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2017年国培计划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DOC_第1页
宁国2017年国培计划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DOC_第2页
宁国2017年国培计划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DOC_第3页
宁国2017年国培计划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DOC_第4页
宁国2017年国培计划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国市2017年“国培计划”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送教下乡培训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培训指南的通知(教师厅20161号)、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7年“国培计划”项目规划的通知(皖教师资函20171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1、 目标任务对全市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2-3年的周期性支持,持续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依托本地培训团队,整合区域外专家资源,采取任务驱动方式,定期开展送教下乡培训,以送教下乡培训带动校本研修,形成区域与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创新乡村教师培训模式,提升乡村教师培训实效。主要任务如下:1、分学科组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送培团队;2、分阶段开展主题鲜明的送教下乡培训;3、现场指导乡村学校开展校本研修;4、提升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5、加工生成一批本土化培训课程资源;6、完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7、计划2017年度第一轮“国培送教”培训初中教师90人、小学教师90人,幼儿教师125人;“市培送教”培训初中教师308人,小学教师485人,幼儿教师60余人。二、组织管理(一)成立2017年国培计划实施领导组组 长:杨从生副组长:李小平 俞晓友 胡卫琳 程墩明成 员:章国忠 庞新华 方 剑 唐 晖 孙慧 沈建军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师进修学校,程墩明兼任办公室主任,沈建军、程双涛、刘永胜为办公室成员。(二)体系建设1、构建“三级联动”机制。建立“协同立项、分工负责、协作推进”的工作机制。市级:市教体局人事科领衔,推进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馆、学前办功能整合规划、管理、指导全市乡镇学校送教工作。片级:片级教研中心统筹、实施本片区送教活动,将送教活动与片级教研中心活动整合。校级:乡镇学校申报承办每次的送教活动,将送教活动与校本研修整合。2、加强“三级团队”建设。遴选“市级培训专家10人、片级送教指导者60人、学校骨干教研组长50人”送高校集中培训,培养打造一只本土化送培送教团队。推进建立三级研修团队(工作坊):市级学科专家工作坊、片级研修团队、校级(跨校)学科研修团队。3、市级专家组、指导团队和送教下乡片级团队组建由教师进修学校下文确认。三、规划设计市教体局统筹,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馆、学前教育管理办公室、片区研修中心协同承办,以本地教师培训团队为主体,整合全市专家资源,分学科组建送培团队,开展送教下乡培训。将送教下乡与校本研修指导并重,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按年度分阶段实施主题式培训,包括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总结提升等阶段,切实提升乡村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原则上同一片区研修中心同一学科每年送培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2天。教师进修学校将送培课程及生成性成果进行再加工,形成培训资源包,支持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校本研修。(一)送教活动主题20172018年度主题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合理性有效性;20182019年度主题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二)实施流程定位“整合、减负、有效”的指导思想,遵循“研课磨课、抱团取暖、人人展示、总结提升”贯穿始终的工作原则,按照“诊断、示范、验收、评比”四个环节实施送培:1、诊断培训团队深入乡村学校现场,通过课堂观察、师生访谈、工具测评等方式进行诊断,找准乡村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片区教师集体备课,推选23位教师上课,市级专家、片区指导者、参训教师听课。通过说课、上课、评课、讲座等多种方式,针对课堂教学问题,提出教师研修任务。学校组织教师围绕研修主题,按照研修任务,结合校本研修,开展研课磨课。研课环节着力开展课例研讨,进行对照反思,突出经验学习。磨课环节突出课堂教学问题解决,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进行打磨,不断改进教学设计。2、示范送培团队针对学校研课磨课的难题,通过示范教学、同课异构、专题讲座、专题研讨等方式进行现场指导。学校组织教师围绕研修主题,按照研修任务,结合校本研修,开展研课磨课。3、验收以片级教研中心为单位,对片区内所有参训学员的“课堂教学、微课例、微案例、微故事等研修成果”进行验收,生成不合格课、合格课、优质课、精品课。校研修团队对验收不合格学员进行帮扶,指定片级指导者“包保”。4、评比以片级教研中心为单位,对片区内所有参训学员的“优秀研修成果”报送教师进修学校,市级培团队会同乡村学校、研修片区开展阶段性研修成果展示暨市级“优质研修成果评比”活动。同时开展“优秀研修团队”评选活动。要求送培团队指导乡村学校和教师对年度送教下乡培训工作进行系统总结,梳理经验、反思问题、明确改进方向,生成代表性成果,制定下一年度校本研修计划和个人发展计划。教师进修学校对各个送培团队课程及学校研修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加工,形成本土化培训资源包,支持学校校本研修和乡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3) 片级送教活动申报与落实落实“市级统筹、片级实施、以校为本”的送教工作思路,提高送教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采取学校申报承担项目、片级教研中心组织实施的方式,三级联动做真做实每次送教活动。4、 过程管理与绩效评估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完善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项目申报、项目评审、学员选派与管理、培训过程监管和绩效评估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1、落实参训学员学时认定登记制度,建立参训学员学习档案。参训教师完成全部学习任务,计20172018学年度继续教育专项培训64学时。(研讨课、示范课、开展讲座教师同等认定学时)2、送教团队工作绩效评估,纳入宁国市优秀片级教研中心、优秀教研组评比。3、承办送教活动学校绩效评估结果,纳入宁国市师训工作先进单位评比。4、片级送教活动的研讨课、展示课、讲座认定为市级观摩课。5、 强化成果推广各级认真做好项目成果的推广工作,依托主流媒体,积极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展示项目实施成效及各地涌现的好学员、好教师和好做法,并及时整理加工为培训课程资源。采取现场展示、定期交流等方式,有效推广模式创新、体系建设和机制完善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创新做法。1、各单位及时在宁国市教体局网站、宁国市教师教育网站发稿。2、宁国研训定期出版“2017年国培送教专刊”。3、定期召开宁国市“国培送教成果展示暨总结交流会”6、 严格经费使用管理依据省财政厅、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宁国市国2017-2018学年度“国培计划”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细则(另行发文)。七、职责分工1、市师训部门职责(1)根据省市要求,制定送教下乡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2)积极引进高等学校资源,有效整合本地培训、教研、电教等部门资源,建立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片区研修中心和乡村学校四位一体的送教下乡培训支持服务体系。(3)建立市级、片级培训团队,整合区域外专家资源,分学科(领域)组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送培团队。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支持培训团队开展送培工作。(4)根据培训规划和职责分工,落实培训经费。(5)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各方职责,确保各环节工作落实到位。(6)有效加工送教下乡培训生成性资源,并纳入本地培训资源库,进行推广利用。(7)依据培训质量标准,做好对送培团队和乡村学校的过程监管和绩效评估工作。(8)发掘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及时宣传推广。2、送培团队职责(1)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切实提升送教下乡培训能力。(2)按照培训实施方案,高质量完成送教下乡培训任务。(3)梳理、研究乡村教师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策略。(4)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提升送教下乡培训实效。(5)及时总结送培经验,有效推广送培成果。3.乡村学校职责(1)将送教下乡培训纳入校本研修规划,制定本校实施方案,实现送教下乡培训和校本研修有机整合。(2)会同送培团队做好诊断示范、成果展示和总结提升等环节的实施工作。(3)负责研课磨课环节的实施工作。(4)做好培训生成性资源的汇聚整理工作,向市教师进修学校推荐代表性成果。将培训资源包和本校资源纳入校本研修课程。(5)做好本校学科组和教师研修的过程监管和绩效评估。(6)做好本校实施工作总结,督促指导乡村教师做好总结提升。4.参训教师职责(1)认真参加诊断示范,找准自身课堂教学突出问题,明确研修目标任务,制定个人研修计划。(2)认真参加研课磨课,借鉴示范课例,优化教学设计,及时将培训所学用于课堂实践,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3)积极参与“说课、上课、评课”和“微课例、微案例、微故事”展示活动,提炼生成个人代表性成果。(4)认真进行个人总结,梳理经验、反思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八、纪律要求“国培计划”送教下乡项目覆盖面广、参训人数多、工作量大,教师进修学校、承办学校和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切实加强对培训项目全过程的管理。1、确保人数。要按照培训项目的要求和分配名额落实培训对象,督促名额通知到人、准时参训,确保学员报到率达到100%。2、严肃纪律。要加强培训学员教育,要求学员做到自觉遵守各项学习制度、培训纪律,服从管理。学员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学习流程认真完成每个环节的培训任务。送教培训期间,不得随意请假、旷课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