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供给量预测》PPT课件.ppt_第1页
《土地供给量预测》PPT课件.ppt_第2页
《土地供给量预测》PPT课件.ppt_第3页
《土地供给量预测》PPT课件.ppt_第4页
《土地供给量预测》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四章 土地供给量预测 第一节 基础数据预测,第一节 基础数据预测,一、预测和预测程序 (一)预测概念,预测是根据过去和现在已知的情况,弄清事物发展规律或趋势,并据此对将要发生,而目前又不明确的事物或过程作预先的估计和推测。 预测一般分为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和组合预测。,第一节 基础数据预测,一、预测和预测程序 (二)预测程序,1、明确预测目的,确定预测对象、内容和目标。 2、收集和分析预测资料。 3、选择预测方法。 4、开展预测。 5、评定预测结果。,二、人口预测,人口结构、 规模、分布,消费结构 消费总需求,产业结构 产业规模,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规模,基本的目标:确定未来人口的总数及其年龄、性别构成,人口自然增长率,劳动适龄人口的增长率等。 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人口预测主要对规划期内的指定年份以及规划期末的总人口、总劳力以及人口的有关构成等作出测算。 主要的人口预测方法:自然增长法 、劳动平衡法 、线性回归法等。,二、人口预测,(一)人口自然增长法 1、前提条件 规划区内的人口数基本按一定的比例增长,并假定今后仍按此平均增长率继续增长下去。对预测结果的精度要求不高。 2、适用范围:总人口预测、城镇人口预测。 3、计算公式,K 1,P0某一阶段末人口总数; N0某一阶段初人口总数; m该阶段的年数。,案例 某县1990年有100万人,1996年110万人。如1997-2000年人口增长速度保持1990-1996年的水平,2001-2005年、2006-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0.01和0.008的水平,机械净增长规模分别控制在1万人和2万人。请计算该县2000年、2005年和2010年总人口。,二、人口预测,解: 1990-1996年人口年均增长率:K=0.016 P(2000年)=110(1+0.016) 4 =117.21万人 P(2005年)=117.21(1+0.01) 5 +1=124.19万人 P(2010年)=124.19(1+0.008) 5 +2=131.24万人,二、人口预测,(二)劳动力平均法(劳动平衡法) 1、前提条件:各种人口资料齐全。有具体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2、适用范围:城市和城镇居民点人口预测。 3、计算公式: A基本人口:直接参加生产活动的劳动力数。 B服务人口:从事行政管理和服务性行业劳动力数。 C被抚养人口:未成年或丧失劳动能力和没有参加劳动的人数。,二、人口预测,(三)回归分析法 此方法目前不仅广泛适用于未来人口规模,也广泛适用于土地需求量预测。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是一元回归,也可以是多元回归。 一元回归(趋势预测法) 已知某县19491996年的人口统计数,若人口与时间呈线性关系,即建立线型,再代入x(时间t),即可推算出未来人口的数量。,二、人口预测,二、人口预测,1)直线性: 2)指数曲线: 3)二次抛物线: 4)三次以上多项式型: 此外,还可有:双曲线型: 幂指数型:,拟合直线方程 具体方法: (1)根据人口统计资料,将人口数和年代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绘出散点图; (2)根据散点图拟合曲线,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Y=A+BX Y规划年的人口数; A、B回归方程的参数; X预测年期,二、人口预测,(3)求解回归方程; Xi时间序列中的年度; Yi对应年度的人口数; (4)进行相关性检验; (5)预测规划期人口。,二、人口预测,举例用Excel进行线性回归: 邯郸市人口、耕地、城市化率,三、城市化水平预测 四、消费水平预测 五、作物产量预测,区域消费构成,消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不同类型土地需求量的预测。 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是决定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 居民消费预测方法 比较法:从时间上平推,从空间上借鉴; 收入法:以人均GDP计算,推算居民消费额。,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四章 土地供给量预测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和依据。因此,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必须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专题研究。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在一个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下,对区域内各种土地的利用类型、不同的利用方式及其质量、结构与布局、土地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等方面所作的分析。,一、概念和意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类型,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具有以下意义:,1、是土地生产潜力分析的前提。 2、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组成部分。 3、是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涉及较多的内容,要充分利用土地利用现状详查资料,并结合历史和统计资源进行分析。没有完成土地资源详查的地区,则充分利用土地概查和土壤普查资料。还必须结合外业调查,以及通过询问当地有关专家、管理人员和有经验的农民,对当地的主要土地利用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总结土地利用的经验和教训,找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目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 着重阐述和分析土地利用的地类数量、结构及特点。(全国有8个一级类(新3个),79个二级类(新15个); 通过与同类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横向比较,分析各类用地面积及结构形成的条件、基本特点和地区布局。 2、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进行历史性的纵向分析,并探讨这些变化的内外原因、变化规律及变化的合理性。 通过分析从时间的纵向角度反映土地结构变化的趋势。,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内容,3、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1)土地利用率:它是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是表示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资源潜力的指标。,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内容,(2)土地垦殖率:它是耕地面积与总土地面积之比,反映土地的开发程度及种植业的发展程度。,3、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3)农业用地率:是指大农业包括农、林、牧、渔各业用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反映大农业的发展程度。,(4)耕地复种率(耕地复种指数):是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其所占耕地面积之比,反映耕地的利用效率和程度。,3、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5)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土地的林业利用程度。,(6)载畜量:系指每平方公里草原所放养的牲畜头数,反映牧区草原利用程度。,3、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7)水面利用率:系指已利用水面占总水面面积的百分比,反映水面利用的程度。,(8)建筑容积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全部建筑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用以说明城镇土地利用程度。,3、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9)建筑密度:即建筑覆盖率,指一定建筑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用以说明建筑的分布的疏密程度及土地利用率。,农业用地的指标有:亩耕地功率数、亩耕地肥料施用量、耕地灌溉率等; 城市用地的指标有:资金集约度、产值占地率等。,4、土地集约经营程度分析,土地生产率是指现状土地利用水平下土地的生产能力,反映土地利用现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现状土地生产率分析,若与其他相同条件区域的生产率比较,可用以评价本区域生产率的高低;与生产潜力比较,可得出生产潜力的大小,为发展生产提供依据。 指标有:单位土地面积的社会总产值、净产值、纯收入等。,5、土地利用经济效果分析,主要是分析该地区土地利用中是否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条件,是否改善了环境条件。,6、土地利用生态条件分析,土地利用现状述评是对土地利用现状从量的分析过渡到质的认识的过程。它总结全区域土地利用特点和变化规律、找出土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今后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三、土地利用现状述评,以文字报告的形式,总结全辖区土地利用特点和变化规律,找出土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今后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一)基本情况概述 主要包括行政辖区、人口、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生态条件等。,(二)土地利用的特点和经验 (三)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这是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核心。如人地矛盾,各部门是否争地,结构是否失调,建设用地比例是否合理,土地利用的权属界线是否清晰,土地利用方式集约或粗放是否恰当,土地资源浪费现象(指占地多,产出少,土地生产率低,粗放经营现象,如低产耕地,低产果园,低产林,城乡居民点工矿占地面积过大等问题)等。,土地利用现状述评主要内容,(四)提出调整用地结构的设想 (五)提出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途径 (六)提出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建议,土地利用现状述评主要内容,如怎样控制占用耕地,怎样补充耕地,改良耕地,如何协调果业和粮食生产,怎样充分利用荒山荒坡,怎样加强城乡居民点用地管理等,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效率。,四、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要求 收集有关资料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报告、图件) 历年土地面积统计表; 人口、经济发展战略; 农业区划发展计划;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与统计资料; 城镇建设、工业发展、交通运输、能源等。,核实各类土地面积 突出地方特色 农区要侧重于耕地 林区牧区要侧重于林地和草地 经济发达的地区要把城镇、工矿、交通用地作为重点,四、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要求,五、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一、静态分析法 分析对象在某一时期或时刻的状况与特点。主要用于对基期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进行分析。,如耕地 耕地面积及其在全区土地总面积中所占的百分比; 二级地类面积及在耕地中的比重; 高、中、低产田的百分比; 辖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耕地地域分布利用上的差异; 本地种植业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五、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二、对比分析法 将不同地类的面积、构成与同类型地区或与有关更大一级区域平均值平均值进行比较。,三、动态分析法 运用多年土地统计资料,分析土地类型变化情况、特点规律和成因。,四、指标分析法 用特定的指标,反映土类利用的特点和状况,主要用于土地利用程度、经济效果的分析。,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四章 土地供给量预测 第三节 土地质量评价,一、土地适宜性评价,(一)概念 是指通过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属性的综合评述,阐明土地属性所具有的生产潜力,以及对于某种用途的适宜性及其适宜程度的评定。 是土地管理的基础,也是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依据,主要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一)评价系统 1、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评价系统 该系统由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和土地资源单位5级组成。 其中:土地潜力区为零级单位,以水热条件为划分依据,全国共划分9个潜力区:华南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区、云贵高原区、华北辽南区、黄土高原区、东北区、内蒙古半干旱区、西北干旱与青藏高原区。,一、土地适宜性评价,1、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评价系统,土地适宜类是在潜力区内划分,依据是土地对农林牧业的适宜性划分,共划分8个土地适宜类:宜农耕地类、宜农宜林宜牧土地类、宜农宜林土地类、宜农宜牧土地类、宜林宜牧土地类、宜林土地类、宜牧土地类、不宜农林牧土地类;,1、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评价系统,土地质量等:是在土地适宜类范围内反映土地的适宜程度。按农、林、牧各分三个等级。即一、二、三等宜农(宜林、宜牧),用1、2、3表示,第一位表示宜农,第二位表示宜林、第三位表示宜牧。如101,表示1等宜农不宜林1等宜牧,322表示3等宜农2等宜林2等宜牧。,1、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评价系统,土地限制型:是在土地质量等范围内按照限制因素种类及其强度划分。同一土地限制型内的土地具有相同的主要限制因素和要求相同的主要改造措施。 限制因素有坡度、土壤侵蚀、土壤质地、有效土层厚度、水文与排水条件、温度等。强度分别用1,2,3表示。 土地资源单位:由地貌、土壤、植被与土地利用类型组成。,2、FAO土地评价纲要评价系统,该系统有四个等级:适宜纲、适宜类、适宜亚类和适宜单元。 (1)土地适宜纲 适宜(S)和不适宜(N) (2)土地适宜级 适宜(S):非常适宜(S1)、中等适宜(S2)、临界适宜(S3); 不适宜(N):当前不适宜(N1)、永久不适宜(N2),2、FAO土地评价纲要评价系统,(3)土地适宜亚类 反映土地限制性的类别,用小写字母表示,如m表示土壤水分的限制性,e表示侵蚀性危险的限制性。S1下面没有亚类。 (4)土地适宜性单元 为适宜亚类的细分,用以表征亚类内的土地在经营管理和土地生产状况的差别。,2、FAO土地评价纲要评价系统,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程序,1、准备工作 2、土地用途的确定 3、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定 4、土地用途与土地质量的比配 比配是一种简单的过程,将适宜性等级界限与每一评价单元土地的条件相比较。 5、土地适宜性等级的确定 6、提交评价成果,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程序,某种土地用途的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二、土地潜力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可分为土地利用潜力评价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以土地的适应性、限制性、保护、改造的措施来划分土地等级;土地生产潜力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所具有的潜在生产能力和提供效用的能力。 是分析土地的各种自然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综合作用对土地生产潜力的过程。,三、土地的人口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入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 它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土地生产潜力,一是营养水平和人口数量。,以粮食为标志的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公式可概括为: P=Y/L 式中P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可承载人口数量; Y总产量; L人均生活水准量。 Y=Y1S1+ Y2S2 +YnSn Y1,S1分别为一等地(或类型)单位面积的产量与面积; Y2,S2分别为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