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玻璃体膜样病变的超声鉴别体会.doc_第1页
糖尿病玻璃体膜样病变的超声鉴别体会.doc_第2页
糖尿病玻璃体膜样病变的超声鉴别体会.doc_第3页
糖尿病玻璃体膜样病变的超声鉴别体会.doc_第4页
糖尿病玻璃体膜样病变的超声鉴别体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玻璃体膜样病变的超声鉴别体会【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玻璃体膜样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糖尿病白内障术前患者眼球68只进行多切面扫查,清晰显示玻璃体膜样病变并进行彩色多普勒取样。结果:68只眼球中有59眼球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符合,正确率为86.7%。结论:超声检查能够使86.7 %左右的糖尿病玻璃体膜状物的性质得以明确,对正确选择眼科手术方式,判断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超声 糖尿病 玻璃体 膜样病变 随着超声在眼科领域的应用,超声已成为眼科医生不可缺少的辅助检查之一。现就本院近4年来白内障患者术前玻璃体膜样病变68只眼球作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鉴别诊断方法及价值。1 资料与方法 68例患者均为我院眼科门诊及住院患者,按照WHO(1999 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术前患者。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58岁92岁,平均年龄65岁。采用HP IMAGEPOINT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 MHz10 MHz。患者取仰卧位,正视天花板并轻闭双眼,高频探头轻置眼睑上,进行多切面扫描,观察眼球内回声情况,嘱患者转动眼球,以了解球内结构运动及后运动。并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病变球内血流情况。检查结果均有照片记录并与手术结果对照。2 结果 68只眼球超声诊断中有59眼与手术结果符合,正确率为86.7%。2.1 视网膜脱离诊断23只眼,其中完全性视网膜脱离14例,部分性视网膜脱离9例。2.2 脉络膜脱离诊断3只眼,2例有眼科手术史。2.3 玻璃体内出血诊断26只眼,5例合并视网膜脱离,1例合并脉络膜脱离,2例合并玻璃体后脱离。2.4 玻璃体增殖、机化膜诊断12只眼。2.5 玻璃体后脱离有3只眼,局限性玻璃体后脱离2例,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1例。误诊9例,其中4例糖尿病性玻璃体增殖误诊为视网膜脱离,3例视网膜脱离误诊为玻璃体机化膜。2例玻璃体后脱离误诊为视网膜脱离。3 讨论3.1 加强早期预防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全身血管病变的一部分,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致盲眼病,因其发病率高、致盲率高,已成为21世纪防盲治盲的重点1。因此要加强糖尿病眼病的早期检查。3.2 玻璃体内出血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的主要原因,根据积血量及积血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弥漫性积血和局限性积血,新鲜出血二维超声不容易分辨,当血液凝集后与周围玻璃体形成回声界面时超声检查可出现异常回声。弥漫性积血时整个玻璃腔无回声区内布满弥漫性片状中等强回声或弱回声,眼球转动时片状回声运动。局限性积血时玻璃体内见团状片状中等强度回声或弱回声,出血机化形成后可呈膜状、带状回声,超声增益降至70分贝以下时多先于球壁回声消失2,合理地调节仪器可提高诊断率。3.3 玻璃体增殖、机化膜超声表现在无回声的玻璃体腔内出现条状、膜状、丛状或树枝状物,回声强度不等,形状不规则,位置不固定,机化物若两端连球壁则缺乏运动,一端游离者后运动明显。膜状者多呈直带状高回声,位于眼球后极部时多跨越视盘。赵东升3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视盘新生血管更易进入玻璃体,因为这里没有内界膜,许多增殖血管纤维膜都呈扇形从视盘出发,出现视盘新鲜增殖膜表面可有彩色血流信号。条状玻璃体增殖膜需于视网膜脱离相鉴别,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玻璃体出血、增殖膜、玻璃体后脱离均无血流信号,可以鉴别。此点与局限性与视网膜脱离不同,有助于两者区别。玻璃体的增殖膜与视网膜粘连易引起视网膜脱离。严重增殖的玻璃体的后界膜在降低灵敏度时不一定都会迅速消退,与没有增殖的视网膜回声有时很难鉴别3。3.4 玻璃体后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后脱离不同于老年和近视眼的后脱离,后者脱离的后境界膜薄、运动幅度大,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后脱离膜较厚,常常局限于视盘黄斑区,脱离的浅、发展慢、无闪光症状2,后运动较前者幅度小。3.5 新鲜视网膜脱离彩色多普勒检查可见脱离的带状回声见丰富血流信号。血流频谱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类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由于视网膜脱离时间长,慢性炎症粘连,膜性光带粗细不均,边缘不整齐,血管受损萎缩,致使光带血流显示不清4。某些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新生血管膜,在行彩超检测时部分血管膜可表现为点状血流信号,其频谱多不规则,与视网膜中央动脉或睫状后短动脉的血流频谱特征不相同。易误诊为视网膜脱离。部分经手术证实为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术前检查未发现血流信号,误诊为玻璃体增殖机化膜,可能与视网膜脱离范围小,脱离区域的视网膜血管缺乏或无血管,以及血管进行性闭塞等有关。 综上所述,随着高频探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可提高玻璃体膜样病变的诊断水平, 不受屈关间质混浊的影响,对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治疗后随访以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1Massin P.Ocular complications in diabetes:towards standardizing screening and careJ. Rev Prat,2001,51:1776.2邹海东,许讯.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B型超声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