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其它相关论文-参照群体下流动儿童的身份意识及成因.doc_第1页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参照群体下流动儿童的身份意识及成因.doc_第2页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参照群体下流动儿童的身份意识及成因.doc_第3页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参照群体下流动儿童的身份意识及成因.doc_第4页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参照群体下流动儿童的身份意识及成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参照群体下流动儿童的身份意识及成因摘要:在回顾身份意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利用南京某民工学校的实地调查资料,力图勾勒在不同参照群体下流动儿童身份意识的可能架构,并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流动儿童的身份意识是在内外部因素交互作用下建构而成的,外部因素包括制度衍生的群体差别、外群体的态度与行为,内部因素包括刻板印象的内化与强化以及提高自尊的动机驱使。关键词:流动儿童;参照群体;身份意识;影响因素Abstract:Basedonareviewofidentityconsciousnesstheories,thispaperattemptstogiveanaccountofthefloatingchildrensidentityconsciousnessindifferentreferencegroupsbyinvestigatingaNanjingschoolforfloatinglaborschildren.Theanalysisshowsthattheidentityconsciousnessoffloatingchildrenisconstructedontheinteractionofinternalandexternalfactors.Theexternalfactorsincludegroupdifferencesderivedfromthesystem,theattitudesandbehaviorsoftheoutgroup;theinternalfactorsincludeinternalizationandstrengtheningofthestereotypeandmotive-driveforincreasingself-esteem.Keywords:floatingchildren;referencegroup;identityconsciousness;influencingfactors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流动农民不再以“单枪匹马”而是以“拖家带口”的方式进入城市务工或经商,家庭化、移民定居趋势逐步扩大,而该群体中儿童所占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五普”数据显示,占流动人口总数13.78%的流动儿童已达1410万,其中农业户口占到70.9%。同时,对于居住时间的分析发现,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城市的居住属于“长期居住”而非“短暂停留”1,流动儿童已逐渐成为新生的流动大军。对新生流动大军的关注主要集中于教育权的平等获得、民工子弟学校的合法性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可以通过诸如政策、资金等人为方式逐步予以解决,目前更需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是,流动儿童今后将在哪里生活?如果说年长的流动农民出于“生活预期”、“生命周期”等制度性或客观性因素而将返回农村2,那么,对于既没有乡土社会生活记忆,又没有农业生产经验的流动儿童来说,会像父辈一样“叶落归根”吗?若返回故土,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若定居城市,他们又将如何看待自己在城市中所扮演的角色?能够顺利地融入城市社会吗?若不能,会不会产生类似第一代中较为年轻的新生代的“问题民工”呢?基于上述疑问,需对流动儿童的身份意识予以高度关注,因为不同的身份意识可能形成与城市社会不同性质的互动。若流动儿童认定自己同城市儿童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其可能会更倾向于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社会;而认为自己仍是乡土社会成员时,可能只将城市社会作为“寄居地”,甚至会排斥这种融入。此外,如果流动儿童感知到城市居民的否定性评价,可能会对其心理造成巨大伤害,进而影响其与城市社会关系的思考及行为取向。二、身份意识的研究所谓身份意识,也可称为社会认同,是个体对自身在社会结构中位置的一种感知。社会认同论者认为,对社会行为的解释不能单从个体心理中寻求答案,还需研究人们是如何构建自己和他人的身份3。最经典的定义来自1978年泰弗尔的观点:社会认同是一个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它来自于对他在一个社会群体(或许多群体)中成员身份的知识,连同与那种成员身份有关的价值和情感方面的意义4。身份意识产生的一个必要前提是“我群体”与“他群体”的存在,没有“他群”意识也就没有“我群”意识的产生。只有当两群体间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互动并感觉到彼此间存在一定差异时,身份意识才会凸现。换句话说,身份意识是处于群际交往的场景中的个体如何给予自己定位5。默顿认为,相同的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并不必然形成共同的身份意识并采取一致行为,是否能产生共同意识和行动还取决于各自所选择的参照群体是否一致6385-444。这样,通过内、外群体特征的比较,个人能够获得有关自己群体地位与价值的理解。按照皮亚杰所划分的形式运算阶段,处于青春期早期的流动儿童,已经能够脱离具体的物或情境用符号进行抽象思维,同时主观世界开始逐步建构,形成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7。因此,对于生活在城市空间的流动儿童来说,他们能够接触到不同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群体,并借助更多的参照系来审视自己的身份意识。在此,我们将试图勾勒出流动儿童在不同群际比较中身份意识的可能框架,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三、不同参照群体下的身份意识本文所用资料来源于第二作者在南京市H民工学校初二学生所进行的为期13周的义教活动。在此过程中,作者以“我的”半命题作文形式收集相关信息,根据作文内容和平日观察,选择较为典型的学生进行深入观察与访谈,并与学校老师进行多次交流,在义教结束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中选择民工学校的流动儿童、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城市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可能的参照群体,询问他们感觉与这三个群体“一样”还是“不一样”及原因。由于问卷是课堂讲解作答,当场收回,因此所获得的69份问卷全部有效,分析结果见表1,其中笔者根据实际填写内容对“原因”部分进行了整理分类。总体来看,当依次与其他民工学校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城市儿童相比时,选择“一样”的比例分别为48.5%、20.3%、16.7%,呈递减趋势;选择“不一样”的比例分别为19.9%、36.2%、45.5%,呈递增趋势。可见,调查对象更多的将民工学校的流动儿童作为内群体,而视城市儿童为差别最大的外群体。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三种比较中回答“不知道”较为稳定且比例较高,各为32.4%、43.5%、37.9%,可见占到三分之一的调查对象对其隶属群体或理想中的群体认知处于模糊状态。1.与民工学校的流动儿童比较与民工学校其他流动儿童比较时,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性特征,即他们中有36.4%认为都是外地人,27.3%认为都是农民工子女。前者更多体现的是地域趋同,后者则凸显制度身份,二者所依据的都是其家庭或父母所具有的特征。然而,分析“不一样”的原因时,则很难找出共同点,笔者将其较牵强地分为性格、学习、语言、家庭,可见显现更多的是调查对象自身的个体特征。可见,城乡二元体制下所形成的社会特征成为流动儿童与其他本群体成员(其他民工学校的流动儿童)进行比较的依据,这在深度访谈中也有所表现:问:你感觉和他们(民工学校的流动儿童)是一样的吗?答:是的,有的时候就是因为感觉是一样的,所以感觉和他们吵架很害怕。问:是不是感觉连他们都处不来,觉得很孤单?答:是的。(情绪很低落)当流动儿童与其认为的本群体成员,发生摩擦时,会有孤立无缘的感觉。访谈还发现,很多流动儿童虽没有与城市居民有实质性的接触,但却形成较为一致的刻板印象,认为他们必定会歧视自己,这也是由于将自己视为外来人群体的组成部分,从而内化了其他群体成员的感受。2.与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比较以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为参照群体时,则发现其描述共性的标准有所变化,虽然仍有57.1的流动儿童是在制度派生出的社会特征中找寻共性标准,但另有35.7%将相对包容性更强的社会性特征即“都是学生”作为共性标准。另一方面,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