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化学3月综合练习(一模)试卷.docx_第1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化学3月综合练习(一模)试卷.docx_第2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化学3月综合练习(一模)试卷.docx_第3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化学3月综合练习(一模)试卷.docx_第4页
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化学3月综合练习(一模)试卷.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丰台区2019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化学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2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工程使用的部分材料如下所示,其中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A. 港珠澳大桥桥墩混凝土B. “人造太阳”核聚变实验装置钨合金C. 高铁轨道与地基之间填隙减震聚氨酯D. “玉兔”月球车太阳能电池帆板硅【答案】C【解析】【详解】A、混凝土为硅酸盐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高分子,选项A错误;B、钨合金为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高分子,选项B错误;C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分天然产生的高分子化合物和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棉花、羊毛、天然橡胶是天然存在的,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是人工合成的,聚氨酯橡胶是人工合成的橡胶,选项C正确;D、硅为单质,不属于有机高分子,选项D错误。答案选C。2.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 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烟B. 铜遇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C. 过氧化钠放置于空气中逐渐变白D. 一氧化氮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答案】A【解析】【详解】A、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选项A选;B、铜遇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铜与浓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选项B不选;C、过氧化钠放置于空气中逐渐变白,是过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和氧气,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选项C不选;D、一氧化氮遇空气变为红棕色,是一氧化氮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选项D不选。答案选A。3.天然橡胶在硫化过程中高分子结构片段发生如下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橡胶A由1,3-丁二烯加聚而成B. 橡胶A为反式、线型结构,易老化C. 橡胶B为网状结构,强度比A大,耐磨D. 硫化过程发生在碳碳双键上【答案】B【解析】【详解】A.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橡胶A的链节为-CH2CH=CHCH2-,故可由1,3-丁二烯加聚而成,选项A正确;B. 橡胶A链节中碳碳双键同一侧为氢原子,故为顺式、线型结构,易老化,选项B不正确;C.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橡胶B为网状结构,故强度比A大,耐磨,选项C正确;D. 硫化过程发生在碳碳双键上,使线型结构转变为网状结构,增大强度,选项D正确。答案选B。4.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如右图所示(虚线为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虚线左侧是金属元素B. As处于第五周期第VA族C. Si、Ge可作半导体材料D. Sb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答案】B【解析】【详解】A虚线左下方的元素均为金属元素,选项A正确;B根据位置,由Si处于第三周期第A族可推知,As处于第四周期第VA族,选项B不正确;C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往往都既具有金属性,也具有非金属性,可在虚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如Ge、Si等),选项C正确;D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往往都既具有金属性,也具有非金属性,如Sb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选项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注意对角线原则,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有半导体材料,以及这些元素的性质,结合元素周期律进行解答。5.CH4与Cl2生成CH3Cl的反应过程中,中间态物质的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Ea表示活化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已知Cl是由Cl2在光照条件下化学键断裂生成的,该过程可表示为:B. 相同条件下,Ea越大反应速率越慢C. 图中H0,其大小与Ea1、Ea2无关D. CH4转化为CH3Cl的过程中,所有C-H发生了断裂【答案】D【解析】【详解】A. 已知Cl是由Cl2在光照条件下化学键断裂生成的,由分子转化为活性原子,该过程可表示为:,选项A正确;B. 相同条件下,Ea越大,活化分子百分数越少,反应速率越慢,选项B正确;C. 图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H0,其大小与Ea1、Ea2无关,选项C正确;D. CH4转化为CH3Cl的过程中,只有一个C-H发生了断裂,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6.依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实验现象品红溶液红色褪去,经检验溶液中含有SO42-加热褪色后的溶液至沸腾,未见颜色恢复,有气体溢出,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遇淀粉碘化钾试纸,无明显变化。A. 品红溶液褪色是氯水漂白所致B. 集气瓶中发生了反应:Cl2 + SO2 + 2H2O H2SO4 + 2HClC. 依据现象可确定产生的气体为SO2D. 检验SO42-的试剂为:盐酸、BaCl2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氯水中的次氯酸能使品红溶液褪色,选项A正确;B. 集气瓶中氯气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反应方程式为:Cl2 + SO2 + 2H2O H2SO4 + 2HCl,选项B正确;C. 依据现象加热褪色后的溶液至沸腾,未见颜色恢复,有气体溢出,说明不含有二氧化硫,产生的气体可能为次氯酸分解产生的O2,选项C不正确;D. 检验SO42-的试剂为:盐酸、BaCl2溶液,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SO42-,选项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常见漂白剂的性质及应用,注意二氧化硫为暂时性的漂白,氯水为永久性的漂白,二者按1:1若完全反应,则生成硫酸和盐酸,失去漂白作用,这也是本题的易错点。7.已知:FeCl4(H2O)2为黄色,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0.1mol/LFe2(SO4)3溶液酸化的0.1mol/LFe2(SO4)3溶液酸化的0.1mol/LFe2(SO4)3溶液0.1mol/LFeCl3溶液加热前溶液为浅黄色,加热后颜色变深加热前溶液接近无色,加热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加入NaCl后,溶液立即变为黄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深加热前溶液为黄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深注:加热为微热,忽略体积变化。A. 实验中,Fe2(SO4)3溶液显浅黄色原因是Fe3+水解产生了少量Fe(OH)3B. 实验中,酸化对Fe3+水解的影响程度大于温度的影响C. 实验中,存在可逆反应: Fe3+ + 4Cl+ 2H2O FeCl4(H2O)2D. 实验,可证明升高温度,Fe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答案】D【解析】【详解】A. 实验中,0.1mol/LFe2(SO4)3溶液加热前溶液为浅黄色,加热后颜色变深,说明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颜色加深,故Fe2(SO4)3溶液显浅黄色原因是Fe3+水解产生了少量Fe(OH)3,选项A正确;B. 实验中,酸化的0.1mol/LFe2(SO4)3溶液加热前溶液接近无色,加热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温度升高几乎不能引起变化,则酸化对Fe3+水解的影响程度大于温度的影响,选项B正确;C. 实验中,酸化的0.1mol/LFe2(SO4)3溶液加入NaCl后,溶液立即变为黄色,则氯离子影响平衡移动,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深,则存在可逆反应: Fe3+ + 4Cl+ 2H2O FeCl4(H2O)2,选项C正确;D. 实验,加热前溶液为黄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深,水解平衡或平衡Fe3+ + 4Cl+ 2H2O FeCl4(H2O)2均可能使颜色变深,故不可证明升高温度,Fe3+水解平衡正向移动,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8.某药物中间体K及高分子化合物G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IR1NHR2易被氧化II(1)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2)反应的反应条件为_。反应、的目的是_。(3)E的结构简式为_。(4)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5)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_。(6)由A合成H分为三步反应,选用必要的无机、有机试剂完成合成路线(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_【答案】 (1). 醛基 (2). 液溴/FeBr3 (3). 保护醛基 (4). (5). (6). 加成反应 (7). 【解析】【详解】(1)A为,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醛基;(2)反应是与液溴在溴化铁的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反应条件为液溴/FeBr3;反应、的目的是保护醛基;(3)结合D()、F()的结构简式可知,D氧化得到E,E再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故E的结构简式为;(4)反应是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5)反应是自身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故反应类型为 加成反应;(6)由A合成H分为三步反应,与反应生成,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与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合成路线如下:。【点睛】本题考查有机合成及推断,根据有机反应条件判断反应前后物质的结构简式及反应类型是解题的关键,易错点是(6)合成路线的推导,注意醛的加成反应为推断的难点。9.Pb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材料,常用作助溶剂、制备铅黄等染料。工业生产中利用方铅矿精矿(主要成分为PbS,含有FeS2等杂质)和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PbCl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i. PbCl2微溶于水ii. PbCl2 (s) + 2Cl(aq) PbCl42-(aq) H 0(1)浸取过程中MnO2与PbS发生如下反应,请将离子反应配平:_ _+ _ _+_PbS + _MnO2 _PbCl2 + _ _+ _ _+ _ _(2)由于PbCl2微溶于水,容易附着在方铅矿表面形成“钝化层”使反应速率大大降低,浸取剂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可有效避免这一现象,原因是_。(3)调pH的目的是_。(4)沉降池中获得PbCl2采取的措施有_。(5)通过电解酸性废液可重新获得MnO2,装置示意图如下:在_极(填“a”或“b”)获得MnO2,电极反应为_。电解过程中发现有Cl2产生,原因可能是_、_。【答案】 (1). 8 (2). H+ (3). 2 (4). Cl- (5). 1 (6). 4 (7). 1 (8). 4 (9). Mn2+ (10). 1 (11). SO42- (12). 4 (13). H2O (14). PbCl2(s)+2Cl-(aq) PbCl42-(aq),加入NaCl增大c(Cl-),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将PbCl2(s)转化为溶液中的离子,消除“钝化层” (15). 除去溶液中的Fe3+ (16). 加水稀释、降温 (17). a (18). Mn2+-2e-+2H2O=MnO2+4H+ (19). 2Cl- -2e-=Cl2 (20). MnO2+4HCl=MnCl2+Cl2+2H2O【解析】【详解】(1)浸取过程中MnO2与PbS发生反应生成PbCl2,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6价,锰元素由+4价变为+2价,转移电子数为8,结合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得,离子反应方程式为:8H+2Cl-+PbS + 4MnO2 PbCl2 + 4 Mn2+ SO42-+4 H2O;(2)由于PbCl2微溶于水,容易附着在方铅矿表面形成“钝化层”使反应速率大大降低,浸取剂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可有效避免这一现象,原因是PbCl2(s)+2Cl-(aq) PbCl42-(aq),加入NaCl增大c(Cl-),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将PbCl2(s)转化为溶液中的离子,消除“钝化层”;(3)调pH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Fe3+,使其转化为沉淀而除去;(4)沉降池中获得PbCl2采取的措施有加水稀释、降温;(5)通过电解酸性废液可重新获得MnO2,锰离子转化为二氧化锰,锰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应在电解池的阳极产生,故应连接在正极,即a极获得MnO2,电极反应为Mn2+-2e-+2H2O=MnO2+4H+;电解过程中发现有Cl2产生,原因可能是氯离子得电子产生氯气2Cl- -2e-=Cl2,或浓盐酸被二氧化锰氧化产生氯气MnO2+4HCl=MnCl2+Cl2+2H2O。10.某小组进行实验:向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碘化钾、淀粉和硫代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变蓝。查阅资料知体系中存在两个主要反应:反应i:H2O2(aq) + 2I(aq) + 2H+(aq) I2(aq) + 2H2O(l) H1 = -247.5 kJ/mol反应ii:I2(aq) + 2S2O32-(aq) 2I(aq) + S4O62-(aq) H2 = -1021.6 kJ/mol(1)H2O2与S2O3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反应过程。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所用试剂浓度均为0.01 mol/L)。a向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_溶液,溶液几秒后变为蓝色。b_,溶液立即褪色。(3)探究c(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所用试剂除H2O以外,浓度均为0.01 mol/L)实验序号ab试剂H2O2/mL5_H2SO4/mL42Na2S2O3/mL8_KI(含淀粉)/mL3_H2O0_将上述溶液迅速混合观察现象溶液变蓝所需时间为t1秒溶液变蓝所需时间为t2秒 将实验b补充完整。 对比实验a和实验b,t1_t2(填“”或“”)。 结合(2)中现象解释溶液混合后一段时间才变蓝的原因_。 利用实验a的数据,计算t1时间内H2O2与S2O32-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用H2O2浓度的变化表示)_mol/(Ls)。【答案】 (1). H2O2(aq)+2S2O32-(aq)+2H+(aq)=S4O62-(aq)+2H2O(l) H=-1269.1kJ/mol (2). 淀粉碘化钾 (3). 向a中所得蓝色溶液中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 (4). 5 (5). 8 (6). 3 (7). 2 (8). (9). 反应慢,反应快,反应生成的I2立即与S2O32-反应,直至S2O32-被消耗尽,再生成的I2才能使淀粉变蓝,因此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才变蓝 (10). mol/(Ls)【解析】【详解】(1)已知反应i:H2O2(aq) + 2I(aq) + 2H+(aq) I2(aq) + 2H2O(l) H1 = -247.5 kJ/mol反应ii:I2(aq) + 2S2O32-(aq) 2I(aq) + S4O62-(aq) H2 = -1021.6 kJ/mol根据盖斯定律,由i+ii得反应H2O2(aq)+2S2O32-(aq)+2H+(aq)=S4O62-(aq)+2H2O(l) H=H1+H2=-1269.1kJ/mol,故H2O2与S2O3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O2(aq)+2S2O32-(aq)+2H+(aq)=S4O62-(aq)+2H2O(l) H=-1269.1kJ/mol;(2)a向酸化的H2O2溶液中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碘离子被氧化生成碘单质使淀粉变蓝,故溶液几秒后变为蓝色;b向a中所得蓝色溶液中加入硫代硫酸钠溶液,碘被还原生成碘离子,溶液立即褪色;(3)探究c(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所用试剂除H2O以外,浓度均为0.01 mol/L),为使探究时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所加溶液总体积必须相等,故: 将实验b补充完整,分别为5、8、3、2;对比实验a和实验b,实验a中 c(H+)较大,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故t1t2;反应慢,反应快,反应生成的I2立即与S2O32-反应,直至S2O32-被消耗尽,再生成的I2才能使淀粉变蓝,因此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才变蓝; 利用实验a的数据,用H2O2浓度的变化表示t1时间内H2O2与S2O32-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s)。11.某小组研究FeCl3与Na2S的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a实验b实验cFeCl3体积5 mL10 mL30 mL实验现象产生黑色浑浊,混合液pH=11.7黑色浑浊度增大,混合液pH=6.8黑色浑浊比实验b明显减少,观察到大量黄色浑浊物,混合液pH=3.7I. 探究黑色沉淀的成分查阅资料:Fe2S3(黑色)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FeS(黑色)在空气中易变质为Fe(OH)3设计实验:分别取实验a、b、c中沉淀放置于空气中12小时,a中沉淀无明显变化。b、c中黑色沉淀部分变为红褐色。(1) 同学甲认为实验a中黑色沉淀为Fe2S3,实验b、c的黑色沉淀物中既有Fe2S3又有FeS,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 同学乙认为实验b的黑色沉淀物中有FeS则一定混有S,理由是_。 设计实验检验b的黑色沉淀物中混有硫。已知:硫在酒精溶液中的溶解度随乙醇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实验证明了b中黑色沉淀混有S,试剂a是_,观察到的现象为_。II. 探究实验a中Fe3+与S2-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因经查阅资料,可能的原因有两种:原因1:pH影响了Fe3+与S2-的性质,二者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原因2:沉淀反应先于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导致反应物浓度下降,二者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实验:电极材料为石墨(2)试剂X和Y分别是_、_。甲认为若右侧溶液变浑浊,说明Fe3+与S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是否合理?说明理由_。乙进一步实验证明该装置中Fe3+与S2-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III. 探究实验c随着FeCl3溶液的增加,黑色沉淀溶解的原因实验1实验2(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1中的现象_、_(写离子方程式)。结合化学平衡等反应原理及规律解释实验2中现象相同与不同的原因_。【答案】 (1). a中沉淀无明显变化,b、c中黑色沉淀变为红褐色 (2). 依据化合价升降守恒,铁元素化合价降低,硫元素化合价必然升高 (3). 水 (4). 溶液变浑浊 (5). 25mL pH=12.2 NaOH溶液 (6). 5mL 0.1mol/L FeCl3溶液 (7). 不合理,因为空气中的氧气也可能氧化S2- (8). 取左侧烧杯中的液体,加入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没有蓝色沉淀产生 (9). 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发生的原因是pH影响了Fe3+和S2-的性质 (10). FeS+2H+=H2S+Fe2+ (11). FeS+2 Fe3+=S+3Fe2+ (12). 实验现象相同的原因:实验2中两份溶液的c(H+)相同,都存在平衡Fe2S3(s) Fe3+(aq)+S2-(aq),H+与S2-结合生成H2S,酸性条件下Fe3+与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两种因素使得c(Fe3+)、c(S2-)降低,平衡正向移动,现象不同的原因是:加入FeCl3溶液比加入盐酸的体系c(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