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与企业中资本方与知本方的合约均衡.doc_第1页
制度创新与企业中资本方与知本方的合约均衡.doc_第2页
制度创新与企业中资本方与知本方的合约均衡.doc_第3页
制度创新与企业中资本方与知本方的合约均衡.doc_第4页
制度创新与企业中资本方与知本方的合约均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度创新与企业中资本方与知本方的合约均衡 摘 要 长期以来,作为企业出资人的资本方把持着企业的控制权,代表人力资本的知本方的地位没有得到资本方和国家的 重视,知本方在法律和制度上的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安排。当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将 发生变迁,掌控人力资本的知本方的作用和地位正在跃居于资本方的水平线,甚至有超越的趋势。新公司法顺应了 这种趋势,填补了我国商事组织法中人力资本制度安排的缺失,降低了知本方设立公司的门槛,突出了“意思自治”原 则,放宽了对非货币资本出资额的股权限制,这必将在中国引发一场知本方创立企业的热潮。 关键词 制度创新;知本;公司治理;合约均衡;人力资本 一、法制创新促进资本方与知本方的关系变迁 当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作为资财资本的生产资料和资金极大丰富和充足,相对稀缺的代表着经营智慧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决定着资财资本的去向和盈利水平。 人力资本的相对稀缺,要求企业中人力资本与资财资本的经济关系发生根本改变。但是受原有的制度的制约,特别是公司制度,极大地限制了这一根本改变。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学术界,一方面研究和关注人力资本与资财资本的关系变迁,另一方面对公司制度进行创新,以提高人力资本的效能。 按照英国人力资源大师迈克尔阿姆斯特朗的定义,人力资本特指脑力活动能力,是指一个组织内部员工的知识、技能及能力。人力资本的主体是知识员工,特别是关键知识员工,我们称后者为“知本方”。现代企业的理论和实践证明,以往的企业实质上由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组成的不完全合约体。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产权权能和权益必须通过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直接参与和使用而间接发挥作用;企业所有权制度安排随合约条件的改变而在企业成员的互动博弈中实现变迁,基本趋势是人力资本及其所有权在企业合约中具有越来越大的竞争优势,并在与非人力资本进行竞争和合作的博弈中不断演化出多样化的所有权安排及公司治理模式。在上述的人力资本所有者中关键分子实质就是本文所指的知本方,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就是资本方。 在工业化社会,资财是企业的关键投入和稀缺资源。资本方是投入企业资财的主体,是所有者、产权控制者或支配者。在传统的市场交易中,资本方通过交易获得的财富大都为资本方或企业所控制和利用。资本方通过契约控制人力资本,安排知本方的利益,对违约的知本方采取替换的方式予以剔除。知本方处在被动地出卖脑力的境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企业越来越以创新为经营手段,以人力资本为关键资源。在生产诸要素中,人力资本要素扮演着最为关键的角色。知本方逐渐被人们认为是企业最关键的要素主体。这样,情况就变得极其复杂。一方面,知本方在企业创造价值和利润中有着关键作用和相对稀缺性。另一方面,知本方在企业中的权利得不到法律的认可,从而限制了知本方发挥其人力资本的积极性,影响知本方与企业同舟共济的忠诚度和稳定性。 掌握知识的知本方在企业运作过程中共同协作形成高度依赖的集体力量,有学者称其为群体性。此时,一旦有知本方退出企业,这种集体力量将减弱乃至消失。由于这种专用知识的稀缺性,企业要想再通过市场交易获得可代替的知本方的可能性很小。即便是知本方不退出企业,资本方也很难控制和评价掌握着专用知识的知本方的活动,因为这些专用知识中的大部分既没有被资本方、也没有被企业所掌握,而是存在于知本方的大脑中,由知本方掌握和决定。由此看出,在现代企业中,由于参加交易的知本方的稀缺性和关键性,他们产生了提高自己交易地位并与资本方有平等或者较高权利的要求,这种要求反映了知本方驾驭资本方的合约特性。在知识经济社会,知本方对企业的生死存亡的作用要远大于资本方。包括企业家、市场营销专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其他高级管理专家在内的知本方的缺位和怠工带给企业的是灭顶的灾难。 在新的经济背景下,人们应当转变资本方作为委托方,知本方作为代理方的传统观点。在人力资本和资财资本合作与平等的基础上,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已不再是单纯的资本方授权给知本方的委托代理,而是一个资财产权与关键人力资本产权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从制度上安排好知本方对企业的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等产权,使资本方与知本方达到合约均衡。只有通过这样的制度创新,确立了人力资本产权在现代企业的法律地位,才能较长时期地使知本方尽心尽力开展智慧活动。 二、原有制度对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安排的缺失及与国外相关制度的比较 我国以往的商事组织方面的法律坚持以物质资本作为出资的重要形态,以求发挥资本的信用与担保功能,而比较忽视人力资本的作用,也没有很好地安排资财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关系,从而限制了知识型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2006年以前施行的公司法(简称旧公司法),对设立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有硬性规定的下限,即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人民币十万元;以生产经营为主的公司人民币五十万元。同时规定上述出资要一次性缴足。这一规定对以人力资本为主要资源的知识型企业的创立设置了较高的门槛。有了这样的规定,知本方只有“投靠”资本方才能得到展现才能的舞台。缺少足够的资金,又不想投奔在资本方的“屋檐”下,知本方的人力资本就难以创造价值。 即便是知本方掌握着能够创造巨大价值的专利、非专利技术,按照旧公司法的规定,其作价出资的金额一般不得超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国家关于高新技术占注册资本的特别规定也不得超过35%。根据规定,不能以资财出资的知本方就不能成为有绝对选举权的股东,因此也就不可能作为董事长对外代表公司,对内向公司施加绝对的影响。由于出资份额的限制,知本方的分红权也相应地受到限制。实质上,这是对人力资本经营权和财产权的极大限制。在这样的法律框架下,知本方与资本方的权利地位是不平等的。权利地位的不平等,不能使资本方与知本方达到合约均衡。这种限制性规定不利于调动知本方和创业者的积极性,不利于资本方资本的有效利用,更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创立和发展。 在我国的合伙制度中,我国的合伙企业法只承认无限合伙关系,不承认有限合伙人的存在。对于高科技项目,风险投资资本方既不精通知本方的人力资本盈利前景,又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此不敢拿出资财与知本方合伙经营。如果有胆大的风险投资资本方敢于投入资财与知本方合伙经营,因股权带来的支配权,知本方必然要受资本方的支配和控制,使知本方的积极性大受折减。而知本方合伙人,一般缺少足够的资金,如果没有资本方的资金投入,难以支撑高科技的资金需求,空有满腔智慧和创意,难以形成产品。 根据美国多年的经验和教训,有限合伙制是最适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组织形式。有限合伙制介于公司制和合伙制之间,是指在由一个以上的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的基础上,允许更多的合伙人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的经营组织形式。例如,在一些公司,由知本方出资1%-2%的资财作为普通合伙人,享有经营管理权,获得企业收益的20%左右,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的有限合伙人(常常是若干人),在企业设立时需要投入企业注册资金总额的99%,在企业获利时分得大约80%。这样就形成了知本方以人力资本和承担无限责任交换了资本方的分配权和经营权。同时,对普通合伙人即知本方形成激励和警示,促使知本方在企业经营中忠实地、竭尽所能地利用所有资源为企业创造利润。 日本于2006年4月实施的新公司法,创设了一种全新的公司形式合同公司,是集资合公司与人合公司特点于一身的混合公司形式。从日本公司法对合同公司的规定看出它的基本特征:出资人以其出资额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有限责任;对公司重要事项除非章程有特别规定,须经全体出资人一致决定。这意味着对公司的内部关系包括机构设置、业务执行、收益分配、亏损承担、公司吸收新的出资人、退出公司、同业竞争禁止的承认、转让股份、修改章程等事项完全可以由章程决定。合同公司的上述特征,与传统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相比,它更重视公司出资人的意思自治,更强调人合性。责任范围事先做了分配和限制,将风险与出资额挂钩。而收益分配和权力的行使可以约定在公司章程中,这就给知本方安排权力和利益敞开了制度大门,使知本方和资本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符合各方意愿的合约,即权利均衡的合约。日本的公司制度创新,对我国完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形成企业中知本方的权利安排结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现代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由人力资本产权与物质资本产权共同组成,并且人力资本产权有日益占居主导地位的趋势。我国过去忽视人力资本作用的企业主体制度对高新技术的设立、运营均具有很大的限制,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我们应该紧密跟踪企业发展形势,顺应时代潮流,并借鉴各国公司立法和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符合中国现实需要的公司法理论,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设立和发展,促进我国整个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新公司法的实施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我们应当注意那些维护和支持知本方权利的法律变化,确立和充分发挥知本方在企业中的作用,从而提高人力资本和资财资本的效率。 三、新公司法对合约均衡的制度创新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立、发展、壮大,关键在于确立人力资本产权在企业中的法律地位。通过法律安排知本方对企业的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等产权,实现资本方与知本方的合约均衡。我国新公司法的修改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中资本方与知本方的合约均衡。 第一,降低了公司设立的出资门槛。新公司法较大幅度地下调了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并且允许分期缴纳。新公司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也由原来的1000万元降低为人民币500万元。相比较旧公司法以生产经营为主的公司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50万元,科技开发、咨询、服务性公司人民币10万元。这一规定对于那些有人力资本,缺少资财资本的管理专家、营销专家和科技人才创立和参与高新技术企业是一个更加宽松的条件。 第二,突出“意思自治”原则。新公司法第三十五条、第四十三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的除外;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上述的两个“除外”的规定意味着法律放松了国家对公司的过度管制,给公司以更大的自治空间。过去旧公司法对股东在公司的权力,包括获利分配权和选举权等作了硬性的规定,即与出资比例挂钩。按照新公司法的上述规定,知本方与资本方可以依法通过谈判,将双方认可的权力分配方式在公司章程中写明并具有法律效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资本方因股权带来的支配权,提升知本方的交易地位,达到与资本方的合约均衡,甚至具有驾驭资本方的可能性。股东之间的利益分配及权力分配,不一定要按照出资比例分配,可以按照章程的规定执行,这是对传统公司法的同股同利、同股同权理论的颠覆,顺应了国际潮流。解决了知本方因与资本方权利的不平等而带来的诸多制约,可以使知本方塌下心来施展自己的才能,贡献自己的智慧,使自己的人力资本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第三,放宽对非货币资本出资额的股权限制。新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其中的知识产权,既包括工业产权,也包括非专利技术(如技术秘密),还包括著作权等产权,扩大了股东出资的范围与形式。另外,新公司法取消了原公司法“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20%”这一限制性规定,放宽了知识产权出资额,规定“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相当于允许非货币出资额达到70%。由此看出,新公司法扩大了股东出资的范围与形式,减少了对股东非货币出资额比重的限制。这是实现企业中知本方与资本方合约均衡的最核心最具革命性的规范。可以充分发挥无形资产在市场中的作用,为“知识雇佣资本”提供法律依据。知本方可以用知识产权出资成为具有绝对控股权的股东,甚至成为董事长对外代表公司行使权利、对内施加绝对的影响,更有利于鼓励知本方创办企业。其目的在于允许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自行决定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产在公司注册资本中的比例,但总体上不能高于公司注册资本总额70%。这些具有革命性、时代性的规定,将使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第四,对股份公司的员工持股给予法律确认。新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公司因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而收购的本公司股份,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百分之五,所收购的股份应当在一年内转让给职工。这实质上承认了人力资本与资财资本一样具有资本的属性,承认人力资本可以“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