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启发式教学的应用与思考.doc_第1页
小学科学启发式教学的应用与思考.doc_第2页
小学科学启发式教学的应用与思考.doc_第3页
小学科学启发式教学的应用与思考.doc_第4页
小学科学启发式教学的应用与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启发式教学”的应用与思考【内容提要】“启发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它是古代个别教学下的必然产物。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追求高效课堂的当前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结合自己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自然规律启发、诱导学生学习提高兴趣,精心设计和选择提问方式和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关键词】科学 启发式 应用 思考对启发在教育中的重要认识,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教育家们就十分强调启发在教育中的作用。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及,则不复也。”朱熹注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由此可知,启发的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首先要自己学自己思,思到实在想不通、道不明的程度,必然产生一种请人启之发之的迫切愿望,这时,教师只要轻轻点拨,学生便会豁然开朗。大凡成功的“启发式教学”不仅强调学生学、思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即教师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启发和诱导。启发式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会产生种种不同形式的行为,所以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具体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方法,可能是形式多样的。在课堂教学中,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问答法、诵读法、发现法、自学法、观察法)进行教学,只要行之有效,体现启发、诱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是启发式教学。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这是启发式思想的体现。但是,人的思维常常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有问题才可以推动人们进行积极的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正是这个道理。启发学生的关键在于学生的提问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围绕教学目标提出问题,而不是漫无边际地提问。因此,课堂上放手让学生提问并不等于就是启发式教学,我们鼓励学生质疑,也不是让其无止境地提问题,而是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养成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笔者认为,要想运用好启发式教学方法,真正构建高效课堂,必须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启发艺术。如果教师真得起到了主导作用,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就一定会“启而有发”,使我们的教学达到高效。科学的未知性和探索性是“启发式教学”在科学课堂上得以普及的重要因素,但这不能成为“启发式教学”滥用的借口,不要以为简单的教师多问,学生多答,便是“点石成金”了。本文将就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授人以渔”,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利用“启发式教学”,切实引导学生独立发现探索科学原理和知识进行探讨。1. “启发式教学”应用的原则恰到好处,问到妙处熟悉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是科学乃至所有学科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只有熟悉了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整体认知水平,才能切实把握教学重难点,从而着手准备好启发式教学资料、实验器材及启发式提问切入点。从学生身心年龄角度去认识调整教学顺序和教学短期目标。恰到好处的启发,可以起到启迪学生思维、培养思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启发式教学”要有以下特性:1.1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成功之母”,只有把握住学生相关知识的兴趣点,结合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去启发诱导学生,才能在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课题上质疑。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五年级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根和茎,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问学生:谁能分清根和茎?你能说出几种啊?为更好地理解植物的根和茎做了铺垫。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对课题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如教六年级植物与环境一课,一个学生提到:“为什么说仙人掌的刺就是植物的叶子呢?”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怎么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通过和莲的叶子荷叶相对比的讲解,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学生明白了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叶子发生变态的原因了。从矛盾之处质疑。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编者匠心独具所在。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教四年级冷与热一课,做这么一个实验: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小孔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测两个容器中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到5分钟时;到8分钟时)在实验前让同学说一说将要出现的结果。 同学们只说出了两个结果:温度一样,热水比冷水高一点。我说冷水比热水温度高点,同学们说“那是不可能的.”我说“那好吧我们来试一试再说。”同学们都非常好奇,认真的看和记录,结果正是冷水高一点,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积极性上来了,纷纷讨论为什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1.2要有现实性当现实与已有的认识、经验发生冲突时就会产生矛盾。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制造这种矛盾、利用这种矛盾,更要突显这种矛盾,促使学生产生问题,从而建立探究的目标和方向。如学生学习六年级珍贵的淡水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了解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学生通过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启发点要与时俱进,科技进步一日千里,各种新产品,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必须掌握新的技术,新的方法,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又如在学习五年级卵生和胎生时,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请教学校动物园的管理员,了解到:大多数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脊椎动物里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也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书本上还介绍了生物繁殖新技术克隆,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关心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他们将会了解到很多精彩的事情。1.3要有机动性机动性表现在科学知识是相互联系性、老师的提问答案的不唯一性,对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要适时普及新的科学知识点,适时“启发”,按需“启发”。如学习五年级种子和幼苗一课时,课前我给每组分发了浸泡过的花生、蚕豆、绿豆、玉米种子。从学生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些种子没有多大的兴趣,因为这都是他们常见的。课堂上我指导学生们解剖并观察蚕豆种子。让他们小心地剥开种皮、掰开子叶,然后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看能发现什么。渐渐地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2. “启发式教学”应用的形式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宋刘挚乞重修太学条制疏:“昔之设学校,教养之法,师生问对,愤悱开发,相与曲折反复,谆谆善诱。”粤教版科学教材本身为沿海学生量身设计,教师仍要根据不同学生、班级采用相应的启发形式。2.1提问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教学法是当代最普遍的教学法之一。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产生新的问题”这样一个连续的探究过程,对学生学会从正反两方面对问题和现象进行探究、验证,养成科学学习的方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三年级物体的特征第三课时,先通过看短片,提出问题:“大家知道了曹冲是利用什么方法来测得大象的重量的?”,再让学生估算解释,最后通过实验操作,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2.2实验启发式启发式实验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积极、主动、自觉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积极的双向的教学方法。教育理论家曾明确指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实验教学承担着传授科学方法和培养科学精神的任务,实验教学应该与课堂教学很好地统一起来。课堂教学是实验教学的基础,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和提高。课堂讲授的有关内容在前,实验教学有关内容在后。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光的传播时,学生问:“为什么潜望镜可以看到水面上的景物?”我并没有立即解答这个问题,而是让他们先猜想并进行小组讨论,再利用教材配套的实验材料进行组装探究验证之前的猜想,通过分析得出结论。2.3对比启发式对比就是运用对照的手段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的方法,比较是人们常用的思维方法,通过事物间相同或相异特征的比较,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如在学习了今天的天气一课后,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观察对比相关数据,激起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笔者是这样设计方案的:你想知道一周的天气情况吗?你想知道一周的天气变化有什么规律吗?那就请你按照下面的过程进行课外探究吧:(1)、按照描述天气情况的内容要求,制作一个表格,然后用这个表格来观察和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2)、从云量上分析一周的天气变化情况;(3)、从风向和风力方面分析一周的天气变化情况;(4)、把观察到的数据分析一下,你就会得出一周的天气变化规律;(5)、在班级中交流自己的收获。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对比,学生更加清楚天气的相关知识。3 .“启发式教学”应用的思考适可而止,善于总结启发式教学时要适可而止,不能为启发而启发,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消化。启发式教学要合理调控教学进度及知识点,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做到优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教会学生总结,得出完整的科学知识。教师是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指导者,主要任务是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为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并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眼、动手动口。在教学弹力这一课为例,我把实验材料、教学方法做了调整,把原来三种材料增加为五种(钢尺、橡筋、海绵、弹簧、注射器)。教学时,各种材料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提出:怎么用这些材料做实验?然后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试一试。结果学生拉的拉、压的压、挤的挤、弯的弯看似杂乱,但每个人都认真参与,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做着每个实验。在学生做了大量弹性实验,积累了丰富经验后,教师问:“你用这些材料是怎样实验的?你发现了什么现象?”由于学生作了充分的实验,所以发言十分热烈。学生汇报时,教师把这些回答简要写在黑板上,继续问:“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点?”于是大家通过进一步的讨论,概括出这些物体的共性,弹性概念的得出就水到渠成了。整个研讨过程中,教师只提了三个问题,放手让学生动手、讨论,他们成了学习的主人,所获得的知识是通过他们自己对事实材料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得出的,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就是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出来的。促进学生自行探索能力的发展,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逐步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浅显的科学研究方法。例如把植物分成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几部分,分别进行研究,这是使学生会用分析法去认识整体事物。观察与实验,这不但是认识事物的过程,更是一种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教师要经常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学生能较自觉地利用观察与实践来解决问题,特别是教会学生能用对比实验、模拟实验,多采用探索性的实验,少用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只有具备了“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更快、更多地去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这样才不会感到学习科学知识是苦事累事。 “启发式教学”遵循了学生的思维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正如培根所说,只有让学生发现问题、产生问题意识,才能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内驱力,才会试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在小学科学课堂中适当运用启发式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把学生从传统教学中被动学习导入到主动认知的境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参考文献: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科学 广东教育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2010年12月印刷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广东教育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