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六古诗鉴赏精练十七精赏巧句的两个关键点.doc_第1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六古诗鉴赏精练十七精赏巧句的两个关键点.doc_第2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六古诗鉴赏精练十七精赏巧句的两个关键点.doc_第3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六古诗鉴赏精练十七精赏巧句的两个关键点.doc_第4页
全国通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六古诗鉴赏精练十七精赏巧句的两个关键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心题点精练十七精赏巧句的两个关键点古诗阅读是一种赏析性、审美性阅读,赏析的重点是对艺术技巧的赏析。在做题实践中,考生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技巧判断不准,效果赏析不到位。面对这个“老大难”问题,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原有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知识的动态运用,在“判断”和“效果”两个关键点上多下功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西江月苏轼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注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作。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表现了词人被贬黄州后抑郁不得志而借酒浇愁的惆怅之情。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此句传神地写出了水月之静美。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宇一声春晓”以动衬静,写出了空山春晨的寂静与空灵。D本词写词人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E词人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到大自然中,表现了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答案AB解析A项感情分析不当,该句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B项是比喻(借喻),不是借代。2“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很精妙,请简要赏析。答:_答案(1)侧面描写(或侧面烘托)。写月下细浪涟漪层层涌起,空中云朵依稀,侧面烘托月光朗照,月色美好。(2)借景抒情。通过写景营造出清爽明丽的意境,凸显了词人的愉悦之情。(3)叠词。“弥弥”“隐隐”表现了水之盛、云之淡,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声声悦耳。(4)对仗。“照野”对“横空”,“弥弥”对“隐隐”,“浅浪”对“层霄”,对仗工整,句式整齐,富于音韵之美。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别吴仲俊吴锡畴背人春事水趋东,浅紫深红次第空。宿霭未干桑叶雨,薄罗初试楝花风。诗联锻炼微吟里,豪气施行半醉中。此去相逢堪几度,别怀作恶老来同。注春事:春意,春天的景象。作恶:忧郁不快。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从离别之时的自然具象入笔,全诗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情。B颔联中的“未干”,既指桑叶上的雨水未干,也指诗中的人物因为离别而整夜流泪、此时泪水未干的情景。C颈联从前两联对景物的描写中跳出,侧重写人,“微吟”“半醉”等词通过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凸显了人物情态。D尾联虚实结合,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场景渲染得真切动人,同时最后一句中的“老来同”也暗示了诗人的年龄。E全诗在结构安排上富有章法,“起”“承”“转”“合”四部分层次清晰,其中颈联成功实现了由景到人的转换。答案BD4“背人春事水趋东,浅紫深红次第空”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答:_答案(1)构思巧妙。由“春去”引出“人去”,渲染了友人间离别的氛围,奠定了情感基调。(2)手法精妙。“背人”使用比拟手法,借春天的离去形象表达诗人的感伤。“浅紫”“深红”使用借代的手法,以“次第空”写出繁花的凋零,营造了暮春时节感伤的氛围。(3)用词精妙。“空”字使用精妙,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离去的空寂之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泊舟呈灵晖徐玑注泊舟风又起,系缆野桐林。月在楚天碧,春来湘水深。官贫思近阙,地远动愁心。所喜同舟者,清赢亦好吟。注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与徐照(字灵晖)、翁卷(字灵舒)和赵师秀(号灵秀),合称“永嘉四灵”。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泊舟风又起,系缆野桐林”点题,交代了泊舟的地点与环境,一个“又”字表明漂泊时间很长,暗含羁旅在外的辛酸。B“官贫思近阙,地远动愁心。”诗人官职卑微,仕途困顿,何时能靠近京师?这里,“近阙”就是靠近京城,对皇上的不满之意溢于言表。C这是写给朋友的一首诗,也是一首典型的律诗。含蓄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在外漂泊的失意之感。颔联、颈联对仗工整。D人在旅途,且就着月光欣赏一番旅途的景色吧。所幸的是,船上还有一位与“我”志趣相投的旅伴。全诗情感由喜到忧,不断变化。E诗中作者借“风”“林”“楚天”“湘水”等意象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愁苦。景语情语融为一体,艺术性很强。答案BD解析B项“对皇上的不满之意溢于言表”错误,表达的应是诗人内心的失意愁苦之情。D项“全诗情感由喜到忧”错误,应是“由忧到喜”。6“月在楚天碧,春来湘水深”有很强的艺术性,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加以赏析。答:_答案诗人用了“乐景写哀情”(或“反衬”)的手法。楚天碧蓝,明月高挂;春来水涨,柔风拂面,月影在水中荡漾。诗人选用明丽的意象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悠远、空明、静谧的意境。可惜身在他乡,漂泊在外。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诗人正是用乐景写哀情,含蓄地表达了在外漂泊的失意之愁。一、精准判断1精准判断要立足于“网”平时所构建的艺术手法的知识网络要构建的这个庞大、复杂的艺术手法的知识网络应该在一轮复习时建立起来,到了二轮复习,必须不断强化它,补充它,完善它。它是精准判断的基础。2精准判断要立足于“审”审题是答题的第一步,只有审题审清问的是什么,弄清要求我们答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才能答得准。如题目问的是修辞手法,就不能答“借景抒情”之类的表现手法;问的是景物描写特点,就不能答景物的特点;问的是颔联,就不能答颈联。3精准判断要立足于“读”所谓“读”,就是要读懂诗歌,尤其要读懂所给诗句的意思,并要联系所给诗句的上下文,只要懂了,就离精准判断不远了。艺术手法赏析表面上是“技巧”“手法”问题,实质上是“读”的问题。4精准判断要立足于“关系”艺术手法的学问某种意义上讲是“关系学”。如借景抒情是景与情的关系,对比是此与彼的关系,虚实结合是虚与实的关系,用典是古与今的关系,等等。就是说,我们在判断时要善于抓住诗中材料的不同关系,明白了上下、左右、表里的不同关系,就抓住了判断的关键。5精准判断要立足于“分”所谓“分”,就是区分易混的艺术手法。如当诗中的情与景一致时,即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一般答“借景抒情”;当相反时则要答“反衬”或者“乐景写哀”“哀景写乐”;当难以区分某小类时,就用大类回答,如明喻、暗喻、借喻,可统一答成“比喻”,正衬、反衬可统一答成“衬托”,拟人、拟物可统一答成“比拟”。另外一些常考而又难区分的手法要认真辨析,如借代与借喻,对比与反衬,烘托与渲染等。二、分析到位艺术手法赏析题,固然在于判断运用了哪些技巧,更在于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这是得分的关键。如何分析呢?1分析技巧运用这一步分析就是说明是如何运用这种技巧的。是比喻,指出喻体与本体;是对比,指出用什么与什么对比;是反衬,指出是什么反衬什么,等等。这种分析方法叫“二分法”。2分析表达效果表达效果主要有三方面:写景、造境、达情。具体到诗歌中的某个句子的表达效果,一定要从句子本身出发,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1)内容、主旨、情感角度。这是从句子内容出发,兼顾它在全诗中的表情达意作用。这是效果分析首要考虑的。(2)表达技巧角度。一般而言,效果与手法密不可分。首先要看句子在表达上有无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然后根据表达特点再去分析其表达效果。如句子是借景抒情,其效果就是抒情含蓄,意味深长;如句子是虚实结合,其效果就是能拓宽诗境,表达更为深广等。(3)位置角度。“效果”就是作用,句子的作用有时还与其在诗歌中的位置有关。句子在诗歌中位置不同,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如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律诗的第三联、词的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或以景结情。当然,不是所有效果分析都要这样,但关注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而关注其表达效果,这是一个重要的思考角度。3分析忌笼统、空泛“分析”并不能与“角度”“效果”相并列,因为“分析”是具体的答题方法,即要能对角度、效果展开分析。“赏析”,“赏”是指“角度”“效果”,“析”是指“分析”,就是把你赏的过程和心得有层次地、令人信服地写出来,不能笼统空泛,要结合具体诗句、词语进行分析。能否结合文本作细致、深入的分析,是评判赏析是否上乘的重要标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归王官次年作司空图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注王官: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逃名:汉书逸民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上句写诗人故居在兵燹之后受到的严重毁弃:“乱”指战乱;“烧”让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情景;“烧残”点明故居经过火烧,已洗劫一空,只剩下几架残破不全的书了。B首联下句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执着的热爱:“犹自”充满着人世沧桑之感;“恋吾庐”表明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C颔联上句表现了诗人归隐后在旧居中摒绝尘嚣、泊然宁静的心境:“忘机”是不用机心、不计较一切贵贱荣辱,点明诗人归隐故乡的真正原因。D颔联下句写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对镜自照,诗人看到自己如此衰老,后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表达了诗人不再做官的决心。E尾联通过用典,委婉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那样做逃迹的隐士,与扰攘争夺的政治绝缘,深隐故居,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余生。答案BD解析B项“恋吾庐”表明了诗人逃离官场、归隐田园之后的自足自适、轻松自得,但又饱含着一种愤慨。因而“希望社会不要再有战乱发生”错误。D项“后悔自己没有在更早的时间辞官归隐”错误,从“鹤疏”分析,主要反思的是当年不应该急于出去为官,不是没有早辞官。2请简要赏析诗歌颈联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异同。答:_答案(1)相同点:都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营造了一种清新明媚、生机盎然的意境。本诗描写了水满春池、孤屿留痕、春花盛开、雨后初晴的景色,白诗描写了春光和煦、早莺争树、春燕啄泥的景象。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2)不同点:使用手法上,本诗颈联化静为动,上句用动词“涨”描写满池春水,下句静态描写,动静结合;白诗都是动态描写。表达情感上,本诗通过表达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表达了归隐田园后的快乐之情;白诗主要表达了对春天景色的喜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西塞山下作韦庄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孤峰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注西塞山:三国时东吴江防边塞,历代诗人多有趣咏。孤峰:湓城北的庐山。爨(cun):烧火做饭。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人行至西塞山这个东吴江防边塞,前望江水,历史往事等引起丰富的联想,但诗人并没有借西塞山势发盛衰荣辱的感叹。B颔联写诗人所见,前望是庐山,后看是斜月;“渐映”写月光逐渐明亮,“斜生”巧妙地写时间的推移、位差的变化。C颈联化实为虚,把西塞山一带异时生长成熟的植物作艺术的归纳,使得描绘的景物更加富有艺术魅力和生活情趣。D尾联表现了诗人对西塞山的爱恋,他把芦花化作宁静恬适的生活伴侣,期望有一天独棹扁舟而来,依傍芦荻结庵而居。E这首诗写诗人舟行至西塞山下时的所见所感,前两联暗示了诗人的行迹,颈联写出了对此地烹紫蕨、摘黄柑的乡间生活的赞美。答案BC解析B项“渐映”写舟行的渐见过程,不是写月光的逐渐明亮。C项“化实为虚”错误,这是从实景转入虚景,属“由实入虚”的手法。4首联“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写景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答:_答案“水似蓝”,表明水深莫测,西塞山势的峻峭,山间葱茏草色的映衬,使得江水的颜色蔚蓝。“乱云如絮”写出了云层如轻飘的飞絮,在山间起伏缠绕,非山势高峻难得有此景象,起伏的乱云弥漫江上,缠绕山间,使山势与水面通过乱云的衔接,而产生一种奇妙的效果。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把云比喻成飞絮,蔚蓝平静的江面与陡峭如削的山势对比,写出了西塞山的奇特地势,加以渺茫起伏的云絮飘飘,形成一种对比强烈又结合奇妙的艺术境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闻琴孙氏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描写调弦的过程,琴音由嘈杂到纯净。湘妃,指舜妃娥皇、女英,运用湘妃思念舜的典故,总写琴声哀怨。B颔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自然界常见的声音,凉风飒飒、暮雨潇潇,形象地表现琴声,化抽象为具体。C颈联写听琴的感受。琴声如在耳边,仿佛泉水从青色的山峰上流泻下来;琴声越来越远,又如黑鹤从青苍幽远的天空飞下。D“远如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