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总结高效备考九江市教科所程红.doc_第1页
科学总结高效备考九江市教科所程红.doc_第2页
科学总结高效备考九江市教科所程红.doc_第3页
科学总结高效备考九江市教科所程红.doc_第4页
科学总结高效备考九江市教科所程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总结 高效备考近几年中考地理试题特点分析及2013年备考建议 2013年中考即将临近,如何在后阶段抓好地理复习备考工作,提高复习效率,是广大教师和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而研究近几年中考地理试题特点,了解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年中考地理在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上的变化,将有助于抓好后阶段的中考地理复习备考工作。一、近几年中考地理试题特点1、试题设计“稳中求变”。(1)近几年中考地理试题“稳”主要体现在:试题紧扣教材重点和考试大纲;注重检测学生的初中地理基本知识;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地理技能。“变”主要体现在:适当增加了与高中地理关联密切的地理知识的考查;如主要考查地球、地图中的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地图上方向的判读;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五带的划分以及相对高度的计算;实际生活中地图的选择与运用等知识,世界地理中的重要地理事物名称的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聚落;亚洲自然地理特征以及近三年分区地理重要内容,如2010年印度、澳大利亚;2011年日本、巴西、澳大利亚;2012年日本、巴西、俄罗斯等国家区域地理知识;以及中国地理中的重要地理事物名称的分布;行政区划;地形;农业;工业;交通运输;河流;资源;天气与气候;长江沿江地带、黄土高原等内容都属初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的理念。2、试题题型多样、层次丰富。地理试卷共设计有选择题12分,综合题23分。综合题包括读图填图知识;基础知识、能力检测填空;简答等。从识记、理解、应用多层次,全方位考查初中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地理能力的应用。如2012年试题结构(如表1、表2、表3、表4)2012年中考地理试题由两卷组成:第一卷是单项选择题(12题,共12分),第二卷为综合题(4题,共23分),满分35分。表1:测试点的分布题号分值测试点分布11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部位。2构结标目1方向的判断;相对高度的计算;我国年降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地面高低和坡度陡缓。31大洲与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41大洲与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51红海在不断扩张的原因。61日本的领土构成。71影响作物生长的自然因素。81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91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断其气候类型;我国主要农产品的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关系。10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111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点。121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135东西半球的划分;运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位置;方向的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148俄罗斯所处的大洲;俄罗斯发达的交通;俄罗斯的主要城市;北极地区冬季会出现极夜现象;俄罗斯重工业发达的原因。155根据有关数据、图表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16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轮廓、位置;在图上识别黄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表2:能力要求能力要求结 构题 号分 值合 计识 记3、4、6、13(1)(4)、14(1)(2)(3)、16(1)1435理 解1、8、10、11、12、14(4)、16(2)9应 用2、5、7、9、13(2)(3)、15(1)(2)(3)、12表3:内容结构内容结构结 构题 号分 值合 计地球和地图1、2、13(1)(2)(3)(4)、14(3)835世界地理3、4、5、6、7、14(1)(2)(3)(4)12中国地理8、9、10、11、12、15(1)(2)(3)、16(1)(2)15表4:难度结构难度结构难 度题 号分值占比难度评价0.85以上5、8、1138.6%容易0.660.841、3、4、6、7、13、141851.4%较容易0.400.652、9、10、12、15、161440%中等0.200.39无00较难0.20以下无00难3、试题呈现方式活泼、关注现实生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试题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地理环境问题入手,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初中地理新课标倡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掌握“终身有益的地理”,因此中考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试题命题方式活泼,创设的情景学生熟悉,素材来自于日常生活,情景丰富,适合初中学生考试心理需求,体现了课改要求,密切了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近几年的中考试题都较好地选择了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及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进行考查,突出考查了人类所面临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内容。4.体现了能力立意命题思路,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检索信息、应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如2012年中考地理卷,题目内容注重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相结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补充。同时注重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影响在试题中的渗透,以及区域地理分析能力的考查,试题减少了单纯知识性强、仅凭记忆的题目,强化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思路。命题意图明确,能正面引导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活动教学、探究式教学,导向作用不可忽视。例如第6题,通过读樱花开放日期预报示意图,考查学生对影响作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及日本的领土构成的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第8题,通过与日本、俄罗斯、蒙古等国的比较,理解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具体表现;第9题,通过判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确定气候类型后,再选择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第15题,对给出的两幅统计图,考生只有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才能结合我国的人口特点完成此题。以上内容的考查,知识跨度较大,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学习的能力。5、重视了对地图的考查,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近几年试题中地理图表都是在8幅左右,图中涉及的读图、填图以及无图考图题的分值均在28分左右,占地理试题总分值的80%。且涉图题中所隐含知识信息量较大,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图、填图能力和空间概念。如2012年试题继续以图为载体,全卷共有12幅图,其中区域图5幅,等高线图1幅,统计图5幅,示意图1幅,共12幅图。实现了题题有图,题题要用图。有些图与文相结合,有些图与图相结合,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图(文)叙述地理事象和特征,图文转换,并能够利用图(文)进行分析和判断、归纳和总结,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对考生运用图像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的要求较高,充分体现了图像语言在地理学科的地位和重要性,突出了地理学科特色。6、知识分布较为全面、合理,难易程度较为适中。 试题难度以较容易和中等难度为主,保护了大部分学生学习心理,肯定了他们的努力和学习成果,同时也让学习优秀的同学得到了展示才华的机会。适中的难度没有导致“难倒一大片”,比较适合大多数同学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从而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7试题的整体质量还有待提升如2012年中考卷:由于题量及版面所限,无法做到考查点的分布面面俱到,因此在考点的选择上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用有限的版面发挥最大的价值,避免同一考点的重复出现。第2题A选项与第13题第(3)小题都是关于方向的判断。第10题至第12题,用3题的量来考查四大地理分区的问题,显得有些冗余。第13题第(4)小题与第14题第(3)小题实际上都是考查五带的现象。第14题第(2)小题考查俄罗斯的交通运输,3分的分值占比过大。第15题第(1)(2)小题的问题设置重复、雷同。考虑到中考试题的严肃性,在材料的提供、问题的设置上要严谨,答案要有明确的指向性,以减少阅卷工作的难度,充分体现中考的公平、公正性。如第11题D选项应改为D.低温、缺氧,去掉地形崎岖,原因是青藏地区地形特征表述为地形崎岖不科学,第13题第(2)小题空部分应为( , );第13题第(4)小题应改为“A、B两地中,有”;第14题的材料中有“管道”,图形中有“北冰洋”、“莫斯科”等要学生作答的内容,且第(4)小题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第16题第(2)小题同样有多种答案可选,如水土保持、小流域、水土流失等。图形是地理试题的“灵魂”,准确、清晰是对图像的基本要求。试题中的图的数量虽多,但整体图形质量有待提高。如没有对图进行编号,部分图示不清晰(前3图),图中文字排列不科学(最后图)等。对区域地图的读图、填图的考查力度较小,只有第16题第(1)小题。题型设置要多样化,可适当增加一定的主观题,使试题更具有活力。同时,试题难度结构要进一步优化,本试题的的难度比为6:4:0,应适当增加部分难度题,以增加区分度,更好地体现中考的选拔性功能。试题应注重与时政热点的结合,体现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可适当增加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背景材料,体现“有用的地理”。二、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对地理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地理事物分布识记不清。主要体现在概念模糊不清,审题不清,表述不清,记忆不够牢固等。如2012年中考卷:第2题,错答率达40%,考生对于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考点(相对高度的计算、坡度陡缓的判断、方向的判断等)理解不深,掌握不牢;第10题,部分考生对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记忆不清,第12题,部分考生对四大地理区域的人文环境差异不熟悉,这两题都是简单记忆题,但失分率都达到了36%;第13题第(1)小题,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判别东西半球;第13题第(2)小题,部分学生不会正确表示经纬度;第14题第(4)小题,考生的答案五花八门,诸如矿产资源、自然资源、煤铁资源等,反映出考生的相关地理概念模糊不清,答题针对性不强。第15题第(3)小题,常见的错误是把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措施“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相混淆。2、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较差。主要体现在基本技能的掌握不够扎实,地图知识薄弱,空间再现能力差。中考试题地图部分知识检测一直是重点,亦是历年中考复习的重点,但部分学生或因投入不够或因能力不够、或因信心不足而使地图部分得分率始终不高。如2012年中考卷:第2题,要求学生能够对等高线图做出准确的判断才能正确作答;第3、4题,考查的是局部区域图,但要求学生对海陆分布图有深刻的记忆,由于学生的地图知识薄弱,空间再现能力差,使得这两道容易题的错答率都超过了20%。第9题的错答率达43%,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通过对某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柱状图的判读,来正确判断其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生长的农作物;第14题第(2)小题,部分考生对图形理解有困难,导致答题出现失误;再如综合题第13题,第15题第(1)(2)小题,都要求学生对图形有较强的读图、析图能力。3、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欠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选拔性是中考的考试功能之一,因此在每年的中考试题中,都有部分检测的知识要求知识跨度较大,考查知识面较广,要求学生能较好的全面掌握知识才能作出正确解答。4、审题不清,对答题细节不够重视造成的无谓丢分现象较严重。网上阅卷主观题答题,要求学生必须按试卷上的题号在答题卡上相应答题区域进行作答,书写不得超出该题答题区域,但阅卷显示还是有少数学生答题错位,或在同一小题填空出现错位现象。错别字失分严重,如2011年“太平洋”写成“大平洋”,“净化空气”写成“进化空气”,“陡崖”写成“徒涯”,“秦岭”写成“奏岭”、“泰岭”,“鄱阳湖”写成“翻阳湖”,“三峡”写成“山峡”,“四川盆地”写成“囚川盆地”最为突出。2012年“莫斯科”写成“墨斯科”、“莫斯克”,“公路”写成“工路”,“管道”写成“营道”,“矿产”写成“ 产”,“陕西”写成“郏西”等。三、2013年中考地理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今年九江市中考地理的考试范围仍然与2012年我市中考范围相同,但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与往年相比有所不同,其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为:(一)考试形式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建议带必要的文具(包括铅笔、直尺、圆规等)。2考试分数:生物、地理合卷,全卷满分共60分,地理分值为30分。3考试时间:生物、地理共60分钟,地理为30分钟。(二)试卷结构1试卷内容结构地球和地图,约占20;世界地理,约占30;中国地理,约占50;注意突出主干知识,不过分追求知识覆盖率。2 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分为两大题型: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第二大题为综合题,主要以填图绘图题、读图分析题、活动探究题等形式出现,共15分。3 试题难度分布试卷难度适宜,杜绝偏题、怪题。具体要求:容易题,约占60;稍难题,约占25;较难题,约占15。 4组卷:试卷按生物、地理学科顺序分科集中排列。四、2013年中考地理备考建议1、重视考试资料 落实考纲(命题的依据);重视模拟卷(命题的参照);领会会议精神(命题的蓝本)。复习时,教师要认真学习2013年中考地理考试大纲,而且教师要善于把中考地理考试大纲与地理教材有机结合,研究中考考试大纲所需要把握的教学内容。教师只有依据考试大纲,结合地理教材学懂学通后,才能使地理复习有更强的针对性、实效性。2、抓住主干、重点突破。如地球地图;地形分布;天气和气候;河流、湖泊分布;中国工农业生产;交通和城市;资源和灾害;人口和环境;世界海陆分布;亚洲自然地理特征和主要国家;东、西半球自然地理分布和主要考查国家等知识历年出现的频率较高。3、强化读图、填图训练。重点抓好以下读图、填图训练:主要地理事物分布图(地形、气候、河流、城市等);地理基本原理图;经纬网图;等高线地形图;气候直方图;地球自转、公转示意图;景观图;地形剖面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重要区域图示等。4、重视“双基”,培养能力。在复习中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努力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检索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基本原理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知识综合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5、规范细节、抢夺高分。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卷面、答题程序、表述的规范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审题、答题技能。6、合理安排、分段“蚕食”。(每天安排1015分钟复习时间)。五、今后中考地理命题趋势分析(略) 1、介绍2013年全省中考地理考试说明江西省2013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学科说明地 理本说明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为依据,统筹兼顾江西省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并结合当前课程改革和评价改革的新要求,从考试指导思想、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等方面编制而成。一、考试指导思想考试贯彻执行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中考精神,努力使试题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执行课程标准,引导教研、教学方向;有利于推进地理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考试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和完善。试题在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重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探究、实践能力。考试力求体现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同时,也注意考查与高中地理教学接轨的核心知识,全面、公正、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充分发挥考试的甄别、激励、选拔等功能。二、考试范围与要求(一)考试范围: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考试范围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有关知识。(二)具体要求考试内容能力要求一、地球与地图(一)地球与地球仪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3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4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5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识记识记运用理解理解运用(二)地图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3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4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 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5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识记运用识记运用理解考试内容能力要求二、世界地理(一)海洋与 陆地1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 的特点。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3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4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 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识记识记理解理解(二)气候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4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 特点。5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6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 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7运用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8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9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识记识记运用理解理解运用理解运用运用(三)居民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2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3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 地区。4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主要分布地区。5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6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7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识记理解识记识记识记识记理解理解(四)地域发展差异1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2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3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理解识记理解(五)认识区域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 要分析其相互关系。3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 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4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 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5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 的影响。6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7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 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8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9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10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1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1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1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 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1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15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16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17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18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19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识记理解识记运用运用理解识记识记识记识记识记理解理解理解识记识记识记识记识记三、中国地理能力要求考试内容(一)疆域与人口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3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他们的简 称和行政中心。4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5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6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识记识记识记理解理解识记(二)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运用中国地形区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 素。3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 特征。4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 济发展的影响。5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6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7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8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 影响。9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识记理解识记识记识记识记理解理解理解(三)经济与文化1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 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2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 况。3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 式。4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5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 影响。6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理解理解运用识记识记理解(四)地域差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在地图上找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 理单元的范围,比较他们的自然地理差异。3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理解理解(五)认识区域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特点。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6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7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8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9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10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11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12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13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14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15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16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 境的重要性。理解识记运用识记识记理解理解理解理解理解理解理解运用识记理解理解考试内容能力要求四、乡土地理1 了解江西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及周围的邻省。2认识江西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3举例说明江西经济发展的优势。4在地图上指出江西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特色。5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能对江西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识记识记理解理解运用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建议带必要的文具(包括铅笔、直尺、圆规等)。2考试分数:生物、地理合卷,全卷满分共60分,地理分值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