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教材_第1页
某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教材_第2页
某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教材_第3页
某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教材_第4页
某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一一年九月一日东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二五”规划一、现状、机遇和挑战(一)“十一五”环保和生态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市以经济社会双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两大战略统领全市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高度重视环保规划的实施,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抓手,坚持“为当代建设一个经济强市,给后代留下一个生态东莞”的理念,大力推进污染减排,全面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全力提升和改善环境质量,在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2010年底,全市基本完成了“十一五”环保规划的各项指标任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总体稳中趋好,为“十二五”环保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作为统揽环保各项工作的总抓手,投入376亿元全力推进实施“碧水、蓝天、绿地、宜居和绿色GDP”五大工程,全面开展重点污染企业、造纸行业、畜禽养殖业、东莞运河、油气回收、机动车尾气、清洁空气行动等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始终以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实现污染防治管理全面加强、环境设施城乡覆盖、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等显著成效,并通过了环保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考核验收。全市环境质量全面改善。截至2010年底,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市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东江东莞段水质保持在类标准,东莞运河水质由劣类改善为-类,全程控制了黑臭现象,达到景观用水功能目标;全市海洋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未发生严重海洋灾害和重大海上溢油事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7天,对比2005年,酸雨频率下降13.5%,降水pH均值由4.07提升为5.11,摘掉了重酸雨区的帽子,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的年平均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市声环境质量和辐射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均符合国家声环境和辐射环境质量的相关标准;固体废物管理得到加强,城市污泥和医疗垃圾初步得到有效处理。特征污染物总量控制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我市坚持把污染减排作为环境保护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监管减排;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力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工业零星废水处理工程、电厂脱硫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医疗废物处理工程、污泥资源化处理工程、环保专业基地等环保设施的建设,提升了环境治理的能力。“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总处理规模达204.5万吨/日的34项污水处理工程已完成33项,基本完成配套截污主干管网工程的建设,同时启动次支管网的建设;建成运营大岭山、塘厦、茶山3个零星废水处理工程,签约并纳入集中处理企业631家;配套建设了沙角电厂群和东莞市玖龙纸厂、理文纸厂和三联热电厂等燃煤大户的各类脱硫设施,达到年削减9万吨二氧化硫的能力;新增横沥1500吨/日、厚街900吨/日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并启动了市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改造工程,全市正运营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2800吨/日,占全市垃圾日产生量的30.68%;建成规模为20吨/日的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全市1026家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实行集中收运处置;建成樟村水质净化厂污泥初级处置项目和黄江污泥处理厂一期工程(1000吨/日);规划建设的7个环保专业基地均通过环评审批,其中麻涌基地已初步建成。到2010年,我市实现“十一五”期间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3.3%,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控制在10.47万吨和9.12万吨,比2005年分别削减22.4%和54.4%,呈现出经济总量上升、排污总量下降的良好发展态势,顺利完成减排考核任务。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新提升。“十一五”期间,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四清理”和“五整治”行动,以农村环境建设为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推进农村的环境整治工作,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营造城乡一体化的优美环境;制定了东莞市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和东莞市生态控制线规划,划定1103平方公里市域生态绿线,严格控制范围内的项目建设,建成市级自然保护区5个,森林公园17个,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7%,自然保护区陆域(含森林公园)面积占全市陆地面积比例达14.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16.5平方米,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称号;全力推动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幼儿园、国家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引导镇、村、企事业单位的环保建设。截至2010年底,有103家企业被评为市级环境友好企业,有2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建成各类绿色社区60个,绿色学校370所,共成功创建国家生态镇、省生态示范镇6个。环境保护监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全市环保队伍快速成长,人员编制扩大1.75倍,环保分局升格为正科级,组建村级环保协管员队伍;组建环境监察分局和六支环境监察大队,加强环境监察机构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加强执法装备、执法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成立了环保宣传教育中心、环境信息中心、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所等,健全了环保机构。新迁建监测业务用房、8个大气监测子站、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通过了国家二级站(东部)标准化验收,监测认证项目由113项扩到279项。基本建成了“8+1”大气自动监测网、“8+1”噪声自动监测网、“4+1”水质自动监测网和环境监测监控中心,覆盖大气、水、噪声的先进自动监测网络基本成型。编制实施了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东莞市生态保护规划等七项规划,组织开展了多项专题调研和科学研究。编制完成东莞市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5年)。持续开展各项环保专项行动,五年累计组织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检查企业86921家次,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996宗,搭建监督平台,把群众信访举报作为环境执法的有效补充,全面加强环境信访举报监督作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广泛开展环境宣传、环境教育、绿色创建等方面工作,社会环境保护氛围初步形成。(二)“十二五”面临的机遇“十二五”期间,是我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重要时期,更是我市“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巩固创模成果,从根本上扭转环境恶化趋势、全面改善环境状况,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关键时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环境保护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为应对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危机,逼出一场全球“绿色革命”,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作为“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的实施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活力,给破解区域环境难题、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和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高度融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经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环境保护的经济基础坚实。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多年居全国前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6344元,“十二五”时期我市将进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为我市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公众环境意识显著提高,环境保护的群众基础日益牢固。过往几年创建国际花园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深入推进,使我市公众的环保意识显著提高。在自觉保护环境、减少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行为的同时,公众开始主动充当社会监督的角色,整个社会将迈入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时代,为全面深入推动环保工作带来新的机遇。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科技支撑。“十二五”期间,将实施东莞市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5年),进一步推动高效节能环保装备、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开发水平,不断完善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环保科技支撑能力,为解决复杂环境问题带来新的机遇。(三)问题与挑战“十一五”期间,我市在经济高速发展、流动人口急剧膨胀的背景下,我市基本遏制了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部分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由于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加上历史欠账较多,我市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我市工业聚集了全球价值链上低层次的生产技术与机器设备,形成了劳动力密集型和加工贸易型的产业格局,粗放式地利用廉价人力资源、环境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承载不堪重负。“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取得初步成效,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增长方式依然以粗放增长为主。2010年,我市三大产业比例为0.3:51.5:48.2,制造业仍然是我市的重要经济引擎,工业结构污染问题突出,节能减排依然严峻。探索建立减排倒逼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机制,加强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是“十二五”期间环保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水环境质量局部有所改善,形势依然严峻。“十一五”期间,随着环境基础设施逐步建设并投入使用,东莞运河、石马河等内河涌的水质得到改善,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水体污染中生活污染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市内河涌污染类型仍以有机类、氮磷类为主,呈现出典型的复合污染问题,另外,由于区域间相互影响,跨区水污染问题突出。主要饮用水源东江东莞段有些水质指标,如氨氮、总磷等,某些水期、某些断面的监测值已经接近水环境质量类标准限值,存在恶化的趋势,情况不容忽视。东莞运河水质近两年虽有明显改善,但仍受到中度污染。市内其他内河涌水体发黑发臭的现象并不少见,加快推进内河涌的全面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已刻不容缓。此外,由于我市目前尚未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常规监测,地下水资源及水质状况不明,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环境管理,是保障饮用水资源安全的重要一环。煤烟型污染基本控制,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显著。当前,城市总体空气质量尚好,SO2、NO2、PM10等各项常规空气污染物年平均浓度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煤烟型空气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基本控制。但大规模城市建设开发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保护措施,土地裸露率增加,扬尘增加,空气中颗粒物含量居高不下,以氮氧化物浓度超标为特征的机动车尾气型空气污染日益凸现,空气中可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日趋突出,城市光化学污染和细粒子污染严重,已经发展到以生产性污染和消费性污染为主的区域大气复合型污染,灰霾天气时有发生。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率低,资源化水平不高。工业固体废物与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处置现象严重,废旧电器缺乏专业处理设施,无序收集和简单拆解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综合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部分地区仍以简易填埋为主。危险废物、严控废物等固体废物的污染风险趋势加重,处理处置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处理规模仍需扩大。资源瓶颈日益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巨大。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全市对土地、水资源、能源的需求量急剧扩张,资源瓶颈日益突出,尤其是人口的膨胀和用水需求的增长,我市人均水资源逼近严重的缺水线,城市供水安全面临巨大挑战。特殊的行政体制导致了资源分配与保护的区域利益矛盾,协调机制亟需制订。区域生态体系破碎化比较严重,土地开发的强度高,开发方式呈现外延式、粗放型的特征,以林地、耕地为主的生物生产用地流失严重,物种多样性降低,对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外,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局部海洋生态系统有所破坏。环境监管能力相对薄弱,难以适应新的形势。环境管理能力滞后于经济建设,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协调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的机制、政策和手段体系,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仍不完善,环保技术、资金保障仍然相对不足。数量众多的乡镇和外资企业自下而上的工业化导向与传统的环境监管模式矛盾突出,镇街环境监管力度不高,管理体制需要理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时有存在。辐射监管能力薄弱,缺乏环境辐射管理人员、辐射监测的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尚未建立天然辐射本底值的数据库,对我市辐射环境的情况欠缺详尽的资料,影响辐射监管工作的开展。同时,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信息公开化程度不足,公众环境意识相对薄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有限。环境问题区域化趋势明显,应对区域环境问题面临挑战。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区域环境污染加大,我市地处珠江、东江、石马河三条跨界水域下游,上游地区的污染对我市水环境的影响加重,同时由于大气污染物扩散,也将加重我市大气污染负荷,客观上增加了我市环境保护的难度。二、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要求和“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总体目标,积极实施“环境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优化经济发展和保障环境安全为基本出发点,以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和建设生态绿城为抓手,以环境管理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污染减排倒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建立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融合与协调发展,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打造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幸福家园。(二)基本原则实行从严从紧的环境保护政策;对重要的生态系统实行休养生息的战略部署;在重点区域实行环境优先的战略方针。1. 民生为重,绿色发展。坚持以民为本,将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满足群众日益提高的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作为环境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优先解决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空气、水体、噪声、土壤污染等突出的环境问题,改善人居环境,增进人民福祉。立足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加强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和调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2. 环境优先,防治结合。以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模式,实施生态分区控制,从源头上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坚持源头、生产全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相结合,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常规污染控制与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相结合的污染综合防治体系,同时要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经济、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防治结合,保障环境安全。3. 分区控制、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差异,因地制宜,明确划定严格控制区、有限开发区和集约利用区,着重改善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在经济比较发达、环境容量资源已得到比较大的开发利用、环境压力比较大的和自然条件脆弱,难以承载大规模经济开发活动的区域实行环境优先方针,采取从严从紧的环境保护政策,对重要的生态系统实行休养生息。4. 创新机制,先行先试。敢于破除旧体制机制的束缚,以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为目标,建立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健全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政策法规标准制度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完善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环境管理机制,推动环境管理体制创新,提高环境管理能力,走出一条具有东莞特色的环境保护新道路。(三)主要目标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趋势得到遏制,区域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环境预警应急能力进一步提升,健康安全的城市景观格局基本形成,为创建生态市奠定坚实基础。“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目标指标体系见附表1。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减排措施要实现由工程减排逐步向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监管减排齐头并进方向转变。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和省下达指标内。水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到2015年,东江水质保持良好,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维持在100%,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近岸海域环境功能水质达标率维持100%,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达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比例达到95%以上,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在90%以上。区域环境噪声质量保持稳定。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不超过56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不超过70分贝。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森林覆盖率达到37.5%,陆域自然保护区(含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占陆地面积的比例达到1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7平方米,海洋及农村生态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其中: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继续保持100%),危险废物及核辐射源100得到安全处置。工业污染防治水平稳步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保持在90%以上;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企业的比例达到100%以上。环境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推进公众参与制度,推动环保科技发展,全面提升环境执法水平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三、强化环境宏观调控,优化产业布局和转型升级(一)分区控制,优化产业空间布局1. 加强主体功能区环境管理。尽快编制东莞市主体功能区划,明确“优化开发、重点开发、生态发展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空间范围和环境保护要求,对四类主体功能区制定分类管理的环境政策和评价指标体系,合理引导产业发展和布局调整。优化开发区要坚持环境优先,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行更严格的项目环境准入标准和更高要求的总量控制目标,做到增产减污;重点开发区要坚持环境与经济发展融合,着力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和主导产业、重点行业发展规划环评,以环境容量为基础建立完善的环境准入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环境风险防范,做到增产不增污;生态发展区要坚持生态环保为主,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和保育,逐步恢复生态平衡,遏制已经出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趋势;禁止开发区要实施强制性保护,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生态补偿政策,严禁不符合规定的任何开发活动,依法关停所有排放企业,实现零排放。2. 引导产业布局调整与生态转型。做好统筹规划,抓好工业园区资源的重新整合,加强园区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园区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化。以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前提,通过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梯度发展,强化梯度集聚,促进各类产业向城市集中,向园区集中,着力打造“一个核心区、三大经济带、五大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促进经济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联动调整。按照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加快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虎门港开发区、东莞生态园和长安滨海新区发展。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要建设成为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产业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虎门港开发区以港口为依托,重点发展物流业,带动西部沿海生态经济产业带的发展;东莞生态园要突出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的特色定位,着力建设湿地生态园,力争建成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省级生态产业示范园;长安新区要突出海洋特色,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育,建设一个滨海都市城区,为东莞打造海洋城市形象作贡献。全力推动常平、大朗、长安、虎门、沙田、中堂、麻涌等镇的7大环保专业基地园区建设,把电镀、漂染、洗水、印花、造纸、制革等行业的污染企业逐步整合,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定点,集中建设、集中治污、集中管理,从源头上加强环境管理,实现产业布局优化升级。进一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污染企业(生产车间)主动搬迁入园;同时,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强化环境监测监督,对限期治理后仍超标排放的企业,责令限期搬迁入园。鉴于在水体、大气、固体废物的污染严重现状,水乡片各镇要严格实行总量前置审核制度,研究制定更严格的落后产能淘汰政策,推行清洁能源和清洁原辅材料的使用,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二)环保优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1. 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以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为前提,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对造纸、建材、石化、漂染、电池、电镀等重污染行业以及东莞运河、石马河等重点流域实施更为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排放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管理,严格企业环保准入。对“两高一资”行业实行更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逐步完善重污染行业环境准入标准体系。把单位工业增加值(产值)能耗、污染物排放强度能否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作为审批项目时的评审标准,新上项目必须是技术含量高、能源消耗低、排放污染物总量少的项目,逐步建立污染物产生与排放强度评估结果相关联的 “标杆”管理制度,强化企业污染防治的倒逼传导机制,逐步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和资源能源消耗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实施从严从紧的环保政策,建立完善总量前置审核制度及实施细则,对超出排污总量的镇街,禁止建设除循环经济外的项目,新建项目必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腾出环境容量后才批准建设。严格执行区域限批政策,禁止在东江沿岸、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新建水污染项目和化工类项目;严格执行产业限批政策,严禁新建燃煤电厂、水泥、制革、造纸(不含卫生纸)项目,限制建设电镀(线路板)、漂染、洗水、印花项目。2. 加强规划环评工作。重点推进化工、电网、水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交通等产业规划和园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机制,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建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联动机制,对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所含建设项目,不予受理环评文件。3. 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的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强化传统产业的节能减排,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施路灯节电改造工程、火电脱硝工程、上大压小发电工程、区域热电冷联供和清洁发电工程、油气基础设施及LNG接收站、太阳能利用工程、垃圾发电、余热利用发电工程建设。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节材产品、可再生产品和节能环保汽车,从源头上落实节能减排。4. 强化落后产能淘汰。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出台东莞市落后产能退出实施办法,制定关闭、淘汰企业名录,分年度组织实施。制定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有序推进产业生态转型。建立和形成政府领导,发改、环保、经信、工商、税务、公安等多个职能部门参与的部门联动机制,综合运用价格、环保、土地、市场准入制度、安全生产等多种手段予以推进。制定落后产能退出的财政奖励、转型后土地使用权及出让、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生产配额和排污权交易等经济激励或补偿政策,鼓励重污染企业主动退出。(三)绿色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1. 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贯彻落实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0082017),以节能减排为硬抓手,积极引导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现代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突出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有机融合,着力培育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促进经济模式向高能效、低能耗、少排放模式转型,建立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现代产业体系。2. 积极发展低碳产业。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出台鼓励政策,培育发展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加快开发利用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为主的低碳能源,以及节能、长效、环保和可回收的低碳原材料和新材料。以低碳能源体系为基础发展低碳制造业,重点发展利用新能源的成套设备、能源资源回收及各种节能技术产品和设备、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交通工具以及新一代家电制造业和低碳服务业。3.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把清洁生产审核作为环保审批、环保验收、核算污染物减排量的重要因素,提升清洁生产水平。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实施、市场运作的清洁生产机制,充分发挥“东莞市节能与清洁生产专项资金”的激励功能,提高企业自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积极性。在重点行业全覆盖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5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防控行业,每两年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7个产能过剩行业,每3年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21个重污染行业,每5年开展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到2015年,全面完成重点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4.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建设广东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为契机,落实东莞市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以火电、造纸和表面处理行业的生态化转型为突破口,逐步开展企业、工业园区、全社会等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建设。加快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的推广,大力发展节能型、环保型产业,推进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实践“城市矿山”理念,推动静脉产业的发展,建设虎门港循环经济示范园(环保产业园),加强废旧电子电器、废旧汽车、塑胶、玻璃等可资源化再生利用废物规范化处理处置,促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提高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和处置能力。到201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单位地区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20%以上。四、加强污染防治,全面提升环境质量(一)强化饮用水源保护,改善水环境质量1. 水环境功能区划。严格执行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编制实施东莞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力争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相应功能区要求。2. 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供水安全。加快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与调整工作,全面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的实施。2012年底前,完成东江干流、南支流、北干流、中堂水道和江库联网工程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区划;2015年底前,划定九大水库以外的有供水任务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同时,以联网水库为重点开展水质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推广供水水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生物控制技术,综合治理饮用水源保护区。修订东莞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规定,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实施重点控制、重点整治,保证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维持在100%,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日常监督和检查,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排查和环境整治,建立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数据库,定期发布饮用水源地水质信息,建立健全饮用水安全预警制度。逐步形成饮用水源的污染来源预警、水质安全预警和水厂处理预警三位一体的饮用水源安全预警体系,形成保障优质城市饮水水源的环境保护管理基础框架。强化饮用水源水质监测预警能力,2012年底前,建成运河水质和近岸水质(虎门)自动监测站,完成“4+1”水质自动监测体系建设;完成饮用水源109项全分析项目扩项工作,提高针对蓝藻、辐射、恶嗅等三类污染的监测能力。全面落实东莞市东江水质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加强东江水质保护工作。加强与上游河源、惠州的联系,研究建立一体化的东江水质保护工作机制,严格监控影响东江水质的支流和污染源,强化重点风险源监督管理,确保东江水质安全。编制实施东江水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健全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密切关注东江水质变化情况,全力应对水环境突发事件。3. 推进河涌综合整治,改善水环境。落实深圳市东莞市惠州市界河及跨界河综合治理计划,加强与深圳、惠州等市合作,针对观澜河石马河、茅洲河、潼湖水等界河跨界河流污染问题,制定相关河流综合整治计划,分步推进治理工作,改善区域水环境,推动跨界污染联合防治。全面推进内河涌整治。重点推进石马河、东引运河、寒溪河和茅洲河界河、挂影洲围主干河涌等流域的综合整治,统筹安排污水处理厂建设、截污管网、防洪排涝、水环境生态治理等工程。到2015年底,基本完成东引运河、石马河、寒溪河流域的污水净化、干流河堤建设及河道沿线景观综合整治工程以及运河沿线各项面源整治、生态园治水等工程,初步修复受损严重的城市河系水生态功能。按照“正本清源”的思路,以镇街为责任主体,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全面启动中小河涌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按照各镇街每年完成1条河涌整治的工作任务,争取利用3至5年,实现河涌水体生态系统的全面恢复。4. 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工程,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督监测工作,完善在线监控系统联网,实现污水处理厂的实时、动态、全面监督与管理,确保污水稳定达标排放,杜绝违法排污。建设市区污水处理厂深度净化处理工程和中水回用示范工程,推进出水的深度处理,增强脱氮除磷效果。遵循提高效率、城乡并重的原则,继续推进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重点对桥头、谢岗、大朗、清溪等1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扩建总规模为81万m3/d;新建东城温塘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为5 万m3/d;对现有清溪长山头、塘厦白泥湖、塘厦石桥头、塘厦林村、凤岗雁田、凤岗虾公潭等6座二级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技改总处理规模为31.5万m3/d。按照“雨污分流”目标和“先急后缓、分步实施”原则,加快污水截污次支干管建设,重点对石马河流域、中南部山丘区重要镇街展开城镇污水管网完善建设,新建管网总长约1037 km,其中主管长度约35 km,支管长度约1002 km,初步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城乡全覆盖目标。5. 加强工业污染源防治。核查辖区内排水企业,实施总量控制和稳定达标管理,逐步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继续加强对各镇工业污水排放源的控制,工业企业排水达标率保持达到90%以上。建成一批重点污染源企业环保设施在线监控(监测)系统,以现代化监控手段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的监管,增加监察、监测频次,对国控、省控、市控重点污染企业,确保每月监察不少于1次,每季度监测不少于1次,确保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在线监控设施正常运转。制订重污染行业废水回用管理办法,明确电镀、漂染、洗水、印花、造纸、制革等重污染行业废水回用率目标,重点工业污染源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0%以上,建设麻涌环保产业园电镀废水、印染废水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完成相关行业技改工作,采用清洁原辅材料、先进设备和工艺,提高清洁生产水平。(二)开展清洁空气行动,提升空气环境质量1.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根据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现状、区域空气质量指数分布特征、污染气象特征、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敏感点分布等情况,严格执行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的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见附表2),完成镇级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2. 巩固电力行业减排成果,推进氮氧化物全面减排。继续加强电力行业脱硫工程建设和环保监督管理,不断提升综合脱硫率;推进已有燃油电厂油改气,不再规划布点新建燃煤燃油电厂;完成脱硫设施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建设,严格烟气在线监控管理,脱硫设施运行效率稳定达到85%以上,确保稳定达标排放;严格落实燃煤含硫率月报及核查制度,确保各火电厂燃煤含硫率控制在0.7%以下,脱硫效率达到9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不得超过200毫克/立方米。全面启动火电厂脱硝工程。在电力行业全面推行低氮燃烧技术,新、扩、改建机组必须配套烟气脱硝措施,脱硝效率达到80%以上。2012年底前,按照大机组从严控制原则,重点完成单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燃煤机组烟气脱硝工程,脱硝后氮氧化物(NOX)排放浓度限值不得超过200毫克/立方米。2013年底前,完成所有12.5万千瓦以上现役燃煤火电机组降氮脱硝改造,综合脱硝效率达到70%以上,氮氧化物稳定达标排放。3. 加大非电力行业整治力度,加强工业锅炉污染治理。全面提高工业锅炉准入标准,禁止新建、扩建和改建燃煤锅炉,凡申请新、扩、改建锅炉的,一律要求使用电、天然气、液化石油气、轻质燃油、水煤浆、生物质成型燃料等低污染燃料。1蒸吨/小时以下锅炉鼓励采用电锅炉。全面淘汰燃煤手烧锅炉,非法燃煤手烧锅炉坚决予以查处。同时,巩固以主要交通主干两旁可视范围及镇中心为重点的冒黑烟企业整治。2012年底前,完成淘汰或改造(改燃清洁、洁净能源)全市所有4蒸吨/小时以下(含4蒸吨/小时)和使用8年以上的10蒸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全面消除全市烟囱冒黑烟现象。对于使用不足8年的10蒸吨/小时以下、全部10蒸吨/小时以上的工业锅炉,应改燃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或建设高效脱硫除尘脱硝降氮设施,达到广东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限制要求。全面推进锅炉降氮脱硝工作。2013年底前,完成65蒸吨/小时及以上工业锅炉降氮脱硝改造(或改燃清洁能源);2015年底前,完成全市工业锅炉降氮脱硝改造(或改燃清洁能源)。严格执行更新改造及新装锅炉的审批制度,控制工业锅炉的增长,研究探索工业园区集中供热模式。到2015年底前,争取在有条件的镇(街)工业园区建立1-2个集中供热示范工程试点。4. 提高机动车污染防治水平。全面实施“国”排放标准,对不符合相应标准的汽车,不予办理登记手续。加强外籍车辆转入管理,对达不到“国”排放标准以上的车辆,不予转入。逐步供应粤车用成品油,降低机动车排气污染。进一步建立健全机动车年审强制检测制度、环保标志分级管理制度、环保标志限行制度、联合执法机制、黑烟车义务举报、超标车辆定期公告等管理制度。进一步扩大环保限行区域,采取经济补偿或激励等措施促进老旧汽车及“黄标车”等高排放汽车提前报废。2011年底前更换108辆公交黄标车(行驶里程在45万至55万公里之间);2012年底前更换405辆公交黄标车(行驶里程在25万至45万公里之间)。同时,提倡鼓励更新或新增的公交车采用电动汽车、LNG(液化天然气)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实施优惠票价制度,倡导公众出行优先选择公交系统。加快建设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改善非机动车交通条件,鼓励公众更多地采用绿色出行的方式。5. 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排放控制。加大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头的控制力度。2011年7月底,挥发性有机排放重点监控企业建立有机溶剂使用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控制登记报告制度。石油加工企业强制采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削减措施,严控工艺过程中逃逸性有机气体的排放,其它企业全面推行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生产技术,鼓励涂料、油墨、胶粘剂等生产企业实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逐步淘汰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高的油漆、涂料产品。加强印刷、制鞋、家具、汽车制造企业的达标治理。加快推动其他行业生产工艺具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企业的污染治理。按照广东省地方标准要求,加快推进印刷、制鞋、家具、汽车制造等行业的原辅材料水性化改造和有机溶剂回收与末端处理设施建设,确保重点监管企业实现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全面禁止非水性建筑内墙涂料。干洗行业全面推广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溶剂,新建和改、扩建必须采用具有净化回收干洗剂功能的全封闭式干洗机,不再新增开启式干洗机,加快推动已投入使用的开启式干洗机增加压缩机制冷回收系统。同时,要制订油气回收综合治理日常监管办法,建立油气回收综合治理日常监管长效机制。6. 加大LNG工程推进力度,加强饮食服务业污染治理。落实东莞市域燃气专项规划修编(2007-2020年),加大LNG工程推进力度,逐步提高燃气管道气化率和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向莞城等25个镇(园区)供气,到2015年,全市天然气居民用户数达87.2万户。城区现有产生油烟、未完成改用管道煤气、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的饮食服务经营场所要限期整改;新建饮食服务经营场所,要求必须使用管道煤气、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未完成油烟治理设施安装的饮食服务全面完成安装任务,并加强油烟治理设施的运行监管。加快推动拥有3个炉头以上(含)的饮食服务企业全部安装油烟远程监控装置,实现油烟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的实时监管。确保油烟、烟尘排放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7. 加强露天焚烧和城市扬尘污染控制。实施露天焚烧垃圾的环境违法行为义务举报制度,倡议全社会积极参与,实行有报必接、有接必应、查实必罚制度,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严厉打击露天焚烧行为。加强城市扬尘全过程控制。开展扬尘污染控制区创建工作,扬尘污染控制区达到建成区面积的80%以上。加强市区内裸露土地的绿化或铺装,落实路面保洁、洒水防尘制度,减少道路扬尘污染。加快基础设施、市政道路、园林绿化、环境景观整治等施工工地收尾完工,并完成环境复绿。积极发挥部门联动作用,严格落实施工工地围蔽和清运余泥渣土、喷水降尘等措施,努力做到“六个100%”(即:施工现场100%围挡,工地砂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拆除工程100%洒水,出工地运输车辆100%冲净车轮车身,密闭无洒漏,暂不开发的场地100%绿化),重点施工工地(建设用地面积20万m2的建设工程工地及建设用地面积5万m2的房屋拆除改造工地)和采石取土场采用视频监控管理。堆放和装卸煤炭、煤矸石、矿石、建筑材料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码头和堆场,需采取严格的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码头和堆场的地面应当进行硬化处理;采用混凝土围墙或者天棚的储库,库内应配备喷淋或者其他抑尘设施;采用密闭输送设备作业的,应当在装料、卸料处配备吸尘、喷淋等防尘设施,并保持防尘设施的正常使用;露天装卸作业时,应当采取洒水等抑尘措施;对码头和堆场内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堆,应采用防尘网和防尘布覆盖,必要时进行喷淋、固化处理;码头和堆场内要划分料区和道路界限,及时清除散落的物料,保持道路整洁,并及时清洗。(三)加强噪声污染防治,营造安静宜居环境1. 环境噪声功能分区。执行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中的环境噪声适用区规划成果(详见附表3)。同时,要实行动态调整机制,对噪声监测点位进行调整,增设和完善各类标准适用区内噪声监测点位,使噪声环境区划能适应城市建成区迅速扩大的需要。2. 加强工业噪声和生活噪声的污染控制。加强工业噪声污染的防治。新建工业企业应尽量远离医院、学校、居住区等敏感点;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或消音处理,减少工业噪声外泄;推动企业采取有效减噪措施,对工业企业噪声源厂界噪声不达标的要限期治理。加强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管,控制和降低社会活动场所噪声源的产生强度。加强对达标率低的重要时段和敏感区域的噪声控制,强化对商业网点、娱乐场所、饮食行业等主要生活噪声源的管理,减少经营活动造成的噪声滋扰,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不超过56分贝;加强对高音喇叭、音响设备、机动车防盗报警器的监管,减少噪声扰民现象;建设安静示范小区,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3. 加强交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控制。优化交通路网体系,调整和优化城区交通运输格局,减少交通需求和交通流量;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合理规划交通沿线地区的开发;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提升公共交通的竞争力,控制机动车辆适度增长;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加强对城镇道路的养护和改造,推广使用低噪路面材料,降低噪声的强度;控制机动车噪声,将机动车噪声水平列入车辆年审中的管理指标,限制不能满足城区行驶噪声要求的车辆在辖区内的使用和销售;逐步淘汰和更新城区高噪声公交车辆;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不超过70分贝。将噪声控制贯穿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包括设计阶段的噪声控制、建筑工程的噪声控制和施工期噪声控制,严格限制建筑机械的施工作业时间,使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采用低噪声作业方式,使噪声控制成为创立绿色建筑的重要指标之一。4. 完善噪声监测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覆盖的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设置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设置噪声显示屏,开展道路噪声监测工作。重点噪声污染源应安装噪声自动监测仪器,将监测数据作为执法监管依据。严格声环境准入,配置噪声监测设备和仪器,提高噪声执法监管能力,强化排放源的监督检查,畅通举报热线,实现城乡声环境质量共同改善。(四)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改善土壤环境质量1. 做好全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合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部署,加强沟通协调,有效整合资源,强化质量管理,落实配套资金,组织开展全市土壤污染调查,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查明重点污染源地区土壤污染类型、程度及其成因,对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的污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全市土壤环境数据库,对污染严重的重点场地或敏感区开展环境风险评估,确定土壤环境安全级别,提出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和污染控制对策。2. 强化土壤污染重点领域的防治。以基本农田、重要农产品产地特别是“菜篮子”基地为防治重点,开展农用土壤环境监测、评估与安全性划分。加强影响土壤环境的重点污染源监管,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强化对农药、化肥及其废弃包装物,以及农膜使用的环境管理,防范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沉降,禁止在农用地随意堆放或丢弃生活垃圾及工业废物,积极引导和推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规范有机食品发展,预防和控制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环境的污染。结合重点区域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污染场地土壤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污染场地特别是城市工业遗留、遗弃污染场地土壤风险评估和污染土壤修复,禁止未经评估和无害化治理的污染场地进行土地流转和二次开发,强化治理的责任主体,对污染企业搬迁后的厂址和其他可能受到污染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的,环保部门督促有关责任单位或个人开展污染土壤风险评估,明确修复和治理的责任主体和技术要求,降低土地再利用特别是改为居住用地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对遗留污染物造成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由原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治理并恢复土壤使用功能。加强对化工、电镀、油料存储等重点行业、企业的监督检查,强化防治措施。3.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监管能力建设。把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纳入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范畴,制定土壤环境年度监测计划并组织落实。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建立和完善与农产品安全相适应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定期公布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工业、交通、生活等方面的污染源监管,排除土壤污染隐患,制定土壤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处置预案。4. 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根据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加强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对土壤的污染,加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集成,选择有代表性1至2处典型污灌区农田和污染土壤场地开展修复试点。(五)强化固废污染防治,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1. 制定和实施固体废物减量计划。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提出重点企业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和消除固体废物污染的清洁生产方案和计划,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清洁工艺和清洁产品,从源头控制固体废物的最终产生量。引导低碳型、节约型消费理念,一切从节约出发,崇尚低碳生活,转变生活观念,推行电子化办公政务,提高燃气普及率,限制过度包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改变严重浪费的不良饮食习惯,千方百计减少办公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大力发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全面制订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公共政策,坚持“政府推动、各方配合、广泛宣传、公众参与、科技支撑”的方针,以干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