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修部分.2环境保护同步习题.doc_第1页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修部分.2环境保护同步习题.doc_第2页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修部分.2环境保护同步习题.doc_第3页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修部分.2环境保护同步习题.doc_第4页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选修部分.2环境保护同步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 环境保护1(2017广东汕头质量监测) 埃姆舍河全长约70千米,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鲁尔工业区,是莱茵河的一条支流,其流域面积为865平方千米,流域内约有230万人,是欧洲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19世纪下半叶起,河水遭受严重污染,曾是欧洲最脏的河流之一。简述导致埃姆舍河污染的自然及人为原因。2(2017广东茂名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沿海三个地区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CI)统计图,AQCI数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差。 指出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3(2017贵州适应性考试) 淘汰后的电脑和手机最终去了哪里?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指出,世界大约70%的电子产品最终变成垃圾并流向中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场”。广东贵屿镇是我国民间电子垃圾回收分解最为集中的地区,当地拆解废旧电子电器的传统方法如下。先是拆,由人工拆分出铁、铜、塑料、电路板,然后用碳火炉烤熔出电路板上的零件,如果有金子等贵重金属,就用硫酸洗出来,这叫“洗金”,酸洗过程中会挥发出大量酸性气体;如果烧出来有铜,就叫“烧板”;塑料则被切成丸状,用作再生塑料的原料。当地人由此获得丰厚收益,同时也面临着极为严重的污染威胁。说明贵屿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指出中国要想摘掉世界电子“垃圾场”的帽子需采取的措施。4(2017福建厦门一模)北京某地采用土壤生物工程对公路沿线边坡(路基两侧的坡面)进行整治,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该工程是在公路边坡上顺坡码放块石或卵石,在石块缝隙扦插柳干。下图示意柳干扦插时和柳干生根发芽后的景观。分析该地的土壤生物工程在控制边坡稳定和水土保持方面所起的作用。5(2017福州质检)勺嘴鹬是一种迁徙性鸟类,主要在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繁殖,在东南亚和中国南部沿海越冬。中国东部的滨海滩涂是勺嘴鹬迁徙途中最为重要的中转停歇地,其环境变化对勺嘴鹬的栖息和生存影响极大。近十几年勺嘴鹬数量急剧减少,是全球性极濒危鸟类。分析近十几年勺嘴鹬数量减少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6(2017长沙一模)我国东北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黑土地之一,这种黑土地是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的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但是经过多年的过度利用,东北平原上的黑土正面临着严重退化的威胁,很多地方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到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该地区农业开发可能对黑土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提出治理措施。7.(2016全国卷,44)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 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8.(2015全国卷,44)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9.(2017广东深圳二模)一滴石油在海面扩展开来后可以形成0.25平方米的油膜。人类每年有意或无意地向海洋排放数以万吨计的石油,在海洋面上形成大面积的油膜区。油膜使大气与水面隔绝,从而对海洋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试分析大范围海洋油膜对海洋环境的影响。10.(2017河南九校一模)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麓,北流注入玛纳斯湖,长约450km,上游水急多峡谷,下游平原坦荡,河曲发育。新中国成立后,玛纳斯河流域兴修水库,渠灌事业迅速发展,成为著名的棉粮产地。玛纳斯河流域由于面积大,用水单位多,流域内生态环境现已遭到了严重破坏。下图为玛纳斯河流域局部示意图。简述玛纳斯河流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11.(2017河南天一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对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近年来鄱阳湖区的非法过度采砂活动日益猖獗,对鄱阳湖的水文生态环境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下图为鄱阳湖非法采砂活动图。分析鄱阳湖非法采砂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12.(2017全国卷,44)干旱区的柽柳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参考答案1答案:自然原因:埃姆舍河流域地处西欧平原,河水流速缓慢,污染物难以快速排走。人为原因:流域内工业发达,有煤炭工业的煤灰、粉尘,且化学工业和钢铁工业排放的废水和废渣量大;人口稠密,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量大。2解析:“时空分布”指的是时间和空间分布,图示月份是时间、三个地区反映了空间位置。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排放到大气污染物数量、天气因素、大气运动状态等。结合我国气候特征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回答即可。 答案:变化特点:冬高夏低(春降秋升),北高南低。原因:冬季大气相对稳定,污染物不易扩散,夏季降水多,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北方冬季燃煤取暖,大气中的污染物增加,导致空气质量差;北方地区重工业集中,矿物能源消耗大。3答案: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措施:加强立法,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电子垃圾的管控,严禁从海外进口电子垃圾;改变传统的处理方法,提高加工处理技术,避免二次污染等。4解析:图示块石或卵石压在坡地的土壤上,柳干置于坡面且根系垂直于地面。对边坡稳定的作用体现在:块石可压紧表面土壤使其不易下滑,柳干根系对边坡起到了固土作用。对水土保持来说:块石、柳干枝叶可防止暴雨冲击土壤,也可减缓坡面径流、增加雨水下渗。答案:块石可固定表土,紧实土壤,增加坡面稳定性;柳树生长时根系固土,吸收多余水分,防止土坡下滑。该地夏季多暴雨,码放的块石可防止土壤直接遭受暴雨的袭击,增加下渗,减少坡面径流;植物的枝叶还可拦截降雨防止坡面溅蚀。5答案:原因:围海造陆、滩涂养殖及滨海环境污染,滩涂湿地面积减少,勺嘴鹬食物来源短缺。措施:加快湿地保护立法,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大宣传保护力度,防治污染;加强科学研究和人工繁殖。6解析:农业的过度开发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黑土土层变薄;东北地区风力较大,植被破坏会加剧风力侵蚀;黑土土壤肥沃,但常年种植农作物会使土壤肥力下降;随着土壤肥力下降,为提高农业产量,生产中只能依靠化肥的大量使用,因此又带来土壤板结和土壤污染。针对问题比较容易提出黑土的保护和治理措施是:使用科学的耕作制度;建设农田防护林;推广秸秆还田,使用绿色有机肥料。答案:不利影响:土地过度开垦,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加剧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作用,使黑土土层变薄;种植大量农作物,消耗土壤的有用成分,使土壤因缺少腐殖质补给而肥力下降;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使土壤遭到污染,板结变硬。治理措施:推广休耕和轮作制度,使土壤有休养生息的时间;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使用有机肥料,恢复土壤肥力;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减少风力对土壤的侵蚀等。7.解析: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了解快递外包装的主要材料及其特点,其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措施包括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加强废弃物的再利用两方面。答案: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实行分类回收。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的保护和利用措施。为保护土壤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保护土壤的理由要结合当地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分析。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9.解析:抓住油膜的特点,从隔绝(水与大气的氧气交换、热量交换)、阻挡(水分蒸发、阳光摄入)、黏稠(粘住羽毛、幼鱼等)等角度分析海洋油膜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答案:油膜会阻碍海水蒸发,使污染海域及周边地区空气湿度降低;油膜会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热量交换,使污染区上空年、日温差变大;油膜会阻碍海水与大气的氧气交换,使海洋生物缺氧死亡;油膜会提高海面的反射率,减少射入海水的太阳辐射,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油膜会粘住鱼卵、幼鱼和海鸟,危害生物生存;油膜会降低海洋的自净能力,从而使海洋水污染日趋严重。10.解析:根据材料提示“玛纳斯河流域由于面积大,用水单位多,流域内生态环境现已遭到了严重破坏”可知,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在低洼地方,不合理灌溉还会引起土壤盐碱化。根据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采取具体治理措施。答案: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建立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机构,合理分配水资源;改进耕作和灌溉技术;调整作物结构,发展耐旱作物等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灌区建立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合理灌溉,减少大水漫灌。11.解析:大规模非法采砂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破坏湖床、影响湖岸,进而增加洪灾的发生几率;二是造成水污染,影响水质;三是影响水中及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答案:大规模采砂容易造成水体污染;采砂引起沉积泥沙再悬浮,降低湖水透明度,水质变差;采砂影响湖中鱼类等栖息动物的生存环境,影响其繁衍生息;采砂船舶昼夜不停作业,严重威胁鸟类的休养环境;采砂改变了原有湖底地貌,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