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主题校本学习材料.docx_第1页
寓教于乐主题校本学习材料.docx_第2页
寓教于乐主题校本学习材料.docx_第3页
寓教于乐主题校本学习材料.docx_第4页
寓教于乐主题校本学习材料.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寓教于乐主题校本学习材料2016年9月寓教于乐,让课“活”起来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具体目标,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和必然趋势。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寓教于乐,让思想品德课也真正地“活”起来。 一、教师要具备较强的驾驭教材、驾驭学生、驾驭课堂教学过程的能力 对于具有多重任务的思想品德课,要求教师除了具有展现、演绎传统教材的知识和揭示、挖掘教材内涵的深奥抽象的理论的本领外,更应具有唤醒、激励学生情感的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l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宝藏。正如赞可夫所说:“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达到的。”教师应热情、情绪饱满地投入课堂教学,处理教学内容时做到“精、深、新”,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随教材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经过思考而获得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分析其逻辑过程和因果关系,并在教师适时的点拨下进行归纳分析和概括,将思维引向纵深。如对于我国人口现状问题,教师可以提出:我国目前资源总量居于世界前列,而人均占有量却极少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去讨论、去思考,从而归纳出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形势。 二、利用美育,进行兴趣的培养 思想品德课本身是教育科学、美学、社会学,教材中引用了大量的诗词、寓言、典故等,它们包含有深刻的哲理、宝贵的经验,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给人以美感。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蕴含的科学美,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美,从而使教学充满乐趣,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觉悟的提高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常言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热情。然而方法的选择离不开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觉的充分利用,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可以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如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一内容时,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企业、建筑及责任田等,学生在惊叹别墅式的楼房、宽阔的街道及豪华的室内摆设时,让学生思考这一切的由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点拨,学生就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有了深刻的认识。如讲述价值规律时,可以让学生到市场上去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及其变化规律,而后让学生思考:从商品价格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然后从中选取典型材料进行讲解、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课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科学理论观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 四、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活跃教学气氛 思想品德课内容枯燥、理论性强,但凭教师一味的说教,势必让学生更觉得乏味。教师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选择恰当的电教手段进行教学,既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又用直观、具体、形象的东西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边看、边听、边想、边练,多种感官都调动起来,使书本上的间接知识变成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并由此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大量事实证明,兴趣是一种内动力。教师要学会激发、培养、保护和巩固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在教学中创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做到寓教于趣、以趣促思,真正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高效课堂实施中的问题及对探究 一、高效课堂实施中发现的问题 高效课堂的实施,深化了教师对许多教育问题的认识,调动起教师进行新课改的积极性,继续推进新课程改革。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得到不少的启示,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1“育人难真正落到实处 尽管现在人人都明白育人要先于教书的道理,但由于习惯势力的影响,不少教师一上课,还是把传授书本知识、训练应试能力放在首位,真正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的教师并不多。虽然以学生为主体、教书育人、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实施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都是高效课堂反复强调的理念,但是我们现在构建的课堂也只是努力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道德课堂,它距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想课堂还有很大距离。比如,统一使用导学案中的题并在课堂上反复训练,这是在灌输知识,是在培养“应试”能力。导学案中有关思想方面的内容不多,课堂演练的也只是教参确定的主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有限,也没有什么新的东西生成,学生只是凭借课堂带给他们的浅层次兴趣进行学习,学生真正的学习内驱力没有开发出来。 2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真正落实 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要将知识问题化,用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用问题导学。但这些问题不仅要有教师设计的,还应该有学生生成的,否则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有的高效课堂虽然美其名日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但实质上学生只是依据导学案编制韵流程和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自学、交流和展示,很少有学生生成问题的探究、讨论、展示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难落到实处。所以我们说这样的高效课堂进行的是应试题强化训练,提高的是单位时间内获得较多知识的“效率”,而绝非是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尊重,绝非是在尊重课堂目标的基础上达成的最佳教学效果。 3蜉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不到位 高效课堂比起传统课堂来说,最大的进步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充分训练,这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导学案上的各大板块内容,几乎全是参考书和教辅资料上的,学生在教材全解等练习册上都能找到答案。学生不用读书、不用思考,就能把答案直接抄过来。学生不读书,自主阅读的习惯、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怎么落到实处呢?提高阅读能力就是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获得信息的能力,阅读能力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有靠多读、多悟。反复训练简单问题、强化记忆简单知识,而不进行赣的阅读训练,学生可能离开学校就忘记所学的知识了,更谈不上素质和能力。 3教师被边缘化了高效课堂改变传统课堂把学生边缘化的痼疾,但是它在把课堂让给学生的同时,也把教师边缘化了:导学案为了便于学生分组展示,将教学内容分成鼾板块,学生依照程序自学,参照教材全解填答辩接着看个人找的答案是对还是错,最后分组展示,按老师的要求把需要交流的题写在黑板上再讲解。这期间如果没有学生提出问题,或者学生提的问题不超越教学资料的范围,教师就不和学生进行互动。模式固定化、学习程序化、教师边缘化,但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师生与文本作者心灵碰撞的过程,情感和智慧交融的过程。教师被边缘化,必然降低理性和感性濡染、引领的高度。课堂上教师洒脱不羁、随心所欲地表情达意,给学生以浸染、熏陶,也就无从谈起了。学生在语文这块天地里,在缺少教师引领的情况下,真能自由驰骋、思接干载、视通万里吗?这不能不叫人担心。 二、我们的对策 1方法一,使用隐形导学案进行教学 导学案的设计要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学生基 本能力的培养和基本素质的提高。导学案上既要有 教师提出的问题,也要有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提出 什么样的问题,是对教师掌握学科知识体系的考验, 也是对教师是否熟悉学情的挑战。学生在自学过程 中,能读出什么、思考出什么,;是课堂高效最好的体 现。高效课堂不是教师教得有多好,教给了学生多少 知识,而应该是教师引领学生通过阅读进人一个自 主学习、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合作探究的学习状态。 (1)隐形导学案的雏形:(现代文) 课题 一、作者 了解作者姓名、生卒年月、籍贯、评价、主要作品 等(也可以了解其轶事及与作者相关的背景等),此为口头交流的材料,不要求上交。 二、生字、新词 1生字:把握不认识、读不准、易混淆的字。 2新词:一般为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 3选择35个词语写一段话。 三、感知题目 1你从题目上能获得哪些信息?(题目的结构分 析、题目的含义等) 2看到题目感知文本,你会提出哪些问题? 四、感知文本 1本文写的是什么?你认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 什么? 2本文是怎么写的? (各段标上序号,然后从整体感知,说出行文顺序、文章脉络即可,可叙述,可画结构图,但都要标明起止段落) 3本文写得怎么样?为什么这样写? (抓住一两个写作特点和突出的写作手法或语言特点简单进行说明,自认为没有能力的学生可不做) 五、收获、感悟、疑问 你知道了哪些?有没有更深的思考或者与作者不同的认识和不明白的问题。采取与作者对话的方式,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对什么有更深的认识,或对什么有不同的见解也可向作者发出质问,向老师、同学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此外,如果学习文言文,字词是学习的重点之一,我们首先要求学生认识古汉语语言精练的特点,理解常见的实词,了解一些常见虚词的用法,认识特殊的句式。“感知文本”部分则增加翻译课文或重点语句的练习。学习古诗则注重情感的体验、理解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至于古诗文背诵,我们放在大语文活动(见下页方法二)之中进行,不仅可以缓解课堂压力,又便于学生长久记忆。 所谓隐形导学案,就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以上导学案的内容以后,教师不再印发学习提纲,不再给学生设计阅读思考题,学生可根据课后思考题设计学习目标进行自学。 (2)课堂的基本流程: 环节一:导学导航。 师生共同设计导语和目标。教师导人重点放在兴趣激发和情感价值目标上,比如学习台阶时,教师这样导人:同学们,说起台阶,你们都不陌生,可是台阶有一种象征意义你们知道吗?文中的父亲耗尽毕生的体力、精力和积累了一生的财富造台阶房屋的过程,你是否感动?台阶高了,父亲的身体却垮了;台阶高了,父亲却未觉得身份和社会地位也高了,对此,你有何看法? 学生可根据课后练习和教师的导语明确自己学习的重点,并落实到隐形导学案的第四、五题中。 环节二:学习探究。 隐形导学案把要讲的内容问题化,把要解决的问题方法化,把学习过程自主化。教师导人新课后,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隐形导学笔记(若有朗读课,这一步可在朗读l 5分钟后进行)。然后,34个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每个学生面对其他学生,依据自己的笔记进行叙述,每个学生的发言时间控制在35分钟。最后,各个学生根据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自行修改笔记。在这期间,教师要到各组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回答问题,适时点拨,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各组有创造性的问题答案,安排各组进行展示的题目。 环节三:交流提升。 各大组选派一名同学板演(答案较长的只板书要点),另派一名同学讲解。其他同学注意听,有不同理解的学生可对其进行补充、质疑。教师要与学生互动,解决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订正不正确或者不准确的表述,特别是情感价值方面的东西,教师引导发挥要有力度、有深度。比如台阶:第一,父亲耗尽精力、体力、财力造台阶的过程,老师要满怀深情地点拨。第二,台阶高了,父亲身体垮了,却没有觉得身份和社会地位提高,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教师可点拨或者发挥。(认为台阶高,社会地位就高,这是一种世俗的观点,父亲就为世俗而累,人应该有健康的心态。父亲不甘人后、志向坚定、吃苦耐劳、勤奋节俭,但不明白地位高低不在台阶高低而在于自身价值的大小。只有提高了自身的价值,才能真正提高社会地位。父亲希望受人尊重,但他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特有的谦卑,一辈子低眉顺眼惯了,所以台阶高了,又觉得不习惯、不对劲了) 关于结构特点、写作手法、语言特点,老师可让对此抓得准的小组或个人,重点讲解其中一两点。 环节四:检测拓展。 结合基础训练进行,根据时间长短和讲题覆盖情况选作部分练习。做题前教师可就做题方法与技巧进行点拨,重点引导学生阅读。拓展据情况而定,可安排深入主题的讨论,可布置完成基础训练剩余作业或完成课外阅读,可进行片段写作训练等。 2方法二,开展大语文教育活动 常言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单靠课堂是很 难把三维目标落到实处的。因此,我们要把语文教育 与生活联系起来,把语文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给学 生创造利用一些课外时间学习语文的条件,这就是 我们的大语文教育活动。它是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 课堂的拓展。具体做法如下: (1)每天四读经典古诗文。自每学期第一周开始,每周背诵一篇古文或者两三首诗词:每天早操前,师生一起自由诵读一篇古文或两三首诗词,诵读遍数不固定。早操后解散前,全体同学一齐背诵早晨诵读的古诗文。上午大课间活动结束时,全体同学再一次背诵古诗文。下午大课间活动后,全体同学第四次背诵古诗文。像这样经过一周的反复诵读,差不多所有的同学都能把本周诵读的内容烂熟于心,且大都能长久不忘。 由于这一活动不占用上课时间,占用课外时间也很少,学生并不反感,再加上背诵时同学之间比记忆能力,班与班之间比整齐、比声响、比背诵内容的多少,所以大多数同学能乐而为之。不仅每学期语文课本上要求背诵的课文早早就会背诵了,还能背诵一些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等。这样既减轻了语文课堂的压力,也使学生每天都处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之中。 (2)开展“三分钟秀”活动。表现自我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实践活动。每天上午和下午的第一节课前,都让学生按学号轮流展示自己的“才艺”:可讲故事,可评议学校或班内的是是非非,也可表演小品、相声或唱歌展示的内容要有思想性、有教育意义,能给大家以有益的启示。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锻炼学生展现自我的能力,也有利于良好的班级文化和良好班风的形成。 (3)开展为自己编书的写作活动。每星期按学号顺序让两三个同学各为自己“出版一本我的故事专辑。书的主人任主编,首页是序言,即“主编”介绍自己的文章,全班每个同学为各主编写一篇关于他的经典故事:可以写往事,也可写就近发生的事;人物传略、轶闻雅事、性格特点介绍、读书学习或者生活交际的小故事皆可成文。大家在周末前把文章分别交给各个主编,主编在星期天把全体同学的文章依次编排,写好目录,装订成册。 虽然这样学生的写作量大了,但他们对此比课 堂作文更感兴趣,大都能认真对待。当主编的学生因 为自己将要在故事里定格,格外注意自己的举止言 行;其他作者希望在故事里表达自己的感受,特别注重斟词酌句,因此对于每个星期的写作,学生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语文有效教学策略谈 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进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语文有效教学是有效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具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特点。 一、语文有效教学的特征 1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更加着重于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供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设施和教学设施,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新课程改革下所强调的主体,要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去促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的主角。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2关注教育教学效益 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有效教学,即是围绕教学的质量展开的。教师要以“用较少的师生的精力和时间,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全身心地去关注学生思考、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效率,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教师实施反思性教学 反思是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查找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继续发扬优良的教学方法,改进不合理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发展而学习,为学生的前途而考虑。 4需要教师具备优秀的素质知识是无止境的,知识的扩充也是教师必须做到的。教师要注重加强学习,提升人格素养、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掌握有关语文教学的策略性的知识,充实和提高相应的新的教育教学技能。 在有效教学的四个主要特征中,教师优秀的素。质是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是根本出发点,教师反思是:教学的重要步骤,教育教学效益是最终的目的。 二、提高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 i 1重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情境设计已引起了普遍重视。纵观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在每节课上都有出现,但是语文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七八年级的学生来讲,可以通过讲案伪通道理、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九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语文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文学问题,感悟用文字这一有力工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方法。譬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可以采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方式,课前安排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提出具体要求:要求他们将这篇童话故事改编成适合表演的剧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喜好,选择一个角色来扮演,并将人物性格特点尽情展现出来;为了充分体现人物的特点,要注意设计表演时的表情、语态、动作;进行小组合作。这样可以在交流和合作中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语文教学要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而语文教学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不仅需要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和技能,还要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直接体现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教师要主动去指导学生用心去感悟文章中作者的心情和意境以及要表达的情感因素,以便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深刻用意,这样就会实现学生、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与交流,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掌握也会更加牢固。因此,阅读教学中,要注重突出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将阅读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阅读去整体感悟文章,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体验文章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去学习,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的真正意义是要适应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习惯、方法、态度和精神,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讲授知识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人类文化知识,积极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查阅工具书及资料、提前预习课文、朗读与背诵精典诗文等,让学生逐步学会自己摄取知识,掌握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另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地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使学习中的每个成员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为完成同一任务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合作学习是集个人智慧为集体成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也可以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体现创造性、开放性地学习及知识的生成性和发展性,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语文有效教学要培养学生通过语文教学情境,自己学会经过不断对比、归纳、思考、领悟,在反复的分析决策和把握关键问题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情节和所学习的语文有效教学理论进行问题的多角度考察、分析,合理决策,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要通过对现实的语文教育教学问题作出科学决策的过程,培养学生逐步查漏补缺,促使学生能够经常反思自己的缺点,借鉴他人之优点的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学生未来个人前途发展和人格完善、能力提升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强大的持续发展的作用。例如在学习诗歌理想时,让学生自己讲述自己所清楚的“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勾践灭吴等故事,从而深入感受文章要揭示的“只有有了理想并且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才能够向着自己的既定目标坚定不移、信心百倍地前进的主旨;当学习看云识天气时,首先带领学生利用早读时间观察云像的形态变化、色彩变化,然后提问能否说出今天的天气状况和他们对此事情所了解的科学依据等,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当学习文章风筝时,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引出对于鲁迅的介绍,回顾以前学习过的类似的文章,串联知识点,然后让学生们自己主动去寻找文章中作者的思路、思想和情感,激发他们深入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也必然是有效与高效的。 3要寻找“方法”、研究“过程、制定“策略 要通过研究和学习新课程改革对于语文教学的 要求,去寻找提高语文“有效教学”的途径,通过研究 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和语文的学习规律,从而制定 科学、合理教学的流程,全面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 高教学的效率,这是“有效教学实施的关键所在,只 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工作策略,才能达到 语文有效教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 使用多种方式对教学进行研究和改革。例如在伤仲永这课中,教师就可以跟学生一起总结一下课程的 学习心得,对课程多做几种假设,让学生讨论,然后对讨论的内容进行分享交流。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 看出他们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因此此时可趁热打铁,让学生在课后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写话题目就叫假若你是方仲永。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课本有了深刻的理解,更结合现实有了自己的思维和想法,教师的策略得到了实现。语文学习是语言的学习,其含义多样、语意丰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让他们畅所欲言。但由于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同时,教师要做好启发引导并关注学生差异,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使课堂成为学生合作交流的有效平台。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它教授的是一种人与人交流的技能,语文也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反映形式,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扩展对我国的五千年文化的了解,加深对历史的思索并反观现实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是我们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语文学习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是与人交流的基础。课堂教学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只有有效地利用好这个阵地的作用,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效应,才能充分促使教育发挥作用。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有效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师的导引和指导作用,营造快乐、开放、合作和和谐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实现语文有效教学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要实施语文有效教学,勤于语文教学方式的学习研究、转变传统的和不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根本;培养学生语文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是前提;教师全面引领学生思考、注重讲练结合是保证。课堂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教师实现育人价值追求的主渠道,只有把这些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并真正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才能真正地实现语文有效教学。抓住读写节合点 拓宽写作新途径长期以来,学生怕写作文,觉得没东西可写,对写作持消极态度,甚至厌恶作文,感觉不到写作的快乐,其原因之一就是读写分离。我们知道,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就这一点看:阅读是语言的习得过程,写作是语言的运用过程。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好词佳句、精彩语段等丰富的语言材料,久而久之,就可以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质,为写作储备充足的“养料;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学生可以把握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剪裁取舍等写作规律,自然也就能解读别人的文章,理解所读文章的内容和手法。有人曾形象地把阅读和写作比作是一根绳子的两股线,是互为支撑的。可以说,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要想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就必须做到读写圣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读写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找准读与写的结合点。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借鉴、实践和探索,我们柘城县第二实验中学“读写结合个性化实验研究”课题组总结出了一个在阅读教学中拓展写作训练的基本模式:通读课文,感知课文找准重点,以读悟写读写迁移,以写促读课外拓展,形成能力。第一个环节,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整体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获得对事物的感受,让文字所表现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让书本的语言化为学生头脑里的内部语言;再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语文的了解和对事物的认识、感受说出来,让内部语言化成外部语言。第二个环节,引导学生抓文章重点(拓展点),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其语言魅力,学习写作知识。第三个环节,以写作为手段,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运用阅读时学到的知识,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同时使读的效果得到巩固。第四个环节,紧扣读写联结点,拓展到课外的阅读和表述中,让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加深理解,使学生的读写能力都得到发展。通过研究,课题组确定了以下几个结合点,以提高课题研究的操作性。 一、仿写 1仿句子,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 句子是课文的基本构件,是课文主题的基本载体,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瞽于捕捉课文中用词准确、刻画生动、描绘形象肭子,比喻恰当的句子,比拟形象的句子,排比手躐用恰如其分的句子,关联词使用得当的句子并删让学生加以揣摩、仿造,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的特点,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笔者要求学生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练习仿写,他们联系生活写出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句子。如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书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不必说它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也不必说它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单是它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乐趣,就足以让我们对它爱不释手。” 2仿段落,提高学生构段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课文中在遣词造句、表现手法、语言风格、布局谋篇等方面有特色的精彩语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并让学生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语言魅力,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仿写训练。通过段落的仿写,让学生积累描写人物肖像、心理、动作、对话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词语,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让学生掌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制造悬念、引人人胜,写景状物、渲染气氛等作文开头形式;让学生掌握篇末点题、提升思想,反照前文、首尾呼应,提出问题、发人深思,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的结尾技巧。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对雪地捕鸟的描写既生动又实在,连用的系列动词突出了百草园的“趣”。因此,笔者扣住“趣”来启发学生,教他们从课余的游戏(如钓鱼、捉蝴蝶、荡秋千等)中寻找“趣,再用准确的动词表现“趣”。如一位学生这样写道:“钓鱼看似容易,其实困难,它需要一定的耐力和毅力,你是急不得的。来到鱼塘边,首先要把准备好的鱼饵撒向鱼塘,这是定位,是把鱼引过来,这样才容易钓到鱼;随后把渔网放进鱼塘里,尖尖的渔网柄插在泥土里;最后再把和好的面搓成一个小球挂在鱼钩上做鱼饵,同时把鱼钩往鱼塘的远处一抛,就开始钓鱼了。不过你性子别那么急,钓鱼得有耐性:你要席地而坐,静静地等待着鱼来上钩”这样,学生的仿写既是对自身游戏过程的描述,又是对范文片段的模仿,形成了自己经历与他人经验的统一,从而增强了学生感受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3仿思路,增强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 写作,其根本问题在思路。“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模仿、借鉴作者的思路,培养自己的写作思路,掌握写文章的“格。从文章整体上看,文章的行文思路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三步式,即作者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谋篇布局;一种是“二步式,即作者按“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织篇章。就文体而言,有说明、记叙、议论等,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的“格。比如记叙文的选材非常重要,要准确、新颖;布局上通常按“倒叙顺叙”或“顺叙插叙顺叙”的方式组织材料;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要细腻生动、以情感人。而议论文的论点则是关键,要准确、深刻;布局上通常有“起承转合”、“引议联结、“引驳立结”几种形式;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即使是举例中的叙事,也要以概述为主,重在以理服人。我们平时只要严格按照文体要求对学生进行训练,让他们熟练地掌握每一种文体写作的“格”,写作时就可以借范文之“格”,循规为圆、依矩成方,进而轻松愉快地进行表达,学生平时作文的那种杂乱无章、言之无序的现象也就避免了o 4仿技法,增强学生的表现技巧 古语云:“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文章从来都不是平铺直叙的,都是通过各种写作技法使之腾挪跌宕,引人人胜。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细心体味好文章的写作技法,变他人的经验为自己的经验,变他人的技能为自己的技能。只要认真挖掘,就不难发现教材中有很多借鉴点,如变色龙中对比的运用,藤野先生中的明暗两条线索,与朱元思书中以声写静的反衬手法等,通过分析、体味,让学生去尝试模仿。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抓住以“背影”为线索表达深厚父爱的方法,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母爱”的文章。有位学生这样写道:“曾经是那样温柔的手突然间给我的感觉却不柔软了,仔细一看,原来母亲的手已经结满了老茧,啊,这曾经抱起过我、喂养过我、搀扶过我的双手啊,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化着,留下的不仅仅是皱纹,更是劳作的深深的印痕啊!”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仿写训练时应选准范文的仿写点,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把握读写结合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吸收前人的经验并化为己氍鬻商,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反过来再促进I阕读,姆聱爨一种良性循环。 二、变写 变写比仿写更进了一步,属于,“半雠怿謦俸文(钱梦龙)。它是对范文的内容或形式进静慕螺动,写出与原文基本相近又有所不同的文章。变写的方式大致有缩写、扩写、改写、续写等,下面结合教材谈谈具体方法。 1缩写 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篇幅较长的文章,我们可以让学生用锤炼主干、削剪枝叶、选取原文精华的方法,缩写成比原文精短的文章。在进行文章缩写之前,首先要让学生细细地阅读原文,因为缩写必须要在掌握原文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当学生仔细地阅读了全文之后,还必须认真地进行一番综合分析以后才能动笔。在疏通整篇文字时,必须有所侧重、有所描述、有所起伏。缩写,一定要保持原文的体裁、基本内容、结构层次和语言特色,必须依据原文内容的主次轻重,分别采用保留、概括、舍弃的方法,对原文进行压缩。缩写完毕后,和平时写文章一样,还需要对缩写出来的文章加以修改润色,然后再定稿。缩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能力,还可以让他们从中学习别人的构思,从而锻炼自己的语言再现能力。 2扩写 扩写不是重复哕唆、画蛇添足,而是把短文衍化为既充实具体又精练生动的长文。 扩写练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因此在进行具体的文字描述时,要让学生放慢写作节奏,以原文为依据发挥想象,尽量多考虑如何使文字通俗流畅、文笔形象生动等。例如,石壕吏一文就是扩写练习的好材料。文中对“石壕吏”的描写除了“吏呼一何怒一句外,再也找不到对差吏正面描写的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