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启蒙文学》PPT课件.ppt_第1页
《世纪启蒙文学》PPT课件.ppt_第2页
《世纪启蒙文学》PPT课件.ppt_第3页
《世纪启蒙文学》PPT课件.ppt_第4页
《世纪启蒙文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世纪欧洲文学,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 第三节 歌德,第一节 概述,一、启蒙运动 二、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三、启蒙文学的特征,一、启蒙运动,启蒙就是人类走出自我设置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大胆求知吧!这才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伊曼纽尔康德什么是启蒙1784年,1、启蒙运动的发展阶段,启蒙运动的时间,大约是16181781年,前面继承着开创新局的宗教改革,后面接着成熟的德国古典哲学。 准备时期(17世纪-18世纪初) 兴起阶段(18世纪中期):三大旗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高潮阶段(18世纪末):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为代表。,百科全书派,启蒙运动在法国形成声势浩大的百科全书派活动。百科全书派是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形成的派别,他们在编纂百科全书(35卷1751-1780出版)的过程中团结在一起。主编狄德罗,副主编达兰贝尔,撰稿人有伏尔泰、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卢梭等。 百科全书派影响巨大,他们选择百科全书为工具,宣传自己的理论,并把它运用到一切知识对象上去,使得唯物主义和自然神论成了法国一切有教养的青年的信条。当时,法国人不直接称启蒙运动,而以百科全书派来代替启蒙思想。,百科全书插图选,2、启蒙哲学的主要内容,理性批判精神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基本精神,理性是一面革命的旗帜,是一种前进的动力。正如德国哲学家卡西勒所说:“当18世纪想用一个词来表述这种力量的特征时,就称之为理性。理性成了18世纪的汇聚点和中心,它表达了该世纪所追求并为之奋斗的一切,表达了该世纪所取得的一切成就。”,(1)理性,(2)真理自然法,启蒙哲学家致力于向公众推行真理,那么什么是真理?在18世纪的人看来,不论你寻求对什么问题的答案,自然界总是验证标准;人们的思想、习俗和制度如要达到完美之境,就必须与“自然界在一切时间里、向一切人所显示”的那些规律相一致。而自然律并不是什么逻辑结构,而是被人观察得到的各种物质对象的和谐行为。,自然成为新宗教,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的理解是:自然界本身是一种难以对付的、神秘的、危险的、和人类不相和谐的力量。因此,人们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希望有某种权威的保证,使得他们无须担惊受怕。 现在自然取代了神的位置,它已经一跃而成为和谐本身,为人类立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启蒙哲学家认为根本没有什么原罪,人类天生也不是堕落的。如果人们能够自由地遵循理性和本能的指导,无限完美的人性和无限完美的社会就容易实现。,啊,辉煌的自然!无比美妙,无限仁慈!极其惠爱,极其可爱,极其神圣!看上去何等谐和融洽,何等优雅绝伦;默想你令人多么聪慧,注视你令人多么快乐。呵,伟大的自然!上帝的化身!全能的女神!你的存在无边无际,不可探究,不可察晓。在你的无限中,思想全部失落,梦幻不再飞翔,疲惫的想像徒自空忙,找不到海岸,寻不见海疆,而且在它飞经的极其广阔的路途中也觅不到一个比它当初的起飞处更接近中央的地方。 (英 )夏夫兹博里自然赞美诗,(3)启蒙的局限,启蒙哲学家在宣称自然是一切的法则的时候,他们遇到了新的两难:假如自然界是和谐本身,而人是自然的产物,那么人的一切作为和思想也就必定是自然的,是与自然法相一致的。而启蒙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反对现存的一切黑暗、不和谐,反对现有的习俗,那么,假如一切都是自然的,那么人和他的习俗又怎么可能居然和自然并不谐调一致呢?,为了应对新的两难,启蒙哲学家们使用了两面手法,他们对人类的社会采用道德评价体系,而对自然界则讳莫如深,避而不谈。 另一种方式是生硬地宣称: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蒲柏在一首诗里写道:一切不谐调,包括和谐也在内,/一切局部罪恶,全都是普遍的善,/在错误理性的恶意之中,尽管也有傲慢,/这一真理是明显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对的。 正是因为这种两难,18世纪启蒙哲学家们的乐观主义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是浅薄的乐观。,转向,启蒙哲学家们凭着理性走到了一个两难之境,他们只能承认理性的软弱,并且转到了有用的(事实性的)题材的研究上面来,开始致力于人类社会制度的改进,于是史学、自然科学、法学以及人类风俗研究成为学术界的显学。,漂亮的显微镜,从精确的实验室模型到博物学家携带的工具,都可以在许多私人实验室和沙龙里找到。,科学成为时尚,二、启蒙文学在各国的发展,1、英国(略) 2、法国 3、德国,法国启蒙运动的总目标是要打垮法国封建统治和它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因此它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准备。法国启蒙运动的基本思想是:相信永恒的进步,崇拜理性与科学,批判宗教和专制王权,要求个人自由。,2、 法国启蒙文学,孟德斯鸠(1689-1755),贵族派代表。论法的精神(1748年)提出政体分类论(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君主政体)和三权分立说(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形式)。 书信体哲理小说波斯人信札是18世纪哲理小说的开创性作品。,伏尔泰(1694-1778),来自中产阶级。是思想自由、言论自由、个人自由的拥护者。 伏尔泰名言:“我的头衔,我开始在造就,而您的头衔,则行将结束。” “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是我要誓死捍卫你说这句话的权力”。,著 作,哲学:哲学辞典、形而上学论、牛顿哲学原理等 历史:路易十四时代、论各民族的风俗与精神等 文学: 史诗亨利亚特、奥尔良少女 悲剧欧弟伯 喜剧放荡的儿子 哲理小说老实人描绘了一个理想世界“黄金国”。名言:种我们的田地要紧,狄德罗(17131784),出生于香槟地区的朗格尔,父亲是一个富有的手艺人。1743年到巴黎,与卢梭成为好友。17451765年担任百科全书主编,发表数部哲学著作,宣扬唯物主义思想,同时写作市民剧,提出“严肃的戏剧”的概念。狄德罗是启蒙哲学家中少数无神论者中的一个(多数为自然神论者)。,主要著作,17691775年发表三部哲理小说: 修女(揭露教会罪行的书信体哲理小说,少女苏珊西蒙南独白的方式)。 拉摩的侄儿(对话体哲理小说) 宿命论者雅克,卢梭,我是流浪汉,无家可归地漂游, 是漫无目标又不稍停的怪兽, 像巨大的飞瀑,直冲下岩石峡谷, 跳跃,狂怒,坠入深渊的底部! 浮士德,卢梭 1712-1778,理论著作,论科学与艺术:反封建的“第一声呐喊”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返归自然”的理论 社会契约论:“福音书”,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放弃人的权利,甚至于放弃自己的义务。一个人放弃了一切,是不可能有任何东西作补偿的。这样一种放弃与人的本性不相容,使自己的意志失去全部自由,就等于使自己的行为失去全部道德价值。 社会契约论,文学著作,代表作: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 哲理小说爱弥儿:法国第一部讨论教育问题的小说 散文代表作: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晚年自传体小说:忏悔录,新爱洛绮斯,俄国贵族沃尔玛,贵族小姐朱丽,家族教师圣普乐,思想特点和艺术成就:,人性的自然爱情与封建等级偏见之间的冲突; 作品通过圣普乐的几次旅行(阿尔卑斯山、英国、法国、瑞士)以及对朱丽婚后治家规划的描写探讨了关于社会、习俗、美、戏剧、美德、自然等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问题,系统地展示了卢梭的哲学思想; 浓重的抒情气息和浪漫主义情调。,博马舍(1732-1799),18世纪法国最著名的喜剧作家 主要剧作费加罗三部曲:塞维勒的理发师(又名防不胜防)、 有罪的母亲、费加罗的婚姻(又名狂欢的一天),德国启蒙运动在法国影响下开展起来。 18世纪,德国政治上陷于封建割据状态,全国分裂为300个左右的封建小邦。 德国启蒙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反对封建割据,争取德国的民族统一,而不是像法国那样直接为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制造舆论。,3、 德国,文艺思想的革新,德国启蒙运动局限在文艺和文化思想领域内进行革新,偏重于理论的斗争和理论的建树。单就文艺思想领域来说,德国启蒙运动还有两个特点,一是文艺思想表现出抽象思考和抽象讨论的倾向,如鲍姆嘉通的美学;二是复古倾向,主张回复到古代的古典主义,即古希腊罗马或德国中世纪,如文克尔曼、赫尔德尔和莱辛都有这种倾向。,18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出现了“狂飙突进”运动,它是德国资产阶级发动的第一次全德性质的文学运动。 主要精神是反对封建割据,提倡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歌颂自然,强调天才和民族风格。它对促进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积极作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名称来源于克林格尔的同名剧本。 纲领制订者是文艺理论家赫尔德尔。 代表作家:青年歌德和青年席勒。,狂飙突进运动,莱 辛(1729-1781),德国民族戏剧、民族文学的奠基人,他“完成了德国文学的转变”。 主要贡献: 一 美学理论:拉奥孔探讨诗与画的界限。 二 戏剧理论:汉堡剧评 三、戏剧贡献:明娜封巴尔赫姆(喜剧代表作)萨拉萨姆逊(第一部市民悲剧代表作)爱米莉娅迦洛蒂,席勒(17591809),青年席勒是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力之一。 主要作品有: 强盗(歌颂一个向全社会公开宣战的豪侠的青年恩格斯) 阴谋与爱情(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恩格斯)、 堂卡洛斯(狂飙突进向古典主义过渡时期的作品)、 斐哀斯柯,阴谋与爱情,主人公:斐迪南、露易丝、华尔特、伍尔姆。剧本始终贯穿反暴政、争自由的主题,剧本勇敢的把德国的黑暗现实搬上了历史舞台,作者公开站在平民一边,维护平民的尊严,谴责达官贵人。这部剧本具有典型的青年席勒式的、富于激情的、浪漫的语言风格,但对人物缺乏深入细致的刻划,使得人物成了“单纯的时代的传声筒”。,晚年与歌德合作共迎来德国文学的古典时期。 主要作品: 剧本奥尔良姑娘、威廉退尔等, 美学著作审美教育书简(又译美育通信,探讨用审美来改造社会)、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首次提出并区分两种基本创作方法)。,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哲理性和社会分析性 启蒙作家通过文学作品宣传启蒙思想,使作品具有哲理性、政治性和分析性的特点,而少文学性。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三分之二是抨击时政,揭露宗教。,三、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2、塑造新人物,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作品的主人公,过去文学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王公贵族,18世纪以第三等级为正面主人公,王公贵族成了批评对象。如鲁滨逊、苏珊(修女)、费加罗、露伊斯(阴谋与爱情)。,3、 创造新体裁,文学形式多样化,哲理小说、游记体小说、家庭世态小说、正剧等,都是启蒙文学的新创造。,哲理小说,18世纪法国作家伏尔泰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作家借小说形式表现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具有鲜明的议论性、分析性和批判性。人物形象缺少鲜明的个性,具有纯理性的特点,成为作家哲学思想的代言人。哲理小说包括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 书信体:波斯人信札、老实人 对话体:拉摩的侄儿 教育小说:爱弥儿,亦称严肃剧、市民剧,它是现代话剧的祖宗。是一种介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体裁。 狄德罗首创。它以描写市民生活为主,用日常生活题材反对古典主义戏剧。严肃剧有两个特征,一是严肃性,二是现实性。19世纪的易卜生、果戈理、肖伯纳等人的“问题剧”脱胎于严肃剧。,正剧,第二节 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18世纪的英国是中产阶级新立宪政体巩固、商业社会初步定型和工业革命发端的时代。 18世纪英国文学的最大成就是现实主义小说。这些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生活。描写第三等级的故事。在小说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流浪汉小说风格,描写人在路上的冒险传奇。,1、感伤主义文学,18世纪中后期,英国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学思潮和流派感伤主义派。 感伤主义的出现是对理性的一个反拨。认为人性的核心是感情(sentiment),人类的天性是慈善,即与人为善。怜悯、同情心和情感是社会道德的内核。从崇尚感情出发,产生了感伤主义文学思潮。,理查逊 (16891761),理查逊,感伤小说的第一个代表。第一部小说帕梅拉(1741)是一本书信体爱情小说,赞美清教徒道德。在文学史上被称为第一部现代英国小说。它把对社会环境的描写和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结合起来,着重描写人物的感情,把感伤主义引进了西欧文学,导致了18世纪末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克莱丽莎,理查逊的第二部小说克莱丽莎(1748)是最长的一部英国小说,约有100万字。这也是书信体小说。他善于用书信体叙述故事,并用以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克莱丽莎对西欧文学影响深远,卢梭的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丝是严格模仿克莱丽莎之作。歌德的书信体小说是间接模仿理查生的小说写成。意大利剧作家哥尔多尼曾把帕梅拉改编成两部剧本。,斯泰恩(17131768),感伤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感伤主义”一词来源于斯泰恩他的小说感伤的旅行。 另有作品项狄传。,感伤文学的影响,英国感伤主义文学对欧洲文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感伤诗人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的先驱。感伤诗在欧洲唤醒了浪漫主义情调。 整个18世纪后期的欧洲小说都弥散着感伤情调。法国卢梭关于人性善良的学说把感伤小说重视情感分析提高到一种艺术境界,他本人也写作感伤小说新爱洛绮丝。德国歌德也写作感伤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到了19世纪,狄更斯小说老古玩店,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仍具感伤情调。,3、哥特式小说,哥特小说是18世纪后期出现的长篇小说的一个新变体。它是对理性主义的一个反动,因为理性主义不能对现实生活作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哥特小说以中世纪为背景,描写发生在阴森恐怖的城堡中的神秘故事和谋杀事件。故事充满神秘、恐怖、鬼怪和骇人听闻的超自然事件。哥特小说由华尔蒲尔(17171797)首创,得名于他的同名小说奥脱浪图城堡一个哥特式故事。,哥特式小说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十分风行,它的主要目的是要给人刺激,引起人的恐惧感情。 哥特小说的精华是为小说打开了通向非理性的大门。它的形式是怪诞的,不合理的,但涉及到人的潜意识中的乖戾冲动和种种畸形心理。,哥特小说的精华,哥特式小说影响了后世小说。如19世纪德国霍夫曼的恐怖小说和故事。狄更斯的荒凉山庄、远大前程,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 美国一直是丰富多产的“哥特式恐怖之地”,产生了布朗的小说、爱伦坡的恐怖小说,福克纳的圣殿(Sanctuary)和押沙龙,押沙龙!(Absalom,Absalom!)都深受影响。,哥特小说的影响,4、斯威夫特 (1667-1745),英国十八世纪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 讽刺散文一只澡盆的故事(1704)、布商的信(17241725)、一个小小的建议(1729)。 代表作是格列佛游记(1726年)。,5、笛福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1719)以期刊英国人刊载的特写“水手亚历山大塞尔克的轶事” 为原型创造了鲁滨逊,原型水手在荒岛上居住了4年,笛福改为28年。鲁滨逊在荒岛依靠火药和文明的工具,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了一个文明世界,他是西方商业英雄,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征服世界、占有世界的雄心。,鲁滨逊形象及其意义,(1)经济人鲁滨逊: 鲁滨逊航海出行具有非常明确的趋利动机,是受到高额利益的诱惑:“不久之前,那种邪恶的力量驱使我离家出走。我年幼无知,想入非非,妄想发财。这种念头,根深蒂固,竟使我对一切忠告充耳不闻,对父亲的恳求和严命置若罔闻。”,孤岛上人与物的关系:占有。鲁滨逊是一个资本主义创业者的典型。 人际关系:实用至上的价值观。对鲁滨逊与妻子、父亲和老船长关系的描述较为简单,并且在老船长身上,鲁滨逊对其深切的感激最终还是落到一张他给老船长开的收据上。而与之相对应,小说对鲁滨逊制作陶罐一节有着详细的描述,其比重远远超过对人际关系的描述。 语言:采用生意人的生活语言,也可以说是典型的帐簿语言。,(2)悔罪者鲁滨逊,小说中世俗行动和宗教忏悔彼此交替,构成了小说的基本节奏。 鲁滨逊的“皈依”是含糊的,他的许多言行和想法与他的皈依相抵牾,他的叙述显示出一种意向的分裂。表现:两次遭遇钱的行为方式,6、菲尔丁(17071754),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菲尔丁、笛福、理查逊并称为英国现代小说的三大奠基人。菲尔丁把他的小说称为“喜剧性的散文史诗”,属于流浪汉传奇小说类型,同时也是现实主义的讽刺小说。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约瑟夫安德鲁斯、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汤姆琼斯、阿米丽亚,汤姆琼斯(1749),菲尔丁的代表作,小说规模宏大,共18部。以主人公汤姆琼斯原是弃儿,乡绅奥尔华绥的养子。他和邻居乡绅魏斯登的独生女儿苏菲亚相爱。魏斯登看重门第出身,不容许女儿嫁给弃儿汤姆。由于汤姆本人有时行为有失检点,加上奥尔华绥的外甥布利非蓄意诽谤中伤,汤姆被养父赶出家门。苏菲亚获知后,离家出走,寻找汤姆。他们以及其它小说人物各在途中经历了种种遭遇和冒险,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自然人”琼斯,琼斯不事雕琢,全无心计,“自然”是他的“英雄本色”。他本性善良,对人忠实诚恳,宽宏大量,豪爽侠义,情感真诚,充满着活力和生机。同时,他又是任性落拓不羁的,在男女关系上琼斯是轻率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欲和愿望。他的忠贞和过失都源于自然。,伪君子布利非,性格两大特点:一是恶,另一个是伪善,他善于利用冠冕堂皇的言辞来为自己开脱。,自我塑造与自然主义,十八世纪随着个人主义的兴起,英国的小说中开始出现一类自我塑造型的人物,他们目的明确,工作努力,力求有所付出就有所回报,鲁滨逊是这种人物的开端。,汤姆琼斯的自然主义思想,汤姆琼斯中琼斯基本上是没有明确人生追求的非自我中心主义者,他的“善”相对来说是随机的,几乎有如漫无目的的游荡,布利非则是18世纪的“自我塑造”者中的一员,他的“恶”有明确的目的性,是以排斥竞争对手、巩固并提高自己的社会位置为终极目的的。菲尔丁不仅鄙视、抨击布利非之流的自我设计和人生奋斗,还常常通过对社会全景的关注暗示个人的渺小和局限,肯定社群关系,维护被忽视的人际互联意识和对传统的感受。,汤姆琼斯的艺术特征, 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 汤拇琼斯每一卷的第一章是故事以外的议论。菲尔丁利用每一卷的序言来抒发他关于贵族社会生活、善与恶、文艺批评、创作方法、爱情、生活体验等问题的观感和见解,这也是汤姆琼斯的一个艺术特色。, 它的结构是英国小说的典范。三大部分的互相映衬,全景式描写;对时间的全局把握与控制;伏笔 对比手法 如:乡绅奥尔华绥和魏斯顿,宗教家屠瓦孔与哲学家斯奎尔,青年汤姆和布利非等都形成对照,尤其是通过汤姆与布利非这一对人物的对照,读者对菲尔丁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才有了正确、深刻的理解。,第三节 歌德,既感情丰富又十分理智,既疯狂又智慧超群,既凶恶阴险又幼稚天真,既过于自信又逆来顺受。在他的身上有多么错综复杂而又不可遏止的情感! 路德维希歌德传,约翰沃尔夫冈歌德 (17491832),一、生平创作,出生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市富裕市民家庭,父亲是市参议员。16岁上大学学法律。22岁毕业,取得法学博士学位。 17751786年在魏玛公国做了10年官。1786年不辞而别至意大利,1788年回到魏玛,1794年7月结识席勒。1791年任魏玛宫廷剧院经理,领导剧院27年。1832年去世,终年83岁。 歌德启发了德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反映并批判了德国社会生活,使德国文学列入世界文学宝库,成为欧洲有代表性的诗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齐名。,创作阶段,狂飙突进运动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大多歌颂美好的景物和健康的人生,民歌风格明显,艺术手法新颖多样,是德国近代抒情诗的真正发端。主要成就是历史剧、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诗剧片段普罗米修斯、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及诗剧浮士德的部分初稿。,(2)魏玛10年,1775年10月,受魏玛公爵的邀请,歌德来到魏玛公国担任内阁大臣,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但他改造社会的诸多努力均收效甚微。从政10年,公务繁忙,精神苦闷,歌德很少写作。,(3)古典时期,1786年9月,他隐姓埋名只身到了意大利,在那里逗留两年,陶醉于古代艺术文化之中。此间构思和创作了三个古典主义悲剧哀格蒙特、伊菲格涅在陶里斯和塔索。 其后在与席勒合作的10年(1794-1805)中,主要创作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和诗剧浮士德第一部,以及赫尔曼与窦绿台。,(4)晚年,晚年的歌德以坚强的毅力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的作品:诗集西方与东方合集、自传诗与真、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和浮士德第二部。,二、浮士德,浮士德是歌德的毕生大作,从25岁开始创作,82岁完成,花了60年时间。 浮士德形象源于16世纪德国民间传说,传说中的浮士德是一个游方术士,用魔术吸引观众。他和魔鬼签订合同,以灵魂换取生前的享乐。最后被魔鬼引入地狱。 英国剧作家马洛将传说改编为剧本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588),描写为一个正面学者。歌德受马洛影响,把浮士德塑造成一个追求自由,不断进取的叛逆者。,1、简介:,浮士德是一部长达12111的诗剧,第一部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场。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简称“一幕序曲(剧情的正式开端)、两场赌赛、终身追求、五幕(个)悲剧”,你可认识浮士德? 那位博士? 我的仆人。,天堂里的序幕,上帝: 一个善人即使在黑暗的冲动中 也一定会意识到坦坦正途。,靡非斯特: 我将使他乐于以尘土为粮, 和我的姨母,那著名的蛇一般模样。,第一阶段:学者生活(一/1-6),难道我怕你吗,火焰的变态? 我就是,我就是浮士德, 你的同侪?,浮士德自杀始末,可是我看见什么光景! 这情形是如何发生? 是幻影?还是真形? 卷毛犬变得硕大无朋! 它昂然立起, 不再是狗的姿形! 原来我带回来一个妖精! 它大得可以与河马比并, 眼睛冒火,獠牙森森。 哦,我已经将你认清! 对于这种下流的地狱丑类, 正好应用所罗门的咒文!, 第二阶段:爱情(一/7-24),浮士德与葛丽卿恋爱失败,情欲不能开创个性解放的道路。,文本阅读:葛丽卿之死,浮士德登场。玛嘉丽特走过。 浮士德美丽的小姐,我可不可以斗胆, 挽着手儿和你作伴? 玛嘉丽特 我不是小姐,也不美丽, 自己不用陪伴也能走回家去。挣脱而去 浮士德 老天有眼,这妮子真美丽无比! 我从未见过这样的芳姿。 她是幽娴而又贞淑, 同时也略带一点儿矜持。 那唇边的樱红和颊上的光彩, 叫我今生今世再也不能忘怀! 她低垂双眼的形态, 深深印进了我的心隈; 她那严词拒绝的语气, 也使人着迷发呆!,第三阶段: 宫廷生活,(二/1) 浮士德为宫廷服务,统治者只是把他当作开心取乐的魔术师。他放弃了宫廷生活。,第四阶段:古典美,(二/2-3) 浮士德发现了古典美,与古典美的代表海伦结合。但海伦认为“幸福与美不能长久结合”,离开了浮士德。浮士德对美的追求破灭。,文本阅读:海伦和欧福良,第五阶段: 劳动生活,(二/4-5) 浮士德围海造田,改造自然。创造性的劳动生活,使他感到欢乐和满足。,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 然后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自我成就:,美:,社会活动:,情欲:,知识:,(高)需要强度(低),浮士德的需要结构图示,2.浮士德典型意义,浮士德的需要结构建立在满足理想、实现人的价值的基础上。浮士德的价值就体现在这种不断肯定又不断否定的层次运动之中。贯穿各个层次的主导行为动机是浮士德探索人生真谛、实现理想、有所作为的创造心理。浮士德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巨人典型,他所体现的自强不息、永远探索、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在今天仍是应该肯定的。,3、浮士德精神,“我要投入时代的激流!我要追逐事迹的旋转!让苦痛与欢乐,失败与成功,尽量互相轮换;只有自强不息,才算得个堂堂男子汉。” “我要委身于最痛苦的享受,委身于陶醉沉迷,委身于恋爱的憎恨,委身于爽心的厌弃。我的胸中已解脱了对知识的渴望,将来再不把任何苦痛斥出门墙,凡是赋与整个人类的一切,我都要在我内心中体味参详,” 第一部书斋,重视体验:,永不满足于现实:,我只是匆匆地周游世界一趟;劈头抓牢了每种欲望,不满我意的,我抛掷一旁,滑脱我手的,我听其长往。我不断追求,不断促其实现,然后又重新希望,尽力在生活中掀起波澜:开始是规模宏伟而气魄磅礴,可是如今则行动明智而谨慎思索。我已经熟识这攘攘人寰,要离尘弃俗决无办法;是痴人才眨眼望着上天,幻想那云雾中有自己的同伴;人要立定脚跟,向四周环顾!这世界对有为者并非默然无语。他何必向那永恒之中驰鹜?凡是认识到的东西就不妨把握。就这样把尘世光阴度过;纵有妖魔出现,也不改变道路。在前进中他会遇到痛苦和幸福,可是他呀!随时随刻都不满足! 第二部第五幕子夜,不断追求真理:,我一旦躺在逍遥榻上偷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