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无言之美教案.docx_第1页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无言之美教案.docx_第2页
2019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5无言之美教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无 言 之 美【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无言之美的内涵。2.学习灵活选择正确、合理的论据,赏析本文语言。3.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情境导入】同学们,“无言之美”有三种境界,不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或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朱光潜笔下的无言之美。【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2.了解作者。3.全文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1.生字: 意蕴(yn) 附丽(f) 心旷神怡(y)姑且(qi)蛾眉() 信手拈来(nin)缥缈(pio)顷刻(qn)目不忍睹(d)譬如(p)谚语(yn) 栩栩如生(x)寂寥(lio)含蓄(x) 独怆(chun)词语:附丽:附着,依附。尽致:详尽细致,达到极点。蛾眉:也作娥眉,指女子细长的眉毛,泛指貌美的女子。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 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铢两悉称:一丝一毫都相吻合。闲情逸致: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目不忍睹: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就能写出来。瞬息万变: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2.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翻译家。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朱光潜全集经典作品精编厚积落叶听雨声一升露水一升花等。3.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3):引出论题:生活中充满“无言之美”。第二部分(412):从不同的方面,采用不同的论证方式,论证了“无言之美”。第三部分(13):归纳总结,得出观点: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二、研读课文把握内容研读课文,小组合作思考下列问题。1.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明确:首先,用孔子的事例引出对“言”与“意”的特点及其关系的分析理解;接着,举例阐述文学作品追求言不尽意;最后,得出结论:文学之美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2.请概括说明第3段中作者认为“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的理由。明确:“言”是“达意”的手段,它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散碎的、有限的。“意”是“言达”的目的,它是多变的、无踪迹的、混整的、无限的。“言”不可能完全“达意”,只能概述其大概。3.你同意“美术作品不能说谎”这一观点吗?明确:同意,美术作品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真实的,若美术作品说谎,就脱离了现实生活,失去了艺术的真实性。4.第9段以文学作品为例,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说明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的道理。5.请结合全文,阐释“无言之美”的内涵。明确:“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言”中包含无限的情绪意旨。“无言”是一种含蓄艺术,简单的表述常常比冗长的演绎更值得玩味。“无言”留下了广阔的艺术空间,让读者获得美的体验。6.文中运用了很多古诗句作为道理论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请举两例。明确: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都蕴含了“无言之美”。三、品读课文赏析语言本文的语言艺术值得体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品读课文,在书上标出并批注。示例:1.如何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明确: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绝不是生活的复制品,应留有想象的空间,增强文学的艺术性,提高阅读的趣味性。2.为什么“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明确:详细地描述仍不能尽意,笼统地描述却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达到了余味无穷的效果。3.如何理解“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这句话的意思? 明确:文学作品让人获得美感固然因为其语言表现,更因为那些蕴藏在语言之下没有表达出来的情绪意旨。四、拓展延伸请说出至少两句能体现“无言之美”的古诗词名句。示例: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五、本课小结同学们,本文以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艺术作品为例,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