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汉语研究.doc_第1页
网络汉语研究.doc_第2页
网络汉语研究.doc_第3页
网络汉语研究.doc_第4页
网络汉语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网络汉语研究 姓 名: 冯冰楠 学 号: 100320004957 学习中心: 河北邢台隆尧奥鹏学习中心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薛扬 二 九 年 七 月目 录引 言1一.网络汉语的产生及特色1(一)网络汉语产生的原因21. 社会现实的需要22. 节约资本23. 汉字输入重码问题24. 张扬个性,好奇心理2(二)网络汉语的特色31.标新立异32.经济简练33.网络汉语的形象性44. 幽默诙谐4二网络汉语的未来发展5(一)网络汉语的发展情况及原因51. 语言与社会共变的要求52. 崇尚自由、平等、时尚、张扬个性的社会空间与节奏交流的语言环境53. 佢新求异的心理需求使得网民乐此不彼54. 语言的交融能力的提高需要网络语言的发展6(二)人们对网络汉语发展的两种认识6三、网络汉语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7(一)网络汉语对现代汉语的积极影响8(二)网络汉语对现代汉语的消极影响9(三)解决网络汉语对现代汉语影响的对策101.推广普通话,扩大其影响力102.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挖掘其潜能113.从技术层面优化网络环境114.对网络语言本身进行适当的规范11结 论12主要参考文献14摘 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类所使用的语言也日趋丰富起来,这样就产生了网络汉语,网络汉语是一种新兴的语体,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是网络汉语、网络汉语的未来发展以及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从网络语言的产生及其特色说起,然后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情景,最后提出了网络汉语对现代汉语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汉语虽然给汉语言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它给汉语言的发展注入了的新的活力。网络汉语的产生是现代汉语发展的必然,只有吸收新的精华,祛除糟粕,并加以积极引导,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汉语的使用,才能对现代汉语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关键词:网络汉语 未来发展 现代汉语 影响 网络规范引言网络汉语研究引 言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与网络密切相关,网络汉语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已经来到了我们面前,网络汉语也慢慢的发展起来了。新时代必须由新鲜语言与之对应,任何社会上的语言创新、文体变革、符号新生,都是以人们暂时不习惯的变体代替已经习以为常的正体,面对不懂应该学习。网络汉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影响人们对现代汉语的理解和认识,这就势必会对我们传统的汉语带来影响。面对越来越多的新生词汇,很多人担心,汉语的纯洁性将会因此受影响,并认为它们是对传统语言的破坏、颠覆。不过,也有很多专家认为,这些新生词语是汉语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汉语的丰富。网络汉语的使用和流行加上改革开放后语言环境的巨大变化,外来词的大量引进,使当代汉语面临着自五四以来最大最深刻的一次变革,我们应该积极欢呼迎接它的到来,让了更多人知道网络汉语的存在,更好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更好的和现代汉语结合起来使用,更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一.网络汉语的产生及特色语言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要有文化前途,靠的是创新。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进步,电脑已不再戴着神秘的面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与电脑打交道,并且电脑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网络诞生之日起,“网络汉语”便应运而生了,并慢慢应用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14网络汉语研究(一)网络汉语产生的原因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这就是网络汉语。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迅速。网络网络汉语研究汉语的产生之初主要是网民们为了提高上网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的语言了,由此网络汉语产生了。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都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网络汉语的产生极其快速更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归结起来网络汉语的产生有以下几个原因:1. 社会现实的需要网络交流多是文字的交流,在人们相互不能见面的情况下,为了交谈简单,明了,快速为网络汉语的产生无疑为网民提供了更好的服务。2. 节约资本网络交流是一项高成本的交流,人们需要支付较高的上网费用,为了节省时间人们采用缩写或简写的词语来代替复杂的汉语说法。3. 汉字输入重码问题大多数网民采用的是拼音输入法,这样会带来重码问题,为了节省时间,人们选择了同音字来代替原来的字(词);如共眠(共勉),斑竹(版主)等等。4. 张扬个性,好奇心理我们知道网民大多数是年轻人,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增加自己的文字表现力来吸引对方;或是出于好玩和好奇的心理,有意识地创造出一些词语使自己的语言与众不同,看起来更另类些,这也正是网络汉语的特点。(二)网络汉语的特色1.标新立异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是网络汉语最大的特点。网络是一个在推崇个性、时尚的世界,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最自由的空间,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网民们能够在网络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较,网络汉语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这种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一是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一是对常规语法的突破。前者中提到的网络汉语如“见光死”,指网恋后与网友初次见面感到不满意而迅速各奔东西;“东东”意指“东西”;“偶”是“我”的一种比较调皮的说法,并由此推衍出“偶们”; 又如“战队”(指一组成员编组参加电脑游戏比赛)、“有形”(有派头)、“板斧”(版副)、“我倒 ”(用于表示佩服,或出其意料之外)、“我闪”(用于表示惹不起躲得起)、“打口”(碟片被打了个口子的海关行为)、“抛砖”(跟帖)、“抢一”(指杂论坛里抢第一个回复位置)、“拍砖”(指回贴时持批评态度)等等这些词语在网络中已司空见惯了。后者中提到的如“难过得死掉了”、“累死掉了”、“走先(先走)” 常采用港式语法的说法。构成网络新词语的词素大多是语言中固有的,它们利用比喻、谐音、拟人等各种手法构成新词。除在构词法上的随意组合、任意搭配外,还常在文章的标题末尾添加相当于语缀的成分,如用“喔、噢、的噢”等语气词作语缀,如“要记着去捧场噢”“慌乱是会出错的噢”等。2.经济简练网络汉语除用字节俭外,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网络汉语对现有语言成分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形”上,它是用最简洁的“形”来巧设言语交际的跨度,缩短信息交际的宝贵时间,并且这种跨度的设置,在一定的语境中,人们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全可以逾越,而一旦跨越,便会带来一种愉悦,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汉语不是完全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来造句的,简洁的弊端在这一点上所体现的是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性和不稳定性。此外,从句式的选用上也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经济性,网民们为了提高交流速度,很少运用长句子、复杂句子,而多用短句。句子的省略现象也很普遍。3.网络汉语的形象性网络汉语的形象性表现在一些形象的网络词语上。如把网民称为“网虫”,于是初级网民是“爬虫”,高级网民是“飞虫”等。再如,把“这样子”连续为“酱紫”(多少受到了风靡于青年网民中的卡通片蜡笔小新的影响),既有视觉效果,又隐含了味觉效果。4. 幽默诙谐诙谐性使网络汉语更为吸引人主动使用并进行传播的又一特点。网名的普遍年轻化是网络汉语更加充满活力。如“菌男”、“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这两个词一方面与“俊男、美女”谐音,另一方面“菌”、“霉”能立刻使人想到过期变质的食物,都具有很强的反讽效果。充分体现了网络汉语的诙谐的特点。又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一个臭皮匠,弄死三个诸葛亮”,随着流传的越来越广可能形成诙谐且又含有一定道理的语句来。又比如在网上我们戏称蟑螂为“小强”,叫丑女为“恐龙”,丑男都是“青蛙”单身女人是“小资”,单身男人叫“钻石王老五”,好看叫“养眼”,网民称为“网虫”,等等,又如“帅得惊动党中央”之类,似乎只有这种调侃和幽默,才能体现或炫耀发言者的智慧和创意。这使得我们在交流过程中更加突显个性,也使得人际交流显得更加人性化,更富有人情味。这种语言最能影响到我们的日常交流,有一些个性鲜明,又有稳定意义的网络汉语,约定俗成后就会被现代汉语吸收。这都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的诙谐性的特点。网络作品中的诙谐也是非常普遍的,像网络中非常流行的模仿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雪村的东北人以及影片大话西游等的作品更是让人忍俊不禁,并由此产生了“大话一族”、“亲密接触一族”、“东北人一族”。二网络汉语的未来发展(一)网络汉语的发展情况及原因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的快速普及(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年初统计,我国现有上网计算机5940万台,网民突破一亿),网络汉语作为一种领域用语日益受到关注并渐渐发展壮大起来。基于网络的术语和新词正在慢慢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丰富汉语的词汇系统。根据有关机构调查,我国网民多青年人为主,21-35岁的网络用户比例高达79.2,在我周围的朋友中网民用户竟然高达89%,在这样的网络群体下,网络汉语得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空间,发展之迅速。网络汉语的更新快、变化快,这样的特点更要求网民们在不断的把它们创新丰富,未来发展空间很大。1. 语言与社会共变的要求语言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语言与社会是共变的。网络汉语发展的如此的迅速首先应当归功于当今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古今往来,每一种新生事物的兴起,都会带来一些新词汇。2. 崇尚自由、平等、时尚、张扬个性的社会空间与节奏交流的语言环境网络提供的自由、平等空间是人们紧张学习、生活中自我解压、尽情宣泄的一种场所。大多数年轻人认为网络聊天就是要追求创新,要适应一种快节奏的生活,一些许多简易的文字就被网民们创造了出来。3. 佢新求异的心理需求使得网民乐此不彼网民中青少年的比例是最高的,因此占大多数的青少年的那种创新的心理就在网络上凸显出来了。4. 语言的交融能力的提高需要网络语言的发展最后对于网络语言,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反对者认为网络汉语登不上大雅之堂,都是一些无聊符号。而且网络上都不是真实的世界。都是虚拟的,都没有真实的语言。但也有些人认为网络汉语可以在工作之余减轻压力,可以肆意的发泄。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完全的在网络上发泄。对于这两中截然相反的观点,我们不能否认任何一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网络汉语有待更好的规划与发展,有待于更好的与现实结合。(二)人们对网络汉语发展的两种认识网络汉语从出现到现在人们就对它褒贬不一,一种观点视网络汉语为洪水猛兽,认为网络汉语的出现,极大的破坏了现代汉语的纯洁性,也造成了老师、家长与学生之间交流的代沟。而且网络汉语中错别字很多也加大了对规范的现代汉语学习上的困难。这部分人主要是中老年人,他们对网络汉语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主张严格的打击,使其无立锥之地。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存在即合理,网络汉语的出现极大的促进和加快了交流的进行。而且新生的网络汉语也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语言,使交流也可以如此的幽默、另类。这部分人则主要是年轻人,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同时也是网络汉语的最大使用群体。而我认为,对网络汉语不能单纯的只看一面,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语言有一个自我淘汰自我发展的规律,网络汉语也是如此,对网络汉语堵不如疏,新事物的出现肯定要有一个被接受的过程。语言专家佟乐泉特别提到网络汉语的规范问题时说:“相当多的词汇需要引导和规范”。语言不仅是语言交流的工具,也是感情交流的工具,多样化的语言更有助于情感的交流。网络汉语毕竟是一个在特定的区域里特定的对象中交流的工具,就像我们讲的方言一样,别人听不懂没关系,只要说话双方能听懂就可以了。网络中也是如此,如果你只是写给特定人看的,他能看懂就可以了,但是不要让它影响到现实的学习现实的世界,也就是说,我们要把握一个度,正确认识网络汉语,正确看待网络汉语的发展。就以上的说法我们知道网络汉语的优点很多发展空间广,但是网络汉语也确实存在一些不足,我们不能因为它一点点的瑕疵,就否定它、排斥它,应该长远地看,网络汉语是具有发展价值的。网络汉语作为一种新事物,正确的新事物必定会战胜旧事物,但并不是新事物时时刻刻都强于旧事物的。因为新事物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正如网络汉语这种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每一个人都要因为观念不同、接受能力不同,而对网络汉语产生抵触、不解,这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全盘否定的话,就过于偏颇了。所以我们应当正确的看待网络汉语的发展,理解和支持网络汉语。网络汉语的产生与其说是为了迎合新一代的需要,倒不如说是语言发展史的必然。宽容对待网络汉语的发展,就是对多样性的宽容。但我们仍然需要认真规范的学习、使用汉语言文字,不能仅为了追赶潮流而将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留在历史里,正确的看待网络汉语的发展。三、网络汉语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网络汉语产生后,其是是非非在我国也掀起过轩然大波。近几年来,对网络汉语的争论颇多,持积极态度和支持者和批评、质疑者都有,甚至将网络汉语说成是对有几千年传统的汉语的破坏、说成文化垃圾、精神污染、说成为网上黑话者也有。从报纸报道并引起反响的情况看,网络汉语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四次冲击波,可见其影响之大。例如2000年6月文汇报刊登了驻京记者的记者见闻网络语言不规范引起关注,开始形成了第一波。文汇报2000年12月报道的网上会话不再雾里看花一文,开始了第二波。南京日报2001年2月刊登的网络词典是黑话词典吗和北京科技报网络周刊是第三波。2001年9月北京科技报上的文章“第四次冲击波”预言:网络语言概说的出版将引发第四次冲击波。经过了这四次冲击波后,网络汉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了,但是网络汉语的快速成长毕竟会带来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下面就一一介绍。(一)网络汉语对现代汉语的积极影响网络汉语已经慢慢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网络汉语中的那些具有稳定性的意义的词汇,会经过时间的筛选并约定俗成后,完全可以被现代汉语所吸纳。例如:像“网民、网虫”等等这些词都已收录到了现代汉语词典当中。当然任何时代的新语言都不会原封不动地进入我们母语的语库之中,它需要经过时间的积淀和过滤,以及词语的规范化处理。网络汉语现在已不只是网上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正从虚拟空间进入现实社会在许多人中流行,同样现代汉语发展至今并非尽善尽美,停滞不前了,毕竟我们的语言也要创新发展,与时俱进。根根据国家语言子语言检测与研究中心对7所高校2005年的网站和BBS用字统计显示“顶(支持)”位居第一,它的出现频率为23.02%,也就是说网民每说5个字就有一个是“顶”。例如:养眼(好看)、灌水(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无实际意义的文章)、马甲(ID)这些词汇不但无碍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而丰富活跃了我们的文化生活。网络汉语的发展趋势为一部分自生自灭,另一部分则会渗透进现实社会,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网络汉语的大量出现对现代汉语语汇更新、补充提供了可能。任何一种语言的创新、发展,都要从其它语言中吸取养分,现代汉语也不例外。在拥有大量词语的网络汉语中,我们反对网络上的粗话、脏话和一些废话,对于经得起时间考验,意义稳定下来的词语是应该被现代汉语接纳的,毕竟我们的汉语也要创新,也要发展,也要与时俱进。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许多网络词语确实起到了省时、形象、幽默、调侃等作用,很符合网民们的审美心理,为我们的汉语交流锦上添花。许多生动形象并能体现网民“个性”的词语不但无碍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反而丰富、活跃了我们的文化生活。有亲切感的语气词和形象的符号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不过那些符号很难通过语音来表达,只能限于屏幕上,所以他对汉语几乎是没有影响的。有些词语虽然没有形象性、亲切感,但它确实迎合年青人的审美心理,也非常受欢迎。例如“雷人”一词的出现已经越来越广的应用到一些电视台及日常交际用语中,可见还是对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影响。(二)网络汉语对现代汉语的消极影响网络汉语的风趣简约,使其很快形成了气候。一些青少年甚至将网络汉语带进了日常生活,让家长和老师们摸不着头脑。于是,老师们开始担心:网络汉语会不会让学生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家长们着急:网络汉语会不会造成他们和孩子沟通的障碍?语言专家们也开始担忧:网络汉语是否会对汉语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种种现象表明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会对规范的现代汉语形成冲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晁继周这样分析。“青少年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阶段,对他们来说,正确的语言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网络世界里乱用惯了,就有可能把那些不合规范的词语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对语言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除了语言学家,就连普通的网民也对此表示了忧虑。曾经看到一位网友在题为网络语言将破坏汉语的纯洁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当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的时候,我真担心汉语的纯洁性将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将从小生活在网络中,他们也许将不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标准汉语!”网络汉语的词汇不够稳定,甚至有的词意多变,有的词语构成不规范。这种词语用于交流,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甚至让人不知所云。通过调查周围的朋友,不难看出许多中年和老年人对网络汉语的认识并不够,有些人更是不清楚什么是网络汉语,这些年龄层的人对现代汉语的认识程度比年轻人要深厚,认为现今社会发展迅速的网络汉语确实给现代汉语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冲击,他们过多的是担心会对下一代的子孙们产生不良的影响。而少年和青年朋友们则认为网络汉语对现代汉语没有太大的影响,认为消极的较少之。同时询问了周围的学校老师及学生结果发现老师们普遍认为如果网络中出现的词语用在教学上,由于正在学校求学的学生群体,其本身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汉语言词语认识还没有达到深刻细腻的程度,掌握得也并不牢固,很容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混淆甚至障碍,从而影响教育、教学的目的和效果。网络汉语中的词语如果用在媒体上,势必影响媒体和听众、观众的交流和普通话的推广。如果用在表达要求准确而严肃的公文里,也会影响政令的畅通、经济行为的进行和组织间的交流等,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网络词汇中夹杂的一些不文明,不健康,不规范的词语,确实对现代汉语的纯洁性造成一定的冲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这个国家与民族的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基石。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保留至今,其中规范的科学的语言文字,是维系这种文化的纽带。网络汉语鱼龙混杂,损伤了这一纽带的纯洁性。语言的纯洁,不仅仅意味着文化的纯洁,更意味着价值观念的纯洁。不难看出网络汉语对现代汉语还是有一定消极影响的,我们绝对不可忽视这样的影响。(三)解决网络汉语对现代汉语影响的对策网络汉语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力是巨大的,这或许令那些对汉语有着深厚感情的语言工作者感到诚惶诚恐,也令那些按书本传授语言知识的老师感到不安,甚至有些地区还制定法规封杀网络汉语。如上海市政府就规定如果在上海的政府文件、教科书和新闻报道中出现诸如“美眉”、“恐龙”、“粉丝”等网络流行语言,将被判定为违法行为。但是,不知在语言文化上造诣颇深的语言工作者和语文老师们是否意识到,对网络汉语进入现实生活感到恐慌,体现的是保守、封闭的文化态度。汉语本来就是不断变化的,坦然接受这种变化,是对语言发展规律的尊重。面对网络汉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我认为我们应该采取疏而不堵的办法,报以宽容的态度,从网络汉语和现代汉语两方面入手,采取因势利导,适当规范的措施。1.推广普通话,扩大其影响力 在汉语受到各种语言现象挑战的当前,当前推广普通话已经成为汉语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提升大众的语言民族意识、培养对普通话的认同感和讲普通话的自豪感、使普通话具有较高的语言声望以及丰富说话人的语言技能,使人们能在各种语言场合切题合意地使用普通话等等都需要教育、传媒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带头讲好普通话,为社会树立榜样。在新形势下,推广普通话工作要有新的进展,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也必须作些调整。重点应当放在推行和普及方面,在普及方面应当更加积极一些。在本世纪内,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第一,各级各类学校采用普通话教学,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第二,各级各类机关进行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成为工作语言。第三,广播(包括县以上的广播台、站)、电视、电影、话剧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成为宣传语言。第四,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共场合的交往基本使用普通话,普通话成为交际语言。必须指出,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重点,但是如果只抓学校而放松社会,学校推广普通话的成果也不容易巩固。学校和社会的推广普通话工作都不是孤立的,两者应该互相促进。只要我们的普通话推广了,形成了主流,我相信它的生命力一定会更强,能够经得起各种挑战。2.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挖掘其潜能 汉语拼音是经过百余年的社会实践、在上千种方案中优选出来的国家法定方案,其作用是拼写汉语和为汉字注音,并在汉字不便使用或不能使用的场合发挥作用。汉语拼音是汉字的得力助手,特别是在中外交流和人与机器的交流中,其作用非常重要、不可缺少。深入进行汉语拼音的应用研究,逐步完善汉语拼音的应用规范,进一步加强汉语拼音教学,并不断扩大汉语拼音的应用范围和纠正应用中的不规范现象。在信息网络时代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尤应注重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中更充分地发挥汉语拼音的功能,使汉语拼音的生命力更加旺盛,促进汉语言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抑制其它语种及语言现象对现代汉语的负面影响起到应有的作用。3.从技术层面优化网络环境适时地充实和完善语料库、字库,提高编码技术,我们的语料库、字库就会与时俱进,编码也会逐渐地实现内外码的一一对应关系。规范交流软件开发,明确网站、网管及各种网上主持的职责,使我们的汉语能在网络上文明畅聊,从而优化网络环境,减小不良网络语言出现的可能性。4.对网络语言本身进行适当的规范成熟的优秀的有影响的语言,必须在语言结构、文字系统和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等方面,建立一系列科学、管用的规范和标准,以便于语言的教学与使用,便于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并有利于语言声望的提高。所以我们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引导,加强对人们的语言规范性教育,让人们懂得语言规范的意义。通过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使其在一定范围发展,既利于网络语言本身,也利于现代汉语的发展;加大汉语言和网络语言的宣传力度,让人们认清网络语言的利弊,自觉抵制那些有害身心健康、不文明的网络语言,取其精华,剔除糟粕,让网络语言在汉语言文化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中健康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言文明。结 论综上所述,网络汉语的产生和使用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现象。网络汉语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体现了新世纪生活的生活时尚和语言活力。网络汉语是新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