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_第1页
如何构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_第2页
如何构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_第3页
如何构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_第4页
如何构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整理的各行业企管,经济,房产,策划,方案等工作范文,希望你用得上,不足之处请指正摘 要近年来,作为我国企业管理重要制度设置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仍不能适应客观经济环境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国外先进的企业相比,总体上差距很大,我国有相当部分企业包括一些上市公司的内部财务控制还十分薄弱。因而,纠正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制度性缺陷,构建和完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建立一个高效运行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已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界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基于这一判断,本文选择该选题,无疑具有较大的现实应用价值。本文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借鉴内部控制COSO报告的最新成果,研究并提出企业应围绕自己的整体战略目标,采用系统论的方法,将企业的各个部门、各项经营活动整合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构建起一个多部门、多层次,彼此相互协调一致,信息相互反馈高效运转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论文的第一部分阐述了内部财务控制的基本概念及一般原理。论文的第二部分引入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相关理论并进行了探讨。同时,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理论进行了详细梳理和探讨:具体包括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含义、目标、内容、方法、过程、实施方式及特点等一系列理论问题。论文的第三部分针对构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进行了充分的理论阐述,并指出构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理论基础是系统论,这一部分既是本论文的主干内容,也是本文力图创新之处。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财务控制;体系ABSTRACTDuring recent years, the mid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have registered rapid development and become a vibrant force of the growing national economy. However,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modern corporate system, the mid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under restraint of such factors as business size, capitals and manpower, start to face lots of problems in the cutthroat market competition. The most essential of them is an incongruity betwee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an enterprise and its own expansion, especially the 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as the core of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too weak. It has become an urgent task for the corporate management circle how to construct and consummate the 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 system so as to substantially remedy the defects present in the current system and set up a model system that is both effective and applicable for an enterprise to strengthen its 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Considering the prevalent weakness of 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 among domestic enterprises, targeting mid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for its study and respecting the up-to-date achievement in internal control, this thesis will shed some light on how to build a coordinated financial control system being operational and effective for our enterprises.The first part of this thesis bases on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 Its second part addresses the theories pertaining to the 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 of an enterprise. In the meanwhile she makes a detailed explanation and survey of the objective, content, approach, process,way of implemen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 of an enterprise. The third part,which explains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ng the 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 system of an enterprise and states that the foundation for doing that is a system theory, is a key point of this thesis.Keywords:internal control;internal financial control;system目 录摘 要IABSTRACTI第一章 绪 论11.1 研究背景11.2选题价值11.3国内外研究现状21.3.1国外现状21.3.2国内现状31.4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框架3第二章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相关理论的探讨52.1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概述52.1.1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含义52.1.2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目标52.1.3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内容62.1.4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方法72.1.5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过程82.2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实施方式92.3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特点112.3.1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是一种全过程的控制112.3.2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是一种全方位的控制112.3.3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11第三章 构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123.1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建立的原则123.2构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内部环境133.2.1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公司治理环境133.2.2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人力资源环境143.2.3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会计基础143.3构建企业内部财务系统的具体思路15第四章 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现状及其对策164.1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现状164.1.1当前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存在的问题174.1.2存在问题的原因184.2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难点204.3加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必要性214.4规范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对策22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24致 谢25参考文献26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28第一章 绪 论1.1 研究背景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规模不断地扩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广泛应用,在21世纪可预见的时期内,经济全球化将呈现出新特征:一是网络经济大行其道;二是跨国公司将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三是WTO等多边组织、非政府组织将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增大。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知识经济与电子商务的冲击,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已经明显不能完全适应21世纪财务管理的环境变迁,在指导企业的财务管理实务方面捉襟见肘。财务控制从企业内部来看,WTO的加入,将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生存压力增大,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切都将迫使企业调整和转变过去陈旧的管理观念。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首先,WTO的加入,意味着我国企业将有更多机会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必须服从企业的这种战略发展,因此,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也应从国际化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其次,市场竞争的加剧、经营风险的加大,必然要求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要谨慎控制财务风险、恰当选择资本结构、重视资产负债上的风险收益匹配管理,使企业财务状况一直保持良好态势,以增强对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抵御能力。再次,企业生存压力的加大,必然要求降低各项成本,包括资金成本。同时,为争取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企业还可能运用多种财务手段达到这一目的。因此,如何充分运用资金,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将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最后,为接受加入WTO后的挑战,企业必然加强内部各项管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计划、控制和评价工作必将大大加强。1.2选题价值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财务管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一个健全的企业财务控制体系,实际上是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体现,反之,财务控制的创新和深化,也将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根据我国国情和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在组织及财务管理方面建立适合本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是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财务控制是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和可靠保证,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在现代企业中,各种专门的技术业务需要处理,文化层次各异的大量的员工需要组织,企业领导人及管理层不可能对每一件事施行个人的直接监督,凭个人领导和组织不可能指挥好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凭藉某个人的观察不可能发现与客观评估经营状况及其成果。若要使企业业务部门有秩序和有效率地工作,只能依赖于严格的内部控制技术来协调、组织和控制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有了严格的控制体系,使企业领导人能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经营,了解有关部门相互协调、执行经营决策、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管理效率、效益情况。使管理者即能了解过去,又能明晰企业目前的处境,有刹于对企业的总体控制。其次是企业化经营的需要。凡组织结构的成员,使用现代化整体经营管理的观念、原则和技术,制定理智化的决策,协调与使用组织所拥有的资源,有效追求组织合理目标的实现,即为企业化经营。实现企业化经营。必须具备管理知识现代化、管理制度整体化、决策过程理智化、经营目标合理化、行动方案及财务制度有效化等条件。整体化管理制度,要求单位将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等管理机能的作法予以书面化或惯例化,构成管理制度,以供各级管理者遵循,有利于内部管理和对外决策;理智化的决策,包括诊断问题产生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及限制因素,评估其对策的优劣,它不仅可解决当前所遇到的问题,而且也能解决未来性问题的改进;合理化经营目标,一个组织机构在一定的时间内应有期望经由各种行动所完成的理想境界或事务,且该目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高估或低估机会和能力,要么形成一厢情愿,欲速则不达,要么使人偷懒,无须进取。第三是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由于企规的扩大和内部能部门的增多,更需要企业内部协调一致,节约资源,防止工作差错和舞弊,提高经营效率,使企业进入市场,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盈利能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是加强内部财务控制,健全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健全企业的各种运行机制,以提高企业的自我控制能力,以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第四是控制不良行为的需要。财务控制对于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背离目标、计划及各种法规等不良行为有其特殊的作用。在我国企业经营中,无章管理,有章不循、弄虚作假、违反法规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低效率、低效益及人为的损失浪费现象难以杜绝,这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破坏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正常的经济关系,必须加以纠正。其根本出路是改善和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和严格实施有效的财务控制和内部控制。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外现状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在西方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企业活动的财务控制阶段。20世纪初,泰罗、法约尔等人的科学管理理论把控制成本作为财务控制的主题。30年代,财务控制扩展到整个经营领域。50年代之后,企业财务控制要求在控制现在的同时,还要加入对未来活动的控制。2、以控制人为主的多层次财务控制阶段。20世纪70年代,威尔森、科斯等人的委托代理理论,使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目标努力工作,实现委托人的期望效用最大化。这样财务控制就分为两个层次:董事控制经理,经理控制企业经营活动。3、以综合控制为重要内容的财务控制阶段。1988年,AICPA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正式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范畴。1992年,COSO报告” 把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财务控制进入了内外结合、内部多角度进行控制的阶段。 1.3.2国内现状我国在财务控制方面的研究还不很成熟,与COSO报告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然而近年来,我国财务控制制度的建设也取得了一些的突破。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角度来看,我国财务控制研究还有许多问题鱼待解决,主要表现在:1、财务控制标准不统一。我国目前尚无一个类似美国COSO报告权威性很高的财务控制标准体系,有关部门未将财务控制作为一个体系来研究。2、财务控制范围狭窄。我国财务控制的研究范围目前大多局限于会计领域,而企业财务控制更要注重环境控制,应将企业的治理结构、文化理念、经营哲学等环境因素纳入财务控制的范围予以考虑。3、评价体系尚未建立。我国财务控制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已制定和出台的财务控制法规未将这方面的内容作为主要部分予以重视,企业财务控制制度的有效性无法检验。上述问题反映了我国财务控制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因此,现阶段迫切需要加强财务控制理论的研究与探讨,交流思想,形成共识,以指导企业建立有效的财务控制体系。1.4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框架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论文第一章)从加入WTO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需要出发,说明了研究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意义,并介绍了中外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研究发展状况。第二部分(即论文第二章)探讨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相关理论,主要描述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含义、目标、内容、方法、特点及实施方式。第三部分(即论文第三章)介绍了如何构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这一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第四部分(即论文第四章)从当前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对策措施。第二章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相关理论的探讨2.1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概述2.1.1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含义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它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其中内部财务控制是属于内部管理控制的范畴,并且是属于内部管理控制中与内部会计控制联系最紧密的部分,它处于整个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核心地位,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中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定义为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应该有的失误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它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要素。它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管理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对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财务控制的综合性最终表现为资产、成本、利润这些综合价值指标上,它是一种综合的价值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2.1.2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目标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目标不仅是企业管理经济活动、实施内部控制所要达到的标准,也是外部审计人员或社会中介机构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依据。良好的内部控制必须设有明确的目标,由于人们以前对内部控制的理解比较狭隘,且大多局限于财产物资与财务会计信息的维护,因此,以往内部控制的目的主要在于防止盗窃、欺诈及舞弊行为的发生。事实上,这只是现代内部控制目标的一小部分内容,确切地说,它属于内部会计控制中的会计牵制目的。现代意义上的内部控制是科学管理企业的重要内容,其范围己经渗透到企业各业务活动领域。内部控制的根本目标就是确保组织目标顺利实现,它既包括管理者对采购、生产、销售及财务会计等工作职责和权限所制定的各种手续、方法和记录,又包括对各种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汇总和报告等过程以及分析检查的相应程序与步骤,还包括企业所制定的各类业绩考核标准及相关的措施和手段等。具体来讲包括以下 3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从财务活动的内容角度考虑的。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投资、收益分配 3大基本方面,相应地,财务控制理应关注财务活动的基本内容,既要注重 3大活动各自的有效性,又要协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整个财务活动处于有序、有效的状态中。第二个目标是从财务控制的基本特征入手提出的。财务控制是一种价值控制,也是对资金流的控制,所以从全局的角度出发,要求财务控制对资金的占用、耗费和使用都要进行全面的管理,使整个企业的资金运动达到合理、高效。第三个目标则是实现整个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前提,即有效控制财务风险。财务管理的目标从本质上讲就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而收益又往往是与风险相对应成反比的,高收益必然带来高风险,如何合理地权衡二者的利弊得失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不管怎样,这种权衡必须以企业的正常发展为基本前提,即必须把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考虑收益的问题。可以说财务风险控制是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内容。2.1.3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内容(一) 会计机构设置的内栓制度。根据会计法要求,设置相对独立的会计机构,配备相应的财会人员,如不具备设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资格的中介机构代理记帐,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必须符合会计法要求。(二) 岗位设置的内控制度。设置财会岗位要做到职责分明,相互制约。职责划分控制是搞好内部监督的硬件条件,岗位的设置,要做到合理性和相互制约性。财会岗位可以设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各岗位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并有相互制约的机制。不相容岗位相对分离。如制证人、稽核人员、审批人员、记账人员等。岗位人员应当定期进行轮换,已防止舞弊,并设置稽核岗位,保证会计工作的再监督。(三) 财会人员选配的内控制度。财会人员的配备要符合会计法要求,有专业技术资格或通过培训达到合格,有会计上岗操作证。选配人员还要有回避制度。(四) 会计监督内控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主要是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的要求,提高经济效益,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为主要目的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是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键环节。会计监督制度最基本的内容主要包括:会计业务处理内控制度。如每一笔经济业务不得有一人办理全过程等,主要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内控制度。对资金管理内控制度、主要是保证资金安全的控制制度。财产管理的内控制度。主要是保证财产的账实相符和财产的安全完整的控制制度。投资资金管理的控制制度。主要是防止盲目投资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的内控制度。采购结算的内控制度。主要是保证采购真卖性和规范性的内控制度。债权债务管理的内控制度。主要是保证债权债务的及时清算的内控制度。成本支出管理内控制度。是通过控制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内控制度。财务电算化的内控制度。主要是保证会计信息安全、真实和会计岗位的相互制约,防止徇私舞弊的内控制度。2.1.4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方法内部财务控制方法是指通过财务工作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资金活动按照预定的轨道运行所采取的方法具体而言由于各控制主体的目的职责和任务不同所采用的控制方法也就不同其主要方法不外以下几种。(一)利益控制法我们知道,参与财务活动的各行为主体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或增加自身的经济利益,不管是国家、部门还是企业,概莫能外。当各行为主体间的利益界限清晰,各自的行为、行为结果与其利益所得直接相关时,外来的利益控制措施就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为了使自身的运行更顺利有效,常用留利分配比例、工资分配、奖金分配等杠杆控制内部的诸多财务关系。诚然,利益杠杆本身具有双向性,它一方面鼓励人们从事某种行为,另一方面也会抑制人们从事某种活动,通过利益的间接控制,尽可能地使各行为主体的财务活动符合控制主体的计划和目标。虽然利益对行为的导向作用从某种角度上讲具有普遍意义,但在具体运用时应把握以下两点:其一,利益的导向作用是建立在对被控制主体行为的评价之基础上的,这种导向作用能否得到正确、有效的利用,其关键取决于评价标准的客观性、评价标准与被控制主体行为的相关性以及建立在前两者基础上的利益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其二,利益控制法中利益的范围不仅包括物质利益,也包括精神奖励,因而企业在利用该种方法时,不仅要重视物质奖惩,也要注重精神上的奖惩,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二)平衡控制法所谓平衡,就是指系统内部各部分、各要素间能够按其固有的比例搭配并以特有的规律协调、有效地运行。财务作为一个以资金收支运动为主要内容的生产与再生产体系,不仅在总体上、在整个过程中具有某种平衡性要求,且在每一局部和环节上也必然存在且一定要求一个特定的配置比例。作为一种财务控制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财务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控制、资金运行与物资运动的控制、财务活动内部结构的平衡控制。(三)限额控制法所谓限额,实际是指根据经验或科学计算而对某种行为的消耗、占用或产出所做的数量规定,其主要理论依据是以前的行为具有时间的延续性、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及各种变量处于正常状态。显然,对于没有历史延续性的行为、对于外界环境处于飞速变化的事件及各种非线性变量不断产生的系统,限额控制是难以凑效的。在财务管理中,常用于控制财务行为的限额有收支总额、流动资金占用额、管理费用开支额、工资定额、奖励定额等。在执行过程中,可通过执行结果与所定限额的比较发现问题。(四)比率控制法对于那些绝对额变动幅度较大但相对数变化有一定规律的财务行为,可用比率控制方式进行控制。在许多情况下,运用绝对数无法说明问题,使用具有可比意义的相对数却能作出有效的比较,进而找出差距和不足。常用的产值利税率、成本利税率、销售收入利税率、流动资金周转速度等都是考核企业行为并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的有效方法。由于比率是两个绝对指标相比较的结果,要使这种比率具有控制意义,需注意以下两点:其一,指标口径的一致性。这不仅要求进行比较的两个绝对指标计算的口径要一致,而且要求比率指标在不同时期要尽可能保持一致。当前后期比率指标的含义有所变化时,利用它进行内部财务控制的标准和所要达到的要求就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二,绝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将两个毫无关联的指标放在一起做比较是毫无意义的。一般说来,用于计算比率的两个绝对指标的相关性越大,就越具有控制上的意义。(五)区域控制法区域控制也叫幅度控制,即根据财务活动的规律性而大致规定一个财务活动区域,凡是某一指标处于该区域内,则视为“正常”,如果超过了区域的范围,便认为“超常”,从而查找造成超常的原因。由于此时的判别标准是是否属于某一区域,因此,区域的位置、区域的大小便成为该种控制方式的重心所在。要求在确定区域时充分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控制区域。2.1.5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过程财务控制作为一种经济调控行为,有其独特的程序和步骤,其体现为:第一步:制定标准。制定标准是指确定进行调节、控制所需要的各种标准。所谓控制标准,就是对企业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产品质量特性、工艺技术参数等所规定的数量界限。它是实行控制的定量准绳和衡量工作效果的规范。控制标准可以用实物数量表示,也可以用货币数量来表示,主要有:各项计划指标、预期目标、各种消耗定额、产品质量标准、物资储备定额、费用开支限额等。 第二步:分解指标。财务计划及财务调控目标确定之后,需要进一步将财务调控目标具体划分为可操作、可测量的财务调控指标。落实指标的思路为纵横两种,纵向落实就是明确上下级各单位之间各自承担的调控责任以及互相的联系方式,横向落实是指将财务调控指标分解并落实到各相关部门,使从事不同业务活动的部门均承担相应的财务责任。在纵横交错的调控体系中,一定要确定一个调控主线,一则不能“只分不管”;二则是确定并真正能成为一个财务调控的组织系统,从机构上、人员上和制度上保证调控的运行。第三步:实施调控。制定财务调控目标,分解财务调控指标及建立健全财务调控组织体系,都属于财务调控前期准备工作的范围,还不是财务调控本身。作为对财务资金调节和控制的实际内容应当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发出财务指令;二是执行财务指令;三是财务指令执行情况的反馈。第四步:衡量成效。衡量成效,就是被控对象所表示的状态或输出的管理特征值与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脱离控制标准的偏差,并据以分析判断企业经济活动的成效。输出的管理特征值优于控制标准称为顺差,出现顺差表明被检对象取得良好成绩;反之,称为逆差。出现逆差表明被检对象的成效较差,必须准确找出原因,为纠正偏差提供方向和信息。衡量成效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的,为此,企业要切实搞好日常的统计记录、现场观测和技术测定工作,以便掌握更真实可靠的被控量实际值,对工作绩效作出及时、正确的评价。第五步:纠正偏差。通过信息反馈,可以发现执行结果与财务目标之间的偏差。这一偏差至少说明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借以了解所定财务目标的切实可行性;二是了解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如果执行的结果与目标差距较大,没有达到所规定的水平,就有必要对执行的过程及该过程中出现的新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结果不理想的原因。2.2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实施方式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系统是财务控制主体、客体目标和实现方式等一系列要素的综合。根据上述基本原则,企业财务控制的实施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财务制度控制。制度控制是指企业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规范与限制企业各级管理者与员工行为,以保证管理活动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制度控制是财务控制的基础。财务制度控制系统从构成内容看,包括财务权限和责任的划分、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筹资管理制度、投资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收益分配管理制度、财务预算制度、财务分析和评价制度、对外担保制度、财务网络管理制度、财务结算制度和财务人员管理制度等。在财务制度设计中,应重点突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有关利益主体(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与财务管理部门的财务权限和责任,突出各利益主体间授权控制方式及职责分工。财务制度控制系统的作用在于使管理者及员工明确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能做。其优点是:企业行为规则明确;操作简单,便于全员执行;系统建立的环境与条件限制较小。对于管理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加强制度控制系统的建设,有利于企业从人治转向制度化管理,转变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但制度控制系统是一种监督机制,必须与激励控制系统相结合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2、激励控制。激励控制是指企业通过激励的方式控制人的行为,使他们的行为与企业目标相协调。激励控制强调的是人的创造性。激励控制系统从控制环节角度看,包括激励方式选择、激励中的约束(合约)、业绩评价;从控制层级角度看,包括企业所有者对高级管理者、高级管理者对下级管理者的激励控制;从激励方式角度看,包括股票期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激励、年薪激励、工效挂钩激励、奖金激励等。该系统的优点是:管理者可根据变化的环境及时调整目标和战略,保证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激励控制系统是一种高层次的、灵活性的控制系统,选择应用激励控制系统要求企业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良好的运行环境,对企业文化、管理者素质要求较高,并以相应的业绩评价控制系统为条件。3、业绩评价控制。业绩评价控制是指企业通过对经营业绩的考核评价来规范企业各级管理者的行为。它强调控制目标而不是控制过程,只要各级管理目标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就得以实现。业绩评价控制系统从控制环节看,包括业绩评价指标的制定、业绩评价程序与方法、业绩评价结果与奖惩;从控制层级看,包括企业所有者对高层经理、高层经理对部门经理、部门经理对项目经理的业绩评价控制;从控制内容看,包括财务绩效评价、管理绩效评价、作业绩效评价等;从业绩评价指标看,包括净收益、营业现金流量、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市场价值、经济增加值等财务指标和产品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程度、学习与成长能力、敏感性与应变能力等非财务指标。业绩评价控制系统的作用在于使各级管理者和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效果与自身利益的关系。该系统的优点是:既有明确的控制目标,又有相应的灵活性,有利于管理者及员工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业绩评价控制系统相对于制度控制和预算控制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控制,必须建立在制度控制和预算控制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4、预算控制系统。预算控制是指企业通过预算的形式规范各级管理者的经济行为,调整管理行为与目标偏差,保证各级管理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预算控制系统从控制环节看,包括预算的制定、执行、监控和考核;从控制层级看,包括公司预算控制、部门预算控制和项目预算控制;从控制内容看,包括经营预算控制、财务预算控制、资本预算控制;从控制标准角度看,包括比率标准刚性控制和总量标准弹性控制。预算控制系统的作用在于使管理者及员工明确自身量化目标,并能及时发现行为偏差对目标的影响,随时纠正偏差,保证目标的实现。该系统的优点是:企业行为量化标准明确;企业总体目标与个体目标紧密衔接;突出过程控制,可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但预算控制系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管理者及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它要求与上述三个控制系统同时运行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2.3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特点2.3.1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是一种全过程的控制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作为企业管理控制的一部分,它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过程当中。从企业的业务流程来说,无论是原材料采购,还是现金的收付;无论是生产研发还是产品销售都能看到内部财务控制的影子。从原始凭证的生成,到单据的传递复核都体现着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作用。并且企业的财务控制是实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一体的全过程控制。事前控制是指引,引导员工往哪个方向做,事中控制是跟踪,防止偏离目标,事后反馈是监督,考评完成情况,调节员工的行为。2.3.2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是一种全方位的控制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不只是企业高层监督企业中层及基层员工工作效果而实施的一种控制,还应重视企业高层的内部控制。实际上,当企业高层缺乏内控意识,认为内控可有可无时对企业的影响更大。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当企业的高层缺乏内控时,即使企业的中层和基层的控制制度再好,也很难得到有效的执行。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理论,要求的是一种全方位的控制,要求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上要理顺关系,在权力分配上要充分考虑分权与制衡。实施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全方位控制。2.3.3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企业的财务活动影响着企业的每一个员工,企业的员工都不可避免的要与企业的财务活动发生关系。比如,企业的薪金政策、收益分配等能影响到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企业员工的行为也影响着企业的财务活动,当企业员工在企业财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提供不真实信息的时候就会使企业的财务活动发生错误。因此,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就是对企业员工的财务行为的一个规范和约束,要求员工按照授权和操作程序来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因此说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第三章 构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3.1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建立的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人是观念创新的根本和灵魂,企业制定经营目标,设置核算机制,都必须依靠人的创造性工作。我国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以人为本是儒家管理理念最鲜明、最重要的标志。强调以人为本,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法规意识,充分发挥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企业领导者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行为是关键。企业领导者内部控制的随意性往往会限制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相互牵制原则。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如果是经过两个以上的有相互制约环节对其进行监督和核查,其发生错弊现象的几率就很低。就具体的内部控制措施来说,相互牵制必须考虑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两个方面的制约关系。从横向关系来讲,完成某个环节的工作需有来自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协调运作、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证明;从纵向关系来讲,完成某个工作需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以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成本效益原则。企业最关心的是经济效益,如果单纯从控制的角度来考虑,参与控制的人员和环节越多,控制措施越严密复杂,控制的效果就越好,其发生的错弊现象就越少,但因控制活动造成的控制成本就越高。因此,在设计内部控制时,一定要考虑控制投入成本和控制产出效益之比,一般来讲,只要对那些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大、影响范围广的关键控制点进行严格控制。对那些只在局部发挥作用、影响特定范围的一般控制点,其设立只要能起到监控作用即可,而不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控制。防止由于一般控制点设立过多、手续操作繁杂,造成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不能正常、迅捷地运转。因此,控制点设定的数量需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设立、易于操作,千万不要因不必要控制点的设立,造成投入产出的得不偿失,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果。协调配合原则。协调配合原则要求各部门之间、人员之间应相互配合、协调同步,紧密衔接。避免只管相互牵制而不顾办事效率的做法,导致不必要的扯皮和脱节现象。为此,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保证经营管理活动连续、有效地进行。不断创新原则。当今新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环境和观念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因此企业应当关注新形势,变革观念,不断创新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现在主导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力量己经不取决于有形资源,而更取决于企业能否拥有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实力。3.2构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内部环境任何体系总是要与一定的环境相结合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当环境不允许时,无论多么好的控制体系也将只是一个空中楼阁。因此,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必然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作为基础。1994年修订的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提出了五个要素,其中第一个就是控制环境,而Treadway在2004年底提出的全新的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ERM)报告中,将“控制环境”改成了“内部环境”,主要包括:风险管理哲学和风险偏好;员工诚实性和道德观以及企业经营环境。将内部环境列为内部控制框架的第一要素,足见,内部环境对内部控制体系,尤其是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构建是多么的重要。3.2.1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公司治理环境提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公司治理环境的目的实际是要解决内部财务控制由谁来推动和在哪个层面来推动的问题。现代公司在治理结构的设计上就非常注重各种权利之间的制衡,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各司其职,互相之间起到一个牵制的作用。他们解决的是一个外部的委托代理问题,即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而在企业内部也同样存在委托代理问题,公司的高层和中层,中层和基层之间也是通过各种契约而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那么,构建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内生动力就由此而生。企业内部为了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通常会通过层层授权、分权来分解目标,而同时由契约而形成的内部权力制度安排,使得企业内部产生了怎么控制各个层级权力的使用、权力如何流动等问题。因此,一个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就是要解决这种权力制度的安排,使得内部员工各司其职,互相制衡,互相监督,构成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权力基础。一般传统的观点认为,内部财务控制只是企业的高层对中层和基层员工的一种自上而下的控制,这种观点把公司的高层置于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之外,弱化了对企业高层的内部监督,使得对企业高层的权力约束不够。而现代的观点则认为,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体系,必须自上而下包括企业的高层在内都纳入到整个控制体系当中来。笔者也认为,在治理结构上应当从董事会一级开始来开展控制活动,包括将财务总监列席董事会会议,参与重大决策,约束董事会的行为,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等,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而平常的财务活动则在财务经理的领导下开展。并且在企业高层的参与下开展全面预算和业绩评价等等活动。因此,好的内部治理结构是好的内部财务控制的基础。3.2.2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人力资源环境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资源,己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人力资源配置合理的企业其竞争能力相应就比配置不合理的企业强。当我们在竞相追逐人才的时候,同时会发现人力资源的多样性也对企业的控制能力提出了挑战。它一方面可以使得企业内部变得融洽而充满战斗力,也有可能使企业变得动荡而充满风险。企业的控制活动是一种由人来参与,受人为活动影响很大的企业管理活动,因而,人力资源环境自然成了企业进行内部财务控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企业的经营方针、经营哲学、风险态度以及企业文化等这些属于“软控制”范畴的内容都是与企业的人力资源密切相关的。企业应当根据其人力资源的特点来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内控制度。而同时,在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中,是要以信息为核心来实施控制。因此,要求进入财务系统的信息必须是真实可靠的。作为信息提供者的财务人员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人力资源环境是企业的一个软环境,企业在招聘任用人员的时候就应该重点考察其能力和素质与所任职位是否相匹配,以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能够达到要求。此外,就是执行力的问题,优秀的企业往往都是那些执行力相当好的企业。当企业的内控制度设计好以后,就需要具有相应的执行力的员工来执行,也许这种执行力不是天生的,但是通过企业的培训却是可以实现的。反之,无论内部财务控制体系设计得多么完善都会因执行不力而达不到效果,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培育好的内控环境,对员工的培训、教育等人力资源投资是必不可少的。3.2.3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会计基础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要能有效率发挥必须做好一些会计基础工作。因为内部财务控制的基础和核心是以大量的会计信息为基础而进行的,这些信息的真实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运转。为了保障进入财务内控体系的信息真实可靠,我们必须做好一系列会计基础工作。从原始凭证开始我们就应该使其正确无误,要经过复核审查等必要的步骤后再往其它的部门传递信息。在整个信息的生成和传递过程中,各个会计人员应该做到权责明确,有条不紊。同时,还应该有一个纠错反馈机制,对于错误的信息应当尽早发觉,解决在萌芽状态。只有生成的信息真实可靠,才能为更高层次的利用会计信息提供保障。3.3构建企业内部财务系统的具体思路根据前面的分析,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出发点,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来设计控制体系。为此,把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从企业的治理机构入手,首先保证在内部财务控制方面有足够的驱动力,由企业的董事会直接组织实施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在企业的部门设置上充分考虑授权和执行的分开,有授权职能的就不能有执行的权力。可设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设立财务总监职位,监督企业的经营者的经营效率。第二层次,是在信息的传递机制上从原始凭证到最终的报表都应该经过各种复核和监督检查程序,以内部财务控制的核心信息为基础,将两类内部财务控制活动所生成的信息整合成一个财务控制信息系统。通过这个信息系统,来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内部财务控制。从信息反馈角度要建立绩效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内部财务控制真正做到全过程控制。第三层次,分析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软环境”企业文化的特点,考虑如何有效发挥企业文化在内部财务控制中的积极作用。将这三个层次有机联系起来,就构成了一个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第四章 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现状及其对策4.1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现状(1)内部财务控制环境不完善。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的观念比较落后。我国有些企业的管理层缺乏正确的经营理念,对职能部门尤其是财务部门的作用不够明确,有的高层把会计的职能理解为记账、算账和报账,没有把财务工作纳入企业的管理活动中,没有将其视为企业经营决策的参谋。没有良好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在多极代理关系的现人股较大,一票制胜,中小股东的权益得不到切实保护;同时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较为普遍。内部财务控制的信息化程度落后。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时间较短,信息化程度偏低。多数企业虽然能够进行简单的软件开发和运行,但能够实施 MRP、ERP等管理系统的企业为数不多。 (2)内部财务控制系统较薄弱而且不受重视。我国现有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各项规章也都是近几年出台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的建立起步较晚,且企业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变化较快,给财务控制系统本身的设计建立带来一定的困难,出现的问题比较多。首先,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薄弱,甚至有部分企业根本没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部分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不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的财务控制体系。这种现象形成的真正原因是由于企业的管理层还未意识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重要性,或是对内部控制制度有误解,认为内部控制只是企业成本控制、会计资料完整性控制、资产性控制,导致企业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