以及地价评审的技术性、事务性、服务性工作。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负责本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负责国土资源系统运行的技术支持和保障工作。北京土地学会2002开展本市及各级区县土地学术的交流;普及土地科学技术;接受国家、地区有关部门的委托,开展课题研究、科技项目论证、科技经验交流、科技成果鉴定等技术咨询服务活动;开展有关土地的调查研究,向各级政府反映我市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不定期编印刊出专业委员会有关土地动态、经验交流方面的通信或文集。学会经批准的办事机构有:办公室、培训部、咨询部和编辑部;其分支机构有七个专业委员会,学会所属的事业单位为“北京土地学会培训中心”北京市地质研究所1974184从事地质科学研究及矿产品勘查与开发等活动。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4名,其中高级工程师24名、工程师82名。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140台,现已具备的服务领域有:环境地质勘查;矿产品勘查与开发;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先进手段进行浅层工程地质勘查及金属、非金属管线探测等。北京市地质勘察技术院1972360对首都进行综合性勘查施工。技术干部占156人,高级工程师28名。具有钻井、岩土施工、物探等仪器设备218台套。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暨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955主要负责北京市地下水资源勘察、监测和评价,为市政府提供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具有中高级职称的350多人,拥有资产1.6亿元和各种国内外先进设备400多套。北京市一零一地质大队从事岩土工程勘察与施工及矿产、地下水勘察与施工,可承担地下热水的勘察与施工、供水水源地的勘察与施工、工程勘察、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地质灾害的评估与治理、基坑工程、地基处理、路桥施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0多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230余人,固定资产5600万元,拥有国内外先进设备230多台(套)。除行政管理部门外,下设水资源勘察部、地质调查室、测绘工程部、市政工程部、岩土工程施工部、岩土工程勘察部、机修厂、招待所。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9583000主要从事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和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工作。各类科技人员1140人,拥有一批先进的地质勘查、工程施工、实验测试、探矿工程、物化探、数据处理、遥感解译等技术装备。在地质普查勘探、地下水与地热资源勘查、工程地质施工、国土规划及地质灾害调查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荣获国务院授予的“功勋地质队”称号。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石景山分局2005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土地、矿产资源行政管理工作。建设了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于2004年已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有PC服务器3台,PC机45台。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延庆分局2005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土地、矿产资源行政管理工作。科技资源现状不完善,不能达到全局各中心、科所多媒体办公。未建立触摸屏查询系统。尚未实现全局各中心、科所间的网络资源共享以及同市局、分局间的网络视频连接;人员年龄结构偏大,高学历人员比例不高,缺乏专业性强的业务科室人员以及信息科技人才;现有的科技资金投入不能满足业务上的科技需要。北京市国土资源局西城分局2005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土地、矿产资源行政管理工作。工作人员目前以业务人员为主,技术实施能力相对薄弱,没有独立的技术项目实施。北京市国土资源局顺义分局200584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土地、矿产资源行政管理工作。现有职工干部共84人,近五年来用于科技活动的费用达到200余万元。北京市房山国土分局2005107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土地、矿产资源行政管理工作。现有人员107人,其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38人,大专学历43人,下设9科室、4事业所。现有较好的计算机硬件资源和相对较高的硬件投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东城分局200547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土地、矿产资源行政管理工作。现有人员47人。懂科技的人才缺乏,科技创新能力欠缺,技术能力较低。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大兴分局2005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土地、矿产资源行政管理工作。1996年以来,全局软、硬件各方面的投资共计1000多万元。微机67台,PC服务器(双路至强处理器)1台,大幅面(A0及以上)绘图仪2台,A0幅面扫描仪1台,胜马A0幅面数字化仪1台,UPS(6KVA)1套,GPS/PDA五套(三套在市局),另有各种激光、喷墨打印机17台,各种扫描仪5台。2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将北京定位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为建设国际大都市,把北京建成“宜居”城市,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北京市力争在2007年底,将现有固体矿山数减少70。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市以矿业为主的区县,将面临调整产业结构、原有矿山企业如何顺利转轨、原有矿山所在地如何依托现有资源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等问题。3生态环境、地质灾害问题不容忽视北京市生态环境近年有所好转,但山区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环境问题仍不容忽视。密云、怀柔、延庆等地,以及重点水源地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虽然北京市构筑了“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但水土流失问题在长时间内仍需重视。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特别是对承压含水层地下水的超采,导致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严重超采地下水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在矿山环境方面,一方面,矿业活动引发一些地质灾害及生态环境问题,如采煤引起地裂缝、地下水疏干等;另一方面,矿山的“三废”已成为大气、水体、地质环境等的重要污染源。此外,风沙危害不容忽视,这需要加强先进适用的生物、信息等高新技术的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科技含量。4现代政府管理转型和决策科学化问题十分紧迫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正处于转型期,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对国土资源的管理强调经济建设与资源保障、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等要相互协调。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需要扎实、可靠、系统的科学数据为基础,需要建立和完善国土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和采集科学数据的网络平台,需要有客观、公正、科学的分析方法为依据。5资源优化配置不尽合理,市场机制和规划体系急需完善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尚不完善。资源产权制度和税费制度改革滞后。国土资源管理参与宏观调控手段不完善。国土空间开发缺乏统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的作用有待加强。土地产权制度建设较滞后,征地制度改革需要加快。土地市场体系仍需完善。土地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规划等基础工作还很薄弱,提供现势、真实的土地基础信息的能力亟需加强。资源开发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矿业权市场不健全,地质矿产勘查投入良性循环机制急需建立。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二)制约国土资源领域发展及管理水平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1战略性资源紧缺、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北京市土地资源紧张、水资源和能源等战略性资源短缺,且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基础理论、方法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对土地生态退化防治与生态重建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还比较薄弱。对土地质量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模型及方法,国土整治的技术和方法缺乏定量化模型分析研究;在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对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与污染防治技术等基础研究还不够,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还有待突破;在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从地层取能的相关研究基本上是空白,市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技术标准尚未制定。3国土资源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国土资源管理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很难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要求。国土资源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和发布的社会化服务系统还未完全建立,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土资源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的提高以及管理事业的发展。4国土资源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程度不高还未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体系,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水平不高。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新技术的引进方式比较单一,尚未全面推广应用。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防治地面沉降、地下水回灌与水位监测等北京市急需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力不强,尤其是地质灾害监测的支撑技术和网站优化尚未完善,推广存在一定的难度。5国土资源人才力量整合不够北京市国土资源人才虽然比较集中,但科技力量相对分散,没有进行人才资源的整合,削弱了整体科研工作的合力。人才管理机制不灵活,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未能有效地引入到人才管理供求中来。6国土资源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科技资金投入的主导方式仍是政府投入推动,由政府部门自主决策、依靠相对大量的政府资金,集中支持若干项科研活动,投入方式单一、结构封闭,且没有形成相对固定投入保障机制。如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科技经费投入不足、技术设备陈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顺利开展。(三)重点企事业单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承担国土资源领域建设与管理主要任务的重点企事业单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业务人才短缺,专业素质有待于提高北京市国土资源局部分直属单位如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等单位科研人才素质较高,而局所属各分局工作人员以业务人员为主,科研人才匮乏,同时由于人员编制的原因,人才更新缓慢,技术实施能力相对薄弱。如北京市国土资源局顺义分局现有的35名科技干部中,无一名高等专业技术人员,科技人才贫乏,从而阻碍了科技开发能力的提高。2资金投入不足,融资途径需要创新目前,各单位在本部门的建设上资金投入不足,尤其是在科研的资金投入上,科技经费的不足,制约了各部门科技建设的发展,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的科研活动仍然是以自有资金为主,许多项目自己立项、自投资金、自我管理、自我使用。自中心成立以来,除市财政拨付1亿元注册资金外,土地储备开发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商业银行贷款。虽然各商业银行对政府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贷款从贷款方式、审批程序以及利率等方面均给予了方便和优惠,但从多方融资的途径看,不仅面窄量小,而且存在政策风险,特别是央行“121”文件后,这种政策风险已经显现。因此,迫切需要金融创新。3设备陈旧,急需更新国土资源企事业单位的硬件设备更新缓慢,设备陈旧,致使工作效率低。东城国土资源分局在设施方面,计算机目前还没有实现人手一台;已有的计算机,有一部分购置时间长,配置低,经常出现死机等问题,不能满足工作的正常需要,需要进行更换;缺少用于实行政务公开的电子显示屏等电子设备。房山区国土分局对土地档案资料的管理基本上是手工管理,还未实现电子管理,工作效率相对较低。4信息系统平台程度不一,网络化管理水平低北京市国土资源系统即将全面建立“市局分局管理所”的三级垂直管理模式,但目前,多数分局的信息系统平台搭建程度不一,导致数据不能完全实现共享,网络化管理水平低,未能实现真正的电子政务,办公效率和对外服务水平不高。5法律法规滞后,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个别单位存在土地储备和市场建设的相关法规政策滞后,土地开发整理的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健全,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没有专门的土地储备法律法规作为依据,相关配套政策也很不完善。虽然市政府和市局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办法和通知,但是从法律效力上看,这些政府文件特别是市局印发的有关文件的层次较低,相关部门不太认同,执行起来效力不高。同时,由于各相关委办局有各自的政策法规依据,实际执行中存在政策、程序上的矛盾,导致实际工作困难。此外,个别单位还存在基础数据的采集标准不统一、功能不健全、基础数据建立不完善的问题;土地登记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土地矿产管理上的职责要求和地方经济发展中政府工程以及地方产业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着矛盾等问题。(四)国土资源领域“十一五”期间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1国土资源领域“十一五”期间的总体思路国土资源领域“十一五”期间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目标,以不断提高北京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保障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为总目标,以举办“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为契机,以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与监测为先导,以国土资源人才培养和法制建设为基础,以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为突破,以实施战略研究计划和重大工程为重点,协调解决资源供应短缺、利用效率低和调查程度低三大问题。坚持对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实行最严格管理制度;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坚持科技创新和进步,促进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统筹规划,科学安排,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以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领域“十一五”期间战略取向是:一是围绕“一条主线”。以保障北京市国土资源安全,促进国土资源有效供给和可持续利用为主线。二是重视两个结合。重视科技研究和应用与经济社会需求相结合,促进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社会服务功能多元化。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按照“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的发展近期目标,合理确定北京市国土资源工作的发展思路。按照“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地位”的发展远期目标,以不断培养科技人才和法制建设为基础,大力创新国土资源的新机制和新体制。重视科技研究与科技发展前沿相结合,紧跟国内外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方向和研究技术前沿。重点加强北京市耕地保护、地下水和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应用转化工作;加快推进既与当前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方向相结合、又与时代需求相吻合的国土资源科技进步。三是推进“三个转变”。从传统资源观向可持续发展资源观转变。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目标,要从促进经济发展转变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扩大资源开发的领域,增加资源存量,提高资源的人口、环境承载能力,优化配置,完善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机制,达到资源系统内的动态平衡、资源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和环境系统的功能藕合,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粗放型资源利用方式向集约型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率为核心,建设生态产业体系和政策法规保障体系,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在节约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可再生的能源、倡导绿色消费上下功夫,大力抑制资源消耗的过快增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资源再生回收利用水平,使北京市的资源利用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从国土资源管理的专项化向综合化、系统化转变。向注重资源行政管理向资源合理利用、保护与生态环境管护并重转变。力争形成北京市国土资源综合研究体系和国土资源综合管理体系。2国土资源领域“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一是切实加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资源基础。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确保补充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满足建设用地需求,保障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合理需求。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建立安全稳定经济多元的全球矿产供应体系。二是积极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最低技术水平相关准入标准。运用有利于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财税、投资、价格和外贸政策。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监督。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市场环境和长效机制,促进资源的充分、综合、循环、长期使用。三是建立适应首都要求的国土资源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完善领导干部管理体制,努力推进基层国土部门建设。健全完善土地产权管理制度。完善国土资源规划体系,加强参与宏观调控能力,扩大公共服务领域,确保国土资源管理职能的全面到位。四是加强土地资源资产管理及开发利用。加快创新基本农田保护机制与建设用地的集体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北京市耕地的有效保护与土地市场的统一规范管理;开展北京市土地市场调查与动态监测,建立完善的预警预报协调机制,提高政府对土地市场的管理水平与能力;建立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战略与政策机制,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五是加强城市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和监测。加快“北京市城市多参数立体地质调查”技术的应用,开展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动态监测,围绕南水北调、京津高速公路等城市重大工程建设,结合工程建设可能带来的地下水水位、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推进地质环境质量危险性评价,及时为工程建设提供地质环境状况基础资料。六是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与防治能力。根据北京市主要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的规律,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建立城市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开展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预报,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实时监测系统。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快速反应的能力。七是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构建国土资源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积极落实“金土工程”,建立涵盖北京市国土资源主要管理业务的网络化政务信息化体系;建立国土资源空间信息应用与服务中心,完善国土资源信息发布平台;构建国土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八是建立国土资源科学技术支撑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步伐,集中力量研究开发全面提高资源调查评价、资源利用、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水平的关键技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工作中的应用水平。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坚持引进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形成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系统整体科技水平,提高解决资源“瓶颈”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3国土资源领域“十一五”期间亟待实施的重点工程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要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加强地质工作的精神,坚持与国家“十一五”规划重要领域相衔接,以提高国土资源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能力为根本目的,“十一五”期间亟待实施以下重大工程。(1)北京市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调查研究与动态监测工程。通过北京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调查、潜力评价及动态监测,掌握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城市规模扩展的情况,检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执行状况、基本农田保护情况等,为北京市更及时地掌握区域土地利用状态,有效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2)北京市土地市场调查与动态监测工程。建立全面、系统的土地市场调查和监测网络体系,为北京市土地管理部门和社会提供系统准确的土地市场状况信息,为全社会科学配置土地、合理利用土地、公平分配土地利益创造有利条件。(3)北京市耕地保护工程。掌握北京市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及其变化状况,为北京市土地利用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数据,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实现耕地资源的数量保护、质量改善、生态建设的三重目标,保障北京市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4)北京市土地生态环境评价及动态监测系统工程。建立覆盖全市、特别是重点生态脆弱区的土地生态环境变化跟踪评价与监测系统,形成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的共享系统,保障北京市土地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健康发展。(5)北京市地热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示范及推广应用工程。加强地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地热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推广地热资源的科学利用模式,积极发展“地热经济”。(6)北京市地下水保护与开发利用监测工程。加强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提高地下水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加强地下水信息能力建设;建立区域地下水管理和监测模型;实现地下水的“统一管理,严格保护,科学利用,采补平衡”。(7)北京市“绿色矿山”工程。全面推进北京市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发展“绿色矿山”。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8)北京市地质灾害治理与应急救灾技术体系建设工程。提高北京市地质灾害治理技术水平,促进全市地质灾害应急救灾系统快速反应,提高地质灾害的紧急救助能力。(9)北京市地下水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污染防治技术工程。为北京市地下水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基础数据;为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的控制与修复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水平。(10)北京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监测及防灾减灾技术体系建设工程。为北京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监测提供基础数据,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运行机制进行监测,保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的安全。(11)北京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建设工程。为国土资源网上办公,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全业务、全程信息化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构建国土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将北京市国土资源政务服务网络和应用系统联结起来,做到互联互通,成为一个统一的北京市国土资源政务服务平台,为国土资源信息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12)北京市国土资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实现北京市国土资源各领域统一高效管理和实施,实行国土资源各领域成果管理、审批以及数据共享的信息化、网络化。(13)北京市国土资源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平台建设工程。建立国土资源综合统计、转化试验、指导、信息中心,提高国土资源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程度。(五)国土资源领域“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的基本目标和重点任务1国土资源领域“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的基本目标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按照“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现代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的发展近期目标,合理确定北京市“十一五”国土资源科技工作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