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立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境界-北中医禅学社第二.ppt_第1页
“不立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境界-北中医禅学社第二.ppt_第2页
“不立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境界-北中医禅学社第二.ppt_第3页
“不立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境界-北中医禅学社第二.ppt_第4页
“不立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境界-北中医禅学社第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立文字” 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境界,BUCMzen 20131128,中国文化的结构关系,三教九流混元图,虎溪三笑图,三教九流混元图是唐代少林寺“圣教碑”背面的图;庐山东林寺的虎溪三笑图被列为国宝,曾一度流失海外,但现在通过各种资料也能看到。,三教九流混元图一直未受人们重视。画的正面是布袋和尚,脸比较宽,身材比较胖,肚子也比较大,两手这样扶着。左边是位头戴儒冠的老者,从画面来看是面对右边的侧脸像。右边是一位道者,也是一个侧脸像。这两个像的面部正好处理在布袋和尚的脸上。三个人有两个侧面、一个正面,看起来合成了一个人。这在历史上曾经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甚至有人将其作为一个称为“三教归一”的外道门派的传承祖师图。 这张图表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人的本性。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的本性包含了多少内容?包括了多少宗教,多少文化?为什么说儒家和道家都能与佛家融合在一起?,明代嘉靖四十四年,有位文化名人对三教九流混元图作了一篇图赞:“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农流务本,墨流备世,名流责实,法流辅制各有所施,一以贯之。” 由于唐代的圣教碑与这幅画,这篇图赞也有一定影响。它表达了一个观念:佛教追求明心见性;道家追求长生不死,但并不是表面形式,而是对性命之学的长保、性命本质的清净无为;儒家是明确了伦理关系。 这幅图将佛、道、儒、墨、法各家的观念,尽可能地融合归一。从中国文化的佛教板块而言,笼统地融合、归一并不简单:有的是可称为“宗教”的文化,可用宗教的方法去归纳;有的似乎没有那么严谨。但从古而今,中国文化这种自然走向融合、和谐的趋势还是很明显。在这些文化潮流中,要关注的是:中国文化的最基本单位,或说基础是什么?,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就社会伦理结构而言,中国文化采取儒家的思路最多,如“仁、义、礼、智、信”。尤其明成祖提出:“建国不以诸家之学,还是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纲常之道来治国。” 经过历朝历代,为何帝王最终还是选择儒家?这里有很深厚的原因,即中国文化的基本共性:不论是佛教的见性、道教的保命,还是儒家的明伦,根本上讲,文化的根髓还是根植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最小单位中。,中国人以家庭为社会的最小单位,中国文化是以“家文化”为基础,国家也是如此。“国家”为什么带个“家”字?治国如治家。文化可以传承,人心可以集中,并且向下分散。从总体结构来说,自古以来,还是以“家国文化”为根本秩序向下传承。所以,在诸子百家中,最着重“家国伦理”的儒家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包括政治的管理、人才的培训和基本教育的实施。,这些最终形成一个基础框架:要谈避世,清静无为,山林修道,这套理解是道家的;从世间伦理的基础来说,是儒家;后来还有传入中国的佛教。三足鼎立的中国传统文化框架形成了。 这个框架是后来三教九流混元图的思路根源。因为有文化背景在这里,所以得到各方的推进与宣传,这幅画也就这样形成了。像刚才所提的“三教归一”等一些小修行教派,也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第二幅是描绘东林寺“虎溪三笑”的图卷。主人翁有三位:中国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儒文化大家陶渊明,以及当时庐山名著一时的道家修行人陆修静。,为什么叫作“虎溪”三笑图?据传,东林寺门口有条小溪,慧远大师在时,小溪附近常有老虎出没。有时,老虎看到寺院里大德在讲经说法,就蹲在小溪边远远地倾听法音。老虎非常倾慕慧远大师的道德,大师到溪边散步时,它常尾随而行。后来,这条小溪就被起名为“虎溪”。东林寺的净土宗白莲社,一百二十多位高贤在其中修行,虎溪从旁流过,隔开世俗喧嚣,让他们得到清净。虎溪成为了东林寺边界的象征。 慧远大师虽与陶渊明、陆修静往来很多,但他是一位深居简出的人。在大师的传记中记载:他三十年不出虎溪。陶渊明和陆修静经常来找他,谈一些修道之理。他们志在山野,绝少谈当时的社会和政事。无论如何探讨,大师都不出虎溪。有一次,他们聊完后,大师送陶渊明和陆修静,谈着谈着,一脚踏到虎溪桥上了,陶渊明和陆修静就提醒:“大师,虎溪了!”三人相视而笑。所以叫“虎溪三笑图”。,这两幅画或隐或显地表达了一些主张, 即佛教正见与中国传统文化结构的关系 水涨船高,道德经奠定了以道为尊的中国传统文化总体格局,使中国文化具备了承载外来及后起思想的宽容度。佛教传入中国后,道家与儒家思想都相应地调整了传承格局。佛教在融合汉文化的同时积极地与道家、儒家文化和谐共生,焕发新枝。后汉牟融的理惑论、宋代契嵩大师的辅教篇、张商英的护法论、元刘谧的三教平心论、明朱元璋的三教论及释道论都站在融合三教的角度,强调以道为尊,而心为道之源,且“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故三家同源乃是三教以及社会大众应当承认的公理。,憨山大师云:“三教圣人所同者心、所异者迹也。以迹求心,则如蠡测海;以心融迹,则似芥含空。心迹相忘,则万派朝宗,百川一味。”又云:“不读春秋,不能涉世;不读老子,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在漫长的文化融合历程中,三家思想已然血脉相连,彼此尊重而无相互引夺,自他默契而潜相秘护。,直至明末,西方新教改革开始,其宗教哲学影响扩及中土,试图改变中国以道为尊的文化格局,而发展以人为尊的西方价值观,终至拉拢儒家而直接攻击释、道两教。当时四大师据理反诤,融合三教,赢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巅峰成就。 现代社会,欧风东渐,慧日西沉,三教聚首,旧猷重叙,于文化、于国家、于宗教,时节因缘,正当适时。,行其所知 中国最后的儒家梁漱溟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仁义”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推估财货),圣也;入先(身先士卒),勇也;出后(殿后),义也;知可否(决策),智也;分均(均利益),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有也。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真正的仁义,尚且落在人情难以超拔,假仁义,则更为先圣前贤所顾虑。假仁义的产生,甚至与圣贤有直接的关系,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道德经有“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看来,假仁义多以圣人的虚名做招牌,于是,老子很多地方,是将仁义贤圣一起否定,施以这样的恶辣犍椎,恐怕也都是无可奈何的举动。,仁义给人带来这么多的问题,当年孔老夫子真是如此倡导的吗?不一定。梁漱溟先生说: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志气很大,很豪放,不顾外面;狷者狷介,有所不为,对里面很认真;好像各趋一偏,一个左倾,一个右倾,两者相反,都不妥当。然而孔子却认为可以要得,因为中庸不可能,则还是这个好。其所以可取处,即在其各自生命真处发出来,没有什么敷衍迁就狂狷虽偏,偏虽不好,然而真的就好这是孔孟学派的真精神真态度。”,此期佛教中观见与中国传统文化对话的盛大法筵,希望借中观见以逐句诠释道德经的形式,在道、儒两大文化道统奄奄一息的中国社会,借助佛教智慧,对于复兴道、儒两家文化道统起到些许的作用,并且进而推动中观见在华夏传统文化土壤上“落地”,我们以此向西天、东土两大圣人寻求智慧!,“不立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最高境界,中国文化以六祖应世而满盘皆活,而朱熹以后则全盘皆滞,钱穆先生说: “在后代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有两大伟人,对中国文化有其极大之影响,一为唐代禅宗六祖慧能,一为南宋儒家朱熹。 自佛教传入中国,到唐代已历四百多年,在此四百多年中,求法翻经,派别纷歧。积存多了,须有如慧能其人者出来完成一番极大的消的工作。他主张不立文字,以心印心,直截了当的当下直指。 这一号召令人见性成佛,把过去学佛人对于文字书本那一重担子全部放下。如此的简易方法,使此下全体佛教徒,几乎全向禅宗一门,整个社会几乎全接受了禅宗的思想方法和求学路径,把过去吃得太多太腻的全消化了。,真实的中华文明核心,一旦转入教条体系,则当然不是中华文明的本色。虽然藏传或南传菩提道的修道次第是充满严整逻辑思辨诱惑的真切道理,但汉传文明真切应用,自先秦老庄到后来佛教的载道之言,一直都不是积而不化的,历来都不把逻辑思辨之培养放在第一位,并不接受烦琐哲学对于入道行动的长期裹挟。反而,特别强调对于逻辑思辨的解构,汉文化的重心在“抓重点”,所以道德经中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一旦进行无义戏论般的推论、比拟和寻思,则早已进入与道无关的操作了。老子还进一步地指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在这样一种文化基础中培养锻炼出来的中国人,要求其一心扎在禅定解脱的严密道次第范畴之内进行修学,这是不太现实的,中国人历来只将逻辑思辨放在“术”的范畴之内。 更何况,四禅八定静虑无色等相关修为,多数是外道的共法,并非佛法之核心。汉传佛教历来都在谨防对外道法形成执着,因此才形成僧肇大师对魏晋时期所形成的六家七宗“相似佛教”的严格审察,汉传佛教是从这样的历史教训中走过来的,所以尤其重视“抓重点”。,佛陀当年的言教中,修行的事,沿“戒、定、慧”之道进修,压服与断除烦恼是十分简洁而又实用的。 而在后续大师们佛法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出于体系建设的完整性、防御外道的紧密性、教义思想的完善性等多方面考虑,有些道次第系统建设得异样细密。在实际的修行过程中,很多时候是螺旋上升的态势,因为宿缘不同,一些所谓“必要次第”在实用时,并不一定都需要。更何况很大部分只是“说法次第”,不是“实修必要”。事实上,即便在佛陀当年,也有对与修行并不关联的问题不予作答的案例,如不答“十四难问”。 当前,由于法义宣讲者的个性与习惯等原因,很多发挥与修行状态并无关联。对于以上可有可无的种种“非绝对必须”,六祖及后来禅宗所采取的手段,一律都是以“无法门、非文字”予以消化。,因此,严谨道次第的“合理性”与对于不现实逻辑思维执着的“危险性”是同步的,次第越严密,思维者越容易对自己“现实情况不在道上”的客观情况失察(失去觉察),而让自己“甘以文字工作为业”,这一点,似乎是作为凡夫的大多数人所习惯的,当然也是人类惰性的一部分。 中国历史早有明鉴,赵括“纸上谈兵”的公案是最好的历史教训,“道次第”的合法性光环背后,最容易让人甘当赵括,而形成“普天下非赵括无以谈兵”的文化闹剧。时值今日,真是“天下赵括知多少”?事实上,中华文明从不如此追慕浮表,历来将“务实与内省”作为文化活动的起点功夫,修行的态度则更是如此。,这不得不让我们再次审视道次第“确定”背后的“不确定性”,法义的应机演化、善根的难以确知,法无定法的经教,一再提示以不立文字来应对所有不确定性的合理性与巧妙之处。 金刚经云:“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柳公权书金刚经,当前,恢复中国人对于中华文明的文化自信,成为重要的时尚主题,可是,文化自信是难以用隔越文化和佛法基本传承的方式凭空建立的,也不可能在道次第所形成的“刻板概念”甚至“新的教条”扭曲下得以建立的,道次第绝非唯一的“道”,执理废事的问题必须要关注。 何况,人的根基更非可用道理框死的“定法”,大众根基是不好说的,必须给予宽松无积滞的运用空间,才能使其灵活准确地选准自己相应的法门。“无门”所“无”掉的,只是进入法门的障碍,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最合理、最精确、最适宜的门。“道次第”虽然可使我们在心理上获得归宿感,可求道者不光是来找感觉的。,禅宗作为教外别传的法门,如同跨越九乘次第而最后无需次第的阶次,再要求它来接受次第,不异于手持金饭碗讨饭,并大赞金碗不如瓦片之有价,真的是不识货。禅宗历来就是中国汉传佛教特质所在的宗派,六祖大师以后的禅门,皆以般若经典为宗依,以“无门”为门径,用“以楔出楔”作下手方便。 禅门毫不留情地斩断了任何刻板概念的生起来源,因而只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时时勿忘无次第。禅宗以般若为依据,再再参寻,虽也不易,而一旦见性则直趋上品。从而放弃了对于外道共法的任何可能性倚仗。反过来讲,很多自以为在内道系统中修行而不关注般若心性本质的修行人,不光道次第方面不如外道,其对于天天日用的亲切心性本质,居然一点追求都没有。,在禅宗的门下,不再允许修行者将明心见性预设成为遥远的事,以任何理由所进行的上述预设都是绝对不允许的,这是最务实的做法,因为释迦牟尼佛以其二十七年的反复宣说,都在试图令所有弟子明白:一切善恶本性都是般若,直面本性,大众都是佛。而道次第的绝对性预设,给人带来的第一心理影响就是:明心见性是遥远的事。此一预设拉远了修行者与真心之间的距离。,六祖大师应世以来,禅宗严格遵循般若经“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的佛教。当时中国宗教与文化的满盘皆活,妙就妙在其“上善若水”,荡涤一切形式,滋养一切、助长一切、生发一切、成就一切,给予最为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