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件文言文阅读的命题与答题技巧.ppt_第1页
语文课件文言文阅读的命题与答题技巧.ppt_第2页
语文课件文言文阅读的命题与答题技巧.ppt_第3页
语文课件文言文阅读的命题与答题技巧.ppt_第4页
语文课件文言文阅读的命题与答题技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 的命题特点与答题技巧,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l . 理解(B)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 .分析综合(C ) 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诠释,文言文阅读鉴赏能力,理解,分析,实词含义:,虚词的用法:,筛选、提取信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省略句,分析作者观点态度,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点掌握18个虚词的用法,1、分值 2002年以前为18分,2002年起为21分。 2、题量和题型 2002年以前为6道选择题,2002年起改为5道选择题和两道翻译题,2004年起又改为4道选择题和2道翻译和一道断句。,文言文阅读命题特点,特点: 文言文阅读的考查越来越重视对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对文言翻译的考查。,一、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题型示例,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05年广东题) A乃召晖拜为郎 拜:授官 B自往候之,晖避不见 候:等候 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 爱:吝啬 D顾谓掾属曰:“若之何?” 谓:对说,近年考查过的实词,特点:大部分考查的实词在课文中出现过。 (注:04年的“固”“是”属虚词),方法指津,1、长期积累,从同一实词的若干义项中挑选合适的意义。,拜: 授予官职: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拜礼: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2、将所给义项代入原句中,根据上下文推断正误。,“自往候之,晖避不见 ”中的“候”字通常可解作“时候”“等候”“征候”等,题目中给出“等候”这一义项,代入原句中显然不合适。因为“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前有“往”这个动词,后有“避”这个动词。应解作“拜访”。,参考答案,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05年广东题) A乃召晖拜为郎 拜:授官 B自往候之,晖避不见 候:等候 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 爱:吝啬 D顾谓掾属曰:“若之何?” 谓:对说,答案:B,一、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题型示例,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03年高考题) A为伯父让之所鞠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以夸诸戎狄,终日而罢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咸私哂其矫饰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D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府吏问此变,因求假暂归,近年考查过的虚词,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方法指津,该题采用给出四组八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考查异同的方式,这是高考虚词考查的常用形式。这道题是为了考查考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辨析能力。在用来比较的八个句子,四个选自文段,四个选自中学课文。,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六国论,被)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表目的的 连词)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代词,解作“他”) 府吏问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于是),因而,备考一定要立足课本,归纳掌握大纲要求的18个文言虚词,记住每个虚词的用法,迁移到试题的句子中。,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03年高考题) A为伯父让之所鞠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以夸诸戎狄,终日而罢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咸私哂其矫饰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D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府吏问此变,因求假暂归,参考答案,答案:C,介词,“被”,连词,表目的,第一个是语气助词;第二个是代词,“他”,副词,“于是”,一、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题型示例,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4年广东题) (1)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译:_ (2)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译:_ (3)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译:_,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方法指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通常与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结合一起,在翻译题中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它不是单纯的考查学生能记住有什么句式和特殊用法,而是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高考对文言文语句翻译的要求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和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因此,在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找准和译准句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指重要的实词、虚词和标志句式的词语。,主簿大惊,遽以白就。(05年广东题),实词:白 虚词:遽、以 句式:省略句遽以(之)白就,方法指津,常见的特殊句式:(以下选自05年广东题朱晖传) 判断句: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 被动句: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 变式句: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省略句:主簿大惊,遽以白就。,朱晖,字文季,是南阳宛城人。 朱晖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所创之处,他都被人弹动。 (朱晖)性格端庄严肃,举止行动一定依照礼仪,众位儒生都称赞他的高尚品德。 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常见的词类活用 名词:名词作状语、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动词:使动用法、用作名词 形容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用作名词、用作动词。,奇之,立许之以女。(05年山东卷) (老人)认为他品质非凡,立刻许诺把女儿嫁给他。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04广东卷) 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 侠曰 :“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05安徽卷) 裴侠说:“为了饮食而役使人,是我不做的事情。”,方法指津,(二)根据文段,理解句中的专有词,其李将军之谓也。(02年全国卷),错误翻译:大概说的就是姓李的将军吧。 错误原因:强行将句中的专有词(李将军)拆开翻译 为姓李的将军。 正确翻译: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主簿大惊,遽以白就。 (05年广东卷),错误翻译:主簿大吃一惊,用白眼看朱晖。 错误原因:没有留意到“就”指的是文中的“阴就”,而 且把“白”字错译为“白眼”。 正确翻译: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方法指津,(三)掌握翻译的方法,灵活运用。,1、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必变动。 2、拆。文言文中有时连用两个单音词,在白话文中恰好是双音词。对这类词语,需要拆成两个单音词来进行翻译,而不能用白话文中的双音节词的词义去翻译。 3、增。增补句子省略的成分或词语活用后的新增内容。 4、删。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为语气助词、或表停顿、或是凑足音节 、或起连接作用,在翻译时就可以删去,而不必硬译。 5、调。把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方法指津,翻译要符合下面三字原则: 1、 信。要忠实于原文意思。 2、 达。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3、 雅。要尽量做到有文采,能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方法指津,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4年广东题) (1)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译: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站起来,派人招颜回来。 (2)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译: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3)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译: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参考答案,二、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文中的信息,题型示例,题型一: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势的句子是:(05年广东卷) 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 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 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 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 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 A B C D,二、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文中的信息,题型示例,题型二:13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04年广东卷)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方法指津,该考点通常采用编组的方式,要求选出与某一中心意思或某信息点有密切关系的一组。在答题过程中可用“排除法”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 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 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 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 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上述六个句子中,句是阴就的赞颂之辞,句是骠骑将军对他的器重。这两个句子都不是直接表现朱晖“不畏权势”的,因此包含有 的都不是正确的选项。,04年广东卷这一考点采用了文句表述的形式,要求选出对“鲁定公悦的原因的分析”的正确选项。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定本题信息点的中心意思。然后对各选项作分析比较,并筛选出与这中心意思最密切的一项。 在文段中,第一段写鲁定公的“不悦”,第二段写鲁定公的“悦”。B项“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虽与从政之道有关,但还不是鲁定公“悦”的原因。C项“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但不是最终使“公悦”的主要原因。D项“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仅引起鲁定公急于知道他准确预测的依据的兴趣,而非鲁定公由“不悦”转“悦”的主要原因。由原文得知,鲁定公“悦”的原因是颜回讲述的从政之道给予他有益启示,所以答案应选A项。,方法指津,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势的句子是:(05年广东卷) 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 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 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 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 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 A B C D,答案:D,参考答案,13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04年广东卷)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答案:A,参考答案,二、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题型示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05年广东卷) A朱晖路遇群盗抢劫,为使长辈不受羞辱,他挺身而出,群贼被其胆识所感动,放过了朱晖及与他同行的人。 B朱晖一再违背阴就的意志,甚至让阴就难堪,而阴就之所以没有打击报复,是因为他也佩服朱晖的人格。 C朱晖以智慧和勇气将璧拿到手,挫败了阴就的图谋,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皇帝听说后,也很赞许朱晖。 D朱晖重义轻财,在南阳发生饥荒、米价飞涨时,他尽力救助宗族中的贫穷体弱者,由此获得乡亲的信赖。,方法指津,这类题目着重考查对材料相关的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解题思路是把每一选项的语句与原文加以比较分析,辨别正误。这要求考生能大体上读懂材料,能在原文中找到每一选项的出处。,这类题目往往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相对来说不是太困难。将各选项与原文一一比较后发现,C选项中“朱晖以智慧和勇气将璧拿到手,挫败了阴就的图谋,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皇帝听说后,也很赞许朱晖。”这一提法大部分是对的,但“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这一说法与原文不一致,“孰与蔺相如”应理解为“与蔺相如相比,谁”,没有“比之为”的意思。故C项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方法指津,参考答案,答案:C,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05年广东卷) A朱晖路遇群盗抢劫,为使长辈不受羞辱,他挺身而出,群贼被其胆识所感动,放过了朱晖及与他同行的人。 B朱晖一再违背阴就的意志,甚至让阴就难堪,而阴就之所以没有打击报复,是因为他也佩服朱晖的人格。 C朱晖以智慧和勇气将璧拿到手,挫败了阴就的图谋,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皇帝听说后,也很赞许朱晖。 D朱晖重义轻财,在南阳发生饥荒、米价飞涨时,他尽力救助宗族中的贫穷体弱者,由此获得乡亲的信赖。,二、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题型示例,1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03年全国题)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 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行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近五年的题目看,这个考点只在03年第15题出现。做这一类的题目时,要注意分辨、对比:哪一些是文中人物的观点,哪一些是作者的观点。司马光文说,“裴矩佞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愿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就是强调裴矩之变非裴之变而是君王之功。司马光在本段中主要强调一方面(表动)而非双方面(即表动则影随)。考生应当注意,资治通鉴本身就是给君王作辅证,司马光当然站在劝谏君王的角度论事。而旧唐书则是站在裴矩的角度。文言文难度较大,尤其是14、15题。这道题也给我们一些启示,文言文阅读中的人物形象不一定是或忠或奸都是一贯而终,而可能有所变化,是发展的;文言文阅读也可能是对比阅读,要学会辩证地看待人或事。,方法指津,参考答案,1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03年全国题)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 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行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答案:B,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讥笑 C每遇人尽礼 /优待 D务止奸吏/致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为伯父让之所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咸私哂其矫饰焉/犹且从师而问焉 D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是 A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B凡所陈奏,矩辄以闻/陛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C每遇人尽礼,皆得其欢心/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D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2003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测试反馈,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 B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不以为然,但深得炀帝欢心。 C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直言谏劝,认为是陷人以罪,不合礼义,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2003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测试反馈,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 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_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译文:_,2003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测试反馈,1 C(C选项的“遇”应为“对待”,“遇尽礼”即“以礼善待”之意。) 2C(“咸私哂其矫饰焉”中的“焉”是语气词,“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焉”则是代词“之”;A项的“为”皆是表被动的介词;B项的“以”都是表目的的连词;D项的“因”都是连词“于是”的意思。) 3 B(A项中下句只是裴矩强调该罪犯的罪行,C项中上句是裴矩为人乖张之道,D项下句是太宗对裴矩敢于讽谏行为的称赞。) 4 C(C项“裴矩向炀帝献计”错误,原文是炀帝向裴矩询问方略。) 5B,参考答案,6 (1)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此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作状语,因此要翻译为“当廷”、“当面”。) (2)译文: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佞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佞伪就会变为忠诚。,参考答案,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2002年全国卷),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蕃款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觗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遣掌蕃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咸私哂其矫饰焉。帝称矩至诚,曰:“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资治通鉴唐纪八) (2003年全国题),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选自孔子家语颜回,2004年广东卷),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道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诚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 (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改动,2005年广东卷),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赀。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抑郁无聊,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