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科研年度报告.doc_第1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科研年度报告.doc_第2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科研年度报告.doc_第3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科研年度报告.doc_第4页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科研年度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绩初显宜勉励 问题仍在待深思-年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科研年度报告本报告主要对年(或新课改以来的几年)我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及研究工作情况进行简要回顾,并结合相关工作进行思考。形成本报告之前,我们对全省14个市(州)关于本课程教学及研究工作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商请长沙、株洲、湘潭、岳阳、邵阳、益阳、永州、郴州、张家界等9地市的21个县(市、区)写出了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审视我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及研究工作现状,归结其主要特点:一方面是成绩初显,如新课程顺利实施、新理念深入人心、新教材享誉全国、新成果成批涌现;另方面是问题仍在,包括认识还有差距,工作远未到位、发展很不平衡、研究亟待深入。现报告如下。一、在原小学思想品德、社会等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已在全省大范围开出,教学计划得以执行,新旧课程平稳过渡1.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由原小学思想品德、社会等课程整合而成,我省小学1-5年级已大面积进入新课程实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出的一门全新的课程。2000年12月,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提出了“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任务。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小学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 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这两门课程都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是在原来的思想品德、生活、自然等学科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品德与社会是在原来的思想品德、社会(社会生活常识、历史和地理常识)等学科课程的基础上综合的。从2002年秋季开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逐步取代原思想品德、社会等课程在国家实验区(长沙市开福区)实验。2003年推广到全省103个县(市、区),2004年全省14市(州)小学起始年级均进入实验。年秋我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实验已大面积推进到小学五年级,个别地区已进入到小学六年级。2.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我省开出后,各地基本上都能够按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和教学要求开课。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课时比例为本年级一周总课时量的7-9(低于1/10)。如果学校一周总课时为35节,那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每周课时应接近3节(一般视为2-3节)。我省对国家课程课时计划的贯彻是到位的和实事求是的。省教育厅要求全省实验学校按教育部课程方案和课时安排,结合本省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就全省范围而言,除少数自行其是的学校外,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每周课时量大都为2-3节。部分市(州)的较多学校是:1-2年级品德与生活每周3节,3-6年级品德与社会每周2节。有的学校则是1-2年级品德与生活每周2节,3-6年级品德与社会每周3节。还有一些学校则是两个阶段开课均为每周3节。除要求足额开课之外,各地还按照课改精神和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教师队伍,尽可能配备合适的教师任课。一些市(州)、县(区)明确要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师必须接受课前培训,要求任课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按照新课程精神认真备课、上课,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3. 尚未进入新课程实验的小学高年级,原思想品德、社会等课程教学秩序正常,新旧课程积极融合并实现平稳过渡。 新课程的实施是由低年级向高年级逐步推进的。这一推进过程中出现了新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与原有的思想品德、社会等课程共存的现象。年,我省有半数以上市(州)的大部分学校,5年级仍执行旧课程方案,开设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使用原有的思想品德教材和社会教材;6年级则有90以上的市(州)执行旧课程方案并仍然开设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这些尚未进入新课程实施的年级,一方面按原课程计划开课,保证了课时,能贯彻基本的教学常规,大致能完成教学任务。另方面积极汲取新课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尽可能向新课程实施方案靠拢。与此同时,各级教研部门开展的系列教研活动,如教学竞赛、论文(案例)评选、课题研究等等,都能够充分尊重和照顾新旧课程并存的现实,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新旧课程在改革、继承、发展中和谐交替,平稳过渡。二、课程改革的积极推进,使得育人为本、回归生活等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教改意识不断增强,老师们观念正在更新,教育方法有了改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 育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成为新德育课程教师育德观念转变的最大亮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在我省的全面实施,带来了教育思想、育德理念的深刻变化。老师们普遍认识到,育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符合学生成长的客观要求,是新德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过去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强调社会本位,强调国家、社会的需要,旨在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很少考虑学生个体的需要与感受,更不提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现在,新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全面实施,旗帜鲜明地强调德育课程教学要站在人的(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服从并服务于人的(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终身幸福,并由此出发,去培养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深得人心、令人鼓舞的育人观念的新变化。这些新变化深得实验区老师的认可和欢迎。老师们在课改中学习,在学习中发展,深刻领会和把握新课程的育德功能,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为教学的基本任务,强调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重视对学生基础德性的培养。肯定德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品性,是人类应具有的基本道德的总和,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认为只有从做人的基本要求出发,人才有可能成为纯粹的人,成为快乐的人,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实施带来的老师们育德观念的重要变化,是近些年来特别是年以来我省德育课程改革尤为令人欣喜的气象。2. 回归生活,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正在逐步渗透新德育课程教师的教学意识。新课程改革带给我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师育人观念的又一个重要变化是,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生活为基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老师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认识到,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我们应该、而且也只能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生活中学习道德。课程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就是要让课程符合儿童生活的实际情况,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要关注儿童的所感、所思、所悟,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指导他们今后的生活。这样,也就能使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他们自身而言是有意义的,是有助于他们现在和将来的生活的。在新课程实施中,老师们高兴地看到,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使道德与生活不再是两张皮。本课程品德教育以生活(社会生活)教育为载体,在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进行品德教育,这已经成为本课程构建及其教学实践的一大亮点。相比以前的德育课程,教育内容更加丰富而合理,教育形式更加多彩而鲜活。尤其可喜的是,生活教育中自然而然的品德教育,为本课程品德教育避免空洞、生硬的说教,追求润物无声的意境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学生的道德学习生活获得快乐和喜悦提供了可能。我们的课程是从生活出发的,是为了生活的,让学生首先过好他们正在进行的教育生活、课程生活,并从这种生活中得到身体的、精神的满足,快乐和喜悦的享受,既是课程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也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奥妙所在。基于品德教育回归生活这一新的德育理念的深刻影响,年我省广大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师课改兴奋点尤其明显。一是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的有效性应源于生活教育的真实性。因此,本课程构建及其教育教学必须强调从实际出发,反映真实的生活,践行真实的德育,力戒“假、大、空”。二是品德教育回归生活要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师重视研究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新情况。要以联系的、动态的和发展的思维来理解当前儿童正在进行的生活。德育观念、内容和方法都要适时地适应新时期儿童品德教育需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构建和教学实施,唯有深入研究和正确认识今天儿童所处的社会生活背景,在充分理解他们的基础上,才可能得到他们的认同。三是品德教育回归生活要求品德教育内容设计坚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我们的品德教育讲继承,重视传统,又必须有时代特点。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使他们以后能够以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心态应对现代社会生活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四是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应尊重儿童生活世界的开放性。儿童少年接受各种社会生活信息的途径极为丰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要富有针对性的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从各方面对初涉生活的儿童进行正面引导。课程内容要从教科书扩展到社会生活中对儿童有意义的各种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活动要重视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把教材资源、学校教学资源和地区教育资源结合起来。三、老师们以极大热情投身课改,积极参与小学德育课程教材建设,成功编出了富有鲜明特色的国家课程教材,丰富了基础教育课改成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作出了贡献。1.思想品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国家基础教育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的成功编出,为赢得了荣誉。近些年来,小学德育课程教材建设成绩卓著,教学研究和教材编写在全国享有很高声誉。早在本次课改之初,由原省教科所组织、本土小学德育课程专家主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思想品德,1-6年级全套共12本出版。该教材2002年全套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之后,由省教科院组织、本土小学德育课程专家主编、各市(州)德育教研员和教师广泛参与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1-2年级共4本,品德与社会3-6年级共8本,于2004年在全国率先全套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年全部12本出版,并已列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用书目录,目前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使用。这样一个省教研部门,在小学德育课程教材建设上,连续几套国家教材的成功编出,在全国鲜见。这些成果被一些教育专家誉为基础教育发展史上的大事,认为不仅丰富了基础教育课改成果,而且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2. 架构的主题式、层次性以及编排的生动性、儿童化,凸显我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的丰富创意和独特魅力。我们的教材创造性贯彻课程标准精神,体现课程的活动型综合性要求,构建了主题引领、层级衔接的包括 “单元主题板块主题主要内容”的教材体系结构。在对课程标准全面把握和理解的基础上,按照相关和相近的原则,将课标内容整合为若干单元,每一单元下设3至5个板块,更好地表达教材内容,展现教材呈现形式的创新。单元主题、板块主题的确定源于并体现儿童的现实生活。60个单元主题引领228个板块主题,构筑了全套品德与生活(一二年级共4册)、品德与社会(三至六年级共8册)教材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并对课程标准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创新性拓展,确定了各单元主题的主要内容。“单元主题板块主题主要内容”的结构,反映了该教材“线面结合、综合渗透、创新拓展、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儿童生活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构建的基础。教材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线”,以儿童逐渐扩大的生活领域为“面”,不仅关注学生当前的生活,而且力求指引学生未来的生活。体现活动型综合性要求,是品德与生活教材体系结构追求的目标。通过“单元主题板块主题主要内容”体系结构,呈现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实现课堂从教室到家庭、社区(家乡)及儿童其他生活空间的扩展,使儿童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引导儿童在潜移默化中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较好地体现课程的活动性特征。反映课程的综合性要求,也是品德与社会教材体系结构追求的目标。通过单元主题引领板块主题以及课程内容的编写体系,不仅有利于在整套教材中实现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环境教育等有机整合,而且能较好地按照学生品德形成规律和社会性发展要求,将教学内容渗透在不同主题中,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统一的课程目标,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经验、情感、能力,加深学生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突破了按学科体系构建的传统模式。在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品德与生活将“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等内容,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分解到各单元主题之中,每册教材按照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结构排列,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由近及远螺旋上升,能够较好地实现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综合的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则按照儿童个人、儿童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及儿童与祖国、与世界等不同生活领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设计教材体系结构,由单元主题到板块主题到主要内容,层次分明,功能明确。在中段(三至四年级)以我、家庭、学校、社区为主要学习领域,辅之以祖国和世界学习内容。在高段(五至六年级)以社区、祖国、世界以及环境内容学习为主。在每册内,一般按照学生生活范围的逐渐扩大排列。在逻辑结构上,不仅注重知识内容的衔接,而且关照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教材图文并茂。插图分为情境插图、旁白插图、背景插图和资料性插图等,文字则分为标题文、主题文、旁白文、情境对话文、旁白对话文、提示文、活动说明文和资料(学生作品)等。主题鲜明,形式活泼,适合儿童的审美习惯和接受能力。教材“利教”“便学”,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3. 教材坚持品德培养与知识学习相统一,尤其注重品德培养;生活逻辑与科学逻辑相统一,以生活的逻辑为主导;体验的形式与认知的形式相统一,强调学生体验。凸显了情感性、生活化、体验式和面向农村等特色。 注重品德培养,强调情感教育。教材编写认真贯彻课标精神,遵循“培养品德良好的儿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帮助学生“学习做人”的课程目标,以切实增强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为着力点。教材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德性的培养,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强调品德教育主题活动与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与社区和家庭教育联系起来。重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融合。教材寓品德教育于生活(社会生活)常识教育之中,在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进行品德教育。教材致力于情感教育特色的创造。淡化教育痕迹,避免生硬说教,力求让学生喜欢,能打动他们,给他们留下印象。让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有人在教育他。重视情感陶冶,注重以情动人。重视以现实生活中现实性的、情境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案例和审美素材去感染人、感化人。强调启发道德自觉,注重德育实效。与此同时,教材的活动设计也注意引发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牵动学生的情感波澜,让学生自觉地、适时地用大家共同达成的价值标准去反省自己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为此,教材通过呈现一些范例性的内省过程及积极的应对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以更好地促进学生道德内化。 源于儿童生活,服务儿童生活。教材编写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教材内容的主要源泉。积极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非常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课程学习对他们来说是完全遂心而有意义的,是有助于他们现在和将来的生活的。教材编写特别重视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经验,高度尊重学生的认知需要和情感要求。成系列的源于儿童生活并为儿童生活服务的主题活动或游戏,构成了教材的主要内容,教材的各个单元主题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联。这种紧贴学生生活的教材内容让孩子们感到可亲可信,对提高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大有裨益。 预留创造空间,倡导体验探究。教材编写力图突破传统德育教材的单一、封闭和静止的特性。重视引发学生自己产生问题,以有利于“开放性”“实践性”教学方式的采用。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和问题生成,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负责的主体性素质。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强制性规范”的教材呈现思想。“开放性”教材编写思想避免了过去教材内容组织表达的许多局限,以往“一课、一篇、一个观点”的思想品德课程模式被打破,教材表现形式实现了由“框式”到“点状”的突破,形成了最具丰富联系的主题链接和“点状空间”。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成为教材的主要呈现形态。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几乎整个教材就是以学生当下的现实生活为内容、以主题为纽带而设计的一系列有一定典型性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的设计注重让学生具体感受、亲身体验、相互交流和个性化的领悟,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中学”,从而达到活动中育人益智的目的。在设计活动时,教材重视采用引发问题、解决问题等形式对师生的“教”、“学”活动进行提示和预设。既体现课程目标对活动的指引,又为师生操作活动预留了很大的创造空间,避免了活动过程的程式化,当然也就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特别是实践探究创设了时空。为使教材达到“培养乐于探究的儿童”的课程目标,教材巧设主题,预留伏笔,设计了大量带“?”和“”的句式,设计了许多要求学生动手的实践活动。从形式到内容的具体指引,使得开放性、探究性教材编写思想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这对于落实我们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表现,培养学生开放的心态、发现的眼光、探索的兴趣,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等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面向广大农村,和谐城乡文化。我国地域辽阔,经济、社会、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大。由于弱势的农村文化、农村儿童生活最容易被人忽视,过去的小学德育课程教材长期存在城市化倾向。教科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试图有效改变这一非正常现象,旗帜鲜明地在教材适用范围上提出:面向农村,兼顾城市。教材充分尊重农村文化、农村儿童生活的现实存在、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以农村儿童的眼光观察生活、观察社会,重视反映广大农村儿童的真实生活,表现发展中新农村、新农家、新农民的生活理念,充分体现广大农村文化、农村儿童生活的积极方面。中国农民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优良品质,现代社会新农民开拓进取、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是赐予城乡儿童共同的精神财富,是城乡儿童享用不尽的宝贵的精神食粮。教材关注农村儿童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向往和追求,帮助他们学会认识、处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重视选取富有代表性的农村生活素材,全部教材图文资料优先考虑并体现农村儿童正在进行的生活,充分考虑农村儿童的现实需求。认真研究农村教材的呈现形式,如尽量多的设置富有农村情调的宜乡村、可城市的活动主题板块。在教材设计、开本、版式等方面,充分考虑农村学校需要,为农村学校师生所喜爱。四、课改为老师们提供了广阔平台,优秀课题、论文、案例、课件等成批涌现,务实的、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推动了课程建设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成长。1. 首届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教书育人风采竞赛成功举行。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师教书育人风采竞赛”是年度我省最富有创意的较大规模的教研活动。该活动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要求广大教师、教研员紧紧围绕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深入研究教材,探讨增强其教育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活动务求为促进课程教材改革,推动本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竞赛内容包括上课、说课和演讲。 上课(教学活动片断)竞赛,每市(州)1人,每人限1520分钟。用相应年级学生。赛前提供1000字左右教案。教案应说明其教学活动所体现的某一特定的教材意图及其教学策略。教学主题鲜明,目的明确,思路清晰,方法有效。重视在生活(社会)常识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避免华而不实,力戒脱离实际。 生活性、实效性是教学评价的最高标准。 说课(教学设计与课件运用)竞赛。每市(州)1人,每人限812分钟。不面对学生。赛前提供600字左右说课提纲。说课内容应与教材中的某一特定内容(主题活动或活动点)紧密联系;要求凸现教育教学活动由于设计科学和手段先进(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而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演讲(我的教学故事)竞赛。每市(州)1人,每人限68分。不面对学生。与教材教学内容相联系。讲述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在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怎样富有教学创意和富有教育智慧地处理教材、利用资源、调动学生、激活教学,使之获得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演讲后提交演讲稿。教学思想和教育艺术是评价指标的重点。为扩大“风采竞赛”教研工作影响,促进群众性教研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省教科院要求各市(州)县(区)和学校精心策划、统一组织、深入发动。在各校教师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层层选拔推选参赛教师。同时,为充分关注和支持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及其研究,活动要求各市(州)送省参赛的3名教师中应有一名以上农村学校教师。结合三项竞赛活动,省教科院还约请北京、广州等地专家来湘,进行了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讲评。有效地活跃了教研空气,提升了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本次活动于5月16日19日在湘潭市举行。湘潭市教科院、湘潭市和平小学对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由于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精诚合作,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自下而上的“风采竞赛”活动满足了老师们教研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的迫切需要,进一步激发了老师们投身课改的热情。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成长。“风采竞赛”活动引起了兄弟省(市)教育科研部门和有关学术团体的高度关注。国家级小学德育专业学术期刊小学德育杂志对“风采竞赛”成果尤为推崇。为宣传经验,推介成果,小学德育于年第17期以专题形式专门刊发了“风采竞赛”的一组稿件,一次性开辟了14个专版,发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研究文章共8篇。这些文章包括:千手观音千般爱(作者常德市育英小学李小云、谢英)童心回放,快乐成长(作者湘潭市教科院黄建平和湘潭市和平小学王颂丽)“爷爷奶奶你们好”实录及评析(作者株洲市教科院左梦飞和株洲市博雅小学朱尚清)走近农民工(作者宁乡县教研室张奋利和宁乡县金海小学罗集华)我的历史明星(作者长沙师范附小李素娟)卖豆腐的妈妈(作者邵阳市三八亭小学肖敏)一堂还在延续的课(常德师范附小谢爱友)活动综述(作者省教科院刘建效)。2.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远程教育课题研究与实践已有良好开端。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远程教育教学研究是年度我省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研究的一个新亮点。此项研究以省教育厅部署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基础教育教学创新”课题为依托,可望成为本学科 “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创新” 课题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口。远程教育教学光盘是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远程教育课题研究最基本的预期成果。据此,省教科院基教所组织各地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研究骨干,认真制定研究方案,年底即全面启动了前期研究工作,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研究成果。一是明确了远程教育教学光盘的基本定位。认为光盘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特点应该是:用于农村、西部地区学校的教与学。帮助教师教,引领学生学。通过远程教育光盘教学帮助教师(主要是非专职教师)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引领学生实现基本的学习目标。以“小班教学”形式模拟教学过程。既可直接用于远程教育课堂教学,也可作为本学科教师备课时的参考。两个课堂”(录像现场课堂与远程教育课堂)统筹兼顾,教学主体含现场学生和远程教育课堂中的学生。前者服务后者。以DVD(或VCD)为载体(辅以纸质手册),按40分钟课堂教学形式呈现。二是提出了远程教育教学光盘研制的基本原则。针对性。本课程教学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远程教育内容必须符合农村、西部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校的教学实际,必须尊重农村、西部地区学生的品德特点、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尤其要关注他们的欢乐、烦恼、困惑、困难、向往与追求,使他们感到教育内容与他们正在进行的生活紧密相关,真实而且亲切,是他们关心的、感兴趣的和乐于接受的。参与性。有效激活远程教育教学课堂,是本课程远程教育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要设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教学内容的巧设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借助现场学生的学习示范和活动启发,努力调动远程教育课堂中学生的有效参与,包括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远程教育课堂学习与教学现场(屏幕内外)的有效互动,使远程教育课堂真正成为“活的课堂”。育德性。深刻体现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育人特点。要切实贯彻课程目标,在对学生进行生活(社会)常识教育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特别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和行为能力的培养。根据远程教育特点,通过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充分调动远程教育课堂中学生的认知学习和情感体验,使他们在特殊的课堂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并获得价值认同,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德性的成长。范例性。重视示范和导向作用。远程教育课首先是现实的、规范的课,课堂教学要符合常规课要求,必须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精当,设计合理,方法和手段恰当。同时,远程教育课还必须是精品课,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因此远程教育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整体构思和宏观策划,还必须特别注重细节的设计与打磨,使每一句话每一个画面都力求成为典范。操作性。必须考虑“利学”“便教”。要科学安排时间,合理控制节奏,巧妙创设契机,为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进行体验、感悟、探究等学习活动)预留空间;为教师的使用(有选择地播放、讲解、开展实践活动等)提供方便。三是确定了远程教育教学光盘脚本的编写体例、现场教学录像以及后期制作的脚本要求。(略)3.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论文、案例的撰写和评选成果丰硕。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省小学德育课程教师、教研员教学研究热情空前高涨。年全省各市(州)、县(区)、学校组织的论文、案例、课件评比丰富多彩、卓有成效。全省14市(州)均组织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秀教研论文和教学案例撰写、评比,部分市、州还组织了教学课件的制作、评选。共评选出各种优秀教研文章(课件)等1000余篇(件)。省教科院组织的论文(含调查报告和教学经验总结等)、教学案例、课件评选活动,共收到参评文章200余篇(件),评出一二三等奖共130个。除此之外,课改以来,特别是年以来,广大小学德育课程教师和教研员还积极撰写了许多高质量论文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一些有分量的教研文章刊载在全国性期刊和报纸上,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受到广泛的欢迎和好评。如:关于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的思考(载人民教育2003年第19期 ,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2004年第2期全文转载,作者省教科院刘建效)践行基础的、真实的、开放的德育(载年中国教育报12月30日第八版,作者省教科院刘建效)“我们的生存手册”实录及评析(载小学德育年第12期,作者常德市教科所宋育兰和常德师范附小谢爱友)自主构建学科德育的必由之路(载小学德育年第12期,作者怀化市舞水小学李金刚)少数民族风情大比拼(载小学德育年第16期,作者长沙市开福区教研室邱孝玉、易娟)千手观音千般爱、童心回放,快乐成长、“爷爷奶奶你们好”实录及评析、走近农民工、我的历史明星、卖豆腐的妈妈、一堂还在延续的课等8篇“风采竞赛”教研文章载小学德育年第17期。五、重智轻德、安于现状,认识仍有差距;管理乏力、评价滞后,工作远未到位;师资短缺、教学低效,发展很不平衡;思想困惑、方法贫乏,研究亟待深入。1. 认识仍有差距。由于“应试教育”及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学校领导、教师对德育课程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重智轻德的思想依然存在。从永州、益阳、岳阳、湘乡、桂阳、隆回、洞口等市、县的调查情况看,认识上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认为德育课程教学不重要,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视为可有可无、可上可不上的“搭头课”。比如,一些学校在人事安排上大都是先安排好语文、数学两科老师,然后分别把品德课程作为“搭头”搭给了语、数老师。有的学校虽然也安排专职老师,但常常是安排一些需要照顾的、根本就上不了课的或是临近退休的教师。兼任品德课的老师认为,反正品德科不要考试,学校也没有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自己也没有参加过培训,不知道怎么上课,于是有时干脆把品德课改上语文、数学课。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在一些学校根本就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二是对德育课程教学的效果没有信心,认为大气候不好,学校教育难有作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做与不做一个样。一些老师把儿童品德教育的缺失归咎于社会,归咎于家庭,认为学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无能为力。因此他们缺乏激情和勇气,对课程的意义和作用将信将疑,更缺乏积极的教学态度。三是一些老师思想僵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责任和质量意识。一些教师甚至认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质量是软指标,看不见、摸不着,应付应付是理所当然的事。加之小学德育课程教师队伍年龄老化,他们认为课改是年轻人的事,与己无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些老师压根儿就不想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就是给他们机会参加各种培训,有的教师也是应付而已,更谈不上自觉地学习和钻研了。2. 工作远未到位一是课程计划不到位。一些学校在课时安排上并未按新的课程计划开课并保证时量。新课程计划规定小学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每周安排个课时,可有的学校每周只安排一个课时,而且全部安排在星期一的第一节。据说这仅有的一节课,天晴时还用来搞升国旗仪式或举行晨会。这就说明学校领导安排这一节课的意图是用来做机动课,根本没打算让老师们落实教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也有学校每周安排两个课时,其理由是一个教师兼任两个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任务太重,不好安排。就是课表上的每周2课时也未上足。某市下校调查贯彻课程计划的情况时已经是10月下旬了,一些学校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还只上了一课。许多学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未按课表上足这两门课。二是师资培训不到位。据某县级市调查,从年秋季至今,小学语文、数学两科已经由市教师进修学校主办过三次培训了,而且各学区也相继组织了这两个学科的培训,然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市教师进修学校仅在年上学期培训过一次(参培人数人),大部分学区没有组织过相应的培训。同时,地市组织的几次免费培训大部分学区都没有派人参加。培训不到位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诸多难度,因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改革幅度最大的全新课程,不参加培训是无法教好这门课程的。三是教学管理不到位。由于认识上存在差距,加上教学评价机制的缺失,使得一些县(区)和学校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管理软弱无力。一些学校对教师缺乏应有要求,对教师的备课、上课等环节没有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一些教师的随意与松懈。这也是品德新课程难于落到实处的重要原因。无教学计划、无教案,无活动安排,无考核评价的不正常现象在一些学校普遍存在,学生中甚至出现了不想上品德课,不看品德书,不完成品德课的作业的尴尬局面。品德课教学管理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教学实施的正常秩序。四是资源配置不到位。由于新课程教学的特殊要求和基层学校普遍存在办学经费困难的实际情况,学校拿不出许多钱来购买新课程教学所需的各种挂图、卡片、音像资料等。可供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场地和社区提供的教育资源非常少,老师制作课件的条件非常有限,由于教学手段单调,品德课更容易变成说教课,常常显得空洞无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是教研活动不到位。新课程开始至今,教研部门组织了一些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如主题研究活动(听课和听讲座)、新课程教案设计评优、新课程教学比武、片段教学比武等。但来参加活动的教师毕竟有限。据某县对54名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师的调查,参加过区级教研活动的19人,参加过学校教研活动的23人,从没有参加过品德教研活动的12人。学校一般都没有专题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太少,教师缺少观摩交流提高的机会,教学水平难以提高。3. 发展很不平衡。第一,在全省相当多的地区与学校,品德课程教育教学观念尚未根本转变。通过调查发现,虽然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一定的更新,但是仍然有许多不容乐观情况。有些教师仍然没有做到“以人为本”,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对学生的评价语气还很生硬,甚至挫伤了学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