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1页
高一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2页
高一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3页
高一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4页
高一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课题牛顿定律的应用作者:周毅 单位:顺义九中设计思想牛顿定律的应用教学内容的基本特点:以物理情景的分析为基础,以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物理思想方法为主,按照问题(通过情景展现)准备(对定律内容的回顾)解(规范解题)讨论(总结方法,学以致用)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牛顿定律的应用内容在本章的地位:本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牛顿三个定律认识的巩固和提高。对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掌握处理牛顿定律问题的解题方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根据教学的总体目标,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资源,牛顿定律的应用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体验为主,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的处理方法:在处理牛顿定律问题时,着重体现将“实际问题思想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理论问题具体化”的思想;在习题设置方面对知识点的侧重点不同,对习题难度做到循序渐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受力分析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会用牛顿运动定律来解释和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例题分析、讨论,培养学生掌握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方法。(2)通过解题训练、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会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力与运动是生产生活中与我们密不可分的两大物理内容,生产生活不可能离开牛顿运动定律。体会在我们生产生活中到处都有物理,到处都有物理规律在起作用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用牛顿定律解题的规范性。牛顿定律及其应用既是力学重点也是整个中学物理的重点。本节通过对牛顿定律的复习回忆,强化对规律的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习题的训练,真正掌握其应用思路和方法。 对物理情景及物理过程的分析由于比较抽象而成为教学的难点。可以通过讲解习题时抓住关键,进行习题类型比较,加深学生对用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方法的理解。教学内容及变化1本课以高中物理课本(必修)第一册为依据。例题1在原题基本上增加了一个运动过程,目的是强调过程图和受力图的重要性。因为有些学生对此不够重视而导致错误,尤其是以后遇到复杂问题的处理时更加突出,比如不注意各段运动中物体受力情况的变化和与之相关的加速度的变化,用前一段运动的加速度代入后一段运动方程进行运算,得出错误结果。但教材中节练习题和章习题中没有这类题目,所以可根据学生情况加以取舍。2解题过程反复强调分析方法、解题步骤,意在培养学生的良好解题习惯和书写规范,由于解题过程要力求详尽,故本课密度较大。为此,解题过程可利用投影片以节省时间。3例题中增加了斜向力作用的情形,目的是使学生注意竖直方向运动方程的建立,对水平方向物理量的影响。因为学生长时间只考虑水平方向受力,就会忽视了竖直方向的受力分析,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无须考虑竖直方向受力。另外,了解到斜向力分解后的解题方法仍是前面所述的基本方法,从而体会对复杂问题的处理方法,以巩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但不提及建立坐标和正交分解,这一部分亦可据学生情况取舍。教学手段与方法合作探究式,以学生体验为主,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以语言传递为主、辅之以多媒体手段,注重语言感染力、说服力,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讲的过程中适时引发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辨清问题讲明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协同合作的精神,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品质。教学资源与准备投影、视频、图片根据前述的教法设计,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选择采用以下几种媒体: (1)、白板书写。主要是物体受力分析及运动过程分析和学生讨论问题的要点记录。(2)、教材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图文并茂的特色及所附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领会编者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使用好课本。(3)、多媒体课件的播放。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流程图回忆牛顿定律内容,复习提问学生独立研究解题方法同学间互评小组结果统计结果展示小组间互评教师参与评价教师提示与指导知识拓展:如何应用牛顿定律解连结体的问题总结规律学生用牛顿定律分析解决问题课堂小结练习牛顿定律的应用展示情景,引导学生分析:如何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问题小组分组讨论 解已知运动求力这类问题的步骤解已知力求运动这类问题的步骤小组分析讨论有无摩擦力在斜面上运动总结规律教学过程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引入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内在联系。因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解答一些力学问题。我们通过以下例题来体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步骤。回忆牛顿定律内容承前启后,引入新课情景1:平面问题例1:质量为4Kg的物体,以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则水平恒定拉力为多大?针对学生的答案过程,可以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给出修改意见,第一次进行规范。将题变形:若从某时刻起,经过2s,物体速度变成4m/s,求该过程中,恒定的外力变为多少?学生独立解题,给出答案详解。修改自己的解题步骤,体会解题规范对于解题规范性的感性认识情景1重点处理已知运动求力的问题。投影情景2:斜面问题例2:视频一滑雪者从静止开始从长为200m的倾角为坡顶开始下滑,已知滑雪者与雪橇质量和为80Kg,所受摩擦力为160N,求坡底时速度为多少?尽量规范自己的解题,不仅对,而且好通过这个情景让学生体会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学习态度。视频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发展一位滑雪者如果以10m/s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长为20m的山坡,如果已知雪橇和滑雪者的质量为80Kg,求他能否冲到山坡顶端?若不能,则他至少以多大初速度才能冲到坡顶?指导学生将物理情景转化为模型图,简化物理问题对解题规范步骤再强化强调受力分析很重要尝试处理比较复杂的物理情景。可以自己独立求解,也可以讨论后求解情景2重点处理已知力求运动的问题。情景3:连结体的问题例3:物体A和B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受到水平向右的推力,大小为10N,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2kg,物体B的质量为3kg,求物体A运动的加速度及物体B对物体A的作用力。体会选择研究对象在题目当中的重要性体会选择研究对象在多物体题目当中的重要性完善应用牛顿定律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步骤投影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发展视学生情况可以将平面上连结体的问题变化成斜面连结体的问题可以将摩擦力设计到问题中,使情景更加丰富,强调受力分析在解题中的重要性。结论1.牛顿第二定律反映的是,加速度、质量、合外力的关系,而加速度可以看成是运动的特征量,所以说加速度是连接力和运动的纽带和桥梁,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 2.一般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分析对象受力(3)关注对象运动情况(4)画出简单图示,建立坐标,列方程求解学生通过做题总结归纳与老师一起得到结论:牛顿定律解题的关键及步骤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习题练习1: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大小为5N的倾斜拉力的作用下,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6s末的速度是1.8ms,已知拉力与水平面方向成37仰角,如图所示,求物体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学生独立解题,给出答案详解。巩固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投影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练习2:一木块在倾角为37的斜面上(1)若斜面光滑,求木块下滑时加速度大小;(2)若斜面粗糙,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当木块以某一初速度下滑时,其加速度的大小;(3)若斜面粗糙,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当木块以某一初速度上滑时,其加速度的大小;(4)若斜面粗糙,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木块质量为3Kg,木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大小为25.8N的推力作用,则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5)其它条件同上问,若木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大小为4.2N的推力作用,则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多少?修改自己的解题步骤,体会解题规范学以致用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媒体本节小结1.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是力学的重点之一2.在已知运动情况求力或已知力分析运动情况都是以加速度这一物理量作为(桥梁)来解决问题 体会本部分的教学目标练习与评价课后完成教材87页练习课后完成,巩固提高板书设计第五节 牛顿定律的应用回忆: 解题思路: 物体受力情况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基本公式物体运动情况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2)分析对象受力(3)关注对象运动情况(4)画出简单图示,建立坐标,列方程求解课堂评价及建议本课教学内容以物理情景的分析为基础,以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物理思想方法为主线,按照问题(通过情景展现)准备(对定律内容的回顾)解(规范解题)讨论(总结方法,学以致用)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体现了新教材的思路。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