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市瀑电外迁移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doc_第1页
峨眉山市瀑电外迁移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doc_第2页
峨眉山市瀑电外迁移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doc_第3页
峨眉山市瀑电外迁移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doc_第4页
峨眉山市瀑电外迁移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峨眉山市瀑电外迁移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建材成都地质工程勘察院二六年三月目 录第1章 评估工作概述11.1 任务来源11.2 工程项目概况21.3 征地位置及范围31.4 评估目的及依据41.5 以往工作简述51.6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61.7 评估范围及评估级别的确定6第2章 地质环境条件82.1 气象、水文82.2 地形地貌92.3 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岩组102.4 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162.5 水文地质条件162.6 岩土工程地质特征182.7 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20第3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213.1 地质灾害的类型及特征213.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21第4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214.1 工程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214.2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22第5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22及防治措施建议225.1 综合评估225.2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22第6章结论及建议236.1结论236.2建议24第1章 评估工作概述1.1 任务来源峨眉山市瀑布沟电站外迁移民约1000余人,分散安置于峨眉山市境内双福镇、九里镇等七个乡镇,共十八安置点。为调查了解各移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环境条件,对工程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和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进行预测,确保移民工程的顺利建设和移民房的安全正常使用,让移民住得安心。为此,峨眉山市移民办委托建材成都地质工程勘察院进行各移民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1.2 工程项目概况十八个安置点外迁移民200余户,约1000余人,分散于双福镇、新平乡、符溪镇、胜利镇、桂花桥镇、罗目镇、九里镇七个乡镇。所建安置房均为二层,砖混结构,一楼一底,高67m,建筑总面积约5万m2。各安置点建房特征及规模详见表1。该移民项目属较重要工程,若工程建设不能顺利进行和正常使用,移民不能按计划搬迁,直接影响瀑布沟电站工程建设进度,给国家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各安置点建房特征及规模 表1序号安置点移民建房户数(户)移民人数(人)规划用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1双福露华155431682457.532新平新民623708897.963新平净安2、3组44382282.204新平净安5、6组144413001728.505新平仙塘93213571266.706符溪澜凼2610354513987.507符溪友谊45324033.628符溪新乐4096605066.329胜利夏荷165015452054.5010胜利熊岗10151313.0011胜利光荣623794906.9012桂花桥幸福227857433542.0013桂花桥卷鱼187036482697.9114桂花桥优胜82816711266.7615桂花桥前峰93311001396.4516罗目徐塘1#3011266724761.0817罗目徐塘2#3361564362.1318九里三义3173724236.401.3 征地位置及范围峨眉山市瀑电外迁移民安置点,点多、面广、分散,各安置点占地面积7089660m2,相距一般13km,最近仅为100余米。其地理坐标:东经:10329171033519,北纬:293108293846。各安置点均通乡村道路,交通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各安置点位置见图 。征地范围见表2。各安置点位置及范围 表2序 号安 置 点位 置地理坐标征地面积(m2)东 经北 纬1双福露华双福镇露华村103300329382031682新平新民新平乡新民村10331292937437083新平净安2、3组新平乡净安村103323629380444384新平净安5、6组新平乡净安村103321329375713005新平仙塘新平乡仙塘村103314329372913576符溪澜凼符溪镇澜凼村103330729371954517符溪友谊符溪镇友谊村103351929384645328符溪新乐符溪镇新乐村103330929353196609胜利夏荷胜利镇夏荷村1033001293545154510胜利熊岗胜利镇熊岗村1033204293454101511胜利光荣胜利镇光荣村103312829341379412桂花桥幸福桂花桥镇幸福村1033006293151574313桂花桥卷鱼桂花桥镇卷鱼村1033108293222364814桂花桥优胜桂花桥镇优胜村1033224293303167115桂花桥前峰桂花桥镇前峰村1033304293249110016罗目徐塘1#罗目镇徐塘村1032914293135667217罗目徐塘2#罗目镇徐塘村1032917293144615618九里三义九里镇三义村103312129310873721.4 评估目的及依据1.4.1 评估目的 调查了解各安置点建设用地及外围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的种类、特征、分布范围及危害程度,防止与减轻地质灾害对拟建移民安置点的危险性; 对工程建设诱发和加剧灾害危险性进行预测; 对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 建议防治地质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对工程建设用地适宜性作出评估。1.4.2 评估依据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依据主要有: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号,1999.3.2);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国土发392号文,1999.11.1);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国土资源行业标准DZ2002)。1.5 以往工作简述通过搜集资料,评估区及附近主要进行过以下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工作: 1978年12月,四川省地矿局完成的1:20万峨眉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 1989年11月,四川省地矿局二七地质队完成的1:5万峨眉幅、乐山新桥幅区域地质普查工作; 我院(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四川总队三二队)自1991年以来,在峨眉地区曾做过多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主要有:峨眉山矿泉饮料食品厂扩建工程勘察、四川省钢铁厂新建炼钢车间工程勘察、峨眉山大佛禅院岩土工程勘察等。移民区分布范围内,地质工作程度较高,可供参考利用的资料较多,但未进行专门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1.6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1.6.1 工作方法充分搜集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分布、发育规律的已有资料,结合现场调查,室内综合分析,综合评估各安置点地质灾害危险性。1.6.2 完成工作量2006年2月初,接受峨眉山市移民办委托后,我院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充分搜集已有地质资料,并到各安置点及外围数百米范围内,进行现场调查,对各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估后,于2006年3月15日提交评估说明书。完成工作量如下:1:5万地质环境及灾害调查约500km2,1:500地质环境及灾害调查,5.4 km2/18点,1:1001:200剖面地质测绘4.0 km2/18点,收集地质资料30余份。1.7 评估范围及评估级别的确定1.7.1 评估范围峨眉山市瀑电外迁移民安置点,点多面广,分散于市境内七个乡镇,各个安置点相距一般13km,最大5km,最近仅100m左右,各安置点均为于峨眉平原区,地质环境条件简单。因此,本次评估按安置点分别评估。评估范围,各个安置点场地及外围200500m。1.7.2 评估级别的确定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类通过实地调查和已有资料的分析,各安置点地质灾害一般不发育,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对灾害影响较小,各安置点均处于平原区,地形地貌简单,地质构造亦较简单,人类工程活动一般,不会诱发地质灾害。按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2002)第5.2条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类表,各安置点地质环境条件均简单。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各安置点所建移民房均为二层,属一般民用建筑,安置移民20100人左右,考虑到移民工程的重要性,参照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2002)第5.3条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各移民点建设项目均可划分为较重要工程项目。根据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与建设项目的重要性,按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2002)之规定,各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属三级。小结:峨眉山市18个移民安置点分散于市境内七个乡镇,安置移民1000余人,所建移民房均为二层,为较重要工程建设项目。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调查,室内分析,综合评估各安置点地质灾害危险性。各安置点地质环境条件简单,地质灾害危险性级别为三级。第2章 地质环境条件2.1 气象、水文2.1.1 气象峨眉山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气候潮湿多雨,降雨量及降雨强度均大,全年四季分明。根据所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历年气象资料统计如下: 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30.5(7月份);月极端最高气温38.3(8月份);月平均最低气温4.5(1月份);月极端最低气温-4.4。 湿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80%。 降雨量:年最大降雨量2159.7mm;年平均降雨量1555.9mm;最长连续降雨量534.7mm;最长连续降雨16天;24小时最大降雨量524.7mm;年平均雷暴雨日数38天,最多50天,最少19天。 风向、风速:夏季主导风向SW;冬季主导风向NE;年平均风速1.1m/s;最大风速12.0m/s。2.1.2 水文移民安置区内,沟、河、渠密布,主要河流有双福河、新民河、峨眉河、临江河,河流流向大多由西向东,于乐山境内汇入大渡河。各安置点附近均有沟渠通过。2.2 地形地貌各安置点均位于峨眉平原区,海拔标高400430m,地貌类型为第四系堆积地貌,微地貌可划分为峨眉平原洪积扇、峨眉河一级阶地、冰川冰水沉积剥蚀残丘地貌。其中罗目徐塘(两个安置点)、九里三义、桂花桥幸福、桂花桥卷鱼、桂花桥优胜、桂花桥前锋七个安置点为峨眉平原洪积扇地貌;新平新民、新平净安2、3组、新平净安5、6组、新平仙塘、符溪澜凼、符溪新乐六个安置点为峨眉河一级阶地地貌;双福露华、符溪友谊、胜利夏荷、胜利熊岗、胜利光荣五个安置点为冰川冰水沉积剥蚀残丘地貌。各安置点地形较平坦,相对高差一般小于2m。各安置点地形地貌特征详见表3。各安置点地形地貌特征一览表 表3序号安置点地貌单元地形起伏情况地面标高(m)高差(m)1双福露华冰积剥蚀残丘419.20420.401.202新平新民峨眉河一级阶地419.60420.000.403新平净安2、3组419.20420.100.804新平净安5、6组420.00420.100.105新平仙塘418.40418.800.406符溪澜凼419.40420.000.607符溪友谊冰积剥蚀残丘429.10430.401.308符溪新乐峨眉河一级阶地429.80430.400.609胜利夏荷冰积剥蚀残丘419.00419.200.2010胜利熊岗418.30419.601.3011胜利光荣423.90424.400.5012桂花桥幸福峨眉平原洪积扇422.70424.802.1013桂花桥卷鱼419.10420.601.5014桂花桥优胜419.30419.400.1015桂花桥前锋419.10419.400.3016罗目徐塘1420.00422.002.0017罗目徐塘2422.90425.102.2018九里三义419.60420.300.702.3 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岩组2.3.1 区域地层据城市区域地质报告(1:5万)峨眉幅、新桥幅显示,区内地层由第四系松散土层和基岩层组成。第四系土层分布于平原区,基岩为三迭系碳酸岩及砂岩、泥岩,侏罗系中上统及白垩系上统的紫红色砂岩、泥岩,第三系砂岩、泥岩,出露于平原边缘。区内第四系松散土层厚度达数百米。2.3.2 评估区地层现场实地调查,18个移民安置点土层均为第四系松散土层,按地层时代、成因及岩性,分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第四系上更新统洪积层(Q3pl)、第四系中更新统冰川冰水沉积层(Q2fgl),各安置点地层顶部均有一定厚度的耕植土(Q4pd)、局部安置点还有少量人工填土(Q4ml)、淤泥质土(Q4h)分布。按岩性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分述如下:2.3.2.1 新近人工填土(Q4ml) 素填土:仅在符溪澜凼安置点北西段有分布。为灰黑色,主要为粘土,含少量砖、瓦块等,湿,松散,厚0.600.80m。2.3.2.2第四系全新统耕植土(Q4pd)耕植土:各安置点均有分布。呈灰黑色、黑色等,主要为粘土,富含植物根系,结构松散。湿饱和,可流塑。厚度0.400.90m。2.3.2.3 第四系全新统淤积层(Q4h)含有机质土:仅在胜利熊岗安置点东侧低洼处有分布。为灰黑色,粘土为主,含5%左右的有机质,饱和,软流塑。层厚0.301.00m。2.3.2.4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分布于新平新民、新平净安2、3组、新平净安5、6组,新平仙塘、符溪澜凼、符溪新乐、罗目徐塘1#、罗目徐塘2#八个安置点。二元结构清楚,上部为厚13m的粘土或粘土夹卵石,下部为碎石土,局部碎石土顶部有厚度较小的细砂透镜体出现。(1) 粘土主要分布于符溪澜凼、新平一带。呈褐红色、褐黄色,饱和,软流塑。厚度23m。(2) 粘土夹卵石分布于罗目徐塘一带。呈褐红色,粘土为主,含2030%的卵砾石。卵砾石成份为沉积岩及火成岩,直径25cm。湿饱和,可软塑。厚度约0.702.90m。(3) 细砂呈透镜状分布于碎石土层顶部,在粘土层中亦有少量分布。呈褐红、灰褐等色,细砂为主,含少量砾石,结构松散,湿饱和。厚0.300.80m。(4) 碎石土褐红、褐黄、灰黄、灰色等,碎石含量5580%,充填2045%粘土及砂,成份主要为砂岩、玄武岩、灰岩、花岗岩、少量泥岩。磨圆度高,呈亚圆状圆状,风化程度低,弱风化为主,部份中风化。碎石直径一般0.520cm,可见3040cm大小的漂石。湿饱和、厚度大,厚度大于15m。碎石土按密实程度可划分为:砂砾石、松散卵石、稍密卵石、中密卵石等。2.3.2.5第四系上更新统洪积层(Q3pl)分布于桂花桥镇幸福、卷鱼、优胜、前锋、九里三义五个安置点。按岩性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分为:粘土、粘土夹卵石、卵石土。(1) 粘土褐黄、灰黄、灰兰色,饱和,可软塑,局部流塑。层厚0.201.20m左右。(2) 粘土夹卵石灰兰色、浅黄色,粘土为主,含1020%卵砾石,卵砾石直径0.53cm,多为强风化。饱和,流塑,层厚0.501.00m。(3) 细砂在前锋安置点,细砂呈透镜状分布于粘土层底部,厚0.30m。灰黄色,细砂为主,含少量砾石。饱和,结构松散。(4) 卵石土灰、灰兰色,卵石占6080%,被2040%粘土及砂半胶结。卵石成份主要为灰岩、白云岩、泥岩、少量玄武岩、花岗岩等,磨圆度相对较低,呈次棱角状亚圆状,风化程度高,以强风化为主,部份弱风化,卵石直径一般220cm,少数达3040%cm,饱和。工程控制厚28m。卵石土按密实程度可划分为松散卵石、稍密卵石、中密卵石。2.3.2.6第四系中更新统冰川冰水沉积层(Q2fgl)分布于双福露华、胜利夏荷、胜利熊岗、光荣、符溪友谊五个安置点。冰积土层上部为粘土或粘土夹卵石,具弱膨胀性,下部为泥砾层。(1) 粘土分布于双福露华、符溪友谊二个安置点。呈褐黄色,稍湿湿,可塑,厚度1.402.90m。(2) 粘土夹卵石褐黄、黄褐色,以粘土为主,含2025%的卵石。卵石成份多为砂岩、泥岩、玄武岩等,直径一般210cm,呈亚圆状圆状,中强风化。湿饱和,可软塑。层厚0.705.00m。(3) 泥砾层褐黄、黄褐色,以漂砾石为主,含量6070%,漂石成份为砂岩、泥岩、玄武岩等,直径一般230cm,少数达5060cm,呈亚圆状圆状,漂砾石多数呈中弱风化状态,部分强风化。漂石被3040%粘土半胶结。湿饱和,中密为主,局部稍密。该层厚度大,工程控制厚35m。各安置点地层组成和土层分层情况详见表4。各安置点地层组成和土层分层情况一览表 表4序号安置点地层组成土层分层情况1双福露华耕植土(Q4pd)、第四系中更新统冰积层(Q2fgl)。耕植土、粘土、粘土夹卵石2新平新民耕植土(Q4pd)、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耕植土、粘土、稍密卵石、中密卵石3新平净安2、3组耕植土、粘土、稍密卵石、中密卵石4新平净安5、6组耕植土、粘土、-1粉细砂、稍密卵石、中密卵石5新平仙塘耕植土、粘土、稍密卵石、中密卵石6符溪澜凼素填土、耕植土、粘土、-1细砂、-2粘土夹卵石、砂砾石、中密卵石7符溪友谊耕植土(Q4pd)、第四系中更新统冰积层(Q2fgl)。耕植土、粘土、泥砾层8符溪新乐耕植土(Q4pd)、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耕植土、粘土、松散卵石、中密卵石9胜利夏荷耕植土(Q4pd)、第四系中更新统冰积层(Q2fgl)。耕植土、粘土、泥砾层10胜利熊岗耕植土(Q4pd)、第四系全新统淤积层(Q4h)、第四系中更新统冰积层(Q2fgl)。耕植土、含有机质土、-1粘土、粘土夹卵石、泥砾层11胜利光荣耕植土(Q4pd)、第四系中更新统冰积层(Q2fgl)。耕植土、粘土夹卵石、-1粘土、泥砾层12桂花桥幸福耕植土(Q4pd)、第四系上更新统洪积层(Q3pl)。耕植土、粘土、-1粘土夹卵石、松散卵石、中密卵石13桂花桥卷鱼耕植土、粘土夹卵石、中密卵石14桂花桥优胜耕植土、粘土、粘土夹卵石、中密卵石15桂花桥前锋耕植土、粘土、-1细砂、粘土夹卵石、松散卵石、中密卵石16罗目徐塘1耕植土(Q4pd)、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耕植土、粘土夹卵石、松散卵石、中密卵石17罗目徐塘2耕植土、粘土夹卵石、松散卵石、中密卵石18九里三义耕植土(Q4pd)、第四系上更新统洪积层(Q3pl)。耕植土、粘土、松散卵石、中密卵石2.3.3 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各安置点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上更新统洪积层(Q3pl)、中更新统冰川冰水沉积层(Q2fgl),按其时代、成因、岩性及工程地质特征,划分为第四系冲洪积松散岩类组、第四系冰水堆积岩类岩组。(1) 第四系冲洪积松散岩类岩组分布于新平新民、净安2、3组、净安5、6组、仙塘,符溪澜凼、新乐、桂花桥幸福、卷鱼、优胜、前锋、罗目徐塘1#、2#,九里三义十三个安置点。上部为厚13m的粘土或粘土夹卵石,湿饱和,软塑可塑,承载力特征值ak=80150KPa。可作拟建移民房基础持力层。下部为卵石土,稍中密,厚度大于15m,承载力特征值ak=200400KPa。(2) 第四系中更新统冰水堆积岩类岩组分布于双福露华、符溪友谊、胜利、夏荷、熊岗、光荣五个安置点。上部为粘土或粘土夹卵石,厚15.0m,该土层孔隙比e=11.5,中高压缩性,具弱膨胀性,承载力特征值ak=100200KPa。可作移民房基础持力层。下部为泥砾层,漂砾石含量6070%,被3040%粘土半胶结,强度高,承载力特征值ak=300400KPa。2.4 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十八个移民安置点分布区大地构造为杨子准地台西部边缘,地处川西台陷南端峨眉平原区,西侧与峨眉山断拱相接,东临龙泉山穹褶束。区内地质构造简单,无隐伏断裂构造通过,区域构造稳定性属相对稳定区。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峨眉地区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峨眉地区地震峰值加速度均为0.10g。据中国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400万),峨眉地区地震特征周期均为0.45s。2.5 水文地质条件移民安置区土层为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Q3pl)、冰川冰水沉积层(Q2fgl),区内地下水类型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上层滞水。(1) 孔隙潜水新平新民、净安2、3组、净安5、6组、仙塘,符溪澜凼、新乐,桂花桥幸福、卷鱼、优胜、前锋、罗目徐塘1#、2#,九里三义十三个安置点,地貌为峨眉平原洪积扇或峨眉河一级阶地,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和上更新统洪积层(Q3pl)。该区地下水水量丰富,含水层为碎石土层,渗透系数K=1060m/d,地下水埋深0.55.30m,年变化幅度13m,地下水对工程无不良影响。(2) 上层滞水双福露华、符溪友谊、胜利夏荷、熊岗、光荣五个安置点,地貌为第四系冰水堆积剥蚀残丘,土层为第四系中更新统冰川冰水沉积层(Q2fgl)粘土、粘土夹卵石、泥砾层,含水性差,该区地下水贫乏,水量较小,地下水埋深0.207.00m,地下水对工程无不良影响。各安置点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沟渠河水补给,与河水呈互补互排关系。各安置点水文地质条件详见表5。各安置点水文地质条件一览表 表5序号安置点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地下水位埋深(m)1双福露华上层滞水冰积层中砂砾石6.007.002新平新民孔隙潜水卵石层2.003新平净安2、3组孔隙潜水卵石层0.400.804新平净安5、6组孔隙潜水卵石层0.600.805新平仙塘孔隙潜水卵石层0.901.206符溪澜凼孔隙潜水砂砾石、卵石层0.300.707符溪友谊上层滞水冰积层中砂砾石0.500.608符溪新乐孔隙潜水卵石层0.501.009胜利夏荷上层滞水冰积层中砂砾石0.801.2010胜利熊岗上层滞水冰积层中砂砾石0.201.3011胜利光荣上层滞水冰积层中砂砾石3.5012桂花桥幸福孔隙潜水卵石层0.200.8013桂花桥卷鱼孔隙潜水卵石层0.201.2014桂花桥优胜孔隙潜水卵石层0.500.8015桂花桥前锋孔隙潜水卵石层0.300.6016罗目徐塘1孔隙潜水卵石层4.005.3017罗目徐塘2孔隙潜水卵石层5.005.2018九里三义孔隙潜水卵石层0.400.602.6 岩土工程地质特征2.6.1 新近人工填土(Q4ml)素填土:仅在符溪澜凼安置点局部有分布,厚度小,湿,松散,均匀性差,承载力特征值ak=50KPa。2.6.2 第四系全新统耕植土(Q4pd)耕植土:各安置点均有分布,厚0.400.90m。富含有机质和植物根系,土质疏松,孔隙比大,压缩变形大,湿饱和,可流塑状,强度低,承载力特征值ak=4050KPa。2.6.3 第四系全新统淤积层(Q4h)含有机质土:仅在胜利熊岗安置点东侧低洼处有分布,为灰黑色,孔隙比大,压缩变形大,饱和,软塑,承载力特征值ak=60KPa。2.6.4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和上更新统洪积层(Q3pl)上部为厚13m的粘土或粘土夹卵石,下部为碎石土层。碎石土层顶部有细砂呈透镜体分布,碎石土层按密实程度可划分为砂砾石、松散卵石、稍密卵石、中密卵石。(1) 粘土饱和,可塑流塑,压缩变形中等,强度低,承载力特征值ak=80100KPa。(2) 粘土夹卵石湿饱和,可塑流塑,承载力特征值ak=80120KPa,可作拟建移民房基础持力层。(3) 细砂呈透镜体分布于碎石土层顶部(部分安置点),结构松散,湿饱和,承载力特征值ak=6070KPa。(4) 砂砾石层以砾石为主,砾石间充填砂。结构松散,饱和,均匀性差,承载力特征ak=80100KPa。(5) 松散卵石卵石含量55%左右,充填物为砂及粘土,绝大多数卵石不接触,排列十分混乱,饱和,均匀性差。承载力特征值ak=120150KPa。(6) 稍密卵石卵石含量5560%,充填物为砂及粘土。大部分卵石接触,排列混乱,均匀性差,承载力特征值ak=200250KPa。(7) 中密卵石卵石含量6070%,充填物为砂及粘土。卵石大部分接触,呈交错排列,均匀性好。强度高,承载力特征值ak=300400KPa。2.7 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十八个移民安置点,占地均为农田,地形平坦,各安置点及附近,人类活动仅进行简单的农业生产,没有大量的挖填方工程,地下亦未有采矿生产活动。因此,各安置点及附近,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诱发地质灾害。小结:十八个移民安置点均位于峨眉平原区,雨量充沛。大地构造为杨子准地台西部边缘,川西台陷南端,地质构造简单,无隐伏断裂通过,区域处于相对稳定区。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洪积层(Q3pl)、冰水堆积层(Q2fgl)。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上层滞水,地下水对工程无不良影响。各安置点人类工程活动较小,不会造成地质环境的破坏,诱发地质灾害。各安置点地质环境条件简单。第3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3.1 地质灾害的类型及特征十八个安置点均位于峨眉平原区,各安置点地形相对高差一般小于2.0m,地形平坦,为第四系堆积地貌。土层为第四系冲洪积层(上部为粘土,下部为卵石土)和冰水堆积层(Q2fgl)粘土、泥砾层。各安置点及附近为农田。据已有地质资料和现场调查,各安置点及外围300500m范围内,无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各安置点及附近,人类活动仅限于农业生产,未大量抽取地下水,地下亦无采矿生产。现场调查,各安置点及附近亦没有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分布。3.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十八个安置点,各安置点及外围300500m范围内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分布,故安置点均无地质灾害影响。小结:各安置点无地质灾害分布,工程建设无地质灾害危险的影响。第4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4.1 工程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十八个移民安置点均位于峨眉平原区,地形地貌简单,地形平坦,相对高差不到2.0m。各安置点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降沉等地质灾害分布。据设计和工程地质资料,拟建移民房均为二层,基础埋深0.50m左右,基坑开挖最大深度不超过2.0m,在大地构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