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与农业产业发展.ppt_第1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与农业产业发展.ppt_第2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与农业产业发展.ppt_第3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与农业产业发展.ppt_第4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与农业产业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食品概述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张志华,主 要 内 容,一、绿色食品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二、绿色食品基本制度安排简介 三、绿色食品企业如何加强质量管理 四、绿色食品续展认证及注意事项,一、绿色食品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一)绿色食品发展的基本情况 绿色食品是我国一项开创性事业,1990年由农业部推出。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及加工食品精品品牌,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食品消费安全,增加企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增加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出口创汇,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品认证规模较快增长。截止2008年底,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6176家,产品总数达到17512个,产品总量接近9000万吨,产地环境监测面积达到2.5亿亩。,一、绿色食品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产品质量稳定可靠。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的年度抽检合格率一直稳定可靠。2008年,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年度抽检合格率为98.4%。在农业部、国家认监委等部门的多次抽查中,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均为100%。 品牌效应持续放大。绿色食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绿色食品品牌价值进一步体现。有调查表明,北京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分别接近70%和80%。,一、绿色食品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80%的企业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并带动农民增收。2008年,绿色食品国内年销售额2597亿元,出口额23.2亿美元。 (二)绿色食品发展面临的形势 当前,绿色食品事业所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绿色食品认证事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概括起来说:“三个有利条件”、“三种压力和挑战”。,一、绿色食品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三个有利条件”: 一是政策支持力度明显提高。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支持发展绿色食品”,今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指出“支持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绿色食品事业发展面临越来越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各级政府支持和推动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二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明显提高。随着全球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人们安全消费、健康消费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内外市场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绿色食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一、绿色食品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三是绿色食品品牌认知度和公信力明显提高。经过20年的发展,绿色食品已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精品品牌,对“三农”工作的促进作用和企业的增效作用也日益显现。此外,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不断健全,认证和监管工作不断规范,市场建设和宣传工作逐步加强,工作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基地建设稳步发展,这些都为继续做好绿色食品工作提供了良好基础和条件。,一、绿色食品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但是,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更要清楚地认识到绿色食品发展所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认证产品持续增长的压力和难度加大。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增大,国际市场技术贸易壁垒强化,农产品出口阻力明显加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外向型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大。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势必增加绿色食品发展的不利因素和不确定性。 二是行业发展的质量风险和隐患加大。目前,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的重要时期,影响我国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还比较多,生产经营者法律意识还不强、诚信自律意识还不够,生产方式还比较,一、绿色食品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落后,组织化程度还不高,整个社会的监管能力还不够强,少数行业质量安全风险和隐患在加大。近年来发生的三聚氰胺污染事件、红心鸭蛋事件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警告我们,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依然存在。个别产品出现问题,可能影响整个行业;少数企业出现问题,可能冲击整个品牌;小问题可能累积并引发大问题,局部问题可能演变成全局问题。 三是国家和社会对认证产品的期望值加大。去年三聚氰胺污染事件爆发后,国家加大了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已颁布施行的食品安全法明规定:调查食品安全事故,除查明事故单位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外,还应当查明负有监督管理和认证职责的监督管理部门、认证机构的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情况。,一、绿色食品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为控制行业质量安全风险和隐患,中心将按照“从严从紧”、“稳健发展”的基调,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重点是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标准,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强化属地管理,明确企业、各级工作机构和人员的责任。企业是绿色食品事业的主体,确保认证产品质量,维护绿色食品品牌的公信力,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要求绿色食品企业全面学习和贯彻绿色食品认证标准,建立健全绿色食品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规范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为促进绿色食品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二、绿色食品基本制度安排简介,(一)概念。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环境,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安全优质的食用农产品及加工产品。,一、绿色食品基本制度安排简介,(二)基本制度安排。按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路线,绿色食品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一是产地环境的监控,由环境监测机构依据环境质量标准对产品及原料产地环境实施监测和评价; 二是生产过程的管理,要求农户和企业严格按照生产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组织生产; 三是产品质量的检测,由产品检测机构依据产品质量标准对产品实施检测; 四是包装标识的规范,产品包装标识符合相关设计规范。,二、绿色食品基本制度安排简介,(三)标准体系。绿色食品标准属农业行业推荐性标准(对绿色食品企业来说,是强制性标准),达到发达国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目前共颁布标准152项,其中有效使用标准:108 项(通则类标准:13 项,产品类标准:95项),基本能够涵盖现在绿色食品申请认证产品类别。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见下图:,二、绿色食品基本制度安排简介,二、绿色食品基本制度安排简介,1、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包括大气质量环境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环境质量标准、畜禽饮用水质量标准、渔业用水质量标准、加工水质量标准。 2、生产投入品准则:农药使用准则、肥料使用准则、兽药使用准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渔用药使用准则、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等。 3、产品质量标准。 4、包装贮运标准:包装通则、标志设计规范、贮藏运输准则。,二、绿色食品基本制度安排简介,农药使用准则(NY/T 393): 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改善环境条件,保持生物多样性,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必须使用农药时,遵守以下准则: 1)允许使用中等毒性以下植物源、动物源和微生物源农药 2)允许矿物源农药中允许使用硫制剂、铜制剂 3)可以有限度地使用部分有机合成农药,并按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执行 a)应选用符合要求的低毒和中等毒性农药 b)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毒性的农药 c)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一种作物的生长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其 中聚酯类农药在作物生长期内只允许使用一次) 4)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控制农药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 5)有机合成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最终残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中最高残留限量(MRL)要求 严禁使用基因工程品种(产品)及制剂 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防治贮藏期病虫害,二、绿色食品基本制度安排简介,肥料使用准则(NY/T 394): 肥料使用准则(NY/T 394): 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使用,无机氮和有机氮之比不超过1:1,对叶菜类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30天进行 化肥也可以与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配合使用,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30天进行 城市生活垃圾一定要经过无害化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后才能使用 禁止使用硝态氮肥 禁止使用未腐熟的人粪尿、饼肥 禁止使用城市垃圾和污泥、医院的粪便垃圾和含有有害物质的工业垃圾 商品肥料及新型肥料必须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登记认证及生产许可,二、绿色食品基本制度安排简介,兽药使用准则(NY/T 472): 允许使用: 1)国家批准的微生态和中药制剂 2)高效、低毒、低污染的消毒剂 3)无残留限或停药期短 禁止使用: 1)附录中的兽药品种 2)药物饲料添加剂 3)酚类消毒剂,产蛋期不得 使用酚类和醛类消毒剂 4)抗生素、抗寄生虫药、激素促进畜禽生长,不得使用生长促进剂 5)未经批准的兽药 6)基因工程方法生产的兽药,二、绿色食品基本制度安排简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T 471): 对饲料的要求 1)至少90%的饲料来源于已认定的绿色食品产品及其副产品,其他饲料原料可以是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产品 2)不应使用以哺乳动物为原料的动物性产品(不包括乳及乳制品)饲喂反刍动物 3)不应使用工业合成的油脂 4)不应使用畜禽粪便 5)不应使用基因方法生产的饲料原料 对饲料添加剂的要求 1)所选饲料添加剂应是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农业部318号公告)所列的饲料添加剂和允许进口的饲料添加剂品种,但附录中所列的饲料添加剂除外 2)不应使用任何药物饲料添加剂,二、绿色食品基本制度安排简介,渔药使用准则(NY/T 755): 允许使用: 1)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符合附录B的化学合成渔药、抗生素,但须严格遵守规定的作用与用途、使用对象、作用途径、作用剂量、疗程、注意事项和停药期 2)安全的消毒剂对养殖水体、器具等进行消毒 禁止使用: 1)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的渔药 2)降解、代谢慢、易造成水产动物体内蓄积和造成环境污染的渔药, 3)人工合成的激素和促生长剂,二、绿色食品基本制度安排简介,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NY/T 392): 允许使用绿色食品生产资料食品添加剂类产品和天然食品添加剂 在上述添加剂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允许使用除附录表之外的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所用食品添加剂质量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量应符合GB2760、GB14880的规定 不得对消费者隐瞒绿色食品中所用添加剂的性质、成分和使用量 在任何情况不得使用附录表中食品添加剂(如亚铁氰化钾、苯甲酸、苯甲酸钠、亚硝酸钠、明矾、过氧化苯甲酰、溴酸钾、甜蜜素、糖精钠等), 绿色食品认证程序,绿色食品认证程序图,(四)证后监管监管制度 绿色食品证书的有效期为三年。为保证认证 产品持续有效地符合绿色食品质量标准,对认证 产品进行严格监督管理。 年检制度。监管员每年对每个企业每个产品 进行年度检查。 产品质量抽检。 市场监察。 公告制度。,三、绿色食品企业如何加强质量管理,(一)质量管理 1、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建立以企业主要领导牵头,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绿色食品组织机构,加强组织协调和管理。要明确具体负责人及职责,建立内检员制度。 2、建立企业内部培训制度。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基地农户的培训,提高其质量安全意识和按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的水平。 3、制定统一的生产操作规程。包括种植过程、养殖规程和加工规程。,三、绿色食品企业如何加强质量管理,4、建立统一管理制度。建立统一供应品种、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监督管理、统一收购加工、统一销售的“六统一”制度。 5、强化产地环境管理。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变化时,需申报),建立产地环境保护区,加强对产地环境的监督监测。 6、加强生产记录的管理。制定统一生产管理记录表格,加强对田间生产记录、原料收购记录、加工记录、出入库记录、清扫记录等的管理。,三、绿色食品企业如何加强质量管理,7、建立监督抽查制度。加强对企业基地环境、生产投入品、加工车间、原料库房、产品质量、生产记录等的监督管理,并建立纠错制度。 8、加强对档案的管理。建立统一生产管理档案制度,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三、绿色食品企业如何加强质量管理,(二)规范用标 1、产品名称。绿色食品实施的是注册商标+认证产品商品名(产品包装标签上标示的产品名称)组合式认证单元。 同一注册商标,产品类别不同,分别按不同认证单元划分。如:双峰集团生产的“三江牌”绿茶、矿泉水按两个认证产品核定。 同一注册商标,同一产品类别,但商品名不同,按不同认证单元划分。如:绿海粮油公司生产的康健牌香米、猫牙米、香软米、免淘米,按四个认证产品核定。 同一注册商标,同一商品名,但在产品包装标签上强调标示不同风味、口味、储藏年份、酒精度、糖度等,按不同认证单元划分。如:38度飞天牌茅台酒、52度飞天牌茅台酒。 同一商品名,注册商标不同,按不同的认证单元划分。如:黑龙江北大荒米业公司申请的“大自然牌水晶大米”、“北大荒牌水晶大米”按两个认证产品核定。,三、绿色食品企业如何加强质量管理,2、标志编号。现行的产品编号实施“一品一号”的原则。从今年8月1号起,实施新的编号制度。现行产品编号只在证书中体现,不要求企业将产品编号印在产品包装上。 每一获证企业可获得一个可在续展后继续使用的企业信息码。要求将信息码印在产品包装上原产品编号的位置。没续展的企业,使用新的信息码。 企业信息码形式为:GFXXXXXXXXXXXX。GF为绿色食品英文缩写,后面12位数字,一到六位为地区代码,七到八位为企业获证年份,九到十二位为当年获证企业序号。,三、绿色食品企业如何加强质量管理,3、企业名称。应与证书上批准的企业名称一致,分公司、子公司未经批准,不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四、续展认证及注意事项,(一)续展认证。绿色食品证书的有效期为三年,企业如需在有效期后继续使用绿色食品标志,须按有关规定进行续展认证。为提高企业续展效率,降低企业续展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