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doc_第1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doc_第2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doc_第3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doc_第4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工艺规程的编制,对工艺问题能进行分析和提出改进措施。2、掌握零件加工和机器装配结构工艺性的原则,设计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3、掌握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方法。4、掌握机床夹具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具有设计机床夹具的初步能力。5、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提出保证质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的工艺途径。授课学时:48课时教材:常同立.机械制造工艺学.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参考书:王启平.机械制造工艺学.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王先逵. 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杨叔子. 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第1次课(第一章 机械制造工艺预备 ,1.1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1.2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概念、学习的目的、特点、内容、发展方向2、 掌握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3、 掌握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二、教学内容纲要1、机械制造工艺的概念、学习的目的、特点、内容、发展方向2、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3、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三、重点、难点1、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2、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五、时间分配(2学时)本次课共2学时,其中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占0.7学时,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占0.7学时六、布置思考题1、了解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针对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现状,指出我国机械制造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3、课后习题:1-1;1-2;1-3;1-4第2次课( 1.3机械加工质量,1.4机械加工精度获得方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机械加工质量。2、 掌握机械加工精度获得方法。二、教学内容纲要1. 机械加工质量2、机械加工精度获得方法三、重点、难点各种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五、时间分配(2学时)本次课共2学时,其中机械加工质量占1学时六、布置思考题课后习题:1-5;1-6第3次课(1.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1.6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2、掌握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二、教学内容纲要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2、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三、重点、难点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2、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本此课可以采用黑板教学的方法和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两种手段,根据具体内容采用启发式和讲解式、引导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五、时间分配(2学时)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40)2、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60)六、布置思考题课后习题:1-7;1-8;1-9第4次课(1.7 基本尺寸链理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尺寸链的基本概念、组成及特性。2、掌握尺寸链的分类。3、掌握尺寸链的基本计算方法。4、掌握尺寸链计算公式的使用方法。5、掌握工艺尺寸链的应用。二、教学内容纲要1、尺寸链的基本概念、组成及特性。2、尺寸链的分类。3、尺寸链的基本计算方法。4、尺寸链计算公式的使用方法。5、工艺尺寸链的应用三、重点、难点1、尺寸链的基本计算方法。2、尺寸链计算公式的使用方法。3、工艺尺寸链的应用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绪论课程内容。五、时间分配(2学时)本次课共2学时,其中工艺尺寸链的应用占1学时六、布置思考题课后习题:1-10;1-11;1-12;1-13;1-14第5次课(第二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2.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2.2机械加工工艺性审查)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概念;2、掌握机械加工工艺性审查基本内容。二、教学内容纲要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概念2、机械加工工艺性审查基本内容。三、重点、难点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2、机械加工工艺性审查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本此课可以采用黑板教学的方法和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两种手段,根据具体内容采用启发式和讲解式、引导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五、时间分配(3学时)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50)2、机械加工工艺性审查(50)六、布置思考题课后习题:2-1,2-2,2-3第6次课(2.3毛坯的选择,2.4工艺路线的拟定)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毛坯的选择2、掌握工艺路线的拟定二、教学内容纲要1、毛坯的选择2、工艺路线的拟定3.经济分析三、重点、难点1、毛坯的选择方法2、定位基准的选择3、加工方法的确定4、加工阶段的划分5、加工顺序安排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本此课可以采用黑板教学的方法和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两种手段,根据具体内容采用启发式和讲解式、引导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五、时间分配(2学时)1、毛坯的选择(25)2、工艺路线的拟定(50)3.经济分析(25)六、布置思考题课后习题:2-4,2-5,2-6第7次课(2.4.4加工阶段的划分,加工顺序安排,2.5.1机床与工艺装备的选择,2.5.2切削用量的确定)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加工阶段的划分2、掌握机床与工艺装备的选择3、切削用量的确定二、教学内容纲要1、加工阶段的划分2、机床与工艺装备的选择3、切削用量的确定三、重点、难点尺寸标准和精度标准的具体确定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五、时间分配(2学时)1、加工阶段的划分(40)2、机床与工艺装备的选择(40)3、切削用量的确定(20)六、布置思考题课后习题:2-7,2-8,2-9,2-10,2-11,2-12第8次课(2.5.3加工余量的拟定,2.5.4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加工余量的拟定2、掌握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二、教学内容纲要1、加工余量的拟定2、基准重合条件下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三、重点、难点1、加工余量的拟定2、基准重合条件下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五、时间分配(2学时)1、加工余量的拟定(75)2、基准重合条件下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25)六、布置思考题课后习题:2-13,2-14第9次课(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计算)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计算二、教学内容纲要1、多尺寸同时保证情况工序尺寸计算方法2、尺寸跟踪图法:三、重点、难点1、多尺寸同时保证情况工序尺寸计算方法2、尺寸跟踪图法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五、时间分配(2学时)1、多尺寸同时保证情况工序尺寸计算方法(30)2、尺寸跟踪图法(70)六、布置思考题课后习题:2-15,2-16,2-17第10次课(2.6 数控加工工艺概述)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数控加工工艺概述二、教学内容纲要数控加工工艺概述三、重点、难点数控加工工艺概述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五、时间分配(2学时)数控加工工艺概述(100)六、布置思考题课后习题:2-18,2-19,2-20第11次课(2.7工艺方案的生产率和技术经济分析,第三章,机床夹具设计3.1概述)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工艺方案的生产率和技术经济分析2、掌握机床夹具概念、组成、分类二、教学内容纲要1、掌握工艺方案的生产率和技术经济分析2、掌握机床夹具概念、组成、分类三、重点、难点1、掌握工艺方案的生产率和技术经济分析2、掌握机床夹具概念、组成、分类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五、时间分配(2学时)1、掌握工艺方案的生产率和技术经济分析(60)2、掌握机床夹具概念、组成、分类(40)六、布置思考题课后习题:2-21,2-22,2-23, 3-1,3-2,3-3,3-4,3-5,3-6,3-7,3-8,3-9第12次课(3.2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二、教学内容纲要1、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2、定位方式及其所用定位元件3、定位误差分析及计算三、重点、难点1、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2、定位方式及其所用定位元件3、定位误差分析及计算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本此课可以采用黑板教学的方法和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两种手段,根据具体内容采用启发式和讲解式、引导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五、时间分配(2学时)1、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25)2、定位方式及其所用定位元件(25)3、定位误差分析及计算(50)六、布置思考题课后习题:3-10,3-11,3-12,3-13,3-14,3-15第13次课(3.3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3.4夹具的其他元件)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2、掌握夹具的其他元件二、教学内容纲要1、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2、夹具的其他元件三、重点、难点1、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2、夹具的其他元件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五、时间分配(2学时)1、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75)2、夹具的其他元件(25)六、布置思考题课后习题:3-10,3-11,3-12,3-13,3-14,3-15第14次课(3.5典型夹具,3.6夹具设计方法与步骤,)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典型夹具设计要点2、掌握夹具设计方法与步骤二、教学内容纲要1、典型机床夹具设计2、夹具设计方法与步骤三、重点、难点1、典型机床夹具设计2、夹具设计方法与步骤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五、时间分配(2学时)1、典型机床夹具设计(50)2、夹具设计方法与步骤(50)六、布置思考题课后习题:3-16,3-17,3-18第15次课(第四章、机械加工精度控制 1.1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1.2、几何及原理误差及磨损)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明白在机械制造当中存在的构件受力变形的实际问题,在以后的机械制造分析中能够从力学受力变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二、教学内容纲要1、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2、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及原理误差三、重点、难点1、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2、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及原理误差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五、时间分配(2学时)1、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30分)2、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及原理误差(70分)六、布置思考题课后习题:4-1,4-2,4-3,4-4,4-5第16次课(4.3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4.4工艺系统的热变形,4.5其他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及改进措施)一、教学目的和要求能够系统地掌握工艺系统的热变形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同时能够熟练的掌握误差测量及起计算.二、教学内容纲要1、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1)工艺系统的刚度(2)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3)机床刚度的测定,接触刚度,(4)减少受力变形的措施;2、工艺系统的热变形:(1)工艺系统的热源;(2)工艺系统的温升及其计算公式,(3)机床的热变形对工件的影响,(4)工件遇刀具的热变形,(5)工艺系统热变形的对策;3、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三、重点、难点1、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2、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本此课可以采用黑板教学的方法和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两种手段,根据具体内容采用启发式和讲解式、引导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五、时间分配(2学时)1、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40)2、工艺系统的热变形(40)2、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20)六、布置课后思考:课后习题:4-6,4-7,4-8,4-9,4-10,4-11,4-12第17次课(4.6加工误差的统计学分析)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加工误差的统计学规律;2、掌握分布图分析方法二、教学内容纲要1、测量误差;2、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法:(1)加工误差的性质,(2)分布曲线分析法,三、重点、难点1、测量误差;2、分布曲线分析法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本此课可以采用黑板教学的方法和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两种手段,根据具体内容采用启发式和讲解式、引导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五、时间分配(2学时)1、.测量误差;(10)2、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法:(90)六、布置思考题课后习题:4-13,4-14,4-15,4-16第18次课(4.6加工误差的统计学分析(续),4.7控制加工精度的途径)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点图分析法2、掌握控制加工精度的途径二、教学内容纲要1、点图分析法2、控制加工精度的途径三、重点、难点1、点图分析法2、控制加工精度的途径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原则、讲解式、案例分析式等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五、时间分配(2学时)1、加工误差的统计学分析(70)2、控制加工精度的途径(30)六、布置思考题课后习题:1-17第19次课(第五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控制,5.1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5.2机械加工中的振动)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2、掌握机械加工振动的具体概念和分类二、教学内容纲要1、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及影响因素:2、机械加工动力学系统三、重点、难点1、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及影响因素2、机械加工动力学系统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本此课可以采用黑板教学的方法和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两种手段本此课可以采用黑板教学的方法和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两种手段,根据具体内容采用启发式和讲解式、引导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五、时间分配(2学时)1.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及影响因素: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及影响因素(65)机械加工动力学系统(35)六、布置思考题课后习题:5-1,5-2,5-3,5-4,5-5,5-6,5-7,5-8,5-9,5-10第20次课(5.2机械加工振动(续),5.3控制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措施)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机械加工中的受迫振动2. 理解机械加工中的自激振动3、控制表面质量的具体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纲要1.受迫振动,2.自激振动;3.控制表面质量的方法三、重点、难点1. 控制表面质量的方法2. 自激振动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本此课可以采用黑板教学的方法和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两种手段,根据具体内容采用启发式和讲解式、引导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五、时间分配(2学时)1.受迫振动,(50)2.自激振动;(30)3.提高表面质量的方法(20)六、布置思考题课后习题:5-11,5-12,5-13,5-14,5-15,5-16第21次课(第六章、装配工艺规程制定,6.1装配与装配精度,6.2装配的组织形式及生产纲领,6.3装配尺寸链)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重点掌握尺寸链的基本概念以及怎样画出尺寸链的具体方法和熟悉掌握和运用相关尺寸链进行具体设计.二、教学内容纲要1、装配与装配精度2、装配的组织形式及生产纲领3、装配尺寸链三、重点、难点1、装配与装配精度的概念2、装配的组织形式及生产纲领3、装配尺寸链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五、时间分配(2学时)1、装配与装配精度(25)2、装配的组织形式及生产纲领(25)3、装配尺寸链(50)六、布置思考题课后习题:6-1,6-2,6-3,6-4,6-5第22次课(6.4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6.5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重点掌握尺寸链的基本概念以及怎样画出尺寸链的具体方法和熟悉掌握和运用相关尺寸链进行具体设计.二、教学内容纲要1.装配尺寸链的概念2.封闭环3. 装配尺寸链的其他相关知识三、重点、难点1.装配尺寸链的概念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