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高级研讨班课件—财务会计问题1—国有企业改制相关政策.ppt_第1页
IPO高级研讨班课件—财务会计问题1—国有企业改制相关政策.ppt_第2页
IPO高级研讨班课件—财务会计问题1—国有企业改制相关政策.ppt_第3页
IPO高级研讨班课件—财务会计问题1—国有企业改制相关政策.ppt_第4页
IPO高级研讨班课件—财务会计问题1—国有企业改制相关政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A股IPO高级研讨班 财务会计专题(一) 国有企业改制相关政策,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上海技术中心 陈奕蔚 RSM China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2010年5月6日,培训目的,了解国有企业改制相关政策的基本框架 重点掌握改制过程中常见的两方面问题 改制过程中土地使用权的处理 改制过程中的人员安置和相关财务政策及会计处理,2,主要内容,与企业改制重组相关的主要法规的体系结构 改制过程中土地使用权的处理 改制过程中的人员安置和相关财务政策及会计处理,3,与企业改制重组相关的主要法规的体系结构,4,改制过程中土地使用权的处理,5,土地使用权的处置和取得方式,基本原则 国有企业改革时,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根据行业、企业类型和改革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土地资产处理方式和管理政策 可按规定自主选择土地资产处置方式,鼓励以货币、资本、股本等多种形态综合实现土地资产价值。 股份有限公司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主要包括: 出让方式 租赁方式 作价入股方式 保留划拨(很少见),6,土地使用权的处置和取得方式(续),出让方式 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租赁方式 土地使用者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签订一定年期的土地租赁合同,并支付租金的行为。土地租赁合同经出租方同意后可以转让 承租人通过向国家租赁土地取得土地使用权,在按规定支付土地租金并完成开发建设后,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或根据租赁合同约定,可将承租土地使用权转租、转让或抵押,7,土地使用权的处置和取得方式(续),作价入股方式 国家以一定年期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作为出资投入改组后的新设企业,该土地使用权由新设企业持有,可以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关于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规定转让、作价出资、出租、抵押 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形成的国家股股权,按照国有资产投资主体由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委托有资格的国有股权持股单位统一持有 保留划拨方式 仅适用于特定情形,为IPO目的进行公司制改造的案例中很少见,8,各种处置方式的适用条件,出让或租赁方式 基本原则:对于一般竞争性行业,应坚持以出让、租赁等方式配置土地 国有企业改造或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组建企业集团 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合作制 国有企业租赁经营 非国有企业兼并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破产或出售的,企业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当以出让方式处置 租赁方式的特殊关注事项(包括向股东和向土地管理部门租赁) 遵守国有土地租赁相关规定和程序,包括规范国有土地租赁若干意见(国土资发1999222号)等 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应当办理出让手续后方可租赁。出资者应当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然后再出租给公司 公司取得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土地时,应当签订长期土地租赁合同。合同条款包括:土地的租用年限、租金及到期后对土地的处置计划,9,各种处置方式的适用条件(续),作价入股方式 系指国家直接将一定年限的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相当于企业先向国家支付土地出让金,将其性质变更为出让地,然后国家再以企业所支付的出让金对企业入股。因此,这种情况涉及土地性质的改变(从划拨地变更为出让地),且所形成的股份性质应界定为国家股 不同于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将自己通过出让或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一种常规出资方式,不涉及标的土地性质的改变,所形成的股份性质界定为法人股) 实务中较为少见,一般仅限于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实行授权经营或国家控股公司试点的企业 常规土地使用权出资方式的若干应关注事项 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出资的,出资者应当向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后方能作为出资 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先依法征为国有土地后方能作为出资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集体所有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登记注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后方能作为出资,10,多种处置方式的同时使用,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同一企业可以部分采用出让或租赁方式、部分采用国家作价入股或授权经营方式、部分采取保留划拨方式多种土地使用方式并存使用 如果同一企业改制涉及的划拨土地,部分采用出让或租赁方式处置、部分采用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或授权经营方式处置、部分土地采用保留划拨方式处置等多种处置方式并存的,土地资产处置总体方案一并拟订,按照国家作价出资(入股)或授权经营方式处置的审批权限报有批准权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一并核准,具体处置方案则按各种处置方式的审批权限分别在市县或省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 注意:一般掌握:在同一企业改制时,其名下不同的土地(以国有土地使用证为准,即同一企业持有多张国有土地使用证,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国有土地)可以考虑采用不同的处置方式,但是同一国有土地使用证所对应的土地不能同时采用多种处置方式,11,土地使用权折股及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租金数额的确定原则,土地使用权折股及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租金数额的确定,均应以经审查确认的土地评估结果为基础 国家以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的,其土地使用权作价折算的股本额不得低于审核确认的土地使用权作价总额除以股票的溢价倍数;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占国有资产总股本的比例也不得低于土地使用权作价总额占进入股份制企业的国有资产总额的比例 采用授权经营、作价出资(入股)方式处置土地资产的,按政府应收取的土地出让金额计作国家资本金或股本金,12,涉及土地使用权的财务处理,企业财务通则第五十七条: 企业进行重组时,对已占用的国有划拨土地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估,履行相关手续,并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继续采取划拨方式的,可以不纳入企业资产管理,但企业应当明确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并按规定用途使用,设立备查账簿登记。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采取作价入股方式的,将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转作国家资本,形成的国有股权由企业重组前的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或者主管财政机关确认的单位持有。 采取出让方式的,由企业购买土地使用权,支付出让费用。 采取租赁方式的,由企业租赁使用,租金水平参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确定,并在租赁合同中约定。 企业进行重组时,对已占用的水域、探矿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国有资源,依法可以转让的,比照前款处理。,13,改建或新设公司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处理,基本原则 股份有限公司如要使用集体土地,必须首先向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在国家同意征为国有土地后,方可折价入股、出让、转让或进行出租 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股份制企业,必须持负责审批组建股份制企业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按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规定由国家征用,依法出让给股份制企业,或由国家作为土地资产入股;原集体土地所有者可用获得的征地补偿、安置费向该股份制企业投资入股 特殊规定 乡镇企业(包括股份公司)应可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国务院关于发展房地产业若干问题的通知(国发199261号)、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严格制止乱占滥用耕地和发展房地产业有关文件的通知(1992国土法字第182号)等规定经批准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 其他企业不得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以租赁方式使用 公司的经营范围如果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生产,确实需要使用集体土地的,可以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署承包经营合同,以承包的方式使用集体土地,14,改建或新设公司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处理(续),实务中若干情形的处理 受让、租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具体表现:拟上市企业与经村民2/3以上多数同意后有权处置集体建设土地的组织(如村民集体小组、村民经济合作社等)或无权处置集体土地的其他组织或个人签署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合同,受让或租赁并实际占有集体土地使用权,且在该等集体土地之上建筑房产用于非农业用途 对策建议:不符合我国目前集体土地管理中除乡镇企业外的其他企业不得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以租赁方式使用)之规定 受让、租赁集体农用地使用权 具体表现:主要表现为违规租赁、购买农用地用于非农业建设 对策建议:除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或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等有权使用集体土地的情形以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规使用集体土地特别是农用地 对于已经使用农用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拟上市公司,需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相关农用地转用手续,将农用地转为国有土地再以出让或租赁等方式合法使用,15,改制过程中的人员安置和相关财务政策及会计处理,16,职工工资、福利费、教育经费余额的处理,主要依据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60号) 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财企2002313号) 关于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财企200512号) 关于企业公司制改建应付工资等余额财务处理的意见(财办企200623号),17,职工工资、福利费、教育经费余额的处理(续),一般处理原则 改建企业账面原有的应付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余额,应当转增资本公积金,不再作为负债管理,也不得转为个人投资。因医疗费超支产生的职工福利费不足部分,可以依次以公益金、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和资本金弥补 应付工资余额中欠发职工工资部分应予清偿,依法扣除个人所得税后可转为个人投资。属于实施“工效挂钩”等办法提取数大于应发数形成的工资基金结余部分,应当转增资本公积金,不再作为负债管理,也不得转为个人投资 企业在公司制改建中,应付工资等余额转增的资本公积金作为改建企业国有净资产的组成部分,应当统筹安排,用于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经济补偿金、为移交社会保障机构管理的职工一次性缴付的社会保险费以及预提的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内退人员所需生活费、社会保险费等改革成本。如有结余,再按规定折合为国有股份,或者向企业员工及其他投资者有偿转让 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提取的应付福利费及职工教育经费,其余额也随同工资基金结余一并转为资本公积金,18,职工工资、福利费、教育经费余额的处理(续),一般处理原则(续) 企业重组过程中,对拖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以及欠缴的基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应当以企业现有资产优先清偿 注意: 上述将工资基金、应付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结余转为国有权益的规定适用于将国有非公司制企业改制为公司制企业、接受新股东出资或者实施产权转让的情形,但不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处于正常生产经营情况的企业,在未发生改制且继续实施工效挂钩政策的条件下,截至2007年12月31日因实施工效挂钩政策形成的应付工资结余,不能转增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应当继续作为负债管理,主要用于以后年度工资分配的“以丰补歉”,必要时经过规定程序后可在其中列支: 离退休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统筹项目外养老费用 符合国家规定的内退人员基本生活费和社会保险费 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经济补偿金,19,内退人员生活费及社会保险费等的处理,应当作为管理费用,据实处理 注意:这一规定与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是不完全一致的。申报财务报表中对于内退人员生活费和社会保险费等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应遵循报告期内所执行的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 在实务中,如系非整体改制,则均可对改制企业与内退员工已签订内、早退协议且明确企业需承担的职工正式退休前有关生活费及其他福利费的,均作预提并根据预期的支付时间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相应调整改制实施日的国有权益,以后每年根据人数和支付标准的变动情况作相应的调整(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也可将内退人员划归改制后存续的集团公司(即拟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统筹管理。如系整体改制,也可在取得所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批准后预提上述负债并相应调整国有权益,20,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的处理,在公司制改建过程中,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的经济补偿金,以及为移交社会保障机构管理的职工一次性缴付的社会保险费,可从改建企业净资产中扣除或者以改建企业剥离资产的出售收入优先支付 上述规定实际上是允许补偿款项直接冲减净资产 如果改制发生于申报财务报表的报告期内,则申报财务报表中对于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应优先遵循报告期内所执行的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21,工伤职工劳动关系和补偿金的处理,对于改制时按规定应当由改制企业在未来期间内支付的工伤待遇,如果金额较大的,应当提请改制企业、其原上级单位和改制后新成立的公司制企业就其负担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报经国资管理部门批准;会计上根据经批准的方案进行处理,22,改制过程中对职工退休补助计划的处理,表现形式:在社会统筹的基本养老金之外,由企业另行向离退休职工支付的额外补助 性质:此类补助并无直接的法规、政策依据,只是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一项额外福利,实际上类似于设定受益计划 建议对策 通过与企业和保荐人的尽早、充分沟通,详细了解原国有企业的实质上具有设定受益计划性质的退休补助计划的实质性内容 拟上市公司应当与每一位留用职工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在新的劳动合同中应当明确:一旦签署了该新劳动合同,原劳动合同即停止执行,同时原先的退休补助计划将立即终止(在设计改制方案时,必须为该项工作留出充足的沟通、解释和操作时间,并且应当根据改制工作的有关规定经职代会同意) 通过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确定拟上市公司是否确实未向在申报财务报表报告期内退休的职工支付过退休补助 如果拟上市公司确实需要继续执行原国有企业的职工退休补助计划,向职工支付退休后的统筹外福利,并实际承担这部分费用,则应当建议拟上市公司尽早聘请外部精算机构对改制基准日和申报财务报表内各年度(期间)末的相应负债余额进行精算,以确定该项支付统筹外的退休后福利的义务对改制基准日净资产和申报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23,财政部关于企业重组有关职工安置费用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9117号),适用范围 国家出资企业在改制、产权转让、合并、分立、托管等方式实施的涉及产权关系变动、股权结构调整的企业重组过程中,有关职工安置费用的财务管理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三类职工安置费用: 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 内退人员生活费和社会保险费 基本处理原则 企业重组过程中涉及的离退休人员和内退人员有关费用,按照“人随资产、业务走”的原则,由承继重组前企业相关资产及业务的企业承担 三类费用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部门或国有股权持有单位批准后,均可以从重组前企业净资产中扣除或者预提 企业重组基准日前已经预计的职工安置费用负债金额,与按照117号文规定范围和标准计算的金额不符的,在重组过程中评估企业净资产价值时,应当予以调整确认,24,财政部关于企业重组有关职工安置费用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9117号)(续),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处理原则 在重组时金额应当是确定的,不存在预提问题 按照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第41号)第六十条规定执行,即依次从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中扣除,由重组前企业股东共同承担 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的处理原则:在以下前提下预提 遵守重组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的规定 预提年限应当按照中国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人寿保险业务经验生命表计算 内退人员内退期间的生活费和社会保险费的处理原则:在以下前提下预提 预提的标准不得低于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70%,同时不得高于本企业平均工资的70%,并应与企业原有内退人员待遇条件相衔接,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后,在内退协议中予以明确约定,25,财政部关于企业重组有关职工安置费用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9117号)(续),在预提有关费用时对考虑通货膨胀和贴现问题的考虑方式 分别计算离退休人员和内退人员的预提年限 以重组基准日实际应付的相关费用为基数,以同期限历史平均通胀率计算未来各期企业应支付的费用后,再按照同期限银行贷款利率进行贴现计算 计算公式:一次性预提费用= 提示:实务中对折现率的选择应优先遵循财会200916号文的相关规定 企业发生的辞退福利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相关规定处理。辞退工作在1年内完成但付款时间超过1年的,应当选择同期限国债利率作为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不存在与辞退福利支付期相匹配国债利率的,应当以短于辞退福利支付期限的国债利率为基础,并根据国债收益率曲线采用外推法估计超出期限部分的利率,合理确定折现率,26,财政部关于企业重组有关职工安置费用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9117号)(续),衔接规定 117号文施行前(即2009年6月25日之前)已经按规定报经批准的企业重组行为与117号文不一致的,不予追溯调整 117号文与会计准则规定的协调 对于已经过国资委等有权审批改制方案的部门批准的改制方案中已对计提金额、折现率等予以明确的,按经批准的改制方案执行 某些“A+H”公司重组时按IAS19已计提的负债作为重组方案的一个部分已获国资委等机构批准,并且对于2009年6月25日之前已经获批的重组方案,117号文明确不追溯调整 截至117号文生效前尚未完成重组的公司,其改制方案需执行117号文的规定,对于“A+H”公司而言,可能因为折现率选取、精算范围差异等问题导致境内外财务报表出现差异 对于不涉及改制的企业计提117号文所规范的内退人员费用或统筹外离退休人员费用的情形,应当优先执行财会200916号文的规定,27,财政部关于中央企业重组中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1084号),统筹外费用的性质 国家为保障企业老职工退休后的养老、医疗等生活待遇,允许有条件的企业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之外发放的阶段性、过渡性、有限性福利补贴 可以从重组前企业净资产中预提的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的范围:以下情形之一 根据企业所在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及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文件规定支付的 根据2003年底以前企业的行业管理部门或者集团公司的制度规定支付的,或者已纳入企业2003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并按规定经审计的 自2004年初至财企2009117号通知印发前,为缓解物价上涨对退休人员生活待遇的影响,根据集团公司的制度规定支付给2003年底以前退休人员的 注意: 需经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部门批准 集团公司指直接由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部门监管的企业集团本部(母公司)。集团公司的制度,应当是明确规定支付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的对象、范围、条件、项目、标准等的正式文件。,28,财政部关于中央企业重组中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1084号)(续),不得从重组企业净资产中预提的情形 不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情形的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 重组基准日之后退休的人员统筹外费用 上述两种情况,仍需支付的,由重组后管理退休人员的企业自行承担 企业重组不涉及财企2009117号通知规定的产权关系变动、股权结构调整的,或者未发生重组的企业,其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应当作为职工福利费从当期费用中列支,不得从净资产中扣除或者预提 审核权限和要求 审核时,应当统筹考虑所监管范围内不同行业企业之间和企业集团内部的分配差距等因素。重复和雷同的统筹外费用项目,应当要求企业予以整合或者调整 企业集团三级(孙公司)及以下企业,重组涉及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预提的,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部门可以规定由集团公司按照本通知规定进行审核,29,财政部关于中央企业重组中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财务管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1084号)(续),财务管理要求 量力而行 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按时足额发放在职职工工资的企业,不具备发放统筹外费用的政策条件,不要与其他企业盲目攀比。 公平合理 统筹外费用包括养老、医疗、丧葬费用项目,企业不得重复设置,不得随意提高标准,不得以工资形式发放。不同时期退休的人员间,统筹外费用项目及标准不搞“一刀切”。纳入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的人员,企业不得在此之外再为其预提用于养老的统筹外费用。领取统筹外费用的退休人员,企业不得再将其纳入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 制度规范 企业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统筹外费用管理制度,明确支付对象、范围、条件、项目、标准等,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并报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部门或其授权的企业管理机构批准后执行 财务报告中的披露要求 企业应当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统筹外费用支付情况 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时,应当对企业统筹外费用的合法合规性及支付情况予以关注,30,目前中央企业改制实务中对改制基准日的工效挂钩工资结余(即工资储备)和应付福利费余额的处理案例(1),案例背景 某中央企业,经营性资产采用IPO方式整体上市 目前仅发行A股,近期内无明确的H股上市计划 上市主体的设立方式:新设上市主体,原国有集团公司作为拟上市公司的直接控股股东而存续,31,目前中央企业改制实务中对改制基准日的工效挂钩工资结余(即工资储备)和应付福利费余额的处理案例(1)(续),内退、遗属福利的处理方式 基本原则 拟上市公司各下属企业截至2006年12月31日的“应付工资”科目余额中的工效挂钩工资结余(储备工资)余额可以用作内退福利开支,不足部分冲减留存收益;储备工资结余在转入内退福利负债后如仍有结余,则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首次执行日仍暂时保留于“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中,到改制实施日(假定改制实施日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首次执行日之后)转入资本公积 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相关会计调整将在拟上市公司范围内各下属企业分别处理 各下属企业的内退福利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八条和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2007年4月30日)第二条的规定作追溯调整处理 在各年度(期间)末按照内退福利负债的余额与原账面工效挂钩工资结余按两者孰高反映于各下属企业的财务报表,对于首次执行日前各年度(期间)末在原账面工效挂钩工资结余的基础上计提内退福利后的余额,超过上述孰高余额的部分,冲减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执行日前各相关年度或期间管理费用,32,目前中央企业改制实务中对改制基准日的工效挂钩工资结余(即工资储备)和应付福利费余额的处理案例(1)(续),内退、遗属福利的处理方式(续),33,目前中央企业改制实务中对改制基准日的工效挂钩工资结余(即工资储备)和应付福利费余额的处理案例(1)(续),离退休人员统筹外福利的处理方式 基本原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负债定义和特征的规定,统筹外的离退休福利应当在义务发生时计提入账,在计提方法上可以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对设定收益计划福利的处理规定 另一方面,限于离退休福利不得在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首次执行日进行追溯调整的限制,应当将该项离退休福利一次计入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的费用 同时,依据原企业会计制度下的操作实务,该等离退休福利支出属于企业福利费的开支范围,因此如果首次执行日应付福利费有结余,则可以先将应付福利费的结余转入该等离退休福利的预计负债中,从而可以缓冲该项处理方法对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的净利润的不利影响 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拟上市公司范围内各下属企业的离退休人员统筹外福利将作为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调整处理,不作追溯调整 依据上述原则,对于新会计准则首次执行日应付福利费结余不足应付统筹外福利金额的部分,计入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的费用;对于新会计准则首次执行日应付福利费结余超过应付统筹外福利金额的部分,超过部分按照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解释(解释、专家意见、协调小组公告)进行处理,即对存在支付计划的部分,转入职工薪酬,余额部分冲减新会计准则首次执行日当期的管理费用,34,目前中央企业改制实务中对改制基准日的工效挂钩工资结余(即工资储备)和应付福利费余额的处理案例(1)(续),离退休人员统筹外福利的处理方式(续),35,目前中央企业改制实务中对改制基准日的工效挂钩工资结余(即工资储备)和应付福利费余额的处理案例(2),案例背景 某中央企业,经营性资产采用IPO方式整体上市 首先发行A股,次年发行H股,现为“A+H”上市公司 上市主体的设立方式:新设上市主体,原国有集团公司作为拟上市公司的直接控股股东而存续,36,目前中央企业改制实务中对改制基准日的工效挂钩工资结余(即工资储备)和应付福利费余额的处理案例(2)(续),改制方案中涉及员工安置及社会保障的主要条款 发起人应根据股份公司业务需要,同意并及时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进入股份公司。 发起人须促使每名因股份公司业务需要而进入股份公司的员工(“转职员工”)妥善办理相关离职手续,并与股份公司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 股份公司自与转职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生效之日起,享有用工单位的所有权利、承担用工单位的所有义务,股份公司无须就转职员工在此之前任何服务期间的服务承担任何责任;发起人应就转职员工转入股份公司前与发起人发生的劳动纠纷而给股份公司带来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并作出相应补偿,并及时、积极处理可能发生的纠纷。 股份公司及或附属企业应根据中国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员工支付薪金、酬金、奖金及其他法定福利;除此以外,除非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经过相关程序获得批准,股份公司及或附属企业无支付其他款项予其员工的安排。 股份公司及其员工并无牵涉任何可能使股份公司受到重大不利影响的劳动纠纷。,37,目前中央企业改制实务中对改制基准日的工效挂钩工资结余(即工资储备)和应付福利费余额的处理案例(2)(续),改制方案中涉及员工安置及社会保障的主要条款(续) 发起人内退人员全部进入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及其附属企业的内退人员由股份公司及其附属企业自行负担其生活费、法定社会保险及其他法定福利。 发起人除转职员工及内退人员外的其他人员均不转入股份公司,由发起人、发起人设立的资产管理机构或存续企业负担该等人员的所有费用。 发起人离退休人员(注:指该公司的改制基准日,即2006年12月31日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原享有的政府规定的社会保险统筹外福利等继续由发起人负担,股份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自2007年1月1日(注:即为改制基准日的次日)起,股份公司及其附属企业的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统一由发起人负担,股份公司对此不再承担责任。 自重组生效日起,股份公司及其附属企业的全体员工均不再享受原住房福利,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住房公积金计划;股份公司及其附属企业按照法律规定为其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38,目前中央企业改制实务中对改制基准日的工效挂钩工资结余(即工资储备)和应付福利费余额的处理案例(2)(续),改制方案中涉及员工安置及社会保障的主要条款(续) 从上述条款可以看出,该企业改制方案对员工安置问题处理的主要特点是: 1就转职员工(进入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员工)而言,与其在进入股份公司前的服务期间相关的人员成本由发起人承担责任,与新设的拟上市股份公司无关; 2离退休人员(包括改制基准日前已经离退休的人员,以及在改制基准日后离退休的股份公司人员)享有的统筹外离退休福利由发起人承担责任,与新设的拟上市股份公司无关; 3发起人的内退人员全部进入股份公司,并由股份公司及其附属企业承担其内退期间的生活费和社会保险等相关费用。,39,目前中央企业改制实务中对改制基准日的工效挂钩工资结余(即工资储备)和应付福利费余额的处理案例(2)(续),申报财务报表中对离退休人员统筹外福利费用的处理 在重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