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概述_第1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概述_第2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概述_第3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概述_第4页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讲授提纲第一章 人类行为、社会环境及其相互关系一、人类行为1、人类行为的涵义 狭义的“行为”仅指可以观察到的外部活动。广义的“行为”则指个体对环境刺激所做的所有反应,除了狭义的行为外,还包括只能通过表象去间接推断的内部心理过程。 教材的定义:个体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的活动或反应,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行为是由个体的生理、心理、社会三部分组成,分为三个行为层次。人类行为的分类本能行为与习得行为正常行为与偏差行为判断标准 第2-3页(3)正常行为通常指同时符合下列标准:符合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规范,或与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行为相似或一致。符合人类行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一般发展规律,而且发展良好。行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是平衡的、和谐的。(4)正常与异常行为的划分标准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2、人类行为的特点适应性:人类行为能够而且必须适应社会环境,人类也在不断地改变社会环境。多样性:不同的需要引发不同的行为。动态性:各种环境的变化及人类自身的变化都会影响人类行为的动态变化。指向性:人类行为有其固有的原因,同时也会指向特定目标。可控性:人类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其向着目标前进。发展性:人类行为是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如婴儿的运动行为。二、人类的需要人类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其个人的需要。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观点 (1) 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2) 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3)五种需要可以分为高低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2、社会环境(1)“社会环境”指的是人类个体生息于其中的,由生物(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等多种因素交织而成的社会系统。 (2)人类行为既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中的社会环境也包含了对人类行为有重要影响的自然因素。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沙依仁的概括 个体必须适应环境;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人类行为也能改变社会环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对等,相对而言,在许多情况下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得多。人在情景中 是社会工作用来描述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关系的重要概念。这是一种系统论的观点,把个体遇到的问题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从整个系统(生理、心理、社会系统)着手,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资源。生命历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视角(1) 生命历程 是指人的一生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层级角色和生命时间序列。(2)基本原理 埃尔德总结了生命历程视角的六大原理:A人类生活与历史时间的相互作用性 B生活的时间性 C生活的相互依存性 D选择时的个人能动性 E人生历程轨迹的多样性 F风险与保护的发展性 3、“先天”和“后天”理论(1)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认为认知发展由先天的遗传基因所决定,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是这些内在的遗传因素的自我展开的过程,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这种过程的实现。其创始人是高尔顿(高尔顿,英国人类学家.1822-1911),他的典型论调是:“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2)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最早的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1878 1958),他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的观点出发,过分强调外显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提供了某一刺激(S)就可以预言有机体的反应(R)。(3)马克思的观点 历史决定论 人在发展中所表现出生理缺陷和智力缺陷是历史的产物,同样也需要通过历史的发展才能消除。社会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一些规律:个年龄段由于社会环境改变影响行为的发展及转变程度不同,个人的人格模式尚未定型,社会环境影响人类行为就比较大;社会环境转变程度大,或非常不良,影响个人行为就比较大;在某一特定社会环境内,许多个人受到长期的耳濡目染,会形成某些相似或相同的认为或人格特征;幼时由于环境不良,所导致的行为偏差,会形成人格的基础,影响以后的发展。四、人类行为的主要理论1、系统理论 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2、心理动力学 又称 精神动力学 或 精神分析学 。根据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这种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3、毕生发展理论 是关于从胚胎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行为的成长、稳定和变化的研究。有的也翻译成“生命全程心理学”。毕生发展心理学家们认为,人的发展和衰老不只是一个生理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环境作用的结果,人的身心发展不能脱离某一时代的社会环境。对毕生发展心理学的批评主要在于,它的解释主要在于个体,主要是个体心理学层面的发展理论。没能综合考虑历史、社会、个体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4、认知和道德发展理论 是著名 发展心理学 让 皮亚 杰 所提出,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所谓 认知发展 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务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 思维方式 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5、行为主义理论 华生强烈主张,心理学只能研究可由别人客观观察测量的外显行为,而实验则应该仅限于客观地观察刺激反应的结果。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斯金纳、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的观点是,在考察行为的同时也兼顾心理活动。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6、符号互动论 是一种通过分析在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 社会学理论 派别。7、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美国,强调对人和人的心理动机的研究,认为人类的交往是一种相互交换的过程。霍曼斯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由于每个人都想在交换中获得最大的利益,结果交换行为本身变成一种相对的得与失。8、超个人心理学 就是关于个人及其超越的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 心理学流派 。可以说它是人本心理学的派生物。它认为,人不仅有实现自我的潜能,还有超越自己的倾向,个人能超越自己,与更大的整体相融合、相认同,并能通过超越自己得到美好、高尚和愉快的体验。9、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Gender)是当代妇女理论的核心概念,它区别于以人的生物特征为标志的“生理性别”,指的是以社会性的方式构建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人类社会中两性不平等的实质和根源。10、增权理论 “增权”是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赋予或充实个人或群体的权力。思考题: 人类行为有哪些特点? 如何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3、 怎样判断正常行为与偏差行为? 4、如何理解生命历程视角?第二章 系统理论一、系统论的核心思想1、系统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2、核心思想 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他用 亚里斯多德 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二、早期结构派学者的观点早期结构功能论思想可以归纳为:从系统的角度考察社会生活,把文化或社会看做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整体的各部分都发挥一定的功能并互相依存。1、孔德的结构观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就是从静止的状态去研究社会,是研究一般的社会关系、秩序、结构及其性质的学说。在孔德看来社会结构各部分间的平衡与和谐的关系,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否则会造成社会病态(社会革命和动荡)。社会动力学是在 静力学 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速度、方向和规律的学说。2、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斯宾塞用生物进化论解释社会现象,认为社会与国家如同生物一样,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进化的有机体。斯宾塞还将社会及其组织比拟为人的集体。人体的生存要有营养、循环和调节3个系统,社会的生存也依赖于相应的3个系统:社会的工业组织向社会提供必要的产品;社会的商业组织,像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样,把营养输送到集体的各部位;以国家为首的社会政治组织,像人体的神经系统一样调节各部分,使之服从于整体。3、涂尔干的“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他认为,传统力量统治的社会靠“机械的团结”来维系。特别是在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中,同一团体的成员们采取同样的谋生手段,保持同样的习俗,有相同的信仰、道德和行为规范,这种共同性使他们意识到大家同属一个集体,而不会离心。这种团体基本上是从“相似性”中生成的社会,即所谓“同质”的社会。该团体的首要任务是使成员们尊重团体的信仰和各种传统,即维护共同意识,维持一致性。在近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人们在意识、信仰上的差异也日益增大。但是社会没有瓦解,人们也没有分离,这是因为古代维系团体的共同意识逐渐被分工制取代,社会分工使每个人在消费上依赖于其他人。分工就像社会的纽带,故谓之“有机团结”。他认为,社会发展表现为一个从机械团结型社会向有机整合型社会变化的趋势。三、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他认为,“社会行动”是指在一定文化和物理环境影响下,人们有意识、有目标的导向行为,任何行动都不是主体心理动机的简单后果,行动总是在一定情景中进行的。适应:体系总是与环境处在某种关系中,为了能存在下去,就必须在二者之间建立起适应关系,要么顺应环境,要么控制环境。目标达到:行动体系有它的目标,要界定子目标,动员所有资源去实现目标。整合:行动体系由多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又可由更小的子系统组成,必须要协调体系内的各个部分,减少矛盾。模式维持: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都是按一定的规范模式进行的。四、一般系统理论 研究复杂系统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又称普通系统论。系统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根据系统的本质属性使系统最优化。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要点如下:1、整体性 虽然系统是由要素或子系统组成的,但系统的整体性能可以大于各要素的性能之和。 2、关联性 关联性是指系统与其子系统之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和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关系。3、动态性 系统的有机关联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系统的动态性包含两方面的意思,其一是系统内部的结构状况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其二是系统必定与外部环境存在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4、层次性 一个系统总是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该系统本身又可看作是更大的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就构成了系统的层次性。五、生态系统论 又称为社会生态系统论,强调生态系统(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它注重的是把人放在环境系统中来考察,描述人的生态系统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在这种模式之下,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就不只是案主个人的范围,而包括家庭、群体、社区和制度等。社会工作者的目的就是提升案主能力,帮助案主适应社会系统,同时改善系统的状况,使之更符合案主的需求。思考题: 1、简述一般系统论的主要观点? 2、简述生态系统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3、如何理解帕森斯的社会结构理论?第三章 心理学理论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1、意识和无意识 (1)意识 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高级形式,是人有目的的自觉反映;这种反映,主要表现在认识活动上,即“意识到”的活动上。所谓无意识,一般是指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不能用言语来表述。(2)无意识 无意识则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个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3)前意识 弗洛伊德又认为,在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之间,还有一种“前意识”。前意识是意识的一部分,即前面所说的“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那一部分。在弗洛伊德看来,前意识处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它是可以召回来的部分,也就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而无意识(潜意识)则是不可召回的。这样,实际弗洛伊德就把人的心理分为三个部分或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 (4)无意识动机所谓无意识动机,在弗洛伊德看来,就是构成无意识(潜意识)的那些个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等。2、本能论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人的生命和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原始动力和内在驱力。在早期,弗洛伊德把本能分为两种:性本能和自我本能。性本能是人的行为的内在潜力,这种本能使人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满足。自我本能则是害怕危险,保护自我不受伤害。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既受本能的支配,又受现实的限制。因此,他提出了两个原则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这样,人的心理也就有两种系统,每种系统各受特殊的原则支配。人的本性以快乐原则办事,但是受现实的制约,不可能直接满足,只是在梦中和无意识的状态,他根据快乐原则行事,而在日常清醒的生活中,则受现实原则的支配。受快乐原则支配的第一种系统形成于婴儿期。稍后,现实原则在他的生活中起着作用,从而导致了他的次级心理系统,也就是说,受现实原则支配的第二种系统形成于婴儿期以后。 3、人格论 (1)人格结构早期,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属于以无意识为主的无意识、意识二元结构,晚期,他在无意识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说”,即本我、自我、超我。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联系,如果三者保持平衡,人格就得到正常发展。三者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时,个体往往产生焦虑,导致人格异常。(2)人格发展他的人格发展理论,是建立在他的性心理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儿童出生到成年要经历几个先后有序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区域成为里比多兴奋和满足的中心。弗洛伊德把“里比多”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也就是性的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口腔期,(0-1岁)即“嘴巴的阶段”第二个阶段:肛门期,(1-3岁)即“肛门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性器期,(3-5岁)即“崇拜男性生殖器的阶段”第四阶段:潜伏期,(5-12岁)这一时期里比多处于休眠状态第五阶段:生殖期(12-20岁)男女儿童在身体上和性上趋于成熟,性的能量和成人一样涌现出来,异性恋的行为明显。弗洛伊德认为,前三个阶段,对一个人的人格(西方心理学中所说的人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个性)的发展极为重要。儿童将来的心理生活是正常的或者是异常的,在五六岁以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弗洛伊德还认为,在“里比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儿童身上出现了一种重要的现象恋亲情结。这种恋亲情结,一直影响儿童成年以后的生活和心理。优点:重视早期经验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重视行为的历史原因,强调行为发展的重要性。不足:过分强调性意识和性本能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把人格发展的动力归因于性本能,忽视社会环境对人格发展的作用。4、自我防御机制弗洛伊德认为,当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保护自我,缓和和消除不安和痛苦,以保护自己避开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种种冲突。自我防御机制有三个特点:一是自我防御机制的作用是避免和减轻消极的情绪状态;二是大多数防御机制是通过对现实的歪曲起作用的;三是大多数防御机制起作用时,人们通常意识不到。其中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八种。(1)压抑(2)投射(3)移置(4)否认(5)反向(6)认同(7)退行(8)升华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艾里克森将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老年期划分为8个发展阶段,这八个阶段依次为婴儿前期、婴儿后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前期、成人中期和成人后期,其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艾里克森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存在特定的“危机”。如果顺利渡过危机,人们就会形成相应的积极品质,反之则不能,并且前一阶段顺利渡过危机会扩大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 1、婴儿期(0-1岁)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阶段(口腔感觉阶段 )2、幼儿期(1-3岁)自主对羞怯和疑虑阶段 ( 肌肉肛门阶段)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意志”的品质,成年后性格倾向于坚强、独立、克制、自律等人格特征,;如果这一分阶段的危机是消极解决,就会形成羞怯感,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意志薄弱、依附、随意、敷衍等消极的人格特征。3、学前期(3-6岁)主动对内疚阶段 (运动性器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性器期。这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就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若前两个阶段的危机得到顺利的解决,此时儿童会感觉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开始探索自己能成为哪一种人,对父母、同伴和周围的环境产生好奇心;他的交往范围开始超出家庭,与同伴游戏、玩耍、交朋友;他们的语言能力进一步发展,会对成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4、学龄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阶段 (潜伏阶段)若儿童的勤奋感胜过自卑感,则形成“能力”的积极品质。在艾里克森的理论中,能力指的是运用自如的聪明才智。艾里克森认为儿童的这种勤奋感的形成,对其成年后的社会工作和生活影响很大,将来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和习惯,都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5、青年期(12-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阶段 (青春期)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克服同一感(角色)混乱。 自我同一性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内容:(1)对个人未来的方向和个人独特性的意识;(2)对个人以往各种身份,各种自我形象的综合感;(3)一种对异性伴侣和爱的对象能做出明智选择的意识;(4)一种对未来理想职业的向往和作为社会负责任成员的意识。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已经是什么,我们想成为什么和我们应该成为什么。 艾里克森总结了同一性危机的几个症状:(1)回避选择、麻木不仁;(2)对人距离失调,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空虚、孤独,迫切感、充实的时间意识消失;(4)勤勉性的扩散,不能专注于工作或学习;(5)对他人的评价特别敏感,以病态的防御抵抗他人的批评;(6)自我否定的同一性选择,破坏、攻击或自毁、自灭。 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和成年期的开始,标志着个体人格的成熟,只有建立了积极的同一性,才能顺利地度过青春期,也才能顺利地解决成年后三个阶段(结婚、立业、晚年)的性格发展任务。若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则形成“忠诚”的积极品质,忠诚是对自己的朋友、亲人和生活伴侣承担责任的意愿,也是执着地追求既定目标的能力。 6、成年早期(19-25岁)-亲密对孤独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若亲密的比例大于孤独的比例,则形成“爱”的积极品质。 7、成年中期(26-65岁)繁殖对停滞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克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繁殖的对立面是停滞。停滞始于枯燥无味的生活和无所事事,典型的表现是缺乏创造性和人际关系的贫乏。这种人没有生活的追求,不能担负哺育下一代的责任,工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缺乏责任意识。 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形成“关心”的品质,如果危机消极解决,就会导致自私自利。 8、成年晚期(65岁以后)自我整合对失望阶段此时,人生的主要活动已基本结束,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在家中安度晚年。健康的老人能适应生活的这一新阶段,当回忆往事时,能安然地面对过去的胜利与失望。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圆满的、有意义的,因而不惧怕死亡,这样的老人具有自我整合感,形成“智慧”的积极品质。艾里克森对自我心理学发展的贡献: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将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修正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把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发展阶段扩展到整个生命周期。三、认知和道德发展理论(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他提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运算:指的是心理运算。他把运算水平作为认知发展阶段的依据。1、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皮亚杰将儿童从出生后到15岁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 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左右)在此阶段的初期即新生儿时期,婴儿所能做的只是为数不多的反射性动作。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感觉运动接触来认识世界。(2)前运算阶段(27岁)随着语言的发展,儿童频繁地借助表象符号(语言符号与象征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重视外部活动,儿童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象征格式在头脑里进行表象性思维,故这一阶段又称为表象思维阶段。A、象征思维阶段(24岁)这一阶段的产生标志是儿童开始运用象征符号。皮亚杰认为就是思维的发生,同时意味着儿童的符号系统开始形成了。B、 直觉思维阶段(47岁)此阶段儿童思维的显著特征是仍然缺乏守恒性和可逆性,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认识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相对的具体性,借助于表象进行思维,还不能进行运算思维;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结构;自我中心性,儿童站在自己经验的中心,只有参照他自己才能理解事物,他认识不到他的思维过程,缺乏一般性。他的谈话多半以自我为中心。这一阶段道德活动的特点(109页):单方面的尊重权威感,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和顺从;从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看待行为有绝对化倾向,评定行为对错时,会持一种绝对的态度;赞成惩罚,在他们看来,惩罚的目的是使过失者遭遇跟他所犯错误一致的惩罚,而不是把惩罚看作是改变儿童行为的一种手段。(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以儿童出现了内化了的、可逆的、有守恒前提的、有逻辑结构的动作为标志,儿童智 力进入运算阶段,首先是具体运算阶段。具体的运算意指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有些问题在具体事物帮助下可以顺利获得解决。这一阶段道德发展的特点(109页):认识到规则是人们创造的,是可以改变的;判断行为时,不只考虑结果,也考虑动机;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判断不再绝对化,能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情况;提出的惩罚较温和,把惩罚看作是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训。(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当儿童智力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思维不必从具体事物和过程开始,可以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想象和思维,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可以不很困难地答出苏珊的头发黑而不必借助于娃娃的具体形象。这种摆脱了具体事物束缚,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就叫做形式运算。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甚至可以根据概念、假设等为前提,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得出结论。形式运算思维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在此有两个问题应加以说明:(1)并非儿童成长到12岁以后就都具备形式运算思维水平。(2)15岁以后人的智力还将继续发展,但总的来说属于形式运算水平。2、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的特点 (1)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不能跨越,也不能颠倒。皮亚杰在具体描述阶段时附上了大概的年龄只是为了表示各阶段可能出现的年龄范围。事实上由于社会文化不同,或文化相同但教育不同,各阶段出现的平均年龄有很大差别。(2)每一阶段都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相对稳定的结构决定儿童行为的一般特点。儿童发展到某一阶段,就能从事水平相同的各种性质的活动。(3)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是在新水平上对前面阶段进行改组而形成新系统。前面阶段的结构是后面阶段结构的先决条件,并为后者取代。(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1、“前习俗水平”(9岁前)(1) “服从与惩罚定向”。儿童主要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凡是没受到惩罚的行为都被认为是好的,反之则是坏的。 ( 2)“相对快乐主义定向”。 2、“习俗水平”(915岁左右)(3)“好孩子定向”。儿童认为凡能使别人愉快的、能与他人维持良好关系的行为就是好行为。(4) “维护社会秩序或尊重权威定向”。这一阶段的儿童认为要尊重权威、重视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因此不再只从个人的标准来评判行为是否道德。3、 “后习俗水平”(16岁以上)(5)“社会契约定向”,这个阶段的青年人认为正确的行为从根本上说,不是按照法律条文,而是按社会公认的标准行动。因此如果感到现有的法律不好,那么可以修改,但必须以有秩序的方式进行。认为道德法则只是一种社会契约,可以改变,不能以不变的规则去衡量人。(6)“普遍伦理原则定向”。此时青少年认为:虽然维持社会秩序是重要的,但是有些社会秩序并不完美,因此需要参照具体情境而作修正或补充。柯尔伯格认为大多数人的道德认知只能发展到阶段4,能达到阶段6的人更是少而又少的。(三)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在儿童道德发展研究方面的共同点。1、他们都集中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亦即道德观念。2、他们都把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看成是同义的。3、他们都探究儿童赖以进行道德判断或道德行为的活思想。 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研究也有区别。(1)皮亚杰更强调一般认知能力的发展对道德认知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2)柯尔伯格的研究更容易使我们想这样的问题,即假如一名(组)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了这一阶段,那么如何使他(们)再上升到那一阶段?四、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联结说”和三条基本学习规律桑代克(Edward.Thorndike 18741949)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1、“联结说”桑代克做了许多动物学习的实验,提出了联结主义的试误说。他认为学习是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在桑代克看来,学习即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他这里所讲的联结是指学习者对情境所引起的反应,他认为这种反应是学习者在情境中经过不断地舍弃错误和改正错误的结果。2、三条基本学习规律(1)准备律。这个定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传导而不受任何干扰,就会引起满意之感;当一个传导单位准备好传导时,不得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当一个传导单位未准备传导时,强行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 准备律是反应者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一切反应是由个人的内部状况和外部情境所共同决定的。因此学习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是一种活动。学习者必须要有某种需要,体现为兴趣和欲望。 (2)练习律。这个定律分为两个次律:应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变强;失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久不应用,就会变弱。 (3)效果律。这个定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感受将决定个体学习的效果。即如果个体对某种情境所起的反应形成可变联结之后伴随着一种满足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使人感到厌烦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减弱。桑代克在20世纪30年代修正了效果律,更强调奖赏,而不大强调惩罚。 (二)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1、主要观点 华生建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出发点有二:第一,分析可观察到的事实,即分析人和动物是如何适应其环境的;第二,研究引起有机体作出反应的刺激,知道了反应就可以推测刺激,知道了刺激就可以预测反应。所以,应该把行为而不是把意识当作我们研究的客观对象,在心理学中应该抛弃所有有关心智(mental)的内容。 2、学习规律 1) 频因(frequency)律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因此,练习的次数在习惯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有效动作之所以保持下来,无效动作之所以消失,是由于有效动作比任何一种无效动作出现的次数都多,这是因为每一次练习总是以有效动作的发生而告终的。 2) 近因(recency)律 华生认为,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因为在每一次练习中,有效的反应总是最后一个反应,所以这种反应在下一次练习中必定更容易出现。由此,他把反应离成功的远近,作为解释一些反应被保留、另一些反应被淘汰的原则。在他看来,习惯反应必然是离成功时机最近出现的反应。 3、关于情绪的理论 华生强调,要用刺激反应来分析所有的行为,包括情绪反应。(三)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1、行为的实验分析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是关于行为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行为本身。斯金纳箱的一个特点是,动物可以反复做出斯金纳称之为“自由操作的反应。所谓“自由”,即动物的行为不像在迷笼里那样受到限制;所谓“操作”,是因为动物的反应是主动地作用(或操作)于环境。在斯金纳看来,行为的实验分析所关注的是环境事件(刺激)与有机体行动(反应)之间的关系,即要考察实验操作是如何引起行为变化的。斯金纳认为,可以用三种基本的实验操作来控制环境:呈现刺激、安排结果、信号刺激。2、斯金纳的强化原理 (1)两种类型的学习斯金纳用他自己设计的斯金纳箱对动物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他把条件作用分为两种,一种是应答性条件反射,即巴甫洛夫的古典式的条件反射;另一种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即他自己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那种条件反射。操作条件作用的模式认为,不管有没有刺激存在,如果一种反应之后伴随一种强化,那么在类似环境里发生这种反应的概率就增加。而且,强化与实施强化的环境一起,都是一种刺激,可以以此来控制反应。这样,任何作为强化的结果而习得的行为,都可以被看作是操作条件作用的例子。人们由此把斯金纳的理论称为强化理论。在斯金纳看来,重要的刺激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强化),而不是反应之前的刺激,因此反应之后要给予及时强化。 (2)强化的类型斯金纳区别了两种强化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负强化,是有机体力图避开的那种刺激。(3)强化的安排一般说来,实验者可能两种选择:(1)连续强化,即每一次正确反应之后都给予强化;(2)间歇强化,即并不是每一次正确反应之后都给予强化。如果实验者选择连续强化,只需每次正确反应之后都给予强化。如果选择间歇强化,那么他还要进一步作出选择:是根据反应的次数还是根据时间间隔给予强化。 斯金纳 研究了四种强化程序的效果,即固定比率程序、变动比率程序、固定时距程序和变动时距程序。 固定比率程序:预先确定目标行为的出现次数,当足额次数的行为出现后即给予一次强化,这就是固定比率强化程序。变动比率程序:研究表明,变动比率强化的行为比每次均强化的行为和固定比率强化的行为更难消退。 固定时距强化:不管被试做出多少次反应,均在一个固定时间后给予一次强化。变时距强化:与变动比率强化类似,是按照一个有平均时距,但每次时距随机变化的程序进行强化。 一般说来,按反应比率强化的行为出现频率高于按时距强化的行为;而变动比率变时距的强化效果又优于定时距定比率的强化效果。但如果是训练一个新的反应的形成,则连续的强化效率最高。所以,理想的做法是:在条件反应形成期采用连续强化,在维持期采用断续强化,尤其是变比率变时距强化。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不同意华生和斯金纳的外界刺激是行为的决定因素的观点,相反,他认为人的认知能力,对行动结果的预期直接影响人的行为表现。他把强化视为个体对环境认知的一种信息,即强化物的出现等于告诉个体行为后果将带给他的是惩罚或奖赏,人们正是根据这种信息的预期决定自己的行为反应的。同时,班杜拉还认为人类的学习大多发生于社会情境中,只有站在社会学习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发展。他将自己的理论称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1、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在社会情境下,人们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可迅速地进行学习。当通过观察获得新行为时,学习就带有认知的性质。社会学习理论家认为,人类更大量行为的获得不是通过条件作用的途径而是通过示范、观察、模仿的途径进行的。(1)观察学习的特点首先,观察学习并不必然具有外显的反应。班杜拉把学习同操作加以区分,认为学习者经由观察可以获得新的反应模式,但并不必然表现出来,因此观察学习也可以叫做“非尝试学习”。 其次,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传统行为主义把强化作为学习的必要条件,而班杜拉则认为强化在观察学习中并不是关键因素,没有强化观察学习同样可以发生。再次,认知过程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2)观察学习的过程A.注意过程。如果没有对榜样行为的注意,就不可能去模仿他们的行为。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一是示范活动的特性,如示范活动的可辨别性,是否引人注目、活动的结构是否复杂等。那些较为简单而又十分突出的活动最容易诱发观察学习。示范活动的实用价值也影响着观察者的注意。示范活动对观察者是否“有用”决定着观察者的注意程度。二是来自观察者本身。因此观察者的认知能力、知觉定势不仅影响着注意的选择和指向,而且影响着从观察中抽取哪些特征和怎样解释这些特征。B.保持过程。人们往往是在观察榜样的行为一段时间后,才模仿它们。需要将榜样的行为以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记忆中。保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表象保持,即把行为转换成一系列表象保留在记忆中。这种保持方式对于儿童十分重要,因为儿童记忆的方式主要是具体的表象记忆。成人的记忆也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这种成分。二是语言符号的保持,即观察者把观察到的行为线索以语言符号的形式保留在记忆中。这种保留方式的特点是可以储存大量信息,也很容易再现或回忆,许多复杂的行为方式都是靠这种方法保留的。人类用以调节行为的认知过程,大部分也都利用这种储存的语言符号,因为符号学习可以利用简化的形式快速而准确地再现大量的行为信息。C.行为的再造过程。观察者只有将榜样的行为从头脑中的符号形式转换成动作以后,才表示已模仿行为。要准确地模仿榜样的行为,还需要必要的动作技能,有些复杂的行为,个体如不具备必要的技能是难以模仿的。D.强化和动机过程。班杜拉认为学习和表现是不同的。人们并不是把学到的每件事都表现出来。是否表现出来取决于观察者对行为结果的预期,预期结果好,他就会愿意表现出来;如果预期将会受到惩罚,就不会将学习的结果表现出来。(3)观察学习的效应观察学习的第一个效应是观察者通过观察他人的操作获得新的反应模式、认知技能、判断标准、行为规则等。当示范者所展示的思想与行为模式是观察者所不具备的,而通过观察,观察者可以表现类似模式时,这一效应就更明显的表现出来。观察学习的第二个效应是可以加强或削弱对以往习得行为的抑制。观察学习的第三个效应是促进或便利了反应的发生。一种已习得的行为由于没有足够的诱发条件很可能不会得以表现。他人类似的行为则可以促进这种行为的产生。观察学习的第四个效应,示范行为不仅能促进类似行为的发生,而且能把观察者的注意吸引到他人所欣赏的特殊的物体上或环境的特殊部分,使得观察者在随后的活动中使用相同的物体。观察学习的第五个效应是情绪唤醒效应。看到示范者的情绪反应,观察者倾向于产生同类反应。班杜拉认为这五种效应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同时起作用。当一种行为受到惩罚时,观察者既可习得这种行为,又可以抑制这种行为的操作。 2、攻击理论班杜拉认为攻击行为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一、行为的攻击模式如何形成?二、是什么促使人们的行为具有攻击性?三、是什么决定人们未来是否继续诉诸攻击性的行为模式?3、自我调控自我调控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三种成分。人们进行自我评价的标准是怎样获得的呢?班杜拉认为既是奖励与惩罚的产物,同时也是榜样影响的结果。班杜拉认为儿童更愿意采纳同伴而不是成人的标准,因为相对来说,同伴的低标准更易达到。4、自我效能班杜拉认为自我控制和坚持严格的成就标准的原始动机来自于个体的内心,而非外在的环境。当人们实现了追求的目标时,就会觉得有能力,就会感到自豪、骄傲;如果无法达到标准时,就会感到焦虑、羞愧和没有能力。这种从成功的经验中衍生出来的能力信念叫做自我效能。个体的效能信念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1)掌握的经验。(2)通过观察榜样而得到的替代性体验也能影响个体的效能信念。(3)社会说服也是增强个体取得成功信念的重要因素。(4)效能信念还部分依赖于进行能力判断时的生理和情绪状态。社会学习理论的特点: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重视榜样的作用,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 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人的行为不仅受外界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受自我调节的影响,自我调节主要是通过设立目标、自我评价,从而引发动机功能来调节行为的;主张建立较高的自信心。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有较高的预期,在面临困难时往往会勇往直前,愿意付出较大的努力,坚持较久的时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往往会产生焦虑、不安和逃避行为。五、超个人心理学1、超个人心理学的兴起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它是人本心理学的派生物。其理论基于人本主义,并受以下几种学科、事物极大的影响:佛学理论、道家思想等;古印度的梵、瑜伽等哲学思想、冥想等;目的只是为了人类开发潜能,了解自我,超越自我,回归心灵,乐于助人,得到超越性体验。2、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特点(1)研究极其健康的人及其体验。超个人心理学采用“超个人”一词就是为了研究那些超出正常健康状态的人,研究那些处于不同意识状态下的人。它认为我们可能低估了人类心理成长和健康的潜能。例如,在高峰体验、沉思和转换的意识状态下,人们都会产生某些深刻的内心体验。(2)提倡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整合。超个人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是相当复杂的,谁也没有理由假设只用一种简单的心理学理论就能把人类心理的全部复杂性包揽无遗。因此,不同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应当相互整合,才能达到对人类本性的全面了解。3、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转换的意识状态。超个人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核心是意识论,但它不同于西方传统的意识理论。概括地说,人的意识可分为正常的意识状态和转换的意识状态。前者是低层次的、分化的意识状态,而后者则是高级的、超越自我的意识状态。塔尔特将其定义为“个体明显地感觉到其心理功能的模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就是说,它感觉到的不只是一种量的转换,而且其心理活动的质已有所不同”。克瑞普纳则具体划分了20种不同的意识状态,其中前19种是转换的意识状态,而最后一种则是正常的醒觉意识。(教材173-174页)(2)维尔伯的意识谱理论维尔伯是当代超个人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他于1977年和1986年提出了关于人的心理发展模型的“意识谱”理论。该理论把人的意识分为四个层次,即心灵层、存在层、自我层和阴影层,每一层代表着对个人本体的不同理解。心灵层是人的最内在的意识与宇宙的终极实在相认同时的意识状态,它是意识的唯一真实的状态,因而又被称为宇宙意识层、人的最高本体层。在这里我(self)与非我(non-self)的界限被打破,即达到东方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境界。存在层表明人与有时空的心身机体相认同,正要把我与非我、机体与环境分隔开来。此时人的理性思维开始发挥作用,自我感、意志等开始发展。自我(ego)层表明人只和他的自我意象相认同。人的有机体一分为二,一个是作为自我奴仆的肉体,另一个是与肉体相脱离的自我。阴影层是意识中最狭窄的层次,此时人只和自我意识的某些部分(或与其人格面具)相认同,自我的其它倾向则被视为痛苦的、不适当的阴影而被排除在外。这四个层次中只有心灵层才是唯一真实的,其它层次都是虚幻的意识层。维尔伯认为,西方心理学主张主客二分,从而把身与心、我与非我、心灵与宇宙人为地分隔开来。超个人心理学就是力图克服这种主客二分,使心灵的虚幻分化转变为本体意识的统一,使人的童年期、成年期和精神发展阶段联结成一个连续统一体。4、沉思的研究与训练5、自我超越与宗教超个人心理学非常关注宗教现象与神秘体验,但它不是从宗教迷信的观点来盲目信仰,而是试图通过对宗教体验的研究,探讨其中的超觉智慧和心理作用。维尔伯研究超个人心理发展阶段时曾确定了三个阶段。第一是产生微妙的内心体验阶段。当人们在沉思、祈祷或瑜珈功训练中,使喧闹的心灵沉静下来时,便会觉知到一种较柔和、微妙的意向、情感和感觉。第二是因果关系阶段,此时所有的经验对象都发生了分解,留下来的只有纯意识。第三是纯粹阶段,经验对象在意识中重新出现,但这是经过纯粹改变的意识,是心灵的彻悟。因此,所谓神秘的宗教体验就是训练心灵经历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产生自我超越的意识状态。复习思考题:1、简述弗洛伊德人格论的主要观点。2、如何理解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3、概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4、概述皮亚杰的认知和道德发展理论。5、如何理解柯尔伯格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理论?6、如何理解斯金纳的强化理论?7、简述班杜拉观察学习的特点和过程。8、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第四章 社会学理论一、社会交换理论1、霍曼斯的交换理论1910年生于美国波士顿。他一生中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大学是哈佛大学。他是现代社会交换理论的奠基人,他的交换理论着眼于从个人层次上对个人行为的解释,因而被称之为行为主义交换理论或演绎交换理论。他认为社会学中所研究的制度、组织以及社会都可以分析成人的行动,利己主义、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一种交换过程,这种交换包括情感、报酬、资源、公正性等等。(1)六个命题一是成功命题:一个人的特定行为越是经常受到奖励,这个人就越可能采取这种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