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宁夏吴忠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宁夏吴忠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宁夏吴忠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宁夏吴忠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夏吴忠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史记载,“周公反政”时“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毋逸”,会群臣于闳门,训皇门:“弗肯用先王之明刑”,将致臣属“非休(注:美)德以应”。这说明周初注重A. 重臣扩权震慑君王B. 劝诫君主勤政修德C. 宗亲定规凝聚族群D. 修德重刑推动法治【答案】B【解析】由材料“弗肯用先王之明刑” “非休(注:美)德以应”可知,周王的行为会影响到臣属的行为,所以排除A;也由此可知,周初注重劝诫君主勤政修德,所以答案选B;材料与宗亲定规无关,排除C;材料并没有涉及到修德重刑与法治的关系,排除D。2.南北朝时期,夷夏之辨尤为激烈,南北方政权都以中国正统自居,讥讽斥责对方为“夷狄”、“僭伪”,这一现象折射出当时南北方A. 分裂对立势难消除B. 对华夏文化的认同C. 经济发展趋于平衡D. 对社会安定的愿望【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南北朝皆体现对华夏文化的认同,故选B;分裂对立势难消除说法错误,排除A;经济发展趋于平衡,对社会安定的愿望与材料无关,排除C,D。3.北宋前期用“中书门下”(即政事堂)取代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北宋中期元丰改制又恢复了三省六部制。后来三省体制逐步消亡,但独六部制一直为后世所沿袭。据此可知A. 北宋克服了前代中枢机构的弊端B. 三省六部制对中央官制影响较大C. 君主专制导致三省体制时存时亡D. 六部能有效协调中央各部门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北宋前期用“中书门下”(即政事堂)取代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北宋中期元丰改制又恢复了三省六部制。后来三省体制逐步消亡,”可知三省体制时存时亡。究其根源是皇帝限制相权,进而加强皇权。故答案为C项;对前代中枢机构的弊端,例如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北宋进一步削弱相权,是缓解弊端而非克服弊端,A项排除;材料信息是三省存废不定,六部长存,由此可知三生六部制对中央管制影响减弱而非较大,B项排除;六部按职能分工,级别相同,协调中央各部门关系相对困难,D项排除。【点睛】本题属于解读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如下:其一,精准简约提炼材料核心信息是前提;其二,据此推导其原因或影响是关键。4.中国传统文人耻言营利,认为一涉及“经营”,就是对人格的一种贬损,而明朝王阳明基于“满大街都是圣人”,指出商人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更有一些士人以儒家理论去指导经商活动。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 传统四民观念的彻底崩溃B. 程朱理学官方正统地位的丧失C. 社会动荡士人谋生的艰难D. 经济发展促成社会观念的更新【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主旨是士大夫对经商态度从否定到肯定。这说明社会观念出现更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根源在于商品经济发展。故答案为D项;明清时期传统四民观念依然存在,A项排除;明清时期程朱理学官方正统地位依然存在,B项排除;材料强调部分士大夫观念变化,而非营生艰难,C项排除。【点睛】本题属于解读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如下:其一,精准简约提炼材料核心信息是前提;其二,据此推导其原因或影响是关键。5.福州船政局创办经费47万两,初由清政府拨款,自1866年11月起经费常年由福建省提供。19世纪70年代初,由于经费困难,船政局一度拟制造商船供商人雇领租用,但被禁租。这反映出A. 专制政体不利于近代企业自主发展B. 经费不足是中国近代化的最大障碍C. 清政府的阻挠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D. 朝廷没有摆脱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19世纪70年代初,由于经费困难,船政局一度拟制造商船供商人雇领租用,但被禁租。”可知专制政体不利于近代企业自主发展。故答案为A项;中国近代化的最大障碍是列强侵华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B项排除;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甲午战败,而题干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并且清政府是限制而非阻扰洋务运动,C项排除;清政府限制福州船政局业务与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关联,D项排除。6.1953年1月,国务院文教委员会宣布“一五”计划在教育方面的主要任务:搞好高等和中等技术院校的调整和管理,为经济建设培养必要的人才;促进中学发展,保证高等院校学生的质量和数量。这一任务A. 满足了经济恢复的人才需求B. 助推了国家工业战略的实施C. 促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 改变了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文教任务的重点是培养技术人才。紧扣一五计划的时代背景可知,这一任务有助于推进一五计划,促进工业发展。故答案为B项;经济恢复阶段是1949-1952年底,A项排除;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在1956年底,C项排除;改变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的是建国初年参照苏联教育模式进行调整,D项排除。7.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苏关系开始出现了一段波折,甚至一度爆发边境冲突。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歧,促使中国重新考虑与美国的外交策略,由此开始了中美之间全新的外交旅程。据此可知A. 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是美苏冷战的结果B.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阵营之间持续对抗C. 中美关系的改善改变了冷战双方的实力对比D. 中国外交策略的调整加速了苏联解体的步伐【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歧,促使中国重新考虑与美国的外交策略,”可知材料主旨是中苏关系恶化推动中美关系改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冷战背景下,这种做法改变了冷战双方的实力对比,故答案为C项;据材料,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是中苏关系恶化的结果,A项排除;据材料“由此开始了中美之间全新的外交旅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阵营之间出现缓和,B项排除;苏联解体是1991年的事情,与20世纪60年代中苏外交无关,D项排除。8.“包租公”、“包租婆”源于粤语,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出现的一批依靠房租收入为生的人群的称呼。这一群体的出现反映了我国A. 分配制度出现重大调整B.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C.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 城市化进程的全面推进【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初期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所以才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这也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分配制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立,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城市化进程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9.罗马法规定,旅店主对旅客交其保管的财物,如果因盗窃而受损失,旅店主应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因被抢劫而受损失,则不必承担赔偿责任。这表明罗马法A. 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B. 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C. 注重责任过失差异性D. 兼顾主客双方的权益【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对财物的损失有详细的规定,没有体现罗马法的形式主义的特征,排除A;材料的主旨不是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排除B;由材料“如果因盗窃而受损失,旅店主应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因被抢劫而受损失,则不必承担赔偿责任”,可见罗马法注重责任过失差异性,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兼顾主人的权益的信息,排除D。10.文艺复兴名义上是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文化,实际上是创造一种反对封建神权的新文化,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是世界的主体。应该从神学教条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恢复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可见,人文主义之“新”的意义在于A. 奠定了近代人权的基础B. 有助于共和制取代君主制C. 推动“新航路”的开辟D. 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答案】A【解析】根据“创造一种反对封建神权的新文化,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是世界的主体”,说明文艺复兴强调人是社会的主体,是人创造了现实生活、人应该享受现实生活,奠定了近代人权的基础,故A正确;材料与共和制取代君主制无关,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人文主义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新航路”的开辟无关,与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无关,排除CD。11.有学者认为,在英国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英语也许是过去三百年中最重要的一项出口。但在近代英语中同时也汇集了大量来自加勒比地区、印度以及非洲的词汇。这主要说明A. 英国文化殖民成效显著B. 世界文化交流具有互补性C. 英国语言具有先天优势D. 自由主义推动了社会进步【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英语也许是过去三百年中最重要的一项出口。但在近代英语中同时也汇集了大量来自加勒比地区、印度以及非洲的词汇。”可知英语影响世界,世界推动英语发展。即世界文化交流具有互补性,故答案为B项;材料主旨是互补和双向影响,与A项说法不符,排除;殖民扩张推动英语在世界范围推广,不能得出英语具有先天优势的结论,C项排除;材料主旨是英语的传播与发展,与自由主义无关,D项排除。12.它的签订,至少体现了三方面的意义:首先,制定了国际贸易活动的“行为准则”使国际贸易行为规范化、国际市场秩序化;其次,通过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限制非关税壁垒,奠定了国际自由贸易的基础;最后,充当国际“商务法庭”,发挥贸易仲裁作用。“它”是指A. 布雷顿森林体系B. 雅尔塔体系C.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D. 欧洲经济共同体【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制定了国际贸易活动的“行为准则”使国际贸易行为规范化、国际市场秩序化,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通过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限制非关税壁垒,奠定了国际自由贸易的基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二战后就开始充当国际“商务法庭”。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科学救国思潮,是一批深受西方科学影响的爱国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在对中国近百年来各种救国探索努力反思的基础上,倡导以西方的科学来拯救中国的一种爱国主义进步思潮。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即萌发了朦胧的科学救国思想。1915年,中国科学社的创立及其科学杂志的刊行,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潮的形成。其内涵,是主张用西方的科学来拯救中国,即用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科学精神来改造中国,以真正实现中国的独立和富强;其核心,是以提倡科学为救国的根本武器,科学是最高层面的;其外延,是以翻译西方科学著作、进行科学教育、创办报刊、应用科学与实业结合、创立科学团体和学会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等为途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救国思想的宣传和实践;其主要宣传机构是中国科学社;其主要宣传刊物是科学柰志。科学救国思潮的兴起,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变革和近代化进程。摘编自朱华中国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的兴起新论材料二 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指出:“科教兴国”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将科学技术向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把“科教兴国”列为基本国策。摘编自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科学救国思潮形成的背景,并予以评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背景,并分析其影响(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科学救国到当代的“科教兴国”的认识“【答案】(1)背景:政治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思想上,西学东渐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宣传。科技上,传统科技的落后。评价:为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初创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思想解放,促进了科学启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科学“救国”满足了国人的救国诉求,但基于近代中国的具体国情,“科学救国”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不可能成功(2)背景: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于综合国力的较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科技兴国的经验;对近代中国“科学救国”思潮的继承与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影响:推动了科学和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3)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救国到兴国说明了我国由争取民族独立到取得民族富强的转变,当代教育强调彰显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理念。【解析】【详解】(1)本问有2个小问。第一小问是背景,紧扣民国初年的时代背景知识,从科技、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即可。政治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思想上,西学东渐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宣传。科技上,传统科技的落后。第二小问是评价,评价问题应该坚持“历史、客观、辩证”的原则,可以按一分为二的方法来评价。据材料“科学救国思潮的兴起,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变革和近代化进程。”可知其积极影响是为近代中国科学事业的初创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思想解放,促进了科学启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局限性是科学“救国”满足了国人的救国诉求,但基于近代中国的具体国情,“科学救国”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不可能成功。(2)本问有2个小问,第一小问是背景,结合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国内外背景知识可知其背景是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于综合国力的较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国内外背景知识可知其背景是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科技兴国的经验;据材料一可知其背景是对近代中国“科学救国”思潮的继承与发展;材料“科教兴国就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可知其背景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第二小问是影响,材料“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可知其影响是推动了科学和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材料“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把科教兴国列为基本国策。”可知其影响是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长远影响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3)本问是认识。从与科技相关的原理和箴言上看,可知其认识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透过想想看本质的方法上看,可知其认识是从救国到兴国说明了我国由争取民族独立到取得民族富强的转变,当代教育强调彰显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理念。【点睛】认识类备考启示:其一,紧扣主题,引用与主题相关原理或箴言;其二,可以透过想想看本质现象,分析其根源。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电影摩登时代于1936年在美国上映,被认为是美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电影梗概如下:二十年代的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工人受尽压榨,成为大机器生产中的一颗螺丝钉。查理(查理卓别林饰)是摩登时代大工厂中的一个流水线工人,他在单调而又疯狂的机械劳动下精神失常,被送进医院。出院后,失了业的查理阴差阳错地被当成罢工首领抓进了监狱。出狱后,路遇一个流浪女,从此与其患难与共,勇敢面对人生。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电影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答案】示例一情节:电影中的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概述和评价: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引发了全面的经济大危机。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美国历史进入大萧条时期。这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导致国民贫富分化严重,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毫无顾忌地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烘托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又冲击着金融市场的稳定。这场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加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并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示例二情节:查理在单调而又狂的机械劳动下精神失常。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工业化带来的影响。概述和评价: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同时,工业化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和挑战。工业革命使得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社会矛盾尖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人际关系的冷漠、工人劳动的“异化”等社会问题。示例三情节:查理阴差阳错地被当成罢工首领抓进了监狱。历史现象: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概述和评价: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人阶级力量日益壮大。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848年(共产党宜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为工人运动指明了方向。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下生产锐减,大量工人失业,工人示威游行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加深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危机。【解析】【详解】本题可以分三个步骤完成。步骤一,提取一个情节。例如,电影中的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步骤二,概括其历史现象。情节“电影中的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反映出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步骤三,概述和评价历史现象。首先是概述,概述=分析原因(侧重于导火线和根源)+内容及其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导火线是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引发了全面的经济大危机。其表现是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美国历史进入大萧条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根源和其他原因是这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导致国民贫富分化严重,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毫无顾忌地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烘托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又冲击着金融市场的稳定;其次是评价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危害是这场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加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并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此外还可以从材料“查理在单调而又狂的机械劳动下精神失常。”概括其历史现象是反映出工业化带来的影响;可以从材料“查理阴差阳错地被当成罢工首领抓进了监狱。”概括其历史现象是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点睛】本题备考启示:其一,紧扣问题,逐个落实;其二,透过想想看本质,透过情节分析背后的历史现象;其三,概述和评价历史现象,可以紧扣历史现象,分析其原因,指出其内容或特点,分析其影响。1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李唐起自关中,唐政权中关陇士族最强,左右着唐初的政局。江左和代北士族,至唐朝已经没落;以崔、卢、郑、李、王为首的山东士族,虽经农民战争打击,但根深蒂固,到唐朝时,仍有一定势力。唐太宗的大臣房玄龄、魏徵、李勛都争相与山东士族联姻,山东士族依然保留着他们的社会地位。士族势力的强大,对皇权不利,唐太宗尤其不能容忍山东士族凌驾于自己所属的关陇士族之上。为此,他命高士廉等刊正姓氏,修撰氏族志。并指示“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新修订的氏族志“凡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基本贯彻了唐太宗的指示,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崔民干被降为第三等。唐太宗修撰的氏族志,打破了以往纯以郡作为门第等差的传统,至于划分门第等级的标准,更不考虑过去做官的情况,只看在唐朝的它爵高下。通过修氏族志,使一部分做官的庶族地主取得了士族身份,没落门阀士族受到进一步打击,只有关陇士族大致保持了旧日地位。唐太宗达到了扶植庶族地主、压抑阀士族,加强皇权、巩固统治的目的,并为30年后颁布姓氏录,彻底否定传统的门阀制度打下基础。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下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时期修撰氏族志的原因和做法。(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时期修撰氏族志的意义。【答案】(1)原因:山东士族势力强大,凌驾于关陇士族之上,严重威胁皇权。做法:打破了过去的门第观念,注重唐朝的官爵高下。(2)意义:扶植了庶族地主;打压了门阀士族;加强了专制皇权;现固了封建统治;彻底否定传统的门阀制度打下基础【解析】【详解】(1)本问有2个小问,第一小问是原因,材料“士族势力的强大,对皇权不利,唐太宗尤其不能容忍山东士族凌驾于自己所属的关陇士族之上。”可知其原因是山东士族势力强大,凌驾于关陇士族之上,严重威胁皇权。第二小问是做法,材料“他命高士廉等刊正姓氏,修撰氏族志。并指示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可知其做法是打破了过去的门第观念,注重唐朝的官爵高下。(2)本问是意义,材料“通过修氏族志,使一部分做官的庶族地主取得了士族身份,没落门阀士族受到进一步打击,”可知其意义是扶植了庶族地主和打压了门阀士族;材料“唐太宗达到了扶植庶族地主、压抑阀士族,加强皇权、巩固统治的目的,”可知其意义是加强了专制皇权和现固了封建统治;材料“并为30年后颁布姓氏录,彻底否定传统的门阀制度打下基础。”可知其意义是彻底否定传统的门阀制度打下基础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40年7月底,德国秘密制定侵略苏联约计划如何摆脱来自日本的威胁,重新成为苏联必须重点考虑的外交问题1940年7月,日本大本营与政府联席会议通过了适应世界形势演变处理时局纲要,规定调整苏日关系以适应南进之需。1941年4月13日,苏联、日本达成了苏日中立条约。该条约除了肯定双方保持和平友好关系,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在一方与第三国发生军事冲突时保持中立以外,还特别声明:“日本须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即外蒙古的领上完整和不可侵犯;苏联须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中国自然成为这两个国家相互妥协的最直接受害者但由于国际形势并未按苏联领导人的意志发展,苏联对华援助并未停止,苏德战争爆发。该条约稳定了苏联的东部边界,但激化了美、英两国同日本的矛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抗日战争的外援主要依赖美、英两国。据李嘉谷论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实际影响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影响。【答案】(1)二战初期,德日法西斯占上风,试图扩大战争;苏联面临德国战争威胁,安全形势严重;日本试图调整苏、日关系以实施南进。(2)有利于苏联稳定远东,避免两线作战;推动了日本南进,加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二战规模的扩大;美英与日矛盾激化,推动了美英援华;严重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国抗战;推动了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解析】(1)根据材料中的“1940年7月底,德国秘密制定侵略苏联的计划如何摆脱来自东方日本的威胁,重新成为苏联必须严重考虑的外交问题还在1940年7月,日本大本营与政府联席会议通过了适应世界形势演变处理时局纲要,规定调整苏日关系以适应南进之需,”,可以分析得出条约签订的背景。(2)根据材料“中国自然成为这两个国家相互妥协的最直接受害者不过同时由于国际形势并未按苏联领导人的意志发展,苏联对华援助并未停止,延续到苏德战争爆发。条约稳定了苏联的东部边界,但激化美、英同日本的矛盾”,可以归纳出条约签订的影响。本大题考查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背景和影响,在根据材料分析归纳的基础上,两题的回答还应当联系教材所学当时的国际形势和苏日国内情况来分析作答。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饱受大萧条痛苦的北美产业工人和知识分子对“苏联经济奇迹”产生强烈的好感和好奇,白求恩出于对全民医疗体制的向往白求恩的苏联之行实际上是走马观花,加上他又是个主观色彩强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