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莫唑胺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ppt_第1页
替莫唑胺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ppt_第2页
替莫唑胺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ppt_第3页
替莫唑胺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ppt_第4页
替莫唑胺在脑胶质瘤中的临床应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知识,概念 分类 临床症状 临床诊断 治疗方法,脑胶质瘤,概念 由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 年发病率约为3-8人/10万人口 胶质瘤是由先天遗传高危因素和环境的致癌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 已知的遗传疾病,例如神经纤维瘤病(I型)以及结核性硬化疾病等,为脑胶质瘤的遗传易感因素。,胶质瘤分型 形态学,按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划分: 星型细胞瘤星形细胞 少枝细胞瘤少枝细胞 混合胶质瘤,例如少枝-星形细胞瘤,包含了混杂类型的胶质细胞 室管膜瘤室管膜细胞,胶质瘤分型 组织学,按肿瘤细胞在病理学上的恶性程度分类: 低级别胶质瘤(WHO 1-2级) 为分化良好的胶质瘤;虽然这类肿瘤在生物上并不属于良性肿瘤, 但是患者的预后相对而言还不错。 高级别胶质瘤(WHO 3-4级) 为低分化胶质瘤;这类肿瘤为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较差预后。,胶质瘤临床症状,头痛 胶质瘤的早期症状之一。初期常为间歇性、搏动性钝痛或胀痛,随肿瘤增大,头痛加剧,时间延长,可以变成持续性。 视乳头水肿 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幕上肿瘤一般肿瘤侧较重,幕下肿瘤两侧大致相通。额叶底部肿瘤直接压迫同侧视神经引起原发性萎缩,对策因颅压增高引起视乳头水肿。 呕吐 胶质瘤首发症状。多发生在清晨空腹时,呕吐前可有或无恶心,且常伴剧烈头痛、头晕。有时呈喷射性,多因颅内压增高刺激呕吐中枢引起。 小儿颅后窝肿瘤出现呕吐较早且频繁,常为唯一的早期症状,易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功能影响 脊髓胶质瘤可以使患者产生肢体的疼痛、麻木以及力弱等症状 中央区胶质瘤可以引起患者运动与感觉的障碍 语言区胶质瘤可以引起患者语言表达和理解的困难。,胶质瘤治疗诊断,放射性同位素扫描(Y射线脑图) 生长较快血运丰富的胶质瘤,其血脑屏障通透性高,同位素吸收率高。如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显示同位素浓集影像,中间可有由于坏死、囊肿形成的低密度区,需根据其形状、多发性等与转移瘤相鉴别 放射学检查 放射学检查主要包括头颅平片,脑室造影、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医生会根据成片中脑组织部位的改变、转移等作出判断。 超声波检查 超声波检查可帮助定侧及观察有无脑积水。对婴儿可通过前囟进行B型超声扫描,可显示胶质瘤影像及其他病理变化。 脑电图检查 神经胶质瘤的脑电图改变一方面是局限于肿瘤部位脑电波的改变。另一方面是一般的广泛分布的频率和波幅的改变。这些受肿瘤大小、浸润性、脑水肿程度和颅内压增高等的影响,浅在的肿瘤易出现局限异常,而深部肿瘤则较少局限改变 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对脑瘤的诊断较CT更为准确,影像更为清楚,可发现CT所不能显示的微小肿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可得到与CT相似的图像,并能观察肿瘤的生长代谢情况,鉴别良性恶性肿瘤。 脑脊液检查 患者作腰椎穿刺压力大多增高,有的肿瘤如位于脑表面或脑室内者脑脊液蛋白量可增高,白细胞数亦可增多,有的可查见瘤细胞。由于腰椎穿刺会增加脑疝的危险,因此必要时才会选择。对于压力增高明显的患者应谨慎操作。,胶质瘤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手术 治疗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手段。 对位于脑皮质功能区或功能区附近的肿瘤,手术塬则是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神经功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切除肿瘤,以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重要治疗方法放疗,放疗 这是脑胶质瘤治疗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可以杀灭手术后残存的肿瘤细胞。 放疗通常在手术后2-4周内进行 初治胶质瘤不推荐X刀、伽马刀治疗,不可缺少的治疗化疗,化疗 化疗是恶性胶质瘤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化疗可以进一步杀灭残存肿瘤细胞,减少复发。 化疗可以和放疗同时进行,或者在术后、放疗后进行,也可作为部分复发胶质瘤的首选治疗。,综合治疗,综合治疗 其他综合治疗方法(免疫治疗、) 根据个体案例定制个体治疗。 靶标检测选择化疗药物。,产品知识,研发历程 药物成份 作用机制 作用位点 药代动力学 安全性 适应症,泰道(替莫唑胺)研发历程,1984,Cancer Research Technology Ltd.首次发现替莫唑胺对大鼠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 1992,替莫唑胺期临床试验,证实其对人体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 1992,先灵葆雅与Cancer Research Technology Ltd.签署替莫唑胺全球排他性专利开发经营权 1993,先灵葆雅替莫唑胺获美国化合物专利(专利号: 5260291 ),有效期至2013年11月 1999,先灵葆雅替莫唑胺被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2002,先灵葆雅替莫唑胺改善癌症治疗的发明专利在中国国家知识产品局备案并发布公开说明书(公开号CN 1345240A) 2005,EORTC 26981国际多中心大型临床研究结果发布,奠定了替莫唑胺治疗新诊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金标准地位 2005,先灵葆雅替莫唑胺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新诊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2008,先灵葆雅替莫唑胺(泰道)被SFDA批准用于治疗新诊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复发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生理 pH 条件下,替莫唑胺可自发转化为 5-(3-甲基三氮烯-1-)咪唑-4-酰胺 (MTIC),Denny BJ et al. Biochemistry 1994;33:9045,替莫唑胺 新型咪唑四嗪类药物,AIC: 5-氨基咪唑-4-甲酰胺 ,经肾脏排泄,甲基化重氮阳离子,替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