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第37讲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学案.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第37讲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学案.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第37讲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学案.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第37讲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学案.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第37讲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学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单元 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 政治层面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过渡。美苏两强为争夺世界霸权进行了长时间的“冷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当今世界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层面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两大发展趋势。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科技文艺层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主义文学、美术、音乐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第37讲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两极世界的形成1背景(1)实力变化: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影响增大。(2)基础框架: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3)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2表现(1)开始标志: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2)对峙表现: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北约”“华约”3影响(1)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欧洲:德国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1949年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亚洲: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先后爆发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拉美:爆发古巴导弹危机,处于核战争的边缘。(2)美苏未发生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注 雅尔塔体系(1)内容:打败德、日法西斯,铲除两国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建立联合国;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等。(2)特点:以美、苏为中心,事实上划分了两国的势力范围。(3)性质: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及大国争霸的多重性质。 拓 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走向联合的欧洲(1)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西欧国家在经济发展中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联合的道路。(2)进程:1951年,西欧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3)作用: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各成员国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2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原因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基础。美国帮助:1948年后,随着“冷战”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国际机遇:朝鲜战争使日本得到“特需”收入且为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敞开了大门。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2)结果: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3)影响: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获得独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3)政策:实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4)主张初期: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20世纪70年代: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5)影响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4中国振兴(1)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2)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三、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背景: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2)东欧剧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1989年,波兰第一个发生剧变。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3)苏联解体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体制)僵化(根本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误,背离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直接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外部原因)。过程:1990年,苏共放弃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加盟共和国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影响: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 记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观念有同源,政治形势不够稳,统一思想源头深。 拓规模不断扩大,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展且程度不断加深;由一个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变为一个具有政治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辩不结盟运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不结盟”,它是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之间的联合自强,抵制美苏两极格局下霸权政策的活动。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 拓 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原因(1)根本动因是世界政治格局中主要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2)直接动因是各主要国家(或国际组织)对自己国家(或成员国)利益的考虑及外交政策的调整。(3)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辩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仅仅说明的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仍在蓬勃发展。2.“冷战”后的形势(1)特点: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2)原因“冷战”结束后,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压抑的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相继爆发。美国试图独霸全球,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3)表现1999年,美国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1年,发生“911”事件,纽约世贸中心双塔大楼和国防部五角大楼遭恐怖分子袭击。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原因“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2)表现欧盟:1993年,成立欧洲联盟,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俄罗斯:取代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力量,国内经济不断好转,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改善。中国: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特点: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4)评价:世界格局多极化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其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拓世界形势缓和的原因:两极格局瓦解,大国间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解决或缓解;绝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经济全球化,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主义思潮;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 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这是造成地区动荡的重要因素。 补多极化发展的特点(1)和平过渡:它不是通过世界大战而是经过长期“冷战”较量产生的。(2)竞争过渡:美、日、西欧、中国、俄罗斯等多个政治力量存在着互相竞争、互相制约的关系。(3)长期过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必然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重难点一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史料著名教授徐蓝曾指出:“它(雅尔塔体系)共同制约了美国与苏联在产生任何争端时的行为方式,即双方不是以战争手段,而要用和平手段、协商谈判来解决处理在整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大和平状态。它将昔日的战争策源地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发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都受到约束。”探究依据史料,概括分析雅尔塔体系的进步性。解读史料分别从建立方式、内部结构、主要内容和运作原则等方面反映了雅尔塔体系的进步性。省略号前信息强调的是雅尔塔体系是通过大国协商而非战争的方式确立原则形成的;省略号后信息强调的是在雅尔塔体系内美苏两分天下,相互牵制,有力地避免了世界大战。提示制约了美苏解决争端的方式,确立“大国一致原则”,整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和平状态;将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消除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系统认知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及其影响(1)内容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区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2)影响联合国比国联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广泛性和有效性。雅尔塔会议将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纳入国际关系体系。雅尔塔体系提倡和平、民主原则,提出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和普遍幸福。雅尔塔体系毕竟是美苏两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具有划分势力范围、共同宰制世界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雅尔塔体系最终将世界分裂为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全球进入“冷战”状态。(二)读图明史美苏争霸解读较量是一幅反映美苏争霸的漫画,画中的人物是赫鲁晓夫和肯尼迪,他们正在扳手腕,他们的屁股下面各自坐着对方的核弹头,左手都在准备按下核弹按钮,赫鲁晓夫已大汗淋漓,而肯尼迪却镇定自若,说明美苏争霸的优势在美方。系统认知美苏争霸(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既有缓和又有争夺,美国占优。在缓和方面:1955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签订了对奥和约。同年,苏联与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国实际上承认苏联是超级大国这一事实。在紧张方面:1961年苏联修筑“柏林墙”,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使美苏关系更加紧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争夺全球霸权的道路,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方面。(2)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苏攻美守。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美苏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的僵持状态。苏联一方面对欧洲以“缓和”战略麻痹西方,另一方面加紧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197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美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侵越战争受到严重挫折,军事力量被苏联赶上,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1969年后的尼克松主义,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1973年从越南撤军,1979年同中国建交。(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国强硬,苏联全面收缩。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薄弱的苏联。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打击亲苏政权。苏联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在与美国的争霸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转为裁减军备,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1积极影响(1)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遵守一定的界限。(2)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2消极影响(1)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2)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3)美苏两强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4)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重难点二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史料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摘编自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探究依据史料,说明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解读史料分别从盟友和中间力量两个方面说明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史料信息的获取需要抓住史料的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才能获得,如“盟国”的含义,“那些国家”的含义等。提示以美国为首的盟国离心力加强;两极格局下掩盖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恐怖活动滋长。系统认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原因(1)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2)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3)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实力大增。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开展竞争。在外交上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4)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日本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5)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6)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崛起,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2特点(1)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2)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意志,而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3)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也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迄今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4)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需要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趋势不可避免。(5)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3影响(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3)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4)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二)归纳总结二战后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演变1美国同西欧关系的演变(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对付苏联,稳定资本主义阵营,美国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得以控制西欧。(2)美国在欧洲采取“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同英、法等许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同盟关系。(3)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西欧国家同美国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趋尖锐。(4)随着欧共体的建立和扩大以及欧盟的诞生,西欧发展成为可以同美国并驾齐驱的重要力量。2美国与日本关系的演变(1)二战结束后,美国代表盟国接受日本投降,并单独占领日本。(2)随着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爆发和“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扶持日本,并且在改造日本时保留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余势力。(3)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与日本既合作、又竞争。随堂巩固训练1(2018全国卷)如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读懂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壮大了人民力量,战后许多亚非拉国家掀起民族独立高潮,先后摆脱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殖民统治取得独立,但它们取得政治独立后,还面临着肃清殖民主义残余势力、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从阵营上应该属于第三世界(第三世界/第一世界)。独立后的亚非拉国家相继加入联合国,其中以亚洲和非洲成员国加入最多。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入联合国,改变了联合国成立初期美国(美国/英国)主导联合国的状况。做对选2(2017全国卷)如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读懂二战结束后美苏反法西斯同盟破裂,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两极格局,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苏推行“遏制”政策(马歇尔计划/“遏制”政策),而斯大林格勒水力发电站的建设体现了苏联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自然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所恐慌和不愿看到的。做对选3(2017全国卷)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读懂二十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区域经济组织/经济合作论坛),该集团成员,从七国到二十国,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国家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它们的加入又增强了自身的影响力,有利于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经济/政治)秩序的建立。做对选点拨:强调阶级划分。11959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商品博览会上,美国炫耀厨房科技水平远超苏联,赫鲁晓夫则说:“这种厨房是美国有钱人的享受,在苏联家家户户都可以分到房子。”这表明()解析:选D1959年,正值美苏争霸时期,从博览会上美苏两国的言论可以看出,博览会上经济文化的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意识形态影响经济发展,故D项正确。2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提上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1977年联合国正式提出“发展权”的概念;1986年又通过“发展权利宣言”,确定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发展机会均等是国家和组成国家的个人的权利。这反映当时()点拨:第三世界的要求。解析:选A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发展”概念到70年代提出“发展权”概念,80年代通过“发展权利宣言”,可见发展成为国际共识,这是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紧密相连的,多极化趋势下各国开始注重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故A项正确;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是在90年代以后,故B项错误;和平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还未确立,故D项错误。3(2019梅州一模)1989年起,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美国时代周刊曾用几个“10”概括了东欧五国的事态:“波兰变化用了10年,匈牙利用了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