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doc_第1页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doc_第2页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doc_第3页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doc_第4页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体会【关键词】 康复据卫生部统计,脑血管病近几十年间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每年新发生脑血管病200万,每年死于脑卒中者150万左右,其中3/4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它已成为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1 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04年2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并经颅脑CT和MRI确认。先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572岁,平均56.2岁,其中脑出血10例,脑梗死40例;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3270岁,平均57.3岁,其中脑出血8例,脑梗死4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控制血压,使用脱水剂、营养神经的药物。但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早期加入康复护理。2 护理方法2.1 康复护理2.1.1 采取抗痉挛体位 为了防止褥疮的发生,凡不能翻身者,应每23h翻身一次。为了防止患肢肿胀,应抬高患肢。每次变换体位后,应用软枕垫好患侧肢体,可降低“废用综合征”的发生率。2.1.2 肢体按摩和被动关节运动 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对肢体进行按摩,可改善血液循环,起到消肿止痛作用。然后各关节依次按由大关节到小关节运动,动作要轻柔,节律要缓慢,幅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软组织损伤,引起疼痛。每日2次,每次活动各关节510次。2.1.3 坐位训练 先取15o30o卧位,如病情允许每35d增加10o,最终达到80o90o持续30 min后开始采取坐位训练,一般每日2次,每次2030min。2.1.4 主动运动 协助患者开始由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首先将患者双手十指交叉,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做上举运动;双膝屈曲,尽量使髋关节伸展,帮助患者把双下肢放到床边,便于屈膝伸髋。2.1.5 平衡反应训练和日常生活训练 患者平衡训练时,要求病人躯干部尽量向患侧移动,以诱发平衡反应,指导患者步行、行走车、上下楼梯等项目训练。然后进行日常生活训练如刷牙、进食、穿脱衣服、捡豆子、橡皮泥塑等自理活动。2.2 心理护理2.2.1 心理护理在患者康复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直接影响机体康复的效果,作为医护人员应经常与患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以改善和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使患者能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这样有利于患侧肢体的机能恢复。2.2.2 多数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障碍,往往会产生焦虑、烦躁、郁闷等,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医护人员为了避免患者情绪波动拒绝治疗,要经常安慰病人,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现实,使他们从悲观失望中解脱出来,告诉他们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如患者心里压力过大不能及时纠正,就会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应抓住最佳时机,以免延误病情,以此来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主动配合治疗。2.3 疗效评定标准 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级3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病残程度为4级6级;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下或增多,病残程度为7级2。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2检验。3 结果 经我科1个月观察发现,经过康复护理的患者肢体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4 讨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认识到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要积极开展早期康复治疗,这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而且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肢体的功能恢复奠定良好基础。 有研究报告认为,功能锻炼的介入可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功能锻炼越早介入,其功能预后越好3。通过反复的被动和主动运动训练,可以对抗患者因卧床而产生的失用性肌萎缩,减少足下垂、足内翻等继发性障碍的发生并减轻其障碍时程度,从而有助于恢复患侧肢体的运动功能4,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大量实验证明,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可塑性5。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存在着代偿和功能重组自然恢复能力,这种自然恢复是由于大脑中病变区域水肿的消退、血肿的吸收、颅内压的下降和部分坏死区域边缘神经细胞“休克期”的恢复6,这样可使丧失的功能重新恢复,显著改善肢体功能障碍。运动功能的自然恢复是有限的,病人脑神经细胞损伤后不能再生,神经通路中断后不能复通,因此运动功能的恢复就有赖于健侧的代偿功能,运动功能的代偿一般不会自动发展,而有赖于学习和训练7,及时的进行以运动再学习等神经促进技术为主的运动治疗方法,有利于诱发来自皮肤、关节深浅感觉器的大量信息的传入性活动以及来自大脑中枢的大量运动冲动信息的传出性活动8,促进大脑皮层运动功能的重组,有利于恢复肢体运动功能,从而使受损的肢体功能得到恢复。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在康复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同时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使他们在社会上获得平等地位和待遇,提高患者战胜病残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和康复,最大限度恢复肌力,这样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使他们早日回到社会中去。【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 381-383.2 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5):315-317.3 周维金,王玉琴,崔利华.脑卒中康复研究新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2):145. 4 许治强,周伯荣,梁燕玲,等.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7(4):223.5 周士枋.脑卒中后大脑可塑性研究及康复进展J.中华物理与康复杂志,2002,24(7):437-439.6 胡永善,朱玉连,杨培君,等.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