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doc_第1页
白细胞介素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doc_第2页
白细胞介素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doc_第3页
白细胞介素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doc_第4页
白细胞介素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细胞介素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 作者:张新铭 卢艺涛 郑永明 高静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肠粘膜免疫功能异常被公认为在UC发病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是细胞因子中最主要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一组免疫因子,在免疫细胞发育、分化、免疫应答及某些细胞激活过程中有重要调节作用。现将历年来UC发病机制中所涉及的关于IL的研究综述如下。 1IL-1 IL-1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内皮细胞分泌,是一种能激活多种免疫和炎症细胞的前炎性细胞因子。根据等电点不同可分为膜结合性(IL-1)和可溶性(IL-1),人体内IL-1活性主要由后者介导。IL-1能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刺激其他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产生,激活补体,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过程,促进内皮-白细胞黏附分子表达,趋化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进入肠道病变部位,引起一系列肠道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丁伟群等发现IL-1在UC患者受累肠粘膜上显著升高,未受累粘膜IL-1也明显高于正常组,说明IL-1确实参与UC的发生发展过程。IL-1的作用由IL-1r来控制,体内外实验均证实IL-1r能抑制IL-1的不同生物学活性。IL-1r缺乏是引起肠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重要因素。UC患者中IL -1/IL-1r比值升高,且与疾病临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2。 2IL-2 IL-2主要由辅助性T淋巴细胞在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刺激和IL-1诱导下合成。结合受体后能引起T细胞活化增值,促进细胞毒T细胞杀伤作用,增强NK细胞活性,促进B细胞分泌Ig,并增强对病原菌的杀伤能力。有报道UC患者产生的IL-2是正常人的1/4l/3,CD4+、CD8+、CD4+/CD8+均下降, 而以辅助性T细胞下降更为明显。IL-2水平与T细胞免疫功能成正相关。IL-2水平降低,T淋巴细胞免疫清除能力减退, 致溃疡形成。邹阳等观察到UC模型大鼠血清IL-2水平比正常大鼠显著降低,治疗后其水平显著升高,病情好转,说明随治疗进行增强了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减弱自身免疫反应,减轻组织损伤而趋向愈合3。 3IL-4 IL-4是T细胞来源的细胞因子,能抑制其他细胞因子包括IL-1、IL-6、IL-8和TNF- 产生,并抑制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产生及移动,下调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氧自由基的能力,诱导IL-1r产生,抑制PGE2,具抗炎功能,对维持肠道免疫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UC患者IL-4分泌细胞数减少,IL-4 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明显减少,提示IL-4与UC发病有关,可作为检测疾病程度的一个指标4。 4IL-5 IL-5主要由Th2细胞产生,是一种最强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作用于B、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诱导B细胞增生和分化。研究发现活动期UC患者IL-5mRN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5。 5IL-6 IL-6是一种广泛的促炎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上皮细胞分泌,主要通过诱导细胞毒T细胞活性参与UC起病和迁延。研究发现UC患者血清IL-6浓度明显升高,与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病变部位及范围无关。应用抗IL-6抗体治疗可减轻患者症状,提示IL-6在UC发病中起促炎作用。可用来监测疾病活动和疗效6。 6IL-7 IL-7是黏膜免疫独特的细胞因子,可能是重要的致炎细胞因子。有报道IL-7亦存在于肠上皮细胞,并证明其对于具有IL-7R的黏膜内局部淋巴细胞的增殖生存具有调控作用。实验发现UC患者IL-7R阳性的CD4+T细胞浸润显著增多。针对调控IL-7系统的研究有可能为治疗UC等肠道炎症性疾患开辟新途径7。 7IL-8 IL-8主要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和成纤维细胞等,其作用是趋化并激活中性粒细胞,促进中性粒细胞溶酶体酶活性和吞噬作用,对嗜碱性粒细胞和T细胞也有一定趋化作用。研究发现UC病变肠粘膜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与粘膜中性粒细胞数、病灶炎症程度呈正相关,随病情缓解而下降。IL-8在炎症反应中起直接介导作用,可作为UC患者病情评估和疗效监测的指标之一8。 8IL-10 IL-10又名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主要作用是抑制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转录分泌IL-1、IL-6、IL-8和TNF-等,可直接诱导IL-1、IL-8、TNF-等因子mRNA降解,促进IL-1r释放。研究证明内源性和外源性IL-10均能在转录水平强烈抑制IL-1、IL-6、IL-8、TN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合成,而起到抗炎作用。在治疗诱导性大鼠结肠炎时发现随病情好转IL-8降低,IL-10水平升高。Gasche等报道UC患者肠组织中IL-10 mRNA表达减少。李睿等发现UC患者肠黏膜IL-10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与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9。 9IL-11 IL-11是骨髓基质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调节髓样细胞中的基因表达,增加人单核细胞表达IL-6mRNA;抑制巨噬细胞表达IL-1、TNF-和IFN-,抑制NF-B活性,具抗炎作用。在HLA-B27转基因大鼠模型中,重组IL-11可致Akt酪氨酸磷酸化,从而激活Akt依赖通路,介导抗凋亡作用,下调TNF-、IL-1、IFN- 等促炎因子表达,降低盲肠中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减轻慢性结肠炎的症状和组织损伤,保持黏膜完整性10。 10IL-12 IL-12主要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等,是最强的NK细胞激活因子,能促进CD4+Th0细胞分化为Th1细胞,刺激NK细胞和T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IL-8、TNF-、INF-等,再通过这些因子发挥作用。IL-12可与IL-15、IL-7协同作用于结肠黏膜T淋巴细胞,放大INF-粘膜损害作用。Ehrhardt等发现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发的UC模型与IL-12产生增加有关。动物实验阻断IL-12能有效清除Th1介导的肠道炎症反应,表明至少在黏膜水平Th1介导的炎症反应必须有IL-12参与11。 11IL-13 IL-13的结构和生物学活性似IL-4,由Th2细胞产生,能调节单核巨噬细胞和B细胞功能,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如IL-1、IL-6、TNF-、IL-12等),下调多种致炎因子(如IL-8、TNF-等)的表达,与IL-4联合可延缓、抑制过氧化物产生,调节NO生成。 Vainer等发现,随UC患者病变黏膜多核白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度加强,其肠黏膜组织中IL-13浓度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周宇等研究显示,重度或活动期UC较轻度或静止期UC血浆IL-13浓度明显降低,且与UC活动性指标C反应蛋白有显著负相关12。 12IL-15 IL-15由不同类型细胞产生,可结合T细胞、B细胞、NK细胞以及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促进这些细胞活化增生,抑制其凋亡及促进促炎细胞因子合成,如促进T细胞分泌TNF-、IFN-。中重度活动UC患者表达IL-15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百分比增加,可能是因为体内细胞激活而使血清IL-15释放增加所致13。 13IL-16 IL-16是一种趋化因子,由CD8+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分泌,主要通过CD4+途径起作用,但可不依赖CD4+作用于靶细胞。IL-16可刺激单核细胞产生IL-6、TNF-、IL-15等,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13。 14IL-17 IL-17主要由基质细胞产生,是T细胞诱导和促进炎症发生过程中一种重要可溶性因子。能促进中性粒细胞发育成熟,刺激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IL-6、IL-8、G-CSF和PGE2等炎症递质,促进C3等急性期反应蛋白的产生,诱导炎症反应。予以抗IL-17抗体能明显抑制IL-6和IL-8产生,且与抗体剂量有关,提示IL-17在肠道炎性细胞因子产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也说明阻断IL-17的产生可能是治疗UC的一种有效方法13。 15IL-18 IL-18是一种具有诱导IFN-产生作用的细胞因子,属于Th1型致炎细胞因子。通过作用于T细胞、NK细胞等细胞表面IL-18受体发挥活性,与IL-12协同诱导T细胞增值分化,使IFN-产生增加,而增强Th1型细胞反应。张炳勇等研究发现活动期UC患者肠黏膜IL-18表达较正常对照增高,缓解期较活动期IL-18表达有所下降,但均无显著性差异。故IL-18在UC发病机制中作用不甚明了14。 16IL-22 IL-22主要由T细胞产生,NK细胞可少量产生。IL-22与肠上皮细胞表面的IL-22受体结合,促进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依赖性的黏蛋白合成和杯状细胞归还,修复受损肠黏膜屏障,从而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有介导细胞免疫的作用。在UC患者和实验大鼠病变肠黏膜上IL-22均呈低表达。Ken S等用局部基因转导方法对实验诱导的Th2型结肠炎大鼠进行试验,发现将IL-22作用于病鼠肠黏膜后可很快且有力缓解炎症反应15。 17IL-23 IL-23主要由激活的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分泌,由IL-12p40和IL-23p19亚单位组成。其通过结合细胞膜表面IL-23受体复合物,刺激细胞内信号传导系统来诱导细胞激活,在免疫记忆CD4+T细胞效应应答中起重要作用。IL-23可刺激炎性细胞向病变部位移动,诱导炎性肉芽肿形成,参与抗感染免疫应答。刘占举等研究发现IL-23在炎症性肠病中表达增高,并能诱导IBD患者淋巴细胞效应应答,促使肠黏膜炎性反应。抗IL-23p19单抗可显著阻止小鼠慢性结肠炎发生。这些研究证实IL-23在肠道粘膜炎症病变过程中起着重要免疫病理作用16。 目前,UC病因尚不清楚,它涉及到环境、遗传、感染及免疫等多种因素,还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但相信随着对UC研究的不断深入,UC发病机理一定会被阐释清楚。 参考文献 1丁伟群,林庚金,徐三荣,等.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白介素水平的变化.复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1, 28(4):330 2Mittal RD, Bid HK, Ghoshal UC. IL-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 gene polymorphism in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India. Scand J Gastroenterol, 2005, 40:827-831 3邹阳,王兴友,吴凯,等.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2、CD44、CD54的实验研究.江西医学检验, 2002,9:19-21 4Schreiber S, Heiniq T, Panzer U, et al. Impaired response of activated mononuclear phagocytes to interleukin 4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Gastroemerology, 1995, 108(1):21-23 5Lampinen M, Carlson M, Sangfelt P, et al. IL-5 and TNF-alpha participate in recruitment of eosinoph ILs tointestinal mucosa in ulcerative colitis. Dig Dis Sci, 2001, 46 (9):2004-2009 6贾百灵,侯晓华.白细胞介素-6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4,13(3):217-221 7Kanai T, Watanabe M. Strategies for a novel treatment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targeting the innate system. Molecular Medicine, 2002, 39: 1048-1055 8Daig R, Andus T, Aschenbrenner E, et al. Increased interleukin-8 expression in the colon mucosa of patients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Gut, 1996, 38:216 9李睿,罗时兵,潘威进,等.白细胞介素-10在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黏膜中表达的研究.中国医师杂志,2006,8(5):694-695 10Kiessling S, Muller-Newen G, Leeb SN, et al. Functional expression of the interleukin-11 receptor alpha - chain and evidence of antiapoptotic effects in human colonic epithelial cells. J Biol Chem, 2004,27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