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的基本功能》PPT课件.ppt_第1页
《物流的基本功能》PPT课件.ppt_第2页
《物流的基本功能》PPT课件.ppt_第3页
《物流的基本功能》PPT课件.ppt_第4页
《物流的基本功能》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流的基本功能,教学目标,关键词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正确把握物流的七大功能,并且掌握一些使得功能合理化的方法,对物流科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科学理论打下基础。,物流(Logistics)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2 物流的基本功能,2.1运输 2.2仓储 2.3装卸搬运 2.4包装 2.5流通加工 2.6物流信息 2.7配送 习题与思考题,2.1 运输,2.1.1运输的含义 运输是人和物的载运及输送,也就是使用交通工具或者设备将旅客和物资从一个地点运送到另一个地点,实现人和物资空间上的转移。 物流中的运输专指“物”的载运及输送。它是在不同地域范围间(如两个国家、两个城市、两个工厂之间,或一个大企业内相距较远的两车间之间),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对“物”进行空间位移。,2.1.2运输方式及其优缺点 2.1.2.1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是利用机车、车辆等设备沿着铺设好的轨道运送物资的一种方式。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批量且低价值货物的运输。 铁路运输的优点:受天气影响较小,安全,中长距离运货运费低廉,运输批量大,可以高速运输,节能。 虽然铁路运输具有这些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短距离货运,运费昂贵;运费没有伸缩性;货车途中作业需要较长的时间,因而增加货物的在途时间;一般不能实现“门到门”运输,除非托运人和收货人均有铁路支线;车站固定,不能随时停车,即灵活机动性较差;物资滞留时间长,不适宜紧急运输;原始投资较高,建设周期长。 2.1.2.2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的运输工具多样,可以是人力车、畜力车、拖拉机、汽车等,但主要是指汽车运输。公路运输最适合承担短距离且运量不大的货运任务。近年来,我国公路运输业快速发展,运量和周转量也有很大增长。,公路运输的主要优点包括:公路运输具有灵活性;公路运输方式的灵活性,决定了其运输生产点多、覆盖面广的特点。此外,公路运输在零担运输方面具备强大优势。运输速度快,易于装卸,适应性强;近距离运输成本较低;汽车运输的投资少,收效快。 公路运输也存在着一些缺点:运输费用较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高;气候适应性较差,运行的持续性较差;运量受运输工具的限制较大,并且容易污染环境,发生事故等。 2.1.2.3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既是一种古老的运输方式,又是一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 从水路运输方式看,水路运输可分为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两大类。海洋运输又可分为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两类。 水路运输的优点是:运量大,运输能力几乎不受限制;占地少,节省资源。由于水路运输的航道主要是利用天然的河、湖、海,除建设港口和购置船舶外,海上航道几乎不需投资,因此,此种运输成本最低;并且水路运输的基本建设投资少,见效快。 但是,水路运输也有一些缺点,表现为:速度慢;难以实现“门到门”运输;受自然条件,如航道、气候、潮汐等条件的影响和限制比较大。,2.1.2.4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是用飞机或其他航空器进行运输的运输方式。航空运输的单位成本很高,因此,主要适合承担运量较少,运距长,对时间要求紧,运费负担能力较高的货运任务。大致分为两类物资:一类是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强的物资,如贵重设备、高档产品等;另一类是紧急需要的物资,如救灾抢险物资等。 航空运输之所以能在短短半个世纪内得到快速的发展,与其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航空运输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速度快 (2)机动性大 (3)舒适、安全 (4)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航空运输的主要缺点:飞机机舱容积和载重量都比较小,运载成本和运价比地面运输高;气候条件对飞行的限制影响了飞行的正常核准性;难以实现“门到门”运输。此外,航空运输速度快的优点在短途运输中难以充分发挥。,2.1.2.5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物资在管道内借助高压气泵的压力往目的地输送物资的运输方式,其原理相当于自来水管道将水输送到各家各户。管道运输的工具本身就是管道,是固定不动的,只是物资本身在管道内移动,它是运输通道和运输工具合二为一的一种专门运输方式。 管道运输作为一种独立的重要的运输方式,其特点主要有:运输管道与运输工作合一;高度专业化,适于运输气体和液体物资;永远是单方向运输。 管道运输的优点有:不受地面气候影响并可连续作业;运输的物资不需包装,节省包装费用;物资在管道内移动,货损货差率低,如管道运输石油时,可大大减少石油在装卸车过程中的挥发损耗和环境污染;能耗少,成本低,运量大;单向运输方式,无回程空载问题;安全可靠,无污染;管道可以走捷径,运输距离短;运输工程量小,占地少;经营管理比较简单;建设速度快。 当然管道运输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主要有:运输物资过于专一,仅限于液体、气体或者浆状物资;永远是单向运输,机动灵活性小;一次性固定投资大。,2.1.3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2.1.3.1运输合理化的含义 由于运输是物流中最重要的功能要素之一,物流合理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运输合理化。物流的合理运输,指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物资产品的运输活动。 2.1.3.2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 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很多,起决定性作用的有五方面的因素,称作合理运输的“五要素”: (1)运输距离 在运输时,运输时间、运输货损、运费、车辆或船舶周转等运输的若干技术经济指标,都与运距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运距长短是运输是否合理的一个最基本因素。 (2)运输环节 每增加一次运输,不但会增加起运的运费和总运费,而且必须要增加运输的附属活动,如装卸、搬运、包装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也会下降。而减少运输环节,可以促进合理运输。,(4)运输时间 运输是物流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的环节,尤其是远程运输,在全部物流时间中,运输时间占绝大部分。所以,运输时间的缩短对整个流通时间的缩短有决定性作用。 (5)运输费用 运费在全部物流费中占很大比例,运费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物流系统的竞争能力。实际上,运输费用的降低,无论对货主企业来讲还是对物流经营企业来讲,都是运输合理化的一个重要目标。运费的判断,也是各种合理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的最终判断依据之一。 从上述五方面考虑运输合理化,就能取得预想的结果。要实现运输合理化,就要减少不合理运输,即减少空驶、重复运输、无效运输、对流运输、倒流运输、迂回运输、过远运输等。运输合理化的原则是运作成本降低、货损率降低、无用功降低、缩短运输时间、线路安排科学等。,2.1.3.3运输合理化的措施 围绕上面所提到的几点原则,长期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和创立了不少运输合理化的途径,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取得了效果,汇集如下: (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求得合理化 (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 (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 (7)“四就”直拨运输 (8)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 (9)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返回,2.2 仓 储,2.2.1仓储的含义 仓储是指利用仓库存放、储存和保管物资,并根据需要交付使用的活动。仓,即仓库,是为存放物品而设置的建筑物或场地。储,则是指对物品进行收存、管理、交付使用等行为。 仓储是现代物流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之一,是重要的物流节点。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随着生产的发展,这些矛盾还在进一步扩大,通过简单的仓储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再生产的要求。 研究发现,精心组织仓储活动,拓展各部门、各生产单位之间相互交换产品的深度和广度,流通过程中在数量上不断加以集散,在时间和地域上进行合理安排可以解决以上矛盾。 通过搞活流通,搞好仓储活动,能发挥仓储活动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克服部分商品生产有季节性和消费无季节性,或生产无季节性而消费有季节性的矛盾,以及克服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在商品生产与消费地理上的分离,从而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2.2.2仓库的主要作业 2.2.2.1入库作业 物品入库作业是仓储作业的第一步,也是仓储作业管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后面的在库、出库作业管理能否顺畅与方便。 入库作业的基本业务流程包括:入库申请、编制入库作业计划及计划分析、入库准备、接运卸货、检查入库凭证、物品验收作业、办理交接手续、处理入库信息、生成提货凭证(仓单)等。 2.2.2.2在库作业 物品经过验收入库后,便进入物品的在库作业管理阶段。它是仓储作业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物品出库作业的基础。 物品的在库作业管理主要指对在库物品进行合理的保存和经济的管理。在消费的个性化时代,在库作业的观念也由“存”变为“流通”,因此在库作业不仅仅限于货位的区分、堆码、苫垫等传统的、基本的作业形式,更重要的是应配合流通需要进行物品的流通加工等增值作业。 具体内容包括:货位合理安排,物品保管货位编号,物品正确堆码和苫垫,物品的保管、流通加工、盘点、损耗控制和库存管理等。,2.2.2.3出库作业 物品出库作业是仓储作业管理的最后一步,也是仓储作业管理的重要环节。物品出库是仓储经营人根据存货人或仓单持有人所持有的仓单,按其所列物品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项目,组织物品出库的一系列活动。 如果要对出库作业活动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就需要掌握出库作业的基本业务流程,出库作业的基本业务流程包括:出库凭证审核,出库准备(拣货、补货、配货、加工、包装),出库验收,出库点交与销账,装载上车,物品发运,清理,退货处理等作业。,2.2.3储存合理化的措施 2.2.3.1储存合理化的概念 储存合理化的含义是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储存的功能。储存的功能是对需要的满足,实现被储物的“时间价值”,这就“必须有一定储量”。 但是,储存的不合理又往往表现在对储存功能实现的过分强调,因而是过分投入储存力量和其他储存劳动所造成的。 所以,合理储存的实质是,在保证储存功能实现前提下的尽量少的投入,即用最小的成本完成储存任务,并且不影响作业的连续性。 2.2.3.2储存合理化的主要标志 (1)质量标志 (2)数量标志 (3)时间标志 (4)结构标志 (5)分布标志 (6)费用标志,2.2.3.3储存合理化的措施 (1)进行储存物的ABC分析 (2)在形成了一定社会总规模的前提下,适当集中库存 (3)加速总周转,提高单位产出 (4)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 (5)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 (6)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 (7)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 (8)采用现代储存保养技术 (9)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储运装备一体化的方式,返回,2.3 装 卸 搬 运,2.3.1装卸搬运的含义 2.3.1.1装卸搬运的概念 在同一地域范围内(如车站范围、工厂范围、车间内部、仓库内部等)以改变“物”的存放、支承状态的活动称为装卸,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的活动称为搬运,两者合称装卸搬运。 习惯上,物流领域常将装卸搬运这一整体活动称作“货物装卸”,在生产领域中常将这一整体活动称作“物料搬运”。实际上,活动内容都是一样的,只是领域不同而已。 2.3.1.2运输与搬运的区别 运输、搬运都是物流的功能,并且都可以发生位置的转移,两者是量变到质变的关系,中间并无一个绝对的界限。运输与搬运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待: (1)两者之间的活动范围不同 (2)使用劳动工具不同 (3)两者之间的活动目的不同,2.3.2装卸搬运的作业类别 2.3.2.1按装卸搬运实施的物流设施、设备对象分类 按该标准装卸搬运可分为仓库装卸、铁路装卸、港口装卸、汽车装卸、飞机装卸等。 仓库装卸配合出库、入库、维护保养等活动进行,并且以堆垛、上架、取货等操作为主。 铁路装卸是对火车车皮的装进及卸出。 港口装卸包括码头前沿的装船,也包括后方的支持性装卸。 汽车装卸一般一次装卸批量不大,由于汽车的灵活性,可以少或根本减去搬运活动,而直接、单纯利用装卸作业达到车与物流设施之间货物过渡的目的。 2.3.2.2按装卸搬运的机械及机械作业方式分类 按该标准装卸搬运可分成使用吊车的“吊上吊下”方式,使用叉车的“叉上叉下”方式,使用半挂车或叉车的“滚上滚下”方式,以及“移上移下”方式、散装散卸方式等。,(1)吊上吊下方式 该方式采用各种起重机械从货物上部起吊,依靠起吊装置的垂直移动实现装卸,并在吊车运行的范围内或回转的范围内实现搬运或依靠搬运车辆实现小搬运。 (2)叉上叉下方式 该方式采用叉车从货物底部托起货物,并依靠叉车的运动进行货物位移,搬运完全靠叉车本身,货物可不经中途落地直接放置到目的处。 (3)滚上滚下方式 该方式主要指港口装卸的一种水平装卸方式。利用叉车或半挂车、汽车承载货物,连同车辆一起开上船,到达目的地后再从船上开下,称“滚上滚下”方式。 (4)移上移下方式 该方式是在两车(如火车及汽车)之间进行靠接,然后利用各种方式,不使货物垂直运动,而靠水平移动将货物从一个车辆上推移到另一车辆上,称为“移上移下”方式。 (5)散装散卸方式 该方式对散装物进行装卸,一般从装点直到卸点,中间不再落地,是集装卸与搬运于一体的装卸方式。,2.3.2.3按被装物的主要运动形式分类 按该标准装卸搬运可分为垂直装卸、水平装卸两种形式。由于吊起及放下属于垂直运动,所以“吊上吊下”方式属垂直装卸。叉上叉下方式垂直运动不大而主要是水平运动,属水平装卸方式。 2.3.2.4按装卸搬运对象分类 按该标准装卸搬运可分成散装货物装卸、单件货物装卸、集装货物装卸等。 2.3.2.5按装卸搬运的作业特点分类 按该标准装卸搬运可分成连续装卸与间歇装卸两类。 连续装卸主要是同种大批量散装或小件杂货通过连续输送机械,连续不断地进行作业,中间无停顿,货间无间隔。在装卸量较大、装卸对象固定、货物对象不易形成大包装的情况下,适合采取这一方式。 间歇装卸有较强的机动性,装卸地点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主要适用于货流不固定的各种货物,尤其适于包装货物、大件货物,散粒货物也可采取此种方式。,2.3.3装卸搬运活性 装卸搬运的活性指从物的静止状态转变为装卸搬运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若易转变为下一步的装卸搬运而不需过多做装卸搬运前的准备工作,则活性高;难以转变为下一步装卸搬运,则活性低。 各类物品根据其存放状态的不同,其活性指数也不同,如表2-2所示。,表2-2 物品的活性指数表,2.3.4装卸搬运的合理化原则 由于装卸搬运作业仅是衔接运输、保管、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各物流环节的活动,本身不创造价值,还可能对物品的使用价值有所损害,所以应尽量节约时间和费用,在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方面,可遵循以下七项原则。 (1)省力化原则 (2)活性化原则 (3)顺畅化原则 (4)短距化原则 (5)单元化原则 (6)连续化原则 (7)人格化原则,返回,2.4 包 装,2.4.1包装的含义 2.4.1.1包装的概念 包装是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包装有两重含义:一是指盛装产品的容器及其他包装用品,即“包装物”;二是指把产品盛装或包扎的活动。 2.4.1.2包装的作用 人们的生活与生产都离不开包装,是因为包装具有多种作用。 (1)保护作用 (2)便利作用 (3)促销作用 (4)信息传递作用,2.4.2包装类型的划分 2.4.2.1按照包装在物流中的作用分类 (1)销售包装 销售包装又称商业包装,是直接接触商品并随商品进入零售网点与消费者或客户直接见面的包装,是以促进商品销售为主要目的的包装。 (2)运输包装 运输包装又称工业包装,是基本的包装形式,它是以满足运输、便于保管、保护产品为目的的包装。 2.4.2.2按包装的适用广泛性分类 (1)专用包装 专用包装是指专供某种或某类商品使用的一种或一系列的包装。采用专用包装是根据商品某些特殊性质来决定的。 (2)通用包装 通用包装是根据标准系列尺寸制造的包装容器,用以包装各种无特殊要求的产品。,2.4.2.3按包装的保护技术分类 (1)防震包装 防震包装是为了防止运输途中震动或者冲击造成的物品损伤而采取的包装方法。 (2)防潮包装 防潮包装是防止物品在流通过程中,因潮气侵蚀发生变质、潮解、锈蚀、霉变等现象的包装。 (3)防锈包装 防锈包装是防止金属等材料发生锈蚀现象的包装,可以采用防锈油或者气化性防锈剂。 (4)防虫及防鼠包装 防虫及防鼠包装是为了防止包装的物品被昆虫或者老鼠损害的包装。,2.4.2.4其他分类 (1)单个包装 单个包装也称为小包装,是物品送到使用者手中的最小单位。是用袋或其他容器将物品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包裹起来,并且印有对商品的标记或说明等信息资料。这种包装一般属于商业包装,应注意美观,能起到促销作用。 (2)内包装 内包装是将物品或者单个包装,或一个至数个归整包装,或置入中间容器中,为了对物品及单个包装起保护作用,中间容器内有时采用一定措施,比如在装手机、MP3的包装盒内放入泡沫纸。 (3)外包装 外包装是属于物品输送目的的包装,要起到保护作用并且考虑输送搬运作业方便,一般置入箱、袋之中,根据需要对容器有缓冲防震、固定、防温、防水的技术措施要求。,2.4.3包装合理化的原则 (1)包装的轻薄化 (2)包装的单纯化 (3)符合集装单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 (4)包装的机械化与自动化 (5)注意与其他环节的配合 (6)有利于环保,2.4.4包装的发展趋势 在社会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如何减少资源的消耗,如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当今各行各业关心的重点。 当今社会,物流及包装行业素质不断提高,包装材料多样化发展,包装设备与技术不断更新改进,人们都在大力倡导绿色物流。可以预测,绿色包装将是包装今后的发展趋势。 所谓绿色包装,就是指在包装设计、包装材料的应用等方面要充分考虑资源尽可能少的消耗,尽可能避免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包装。 绿色包装材料的种类有: 重复再用和再生的包装材料。 可食性包装材料 可降解材料。,返回,2.5 流 通 加 工,2.5.1流通加工的含义 流通加工是指在物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为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提高物流效率,对物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当商品生产到80%90%时,不再生产,等到流通领域再进行生产。流通加工其实就是商品在流通领域的生产活动。通加工与生产加工是有区别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象不同 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但生产加工的对象不是最终产品,而是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 (2)加工程度不同 流通加工大多是简单加工,而不是复杂加工,它是对生产加工的一种辅助及补充,而生产加工往往要使材料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3)实现主体不同 流通加工由商业或物资流通企业完成,而生产加工由生产企业完成。 (4)目的不同 流通加工以自身流通为目的,并且完善商品的使用价值,而生产加工是创造物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2.5.2流通加工的形式 流通加工的形式多样,不是用几段文字就可以完全概括的,这里介绍一些典型的形式。 (1)钢材的流通加工 钢材的流通加工包括圆钢、角钢、带钢、盘条、钢板等材料的剪、裁、切、割。 (2)木材的流通加工 木材的流通加工指将原木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加工成枕木、方材、板材、辅料、下脚料及锯末,使木料得以充分利用。另外,有时为了便于运输,将砍下的树进行修整、去叉、分段,便于放置于运输工具之上进行运输。 (3)水泥的流通加工 在水泥流通服务中心,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将水泥、沙石、水以及添加剂按比例进行初步搅拌,然后装进水泥搅拌车,事先计算好时间,水泥搅拌车一边行走,一边搅拌,到达工地后,用搅拌均匀的混凝土直接进行浇筑,客户可节省时间,简化手续。 (4)玻璃的流通加工 玻璃的流通加工指为了方便运输,提高玻璃的利用率,减少玻璃的边角下料,简化玻璃生产厂家的生产程序而进行的加工。,(5)食品的流通加工 食品的流通加工包括水产品、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流通加工。这种加工形式,节约了运输等物流成本,保护了商品质量,增加了商品的附加价值。 (6)服装、书籍流通加工 服装流通加工,主要不是指材料的套裁和批量缝制,而是在批发商的仓库或配送中心进行缝商标、拴价签、改换包装等简单的加工作业。 书籍的流通加工作业主要有简单的装帧、套书壳、拴书签以及退书的重新整理、复原等。 (7)组装产品的流通加工 组装产品的流通加工包括自行车、家具、玩具等的组装加工。可以将同类部件装箱,批量运输和存放,在商店出售前现组装。 (8)分装、灌装流通加工 分装、灌装流通加工包括化妆品的分装、药粉的分装、油漆的分装、各种油脂的分装等。比如强生的产品从国外进口而来,先采用大桶运进,再重新分装成一个个小瓶装。,2.5.3流通加工合理化的要求 2.5.3.1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概念 流通加工合理化是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不仅做到避免各种不合理化,使流通加工有存在的价值,而且做到综合考虑加工与配送、合理运输、合理商流等的有机结合。 2.5.3.2流通加工合理化的要求 要实现流通加工的合理化,就要避免各种不合理的流通加工现象,综合考虑流通加工与配送、运输、商流等之间的关系,对是否设置流通加工环节,在什么地点设置,选择什么类型的加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装备,做出正确抉择,使相关的各种要素实现有机的最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流通加工的积极作用。 根据国内的研究和经验,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加工和配送结合 (2)加工和配套结合 (3)加工和运输结合 (4)加工和商流结合 (5)加工和节约相结合,返回,2.6 物 流 信 息,2.6.1物流信息的概念 物流信息,是指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它是物流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生成的信息,一般是随着从生产到消费的物流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信息流,与物流过程中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各种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贯穿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是整个物流活动顺利进行所不可缺少的内容。,2.6.2物流信息的内容 物流信息包含的内容和对应的功能可以从狭义、广义两方面来考察。 从狭义范围来看,物流信息是指与物流活动(如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有关的信息。在物流活动的管理与决策中,如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路线的确定、在途货物的追踪、仓库的有效利用、订单管理等,都需要详细和准确的物流信息,如果没有有效的物流信息,运输管理、库存管理、订单管理等物流活动就不能顺利、正确地进行下去。 从广义范围来看,物流信息不仅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而且包含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商品交易信息是指与买卖双方的交易过程有关的信息。市场信息是指与市场活动有关的信息,如消费者的需求信息、竞争者或竞争性商品的信息、促销活动信息等。物流信息与商品交易信息、市场信息是相互交叉、相互融合,有密切的关系。 总之,物流信息不仅仅对物流活动具有支持保证的功能,而且具有连接整合整个供应链和使整个供应链活动效率化的功能。由于物流信息具有这些功能,使得物流信息在现代企业经营战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6.3物流信息管理的原则 (1)日常性原则 第一,物流信息管理的时空连续性。第二,物流信息管理的全员性。 (2)支撑性原则 物流信息管理不能为信息而信息,而是要充分发挥信息的支撑作用,协助企业分析销售状况、修正方案、制定物流策略等。 (3)管理性原则 第一,必须对信息进行有效管理,防止信息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出现。第二,要对信息进行分级管理。 (4)开放性原则 第一,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能让我们熟悉竞争环境,要尽可能多地开发信息源,使信息更丰富,更能反映当前的市场变革,使得企业不会盲目地做出决策。第二,企业必须要对信息数据库里面的信息进行优化、淘汰,去除冗余、无效甚至有误信息,防止数据库老化。第三,一定要对信息系统本身保持一种开放的状态,随时根据企业规模、企业的经营模式、企业物流战略进行动态的调整。 (5)成本最小原则 有效的信息管理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物流成本。,2.6.4物流信息技术 2.6.4.1物流信息技术的含义 物流信息技术指运用于物流领域的信息技术。它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平台上的各种应用技术,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 现代物流越来越呈现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通常被看做是物资实体流通与信息流通的结合。因此,物流要发展,信息技术是关键的影响因素。 2.6.4.2物流信息技术应用 根据物流的功能与特点,物流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条形码及射频技术、自动化仓库管理技术、智能标签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电子标签拣选系统等。这些信息技术在国外运用比较广泛,在我国也有一定程度的应用。 (1)条形码与射频技术(RF) 条形码是由一组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规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的,用以表示一组数据和符号。,条形码技术也可称做条码技术,是20世纪在计算机应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涉及编码技术、光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条形码印刷技术以及计算机识别应用技术等。由于沃尔玛等企业的大力推动,条形码得以快速普及。 射频技术(RF)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一种基于电磁理论的通信技术,适用于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场合。 (2)电子数据交换(EDI) EDI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最先在美国的航空业使用。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EDI的定义是:“将贸易(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变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者信息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 (3)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将信息系统中大量的数据按一定的结构组织起来,提供存储、维护、查询的功能,可以将物流系统的数据库建成一个物流系统或供应链的公共数据平台,为数据采集、数据更新和数据交换提供方便。 结合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对原始信息进行系统的加工、汇总和整理,提取隐含的、前所未知的、潜在有用的信息和关系,满足物流过程智能化管理的需要。,(4)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空中卫星对地面目标进行精确导航与定位,以达到全天候、高准确度地跟踪地面目标移动轨迹的目的。 近年来,全球定位系统已在物流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应用在汽车自定位及跟踪调度、铁路车辆运输管理、船舶跟踪和最佳航线的确定、空中运输管理和军事物流配送等领域。 (5)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通过各种软件的配合,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建立车辆路线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设施定位模型等,更好地为物流决策服务。GPS与GIS要结合起来,GIS是GPS定位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之一。,返回,2.7 配送,2.7.1配送的概念 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商流与物流的紧密结合。它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中若干功能要素。 2.7.1.1运输与配送的区别 (1)两者之间的活动范围不同 (2)功能上存在差异 (3)运输工具不同 2.7.1.2运输与配送的联系 一般来说,在运输和配送同时存在的物流系统中,运输处在配送的前面,先通过运输实现物品长距离的位置转移,然后再由配送来完成短距离的输送。运输与配送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2.7.1.3配送的概念 从物流角度来讲,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个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一般的配送集装卸、搬运、包装、仓储、运输于一身,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完成将货物送达的目的。特殊的配送还要以流通加工活动为支撑,所以包括的方面更广。 从商流角度来讲,配送和物流不同之处在于,物流是商物分离的产物,配送则是商物合一的产物,配送本身就是一种商业形式。虽然配送具体实施时,有时也是商物分离的形式,但从配送的发展趋势看,商流与物流是否紧密结合,是配送成功的重要保障。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配送的概念: 第一方面,从经济学资源配置的角度,对配送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位置和配送的本质行为予以表述。配送是以现代送货形式实现资源的最终配置的经济活动。 第二方面,从配送的实施形态角度,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的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在配送中心或其他物流节点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以合理的方式,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送货,而是有组织、有计划地送货,要求先配货再送货。,2.7.2配送需求计划概念及其优缺点 2.7.2.1配送需求计划概念 配送需求计划(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Planning,DRP)是一种既保证有效地满足市场需要,又使得物流资源配置费用最少的计划方法。它是MRP原理与方法在物品配送中的运用,是流通领域中的一种物流技术,是MRP在流通领域应用的直接结果。它主要解决分销物资的供应计划和高度问题,达到保证有效地满足市场需要又使得配置费用最省的目的。 2.7.2.2配送需求计划的优缺点 DRP之类的综合存货计划系统为管理部门提供了一系列的好处,主要好处包括营销上的和物流上的。 营销上的主要好处如下: (1)改善了服务水准,保证了准时递送和减少了顾客抱怨; (2)更有效地改善了促销计划和新产品引入计划; (3)提高了预计短缺的能力,使营销努力不花费在低储备的产品上; (4)改善了与其他企业功能的协调,因为DRP有助于共用一套计划数字; (5)提高了向顾客提供协调存货管理服务的能力。,物流上的主要好处如下: (1)由于协调装运,降低了配送中心的运输费用; (2)因为DRP能够准确地确定何时需要何种产品,降低了存货水平; (3)因存货减少,使仓库的空间需求也减少了; (4)由于延交订货现象的减少,降低了顾客的运输成本; (5)改善了物流与制造之间的存货可视性和协调性; (6)提高了预算能力,因为DRP能够在多计划远景下有效地模拟存货和运输需求。 配送需求计划的缺点如下: 第一,存货计划系统需要每一个配送中心精确的、经过协调的预测数。该预测数对于指导货物在整个配送渠道的流动是必需的。在任何情况下,使用预测数去指导存货计划系统时,都可能存在预测误差,就有可能出现重大问题。 第二,存货计划要求配送设施之间的运输具有固定而又可靠的完成周期,而完成 周期的不确定因素则会降低系统的效力。 第三,由于生产故障或递送延迟,综合计划常易遭受系统紧张的影响或频繁改动时间表的影响。,2.7.3配送中心的概念与分类 2.7.3.1配送中心的概念 配送中心是以组织配送性销售或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职能的流通型节点。配送中心功能较全面、完整,配送中心实际上是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加工中心功能之综合,并有了配与送的更高水平。 2.7.3.2配送中心的分类 对配送中心的适当划分,是深化及细化认识配送中心的必然,从理论上和配送中心的作用上,可以有许多理想的分类: (1)按配送中心的配送对象分 专业配送中心 柔性配送中心 (2)按配送中心的经济功能分类 供应配送中心 销售配送中心 储存型配送中心 流通型配送中心 加工型配送中心 (3)按配送中心的服务范围分类 城市配送中心 区域配送中心,2.7.4配送技术和模式的发展趋势 2.7.4.1配送技术的发展趋势 配送技术的未来发展将以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下面介绍的几种技术实际上在一些有实力的公司已经有应用,但是由于一些局限性存在,还没有真正在配送领域推广。 (1)虚拟技术 随着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应用,社会大配送系统的动态调度、动态储存和动态运输将逐渐代替企业的静态固定仓库。由于配送系统的优化目的是减少库存直到零库存,这种动态仓储运输体系借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充分体现了未来宏观配送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虚拟企业、虚拟制造技术不断深入,虚拟配送系统已经成为企业内部虚拟制造系统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2)无线网络技术 无线网络技术可以与条码相结合,如在仓储过程中,保管员可以利用无线手持终端接受业务中心的盘点或备货指令,并利用终端扫描条码完成盘点或者备货工作。相对于过去利用单据下达盘点或备货指令、手工进行盘点和备货记录的方式,无线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减少了差错,提高了配送效率。,(3)电子网络技术 电子网络技术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因特网的广泛使用。比如,从拣货到运送过程,均可以通过条码扫描或射频标签识别货物或者配送信息,并将得到的信息输入仓库管理系统(WMS)或者制造执行系统(MES)。目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