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158例报告.doc_第1页
经尿道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158例报告.doc_第2页
经尿道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158例报告.doc_第3页
经尿道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158例报告.doc_第4页
经尿道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158例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尿道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158例报告 作者:周凤昌陈桥志陈煦蔡先球【摘要】 目的 总结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疗效。 方法 对158例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58例输尿管狭窄病例中,27例炎症息肉引起输尿管狭窄的患者,采用激光电灼、取石等清除治疗23例,成功率85.2%;131例因炎症手术损伤导致输尿管狭窄的患者,采用输尿管肾镜直视下直接扩张术70例,高压气囊扩张术12例,输尿管扩张导管扩张术15例,输尿管肾镜直视下冷刀切开术17例,成功率分别为92%、80%、75%、85%。 结论 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效果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 输尿管狭窄;腔内泌尿外科技术 Treatment of ureteral stricture by endourological technique:a report of158case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ndourological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ureteral stricture.Methods 158cases of ureteral stricture treated by endourological technique from1999to2005,were reviewed.Results 27cas-es of ureteral stricture causes by inflammation and polyps were treated with laser or electric coagulation technique with a success rate of85.2%.In131cases caused by operation injury,70cases were treated with dilatation on ureteroscopy under direct vision,12cases with the balloon dilatation,15cases with dilatation by fascia dilator and17cases with en-dopylotomy by cold Knife.The success rats were92%,80%,75%,and85%respectively.Conclusion To evaluate the endourological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ureteral stricture.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minimal invasion,safety and reliability. 【Key words】 stricture of ureter;endourological technique 我院自1999年4月2005年4月,采用经尿道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158例。我们通过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8例,男88例,女70例,年龄1172岁,平均42岁。狭窄部位: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8例(左6,右2),输尿管上段狭窄10例(左4,右6),输尿管下段狭窄104例(左54,右50),输尿管膀胱连接部(UVJ)狭窄10例(左6,右4)。狭窄长度:0.51.5cm。狭窄原因:手术创伤108例(68%),息肉狭窄27例(17%),炎症狭窄20例(13%),后腹膜放疗后狭窄3例(2%)。 1.2 方法 经尿道采用9.5F输尿管肾镜对狭窄部进行探查,明确狭窄部位、狭窄原因,结合术前尿路造影了解狭窄程度,狭窄段长度,本组158例中,156例直视下将金属导丝(麻醉导管或斑马导丝)插过狭窄段成功后将导丝留置;2例(息肉狭窄1例,后腹膜放疗后狭窄1例)未能将金属导丝插过狭窄段。(1)导丝通过狭窄段后,在输尿管肾镜直视下,先用输尿管肾镜在导丝引导下直接扩张,向前推镜必须持续均匀,通过原狭窄段后,可见狭窄环裂开,输尿管肾镜头端在直视下再将裂口进一步扩开,并继续将输尿管肾镜向前推入,以使狭窄部位能充分扩张;输尿管肾镜直视下直接扩张困难时,直视下采用23根5F输尿管导管沿导丝旁缓缓插过狭窄段,局部扩张1530min,然后全部拔除导管,沿导丝直视下再次直接扩张,或在输尿管肾镜直视下将5F波士顿高压气囊扩张导管插过狭窄段进行扩张1530min,然后再次直接扩张。镜下放置5F双J管;(2)输尿管下段、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采用输尿管扩张导管,在膀胱镜观察下,通过留置导丝,从7F起扩张,狭窄不严重者能顺利扩张至14F,输尿管肾镜沿导丝再次入镜,通过原狭窄部,明确狭窄部已充分扩张,镜下放置双J管;如果导管扩张时有阻力,小儿扩张至最大号管,9.5F输尿管肾镜沿导丝再次入镜至狭窄部直视下继续充分扩张;对输尿管膀胱连接部狭窄严重患者,采用直视下冷刀或电切开术,在导丝引导下将输尿管壁纵行切开至肌层,镜下放置双J导管;(3)对输尿管狭窄原因为息肉阻塞,采用激光或电灼加取石钳清除后,再次激光或电切纵行切开输尿管壁,然后在镜下放置双J导管。 1.3 疗效标准 成功:术后经多次置管后,狭窄部位得以扩张,肾和输尿管积水情况改善(经肾盂静脉造影证实);失败:术后第一次取管后闭合者。 2 结果 本组158例中治疗成功137例,成功率为86.7%;失败21例,失败率13.3%。其中输尿管上段(24/34)为26.6%,中段(8/10)为80%,下段(105/114)为92.1%。27例炎症息肉引起输尿管狭窄患者,采用激光、电灼、取石钳清除等治疗,失败4例(14.8%),成功23例(85.2%),131例输尿管狭窄患者(手术创伤所致108例,炎症所致20例,后腹膜放疗3例),经后尿道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失败17例(13%),成功114例(87%)。其中采用输尿管肾镜直视下直接扩张术70例(70/76),高压气囊扩张术12例(12/15),输尿管扩张导管扩张术15例(15/20),输尿管肾镜直视下冷刀切开术17例(17/20),成功率分别为92%、80%、75%、85%。术后150例随访1年,4例患者需置管2次以上,间隔时间23个月,并随时间推移间隔时间延长,至6个月1次。其余病例随访中未见异常。 3 讨论 输尿管狭窄的原因有多种,几年来,我院研究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和处理因炎症、放疗、手术损伤后导致输尿管狭窄131例,占本组病例83%。继发输尿管息肉者仅占17%。 Eshghim 1,2 总结218例输尿管狭窄病例,其中开放性手术损伤者占44%,输尿管镜损伤占20%,结石排出造成狭窄占13%,放射后腹膜纤维化占9%,妇产科手术损伤者占7%,其他7%。手术损伤占71%,与本组构成相似。 输尿管狭窄的治疗过去以开放手术为主。近年来,随着腔内泌尿外科技术的不断发现,腔内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日趋完善。由于腔内技术创伤小,安全有效,受到泌尿外科医生的重视。我院采用输尿管肾镜对输尿管狭窄段进行直视下扩张,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共完成病例131例,总成功率86.7%。四种方法比较发现:输尿管镜直视下直接扩张术效果满意。其中采用输尿管肾镜直视下扩张术,疗效为92%,冷刀切开术为85%,气囊扩张为80%,导管扩张为75%。输尿管肾镜对输尿管狭窄段直视下扩张方法优点 35 :(1)输尿管肾镜直视下扩张安全、可靠;(2)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输尿管狭窄扩张,成功率高;(3)输尿管肾镜直视下通过狭窄环时,一般可见狭窄环裂开,输尿管肾镜头端在直视下再将裂口进一步扩开,使狭窄部能充分得到扩张;(4)扩张时无需X线监视,手术简便。 【参考文献】 1 Smith AD.ed.controversies in endeurology.Phiadelpha:WB Saunders,1995,302-308. 2 Steenkamp JW.Heyns CF,Kock MLS.Internal urethrotomy versus dila-tion as treatment for male urethral stricture:a prospective,randomized comparison.J Urol,1997,157:98-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