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ppt课件】中药学_第1页
【医学ppt课件】中药学_第2页
【医学ppt课件】中药学_第3页
【医学ppt课件】中药学_第4页
【医学ppt课件】中药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学,中医药教研室 赵立彦 E-mail: TEL: 6676096 2216810,第一章 解表药,第一章 解表药,含义: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又称发表药。 性能功效:多具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性善发散,能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主具发散解表功效,兼能宣肺、利水、透疹、祛风湿等。 适应范围:外感风寒或风热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表证。部分药物还可用于咳喘、水肿、疹发不畅及风湿痹痛等。,第一章 解表药,分类: 1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性味多辛温,具有发散风寒作用,发汗力强,主治外感风寒表证,兼治风寒湿痹、咳喘、水肿兼表等。 2发散风热药(辛凉解表药):性味多辛凉,具有疏散风热之功,发汗力虽较缓和,但长于透解表热,主治外感风热表证,兼治风热咳嗽,麻疹不透、目赤多泪等。,第一章 解表药,配伍方法:表证兼正虚患者,须视其阳虚、气虚、阴虚之不同情况,分别配伍助阳益气、养阴等扶正之品,以扶正祛邪;辛凉解表药用于温病初起,应适当配伍清热解毒药。,第一章 解表药,使用注意: 使用解表药,发汗不可过量,以周身微汗为宜; 对自汗、盗汗以及久患疮痈、淋病及失血患者,虽有外感表证,也要慎重使用,以防耗伤气津; 大多气味芳香,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过多而降低疗效。,第一章 解表药,现代药理: 解表药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发汗、解热、镇痛、抑菌、抗病毒及祛痰、镇咳、平喘、利尿等作用。部分药物还有降压及改善心脑血液循环的作用。,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含义:以发散风寒表邪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本类药物性味多属辛温,以发散风寒为其主要作用。适用于恶寒重、发热、无汗、头身痛、苔薄白、脉浮紧等寒象比较突出的表证。对具有表证的咳喘、水肿、疮疡以及风湿痹痛证也可应用。,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药的发汗、解热、镇痛作用较为突出。其作用有的是周围性的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或兴奋汗腺,增加排汗;另一方面也具有抗细菌病毒和调节机体反应性作用,不通过发汗,而是中枢性的调节体温,提高痛阈而达到解热、镇痛等作用。,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教学内容 掌握:麻黄、桂枝 熟悉:荆芥、防风 了解:紫苏、羌活、生姜、白芷、香薷等。,麻 黄,来源:麻黄科植物中麻黄 、草麻黄、木贼麻黄的 干燥草 质茎。,麻 黄,偏于治疗外感风寒的实证,发汗解表第一要药,麻 黄,性能特点:本品质地轻扬,辛散性温,入肺与膀胱经,重在宣肺,药力较强。外能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内能开宣肺气,通畅气机,以平喘。此外,通过宣肺,又能通调水道而利水消肿,麻 黄,性能: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麻 黄,主治: 1风寒表实无汗证。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寒,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本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麻 黄,2肺气不宣的咳喘证。 风寒外束,肺气雍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若属热邪雍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药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甘石汤。,麻 黄,3水肿兼有表证者。 本品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此外,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它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要点:“发汗解表第一药”,宣肺平喘之良药。,麻 黄,配伍: 麻黄配桂枝:麻黄辛温,功善宣肺发汗解表;桂枝辛甘温,功能发汗解表、助阳通脉。两药相合,发汗解表力强,治风寒表实无汗功著。 麻黄配杏仁:麻黄辛温宣散,功善宣肺平喘、发表散寒;杏仁苦温润降,功善平喘止咳,略兼宣肺。两药相合,善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治喘咳气逆功著,证属风寒束肺者尤宜。 麻黄配石膏:麻黄辛温,功善宣肺平喘、发汗解表;石膏辛甘性寒,功能清热泻火、除烦解肌。两药相合,清肺平喘兼透表热,治肺热咳喘效佳。,麻 黄,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较强,凡体虚多汗、肺虚喘咳者忌用,失眠、高血压慎用。 用量:2-9g。宜先煎。解表生用,平喘炙用或生用。,麻 黄,备注:在药理学上,麻黄主要包括三种有效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 麻黄碱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兴奋心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引起兴奋、失眠、不安。 伪麻黄碱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并且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挥发油解热镇痛;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麻黄的这三种有效成分,相互为用,促进了麻黄的功效。,桂 枝,来源:樟科植物 肉桂 的干燥嫩枝。,桂 枝,偏于治疗外感风寒的虚证 性能特点:本品辛温助阳,入心、肺、膀胱经,既走表,又走里。发汗力虽不如麻黄,但长于助阳、温通经脉。治风寒感冒无论表实表虚皆宜,疗阳虚经寒血滞所致诸证可投。,桂 枝,性能: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桂 枝,主治: 1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 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恶寒等证。本品辛散温通,可外行肌表而奏发表之效。用于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而表证不解,恶风、发热者,常与白芍配伍以调和营卫,则卫气自和,如桂枝汤;若表实无汗之证,本品和营通阳可助麻黄发汗,两者相须为用,如麻黄汤。,桂 枝,2阳虚水肿、痰饮证。 心脾阳虚,阳气不行,水湿内停而致的痰饮症。本品能温化水湿,常与茯苓、白术等配伍,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若膀胱气化不行,小便不利,水肿等症,本品能温膀胱之气,常与茯芩、泽泻等到配伍,以渗透水利湿,如五芩散。 3虚寒腹痛。 风寒湿痹,肩背肢节酸痛。桂枝能祛风寒湿邪,温经通络而缓解疼痛,常配附子、配伍,桂枝附子汤。,桂 枝,4胸痹作痛,阳虚心悸。 胸痹,胸痛或心悸、脉结代之证。能温通胸中阳气,常与瓜蒌、薤白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这种通用的作用又可用于心悸、脉结代之证以助阳复脉,多与炙甘草、人参、阿胶等配伍,如炙甘草汤。 5风寒湿痹,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及癥瘕。 要点:长于散寒通阳。,桂 枝,使用注意:阴虚火旺、热盛出血等证忌用。 用量:3-10g。 使用注意:“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凡温热病及阴虚阳盛,血热妄行诸证均忌服;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麻黄、桂枝,比较麻黄与桂枝的性能、功效与主治异同 均性温而能发散风寒,治风寒表证及风寒湿痹证。 麻黄:发汗力强,惟以风寒表实无汗为用。又长于平喘、利尿,治肺寒喘咳、风水水肿等。 桂枝:发汗力缓和,配白芍可调和营卫,治风寒表实无汗及表虚有汗皆宜。又善温能血脉、通阳化气,治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肢体酸痛、胸痹、水肿、痰饮等。,荆 芥,来源: 唇形科 一年生草本植 物荆芥的干燥 地上部分。,荆 芥,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平和之品 性能特点:本品辛香,微温不烈,药力平和,功在肺肝。生用长于发散,善散风发表、透疹止痒,为发表散风通用药,治表证及疹痒无论风寒风热皆可。炒炭性变收敛,善止血,治各种出血可选。,荆 芥,性能:辛,微温。归肺、肝经。 功效: 祛风解表, 透疹消疮, 止血(炒炭),荆 芥,主治: 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 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等证本品能祛风解表而性较平和。若配伍辛凉解表药亦可用于风热证或咽喉肿痛,能疏散风热,利咽喉,清头目。治风寒证常与防风、羌活、独活等配伍,如荆防败毒散;治风热证常与连翘、薄荷、桔梗等同用,如银翘散。,荆 芥,2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能祛风止痒,宣散疹毒。麻疹初起、疹出不畅,常与薄荷、蝉蜕、牛蒡子等配合应用;风疹瘙痒,常配伍苦参、防风、白蒺藜等。 3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者。本品有消疮之效偏于风寒者,常与羌活、川芎、独活等同用;偏于风热者,常与防风、银花、连翘等同用。,荆 芥,4衄血、便血、崩漏等证。荆芥炭有止血作用,常与其他止血药同用。 要点:药性和缓,为发表散风通用。 用法用量:4.5-9g。不宜久煎。 发表透疹消疮宜生用; 止血宜炒用; 荆芥穗长于祛风。,防 风,来源:伞形科 植物防风 干 燥根。药材习 称“关防风”。,防 风,治风通用药, “风中润药“ (发散药易伤 津,防风有 甘味,祛风而 不燥),防 风,性能: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功效: 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止痉。,防 风,性能特点:本品辛散微温,甘缓不峻,既走膀胱,又入肝脾,功善祛风胜湿而发表、止痛、止痒、解痉,为治风通用药,无论外风内风或兼否寒热皆可投用。,防 风,主治: 1风寒表证,风热表证,表证夹湿。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身痛、恶寒等到证。(对于头身痛较严重者更为适宜)。本品能发散表邪,祛风止痛,其作用温不烈,甘缓而不峻,为风药中的润剂。常与荆芥、羌活、前胡等同用,如荆防败毒散。本品微温,甘缓不峻,故亦可用于外感风热,发热头痛、目赤等证。常与荆芥、黄芩、薄荷 、连翘等同用。,防 风,2风湿疹痒。本品能祛风止痒,可治疗多种皮肤病,尤以风邪所致之瘾疹瘙痒较为常用。若风热发疹或皮肤瘙痒之证,亦可用本品与荆芥,白蒺藜等配伍以祛风止痒;若风寒者,常与麻黄、白芷、苍耳子等闲配伍,如消风散;若风湿者,与土茯苓、白鲜皮、赤小豆等同用;若血虚者,与当归、地黄配伍,如消风散;若兼里实热结者,与大黄、芒硝、黄芩同用,如防风通圣散。,防 风,3风寒湿痹。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四肢挛急等证。本品既祛风散寒,又能胜湿止痛。常与羌活、独活、桂枝、姜黄、当归等同用,如蠲痹汤;若为热痹者,与地龙、薏苡仁、乌梢蛇等同用。,防 风,4破伤风、小儿惊风。 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关紧闭、抽搐痉挛等证。本品入肝经,有祛风、解痉之效。常与天南星、白附子、天麻等同用,如玉真散。 要点:治风通用之品,为风药之润剂。 解砷毒:绿豆、红糖,煎服。,紫 苏,来源:唇形科 植物紫苏的茎、 叶,其叶称紫 苏叶,其茎称 紫苏梗。,紫 苏,偏于发散风寒,苏梗偏于理气宽中、安胎,紫 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治气滞胎动不安行气安胎)行气和胃 止呕解表 药,不宜 久煎。,羌 活,来源:伞形科多年 生草本植物羌活或 宽叶羌活的干燥根 茎和根。,羌 活,长于治疗游走 性肢节、肩背 酸痛,腰以上 风湿痹痛证,羌 活,作用偏上偏表;善治 上半身风寒湿痹,尤 善治头后部疼痛连及 项背太阳经。 (风 寒挟湿之头痛,头 重,身痛,身重)。,生 姜,来源:姜科多年 生草本植物姜 的新鲜根茎。,生 姜,偏于治疗外感 风寒的轻证, “呕家圣药” (温中和胃止 呕的解表药),生 姜,治胃寒呕吐。 (黄连胃热呕吐,藿香湿浊中阻呕吐) 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白 芷,来源:伞形科多 年生草本植物白 芷或杭白芷的干 燥根。,白 芷,善于入阳明经,治疗阳明经的头痛(眉棱骨头痛),齿痛,鼻渊头痛。,藁 本,来源:伞形科植物藁本或 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 善于治疗外感风寒的巅顶 头痛。,藁 本,性能:辛温。 归膀胱经。 功效: 祛风散寒, 胜湿止痛。,藁 本,具有祛风胜湿止功 效的药物: 防风、羌活、藁本。,香 薷,来源:唇形科植 物江香薷及石香 薷的干燥地上部 分 。,香 薷,功效、主治与麻 黄相以,治夏季 乘凉饮凉,外感 风寒。 有“夏月麻黄之称”。,苍耳子,来源:菊科 植物苍耳的 干燥成熟带 总苞的果实。,苍耳子,散风寒, 祛风湿, 通鼻窍, 治鼻渊头痛。,辛 荑,来源:木兰科植物 望春花、武当玉兰 或玉兰 的干燥花蕾。,辛 荑,鼻渊要药(包煎),辛 荑,治外感风寒,头痛鼻塞,香臭不闻。,葱 白,治风寒感冒轻 证常用药,淡豆豉,来源:豆科植物大豆 的成熟种子经蒸罨加 工发酵制成的炮制品。,淡豆豉,发汗力平稳, 无清热作用, 解表,除烦。,细 辛,来源: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根和根茎。,细 辛,性能:辛,温,归肺、肾经。 功效:散寒解表,祛风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 治阳虚外感之要药, 既能温肺化饮,又 能宣通鼻窍。,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性味多属辛凉,以发散风热为其主要作用。适用于风热表证和瘟病初起、痘疹初期等,症状以恶寒轻、发热重、咽干口渴、苔薄黄、脉浮数等为特征。也常用于风热眼病。常与清热药物配伍使用。 药理:抗菌、抗病毒、退热和镇痛作用,其发汗作用多数不明显。,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教学内容 掌握:薄荷、桑叶、菊花 熟悉:蝉蜕、葛根、柴胡 了解:牛蒡子、升麻、蔓荆子等,薄 荷,来源: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薄 荷,性能:辛,凉。归肺、肝经。 功效: 疏散风热, 清利头目, 利咽,透疹,薄 荷,性能特点: 本品辛凉,气味芳香,质轻上浮,入肺、肝经,疏泄清利,既善散上焦风热而清利头目与咽喉,又能透发疹毒和疏肝。,薄 荷,主治: 1风热感冒,湿病初起。本品清轻凉散,善解风热之邪,是辛凉解表药中最能宣散表邪,且有一定发汗作用之药,为疏散风热的常用之品。常与荆芥、连翘、银花等配伍,如银翘散。 2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本品轻扬升浮,清利头目。常与菊花、荆芥、桑叶等同用。因能宜散风热,利咽喉,故对于风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常同桔梗、僵蚕、荆芥、甘草等配伍,六味汤。,薄 荷,3麻疹不透,风疹瘙痒。麻疹初期,或风热外束肌表而疹发不畅。本品轻扬宣散之性能疏表散邪而助疹子透发。常与蝉蜕、荆芥、牛蒡子、连翘等同用,如加减葛根汤。对于风疹瘙痒,与荆芥、防风、僵蚕同用。 4肝郁气滞,胸闷胁痛。本品能疏解肝郁。可与白芍、柴胡等同用,如逍遥散。 要点:长于发汗散热;是治疗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咽痛目赤,麻疹不透或皮肤疮疹的常用药。,薄 荷,用量:3-6g。气味芳香,以挥发油为主要成分,所以入煎剂时不宜久煎。叶长于发汗解表,梗偏于行气和中。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耗气,故表虚自汗者不宜用;阴虚血燥者慎用。,蝉 蜕,来源:蝉科昆虫黑蚱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蝉 蜕,治疗外感风热,咽痛 音哑,麻疹不透,风 疹瘙痒等证的常用, 又治小儿夜啼,常与 薄荷组成药对,相须 为用,升散之力倍增。,牛蒡子(鼠粘子,大力子,恶实),来源:菊科植物牛蒡 的干燥成熟果实。,牛蒡子,解毒透疹的良药 外散风热,内解 热毒,上宣肺 气,下利大便, 风热表证兼便秘 者尤宜,常用来 治疗风热和热毒 的咽喉肿痛。,桑 叶,来源:桑科植物桑 的干燥叶。,桑 叶,性能:苦、甘,寒。归肺、肝经。 功效: 疏散风热, 清肝明目,桑 叶,性能特点:本品质轻疏散,苦寒清泄,味甘兼润,入肺能疏散清润,入肝能清火益阴,并兼凉血止血。 长于清肺热、肝热,桑 叶,主治: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之咳嗽头痛(痰多色黄)。本品轻清凉散,能清疏肺经及在表的风热。常与菊花、连翘、桔梗等配伍,如桑菊饮;对于燥热伤肺,咳嗽痰稠难咯,鼻咽干燥之证,可用蜜炙桑叶,有清肺热和润肺燥功效,多与杏仁、贝母、麦冬等配伍,如桑杏汤、清燥救肺汤。,桑 叶,2. 肝阳上亢眩晕,目赤肿痛,视物昏花(治风热,肝热之目赤肿痛的最佳药对:桑叶、菊花)。本品能清肝明目。常配伍菊花、决明子、车前子,亦可煎汤外洗;若属肝阴不足,目暗昏花,可同黑芝麻配伍,作蜜丸服,即桑麻丸。 3血热吐衄轻证。本品略有凉止血作用,单用或入复方。 一般生用,肺热燥咳多蜜制。,菊 花,来源: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菊 花,性能: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 疏散风热, 清肝明目,菊 花,性能特点:本品辛香轻散,苦寒清解,味甘略兼益阴,疏散清降并能。入肺经,善疏散风热而清利头目;入肝经,善泻热益阴而平肝明目;兼清解热毒而治疮肿。 疏散风热之要药,菊 花,主治: 1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之发热头痛。常与桑叶、杏仁、连翘、桔梗等同用,如桑菊饮。 2肝风头痛及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等证。本品平抑肝阳,与羚羊角、钩藤、桑叶等同用,如羚角钩藤汤。,菊 花,3肝经风热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本品能养肝明目治肝肾亏虚之眼目昏花,视物模糊等证,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等同用,如杞菊地黄丸。 4热毒疮肿。本品甘寒益阴,清热解毒,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汤。 5高血压:金银花、桑叶、山楂。,菊 花,白菊花:养肝阴 黄菊花:疏散风热 野菊花:清热解毒,桑叶、菊花:,均能疏散风热,平肝,清肝明目,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之发热头痛,肝阳上亢,眩晕,肝经风热或肝火之目赤肿痛及肝肾阴的眼目昏花。 桑叶: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又长于清肺润燥,并能凉血止血,也可用治肺热燥咳、血热吐衄轻证。 菊花:平肝、清肝明目之力较强,又能清热解毒,也可用治肝风头痛,热毒疮肿。,柴 胡,来源: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柴 胡,来源:伞形科植物柴胡 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功效:疏散退热, 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柴 胡,性能特点:本品苦辛微寒,芳香疏泄升散,主入肝胆经,善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及升举阳气,既为治肝胆疾患之要药,又为治气虚下陷所常用。 治肝气郁结证及少阳证之要药,柴 胡,主治: 1表证发热,少阳证。治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感冒高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证。本品长于疏解半表半里之邪,故用为治疗少阳证寒热往来之要药。常与黄芩、半夏等配伍,如小柴胡汤,对于外感发热有透表泄热功效,可与甘草同用,即柴胡散;或配伍葛根等药,如柴葛解肌汤。 2肝郁气滞。本品能条达肝气而疏肝解郁。常与白芍、当归、白术、茯苓等同用,如逍遥散;若肝郁气滞,胸腹胁肋胀痛之证,可配伍香附,川芎、枳壳之类,如柴胡疏肝散。,柴 胡,3气虚下陷,脏器脱垂。以及短气、倦乏等证。本品能升清阳之气而举陷。常与升麻同用,并配伍人参、黄芪、白术、升麻等补脾益气药物,如补中益气汤。 使用注意:本品性能升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