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室病研究新进展》PPT课件.ppt_第1页
《憩室病研究新进展》PPT课件.ppt_第2页
《憩室病研究新进展》PPT课件.ppt_第3页
《憩室病研究新进展》PPT课件.ppt_第4页
《憩室病研究新进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憩室病简介,憩室形成的原因尚不清楚,除先天性因素外,排泄低纤维饮食产生的小块硬质粪便产生的压力是其形成的原因之一。结肠异常运动产生的高压会迫使肠道内皮穿透结肠外肌层的薄弱点。,1、病因,憩室病会发生憩室炎。炎症会导致穿孔、脓肿形成或腹膜炎。很多情况下,肠道中受感染的部位会与膀胱或阴道粘连,与结肠形成窦道,导致内瘘。反复感染使结肠壁变厚,导致结肠变窄,出现不全或完全梗阻。,一、憩室病简介,大部分憩室病患者无症状。当病人出现难以解释的腹痛、腹泻和其他排便异常时,需要考虑憩室病的可能。憩室的开口可以出血,或大出血,血液进入肠腔,再经肛门排出。当粪便嵌顿在憩室并损伤血管(憩室旁的血管)即可引起这种症状。升结肠比降结肠的憩室出血更常见。结肠镜检查能确定出血的原因。憩室病大多发生在结肠。病情可分两个阶段:,2、临床表现,(1)憩室形成阶段:结肠壁出现隆起,形成异常囊袋,称为憩室。,(2)憩室炎阶段:机体代谢产物、细菌滞留在憩室中,引起感染,严重时导致穿孔。,一、憩室病简介,(1)钡剂灌肠造影:有直肠出血或憩室炎症等症状存在,临床上又无急腹症时,可通过钡剂灌肠造影,尤其是气钡对照造影或结肠镜检查确诊。,3、辅助检查,(2)核素扫描:对出血患者,可通过核素扫描检查。如出血的速度大于等于1毫升/分时,选择血管造影是最好的方法;如出血自动或在血管造影后停止,应在23周内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3)结肠镜:全结肠镜是明确出血原因的最好方法。,一、憩室病简介,根据以上症状、体征、结肠镜检查等可做出诊断。,4、诊断,一、憩室病简介,(1)憩室病如果发展为憩室炎,需卧床休息,食用流质或低纤维饮食,使用镇痛剂、抗生素。憩室炎的疼痛常出现在右腹部且通常在几天内加剧,疼痛也可能突然发生,与阑尾炎极为相似。,5、治疗,(2)憩室炎可能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如果发生腹膜炎,需要立即手术,切除炎症结肠部分。进行暂时性结肠造瘘术,使结肠内容物排泄到体外。炎症控制后,再将造瘘术中重定向的结肠部分与剩余的结肠部分接起来,或者直接与直肠相连。,一、憩室病简介,低脂、低糖、高纤维饮食可以预防憩室病、憩室炎。饮食中纤维含量低,较少食用全麦、水果和蔬菜的人群,患憩室病的几率比高纤维饮食的人群高。为预防或控制憩室病,平时应多喝水,并在饮食中增加纤维含量,同时还应规律饮食、积极锻炼、充分休息、控制压力。,6、预防,二、憩室病研究进展,在过去10年中,医学界对憩室疾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学以及治疗方法的认识有了重大的转变。90 年代后期和 2000 年代初期出版的一些指南现都已不合时宜。高纤维饮食、坚果类及种子类食物摄入过少,使用抗生素治疗中度憩室炎,憩室炎 2 次突发后选择性切除,Hartmann 手术,年轻患者积极治疗等等,都是有待于商榷的问题。医学界对于憩室炎的理解受到的挑战越多,就越表明对此病所知甚少。,近期 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上发表了英国教授 Collins 等人的综述,对当前流行的憩室炎假说和循证治疗方案进展进行了概述。,背景,二、憩室病研究进展,直至现在,憩室疾病的大部分流行病学研究结论大多取自半个世纪前的数据。尸检结果和钡剂灌肠数据显示憩室病的患病率为 0.6%57%。还有研究显示,约有 10%25% 的憩室病患者伴有憩室炎。然而,当前大样本人群研究显示此病发病率更高。,1、流行病学改变,在美国,憩室炎发病率约为0.71/1000,是入院治疗的重要原因,导致入院治疗的憩室炎相关疾病由1998年的61.8/100000上升到2005年的75.5/100000。,北欧的数据与美国相似(为1.6%)。英国憩室疾病入院率约为1.2/1000。憩室疾病排在最常见消化道障碍的第三位,在美国每年约有26亿美元用于治疗此病(超过阑尾炎,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也给门诊病人施加了很大的负担。,二、憩室病研究进展,有研究显示憩室疾病是一种富贵病,因为此病在非洲及亚洲都极端少见。研究人员推测在工业极速发展中,饮食习惯的改变会促进憩室病的发展。在19世纪晚期,随着摄入面粉、精制的碳水化合物、红肉增多,玉米食物减少等饮食习惯的改变,欧洲人和美国人更偏向于低渣饮食,且纤维摄入逐渐减少。,2、病因学探究-富贵病?,当前普遍被接受的假说认为,低渣饮食会导致消化过渡期变短,从而增加结肠肠腔内压力,从而促进憩室变大。然而,研究人员对患憩室疾病患者进行肠腔内压力改变测定后,发现结果和前述的假说是完全矛盾的。一些研究证明,憩室段的结肠消化过渡期会随着肠内腔压力的升高而延长。,二、憩室病研究进展,高纤维摄入预防憩室疾病方面的证据有限,且结果相互矛盾。在一项有264名非素食者和56名素食者的研究中,非素食者憩室病发病率明显高于素食者组,因前者摄入的纤维量较低(组间比较支持高纤维摄入)。然而,在此研究的素食者组中,患有憩室病的患者纤维摄入量更高(组内比较结论相反)。,2.1、纤维无症状性憩室病,近期有一项研究分析了2104个正在进行结直肠癌镜检筛查的患者的饮食习惯,结果发现饮食纤维摄入量和镜检为憩室病的概率呈正相关关系,提示高纤维摄入量并不能预防憩室炎,而便秘和憩室病则无明显关系,憩室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更容易发生腹泻。,在健康行业人员随访研究中发现,低纤维饮食者出现症状性憩室病的相对危险度为2.35。另一项研究认为,高纤维摄入量可降低憩室病发病风险,且此联系会因纤维的来源(水果和谷类)不同而有所不同。,过去医学界曾认为不可消化性食物(如坚果和种子)可引起憩室损伤和穿孔,然而并未发现相关证据。健康行业人员随访研究认为,高渣饮食和憩室疾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R 0.8)。总的来说,现在依然无证据表明低纤维饮食是憩室疾病发展的原因。,二、憩室病研究进展,憩室炎患者存在着年龄和性别相关的区别,年轻男性比年老女性更容易患憩室炎。西方研究数据提示,约 1/5的憩室炎患者在50岁以下(18%到34%)。有假说认为,年轻患者发病会更快且需要更积极的治疗措施,但还缺少足够的证据。还有研究认为,年龄越小,越有可能反复发病,但这些患者对保守治疗的反应也更好。,2.2、年龄与性别,二、憩室病研究进展,瑞典一项研究调查了36000名妇女,其中560名妇女在研究期间因憩室炎入院治疗。结果发现,吸烟者或曾吸烟者因憩室疾病入院治疗的风险高出了24%。吸烟者出现狭窄和穿孔的概率更高,而女性出现脓肿和穿孔的概率高于男性。,2.3、吸烟,二、憩室病研究进展,非甾体类药物可能通过直接破坏或者损害前列腺素合成而影响黏膜完整性,导致结肠损伤,并使渗透性升高进而导致细菌和其它毒物流入。几个病例对照研究已证明服用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药物的患者憩室炎和结肠出血风险会升高。,2.4、非甾体类药物,二、憩室病研究进展,可以确定,慢性憩室病和肠易激综合征(IBS)/ 炎症性肠病(IBD)有关。憩室病患者通常出现神经肌肉功能异常,对结肠扩张的痛阈下降,并可能有结肠炎的内镜和组织学表现。现认为憩室病患者可能有肠道免疫功能、脑-肠轴、肠道生态等方面的异常。,2.5、IBS,少数研究也证明,控制结肠益生菌群的生长和非吸收性抗生素可能帮助降低憩室病发病率。,二、憩室病研究进展,SCAD 顾名思义就是憩室节段的慢性结肠炎,通常在直肠和近段结肠(右侧结肠)有内镜和组织学表现。临床表现包括慢性腹泻、腹部疼痛以及直肠出血。此病常发生于男性且患者年龄通常在60岁以上。,2.6、节段性结肠炎合并憩室炎(SCAD),根据黏膜内镜表现,SCAD 被分为A、B、C、D四型。A型和C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伴有憩室分布的黏膜炎症和口腔溃疡。B型和D型更像溃疡性结肠炎,其表现包括有血管纹理缺失、黏膜水肿、充血、弥漫性糜烂,可伴有接触性出血。虽然在经过治疗后仍有可能复发,但发病过程相对良性。,现已了解 ,5-乙酰水杨酸混合物如5-氨基水杨酸或柳氮磺胺吡啶可改善SCAD,类固醇类治疗也可改善,但有关其疗效的研究则仅限于少数几个病例系列中。,二、憩室病研究进展,憩室疾病的基因遗传因素的病因通常被忽略。一项瑞典双胞胎研究表明,如双胞胎中的一位患病,则另一位患病的比值比为 7.15。单合子卵子双胞胎更有可能受到影响(40%受到影响),而没有相同环境因素影响时可达60%。,2.7、遗传因素,二、憩室病研究进展,下图显示了可能导致憩室炎的因素,2、病因学探究-富贵病?,二、憩室病研究进展,急性憩室炎的典型表现包括左侧髂窝疼痛和触痛,炎症标志物升高(WBC和CRP)和发热。然而,仅根据临床表现诊断憩室炎只有40%到70%的敏感性。有机构建议“CT是鉴别诊断可疑性憩室炎类型的最准确检查”,其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100%。除此之外,CT可鉴别疾病严重程度,并能预测治疗反应。,3、诊断及影像学检查,超声及磁共振检查都可诊断憩室炎。加压超声检查诊断急性憩室炎的敏感性高达92,虽然其准确性受到检查者经验,患者体质影响。磁共振(虽然昂贵)是胃肠道影像学检查的一个重要工具,且其优于CT和超声。其优点包括无电离辐射,良好的分辨率对比度,有利于实施瘘管造影术,有利于鉴别炎症和癌症。,二、憩室病研究进展,CT 诊断急性憩室炎标准见下表。,3、诊断及影像学检查,二、憩室病研究进展,指南建议:有憩室炎急性发作史的患者应在6周到8周内进行结肠镜检查,排除恶性肿瘤可能性。现在很多研究对此判断产生了怀疑。在CT确诊为无并发症的憩室疾病的患者中,隐匿性结直肠恶性肿瘤发生率很低。一份系统综述报告,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生率为1.6%(22/1970)。另有一份综述报告其发病率为1.16%。而在有并发症的憩室炎病人中,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更高一点。,4、结肠镜检查,二、憩室病研究进展,有专家建议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和症状持续时间将憩室疾病分类为A型(无并发症的憩室病),B型(慢性有并发症的憩室病),C型(急性有并发症的憩室病)。还有人将其分为憩室病(仅出现憩室)和憩室疾病(包括急性憩室炎,有症状的无并发症急性憩室疾病symptomatic uncomplicated diverticular disease,SUDD)和慢性憩室炎(SCAD 和并发的憩室炎)。,5、分类标准,备注:SUDD 是憩室疾病的一个亚型,此病有因憩室导致的持续性腹部症状,但却无明显的肉眼可见的结肠炎或憩室炎。憩室疾病患者左下腹常有疼痛,只表现为轻度或不明显的疼痛。虽然现在还没有憩室疾病的全面系统分类,但现有共识认为应该根据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治疗。,二、憩室病研究进展,5-乙酰水杨酸混合物治疗与预防憩室疾病复发的疗效至今不明确。抗炎药物美沙拉嗪可能有效缓解复发性憩室炎。但还不能确定机体对美沙拉嗪的反应是否继发于憩室结肠炎病因得到控制所致。,6、治疗与手术处理,现已证明非吸收性抗生素利福昔明(rifaximin)可有效缓解 SUDD的一些症状。此药的作用基于的假说是:因憩室中粪便累积会使结肠细菌过度生长。在近期的一项综合了4个前瞻性随机试验的meta分析中,作者发现服用利福昔明治疗组在1年随访过程中约有64%的患者症状缓解,而对照组则只有35%缓解。,6.1、药物治疗,二、憩室病研究进展,根据现在的指南,无并发症的憩室炎患者应行肠道休养、口服液体摄入和7到10天的广谱抗生素治疗。然而,现在还未确定最合适的抗生素种类或给药方式(口服/静脉)。在症状性无并发症憩室疾病病例中,在患者可以耐受口服摄入药物的情况下,治疗是十分安全的。关于中度憩室炎是否需要抗生素治疗的证据也很少。,6.2、抗生素与门诊治疗,二、憩室病研究进展,过去的指南建议憩室炎发作超过2次的患者进行择期切除,因复发患者出现穿孔的概率更高。然而,乙状结肠切除术并非没有危险,因其死亡率大约为1%,并发症发生率为30%到50%,且有约 10%患者出现穿孔(在较短时间内)。同时,择期切除并不能治愈所有患者,术后复发率到2.6%到10%。憩室炎的复发率约为每年 2%,在憩室炎发生后需要急性手术的风险约为1/2000 人.年。从性价比方面来看,复发性憩室疾病保守手术治疗死亡率更低,需进行结肠造瘘术更少,生活质量更好。,6.3、择期手术是否过度治疗,文献提示一些高风险组也应该考虑进行择期切除。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如有肾衰竭或者胶原蛋白血管性紊乱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及进行脓肿引流的患者在特定情况下可进行乙状结肠切除。择期切除术的适应症包括瘘管疾病、憩室狭窄、保守治疗无效、复发性憩室出血或有恶性肿瘤可能性。现在认为,还需要根据大量的病例基础决定择期手术切除的适应症。,二、憩室病研究进展,在使用影像学引流术之前,有并发症性憩室疾病约有15%的操作为脓肿引流。虽然经皮引流已是处理大型脓肿标准方式,其作用也只是在手术前缩小腹腔内脓肿体积。脓肿是否需要引流及是否需要最终进行手术(乙状结肠切除术),国际上还没有明确的共识,并不是所有的憩室脓肿都需要引流。,6.4、脓肿引流,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小于4cm的憩室脓肿可用抗生素有效治疗,而大于4cm的脓肿在CT引导下引流后,约有40%的患者无需手术。在另外一项研究中,约50%的经皮脓肿引流患者无需手术治疗。此研究中,脓肿中位大小约为8.5cm。,Ambrosetti等人对进行保守治疗的76名患者随访了43个月。研究提示约41%的患者无需手术,30名患者抗生素治疗有效,同时,相比于骨盆脓肿,结肠系膜脓肿患者预后更好。,二、憩室病研究进展,在过去几年中,采用微创疗法治疗憩室疾病频率越来越高。,6.5、微创疗法,出现憩室狭窄或瘘管(结肠-膀胱结肠-阴道),对药物治疗无反应(持续性症状或慢性疼痛)等情况,都是憩室疾病患者择期手术的适应症。开放性择期乙状结肠切除术是治疗的主要方式,而腹腔镜乙状结肠切除术则是近期流行的疗法,其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费用和住院时间均降低。,一项大型研究提示,腹腔镜乙状结肠切除术和开放性乙状结肠切除术后的死亡率相似,而腹腔镜切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住院时间都低于开放手术组,其生存质量和疼痛分数也比后者好。,6.5.1、择期手术腹腔镜或开放手术?,二、憩室病研究进展,传统的观点认为,持续性脓肿和吻合口漏会导致腹膜炎的发生,这种情况下不应一期吻合术。因此,HP术(切除病变部分乙状结肠,直肠残端对缝缝合,近端结肠造口)是穿孔性乙状结肠炎的标准术式。HP的优点在于可以快速,直接地操作。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即使出现腹膜炎,也可以行一期吻合。,6.5.2、穿孔性憩室病紧急手术处理 (粪便性/无粪便性腹膜炎),一项发表于2007年的系统性综述发现,从死亡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来看,一期切除和吻合与HP术相比结局更好。然而,大多数研究有选择偏倚,因最严重的患者更偏向于采用HP治疗,而这会使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升高。现在只有一个随机对照实验对比了HP和一期切除吻合并预防性造瘘这两种方式。,一项决策分析研究认为,一期吻合并分流回肠造口术(PADS)是穿孔性憩室病的适当治疗方法,其术后并发症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