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操纵航向稳定与保向.ppt_第1页
船舶操纵航向稳定与保向.ppt_第2页
船舶操纵航向稳定与保向.ppt_第3页
船舶操纵航向稳定与保向.ppt_第4页
船舶操纵航向稳定与保向.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要点回顾,船舶运动学参数 漂角、转心、航向角、速度、角速度。 船舶平面运动的特征 船舶操纵动力学参数 运动方程 船体水动力及水动力矩 水动力角与漂角、水动力作用中心 影响船体水动力的因素 船舶的几何特征、船舶的运动特征、航行水域的几何特征,船舶操纵性基础,船舶操纵性概述 船舶操纵性(maneuverability)指标及其判别 船舶必备操纵性资料 船舶操纵性指数 航向稳定性与保向性 船舶变向性能 船舶变速性能 船舶操纵性试验 船型参数对操纵性的影响,船舶操纵性概述,船舶操纵性能(maneuverability)是指船舶对驾引人员实施操纵的响应能力总称 船舶操纵性能: 固有稳定性(Inherent dynamic stability) 保向性(Course-keeping ability) 初始回转性/改向性(Initial turning/course-changing ability) 首摇抑制性(Yaw checking ability) 旋回性(Turning ability) 停船性(Stopping ability),船舶操纵性概述,航行环境影响下的操纵性 风中操纵性 流的影响 受限水域操纵性 浅水操纵性 岸壁效应,船舶操纵性概述,船舶操纵性的判别 实船试验 旋回试验 Z 形操纵试验 螺旋试验或逆螺旋试验 回舵试验 停船试验等等。 “直接判据” -试验结果 “间接 (或分析)判据”-操纵性指数K、T 等。,船舶操纵性概述,船舶操纵性概述,船舶操纵性概述,船舶必备操纵性资料 1987年11月,IMO大会通过了A601(15)决议,要求船舶配备: 引航卡; 驾驶台操纵性图; 船舶操纵手册。,船舶操纵性概述,引航卡(Pilot Card) 船长与引航员之间关于船舶操纵性能进行信息沟通的资料卡。 每航次由船长填写; 内容包括本船的主尺度、操纵装置性能、船在不同载况时主机不同转速下的航速以及船舶特殊操纵装置(侧推器)等信息。,船舶必备操纵性资料,驾驶台操纵性图(Wheelhouse Poster) 详细概述船舶旋回性能和停船性能的图表资料; 置于驾驶台显著位置; 内容包括深水和浅水(1.2),满载和压载情况下船舶的旋回圈轨迹图及制动性能(停船试验)资料。,船舶必备操纵性资料,船舶操纵手册(Maneuvering Booklet) 详细描述船舶实船操纵性试验结果的手册; 它是重要的船舶资料之一; 内容包括旋回试验、Z形操纵试验和停船试验的试验条件、试验记录以及试验分析等; 操纵手册包括全部驾驶台操纵性图上的全部信息; 除实船试验结果之外,操纵手册中的大部分操纵信息估算结果。,船舶必备操纵性资料,船舶操纵性概述,船舶操纵性衡准 1993年国际海事组织(1MO)对100m及以上海船的操纵性标准提出了要求,之后,又进行了修订,具体规定如下,船舶操纵性衡准,旋回性(Turning ability) 旋回圈的进距应不超过4.5倍船长(垂线间长,下同), 相应的旋回初径应不超过5.0倍船长。 初始回转性(Initial turning ability) 船舶操左10舵角或右10舵角后,船首向角从原航向改变10时,船舶在原航向上的纵向行进距应不超过2.5倍船长。,船舶操纵性衡准,偏转抑制性能和保向性(Yaw-checking and course -keeping ability) 1010 Z形操纵试验测得的第一超越角应不超过: 10 当L/V10s时; 20 当L/V 30s时; (51/2 (L/V) 当10s L/V 30s时。 1010Z形操纵试验测得的第二超越角应不超过: 25 当L/V 10s时; 40 当L/V 30s时; (17.50.75() 当10s L/V 30s时。 2020Z形操纵试验测得的第一超越角应不超过25。,船舶操纵性衡准,停船性能(Stopping ability) 船舶全速倒车停船试验中的航迹进距(Crash Stopping Distance)不超过15倍船长。 但是,对于超大型船舶,主管机关认为该标准不能满足时,可进行修订,但任何情况下不应超过20倍船长。,船舶操纵性基础,船舶操纵性指数 动坐标系船舶运动方程,船舶操纵性指数,假设一物体的转动惯性矩I为,当它以角速度r回转时,所遭受的粘性阻尼为N r, N是阻尼系数。此外当其尾部转过一角度后,会产生一个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矩M ,M表示单位角度产生的力矩,则该物体的运动方程为,操纵性指数,船舶的旋回性指数 K (turning ability index),单位为1/秒; K=M/N=单位舵角旋回力矩/单位角速度旋回阻尼; K表示旋回性优劣,K大,旋回性好。 船舶的追随性指数 T (turning lag index),单位为秒; T=I/N=船舶转动惯量/单位角速度旋回阻尼; T表示追随性优劣,T小,追随性好,应舵较快; T如果为负值,船舶航向不稳定。,操纵性指数,无因次化操纵性指数 K 、T 指数被广泛用来评价船舶的操纵性能 K 参数的单位为1/s, T参数的单位为s 用无因次值K 、T 来表示 V 船速(m/s) L 船长(m) 无因次化操纵性指数便于比较,航向稳定性,间接判别参数 一阶船舶操纵运动方程 船舶初始转动角速度为定值r0 , 正舵: 船首继续转头惯性角为: =r0T,航向稳定性,间接判别参数 T 指数是系统的时间常数(sec),其符号决定船舶是否具有航向稳定性大小决定船舶航向稳定性的优劣 T 为正值,船舶具有航向稳定性,T 越小,航向稳定性越好,反之则越差; T 为负值,船舶不具有航向稳定性。 实际船舶操纵中,船舶转向后操正舵,如果发现船舶长时间不能稳定在新的航向上直线航行,则说明该船航向稳定性较差,即T 较大;反之,则航向稳定性较好,即T 较小。,操纵性指数,区分船舶操纵性 不同种类、结构和大小的船舶,其操纵性会有很大的不同 按照K、T指数比较船舶的旋回轨迹,可将船舶操纵性概略地区分为四类,操纵性指数,操纵性指数应用 定常旋回直径D的估算 根据定常旋回运动中旋回角速度r0K的结论,可以得到船舶定常旋回直径的估算式: D=2R=2V/r=2V/(K),操纵性指数,转头惯性角的估算 船舶在航行中改向操舵后,船舶的转头角速度r0到达某一定值后操正舵,船首继续转头惯性角为: =r0T,航向稳定性与保向性,航向稳定性与保向性的概念 船舶运动稳定性 航向稳定性的概念 保向性的概念 航向稳定性与保向性的关系 航向稳定性的判别 直接判别参数 间接判别参数,航向稳定性,稳定性定义: 指物体在受外界干扰,使其偏离原定常运动状态,当干扰消失后,物体是否具有回复到原定常运动状态的能力 判别: 不能回复,不具有稳定性 能回复,具有稳定性 恢复较快,稳定性好,航向稳定性,稳定直航船舶受到瞬间干扰后,不用操舵,船舶运动稳定性分类,航向稳定性,稳定直航船舶受到瞬间干扰后,不用操舵,船舶运动稳定性分类,航向稳定性,稳定直航船舶受到瞬间干扰后,不用操舵,船舶运动稳定性分类,航向稳定性,稳定直航船舶受到瞬间干扰后,不用操舵,船舶运动稳定性分类 直线运动稳定或动航向稳定: 其重心轨迹最终回复为一直线,航向发生变化 方向稳定或静航向稳定: 其重心轨迹最终回复为与原航线平行的另一直线 位置稳定: 其重心轨迹最终回复为与原航线的延长线上,航向稳定性,航向稳定性含义 船舶固有的航向稳定性 直线运动稳定或动航向稳定 一般船舶都不可能具有方向稳定性和位置稳定性 要达到方向稳定,需要操舵 要达到位置稳定,需要操舵和定位,航向稳定性,船舶不具有直线运动稳定性的后果: 在小舵情况下,可能出现反操现象; 保向比较困难; 在海上航行时,可能自动舵打不上; 操舵者较难以掌握操舵技术; 操舵者劳动强度增加,并且要求注意力要高度集中; 可能出现失误。,航向稳定性,航向稳定性的判别 直接判别参数-实船试验结果 螺旋试验 逆螺旋试验 间接判别参数 操纵性指数T,航向稳定性,螺旋试验结果: 把定常旋回角速度作为舵角的函数,得到如下图形 :,航向稳定性,螺旋试验结果: r 与具有单值关系,则具有航向稳定性;r 与关系构成一个滞后环,不具有航向稳定性。,航向稳定性,逆螺旋试验结果 航向稳定: 与螺旋试验结果相似; 航向不稳定: 逆螺旋试验结果舵角与角速度曲线出现多值对应S形曲线。,航向稳定性,影响航向稳定性的具体因素: 船型 方形系数、长宽比、水下侧面积、干舷及上层建筑、舵面积 载况 吃水、船舶纵倾与横倾,航向稳定性与保向性,船舶保向性概念 保向性是指船舶在外力作用下(如风、流、浪等),由舵工(或自动舵)通过罗经识别船舶首摇情况,通过操舵抑制或纠正首摇并使船舶驶于预定航向上的能力。 航向稳定性与保向性的关系 航向稳定性与保向性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航向稳定性与保向性,航向稳定性与保向性的关系 航向稳定性是船舶固有的运动性能,与操船者的操纵无关。 保向性是船舶受控状态下的运动性能,与船舶运动状态和操船者的操纵有关。 航向稳定性好的船舶其保向性也相应较好,反之则保向性较差。 不具有航向稳定性的船舶,通过频繁操舵或大舵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