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系统构筑物设计.doc_第1页
污水处理系统构筑物设计.doc_第2页
污水处理系统构筑物设计.doc_第3页
污水处理系统构筑物设计.doc_第4页
污水处理系统构筑物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 污水处理系统构筑物设计1.1 粗格栅1.1.1 设计参数城市污水最大设计流量为:Q=2105 m3/d;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KZ=1.35;设栅前水深:h=1.4m;过栅流速取:v=1.0m/s;用粗格栅,栅条间隙e=50mm;格栅安装倾角:。图3-1 粗格栅计算图1.1.2 工艺尺寸1、 栅条的间隙数 2、 栅槽宽度 取栅条宽度,则栅槽宽度为: B=s(n-1)+en=8.69m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若进水渠宽,渐宽部分展开角,此时进水渠道内有流速为:Qmax/B1h=2.31.35/1.80.4=4.33m/s。则: 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4、过栅水头损失因栅条为矩形面积,取,取系数,5、栅后槽总高度取栅前渠道超高,栅前槽高,6、 栅槽总长度 1.1.3 栅渣量取,则每日栅除的泥渣量为: 采用机械清渣。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刮泥机。1.2 提升泵房 水泵选择设计水量为Qmax=2.68105m3/d,选择用3台潜污泵(2用1备),则单台流量为:Q1=Qmax/2=268000/24/2=5583m3/h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泵。1.3 细格栅1.3.1 设计参数污水最大设计流量为:;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设栅前水深:;过栅流速取:;用细格栅,栅条间隙;格栅安装倾角:。1.3.2 工艺尺寸 1、栅条的间隙数. 2、栅槽宽度 取栅条宽度,则栅槽宽度为: B=s(n-1)+en=14.51m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若进水渠宽B1=3m,渐宽部分展开角,此时进水渠道内有流速为: 。则: 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4、过栅水头损失因栅条为矩形面积,取,取系数,5、栅后槽总高度取栅前渠道超高,栅前槽高,6、栅槽总长度L=l1+l2+0.5+1.0+H1/tan60=15.89+7.945+1.5+0.4=25.74m1.3.3 栅渣量 取,则每日栅除的泥渣量为: 采用机械清渣。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刮泥机。 1.4 曝气沉砂池1.4.1 设计参数最大设计流量:;水平流速:;最大设计流量时的停留时间:;旋流速度:;沉砂量:; 图3-2 曝气沉砂池计算图1.4.2 曝气沉砂池尺寸1、总有效容积2、沉砂池断面面积 3、沉砂池总宽度有效水深为,设有效水深为,则池总宽度为: 设曝气沉砂池分四格,每格池子宽度,: 宽深比:,满足要求。4、沉砂池总长度长宽比: ,符合要求。则平面尺寸:5、集砂区集砂斗倾角,高为。6、沉砂量。1.4.3 曝气系统1、所需曝气量每污水所需曝气量为,则:2、风机选择 根据所需的曝气量选择合适的风机。 1.5 初沉池本次设计初沉池选用的是辐流式沉淀池,其进出水方式为中心进水,四周出水。图3-3 初次沉淀池计算图1.5.1 设计参数设计流量(最大流量): 表面负荷:;沉淀时间:;出水堰负荷:;池底坡度:;沉淀池的数量为沉淀池型:圆形辐流式。1.5.2 沉淀池尺寸1、沉淀部分水面面积2、池子直径3、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4、沉淀部分有效容积: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已知污水中悬浮物的浓度为SS=150mg/L,出水中悬浮物要求达到的浓度为,初沉池污泥含水率为,本设计中初次沉淀池采用机械排泥,两次排泥之间的间隔为。则每天产生的污泥量为: 污泥斗容积:设,。则:5、污泥斗以上圆锥体部分污泥容积:设池底径向坡度为,则6、污泥总容积: 7、 沉淀池总高度:设超高,缓冲层高度 8、沉淀池池边高度:9、排泥量污泥量按初沉池对悬浮物SS的去除率计算:进水SS为150mg/l,初沉池SS的去除率按50%计算。干污泥量为: 污泥含水率设计为,污泥密度为,则污泥体积为: 单池泥量为: 采用连续排泥,集泥斗的作用是收集污泥。1.6 曝气池1.6.1 设计参数计算本设计城市污水设计流量为,处理要求如下:原水水质为: 出水水质:达到国标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标准。也即:根据处理水质要求,可知工艺能满足最终的处理要求,且有较好的经济性。1)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BOD污泥负荷为:;3)回流污泥浓度为:;4)污泥回流比:;5)曝气池混合液浓度:6)求内回流比 取。图3-4 曝气池平面草图1.6.2 曝气池容积计算1、有效容积2、池有效深度:一般为:,本设计取池有效深度为3、曝气池有效面积:,介于之间,符合要求。4、本设计中曝气池分两组,则每组有效面积为:5、采用5廊道推流式曝气池,廊道宽单组曝气池长度: ,取校核长宽比:,介于之间,满足要求。取超高为,则反应池总高度为:。6、各段停留时间和容积则厌氧池停留时间为:,池容: 则缺氧池停留时间为:, 池容: 则好氧池停留时间为:,池容: 。7、校核氮磷负荷,与工艺好氧段TN负荷相同,满足要求。,小于,符合要求。1.6.3 剩余污泥量1、降解产生的污泥量为: 式中:W1降解BOD产生的污泥量,kg/d;a污泥增值系数,0.5-0.7;Q设计流量,m3/d;S0进水BOD的浓度,mg/l;Se出水BOD的浓度,mg/l。2、内源呼吸分解泥量: 式中:XV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kg/m3);fMLVSS与MLSS之间的比值,0.8;X污泥浓度MLSS(kg/m3);W2内源呼吸分解的污泥量,kg/d;b污泥自身氧化率,0.04-0.1;V曝气池体积,m3.3、不可生物降解和惰性悬浮物量()。该部分占总的约: 4、剩余污泥量每日生成活性污泥量: 5、湿污泥量(剩余污泥含水率为)6、泥龄 1.6.4 曝气池的需氧量:1、根据式: 式中:1.42污泥的氧当量系数,完全氧化1个单位细胞(以C5H7NO2表示细胞分子数),需要1.42单位的氧。2、 供气量的计算 根据式 式中:GS 供气量; EA 氧利用效率,采用微孔曝气,取20% 1.7 二沉池二沉池的选取同初次沉淀池一样,也是辐流式沉淀池,中心进水,周边出水。图3-5 二次沉淀池计算图1.7.1 设计参数设计流量(最大流量):;表面负荷:;沉淀时间:;中心进水管:下部管内流速取;上部管内流速取;出管流速取;出水堰负荷:;池底坡度:;沉淀池的数量为;沉淀池型:圆形辐流式。1.7.2 沉淀池尺寸1、沉淀部分水面面积: 2、池子直径。3、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径深比为:4、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已知污水中悬浮物的浓度为,出水中悬浮物要求达到的浓度为,二沉池污泥含水率为,本设计中二次沉淀池采用机械排泥,两次排泥之间的间隔为。则每天产生的污泥量为:污泥斗容积:设。则:5、污泥斗以上圆锥体部分污泥容积:设池底径向坡度为,则6、污泥总容积:,符合要求。7、沉淀池总高度:设超高,缓冲层高度8、沉淀池池边高度: 9、径深比:,在范围内,满足要求。1.8 接触消毒池1、加氯量 氯量按每立方米污水投加5g计,则每天需要的氯量为:2、加氯设备每小时加氯量 3、储量 仓库储量按10d消耗计。 4、加氯机和氯瓶采用投加量为050kg/h加氯机3台,两用一备,并轮换使用。液氯的储备选用容量为1000kg的钢瓶共12台。5、加氯间和氯库加氯间和氯库合建,加氯间内布置3台加氯机及其配套的投加设备,两台加压水泵。氯库中12只氯瓶两排配置。设3台称量氯瓶质量的液压磅秤。为搬运氯瓶方便,氯库内设置CD2-6单轨电动葫芦一个,轨道在氯瓶上方,并通到氯库大门外。6、氯库外设置事故池池中长期贮水,水深1.5m,加氯系统的电控柜,自动控制系统均安装在值班控制室内,为方便观察,值班室与加氯间设大型观察窗及连通的门。1.8.1 接触池设计廊道式接触反应池2座,水力停留时间t为30min,廊道水流速度为0.2m/s。1、接触池容积: 2、接触池表面积 接触池有效水深设计为,则接触池面积为: 3、廊道宽: 。实际流速 。4、单个接触池宽(采用2个隔板,则有3个廊道) 5、接触池长度: ,取57m。 长宽比:符合要求。 6、接触池总高度:设超高为,则:7、混合采用管道混合的方式,加氯管线直接进入消毒接触池进水管。 1.9 巴氏计量槽咽喉式巴氏计量槽的精确度达95%-98%,其优点是水头缺失小,底部洗刷力大,不易沉积杂物。计量槽颈部有一较大坡底的底,颈部后的扩大部分则具有较大的反坡。当水流至颈部时产生临界水深的急流,而当流至后面的扩大部分时,便产生水跃。因此,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时,水深仅随流量而变化。量得水深后,便可按有关公式求得其流量。图3-6 巴氏计量槽计算图1、依据设计手册,当测量范围为时,喉宽取2.1,则喉宽长度为: 2、计量槽总长度 计量槽上游直线长度: 计量槽下游直线总长度: 总长度L: 在自由流条件下,计量槽的流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喉宽,; 上游水深,。第2章 污泥处理系统构筑物设计本设计中污泥处理部分选定的工艺流程为:图4-1 污泥处理部分工艺流程图2.1 污泥泵房设计污泥回流泵房两座,分别位于两座沉淀池之间,每个泵房承担两座沉淀池的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放。2.1.1 设计参数污泥回流比 正常回流比为50%,泵房回流能力按100%计;设计回流污泥流量为:; ;曝气池每日排出的剩余污泥量: 式中:Qw-曝气池每日排出的剩余污泥量(m3/d); f-0.75; XR-回流污泥浓度(mg/L) 2.1.2 污泥泵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放分别独立运行,便于操作。根据生产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泵。2.2 污泥浓缩池由于初沉污污泥含水率大约为95%,可以不经过浓缩直接进行消化处理,因此,污泥浓缩仅处理剩余活性污泥。图4-2 浓缩池计算图2.2.1 设计参数设计流量 ;污泥浓度 ;浓缩后含水率 ;浓缩前含水率 ;浓缩时间 ;浓缩池固体通量 ;浓缩池数量 1座;浓缩池池型 圆形辐流式。2.2.2 浓缩池尺寸1、面积2、直径3、浓缩池容积 4、 有效水深 5.浓缩后剩余污泥量 6、 池底高度 式中 -池底高度(m) I-池底坡度,一般采取0.01. 7、总高度取超高,缓冲层高度,则总高度为: 2.3 污泥消化池初次沉淀池排出的污泥为126,二次沉淀池排出的剩余污泥量经浓缩后为1094,则两者总计;含水率为95%,设干污泥比重1.01,挥发性有机物占污泥总量的70%。根据要求设计合适的污泥消化池。2.4 贮泥池2.4.1 消化污泥量剩余污泥量为:,含水率为97%;初沉池污泥量为:126,含水率为95%。消化前污泥总量为:设消化后污泥的含水率为92%,则消化后污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